这篇《论语全⽂:学⽽篇》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本篇引语】
《学⽽》是《论语》第⼀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般都是以第⼀章的前⼆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篇包括16
章,内容涉及诸多⽅⾯。其中重点是“吾⽇三省吾⾝”;“节⽤⽽爱⼈,使民以时”;“礼之⽤,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
畴。
【原⽂】
1•1⼦⽈(1):“学(2)⽽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远⽅来,不亦乐(6)乎?⼈不知(7),⽽不愠(8),不亦君⼦(9)乎?”
【注释】
(1)⼦: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论语》书中“⼦⽈”的⼦,都是指孔⼦⽽⾔。
(2)学:孔⼦在这⾥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作副词,意为“在⼀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书中把“时”解释
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yu,同悦,愉快、⾼兴的意思。
(5)有朋:⼀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朋”,即同在⼀位⽼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乐则见于外。
(7)⼈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般⽽⾔,知,是了解的意思。⼈不知,是说别⼈不了解⾃
⼰。
(8)愠:⾳yn,恼怒,怨恨。
(9)君⼦:《论语》书中的君⼦,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理想中具有⾼尚⼈格的⼈。
【译⽂】
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令⼈⾼兴的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
怨恨、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吗?”
【评析】
宋代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说它韭菜炒绿豆芽 是“⼊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们⾮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
后,⼜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兴吗等等。三句话,⼀句⼀个意思,前后句⼦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认为这样解释不符
合原义,指出这⾥的“学”不是指学习,⽽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是使
⽤,引申为采⽤。⽽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的,⽽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了,那
就太⾼兴了;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
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
这种解释可以⾃圆其说,⽽且也有⼀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不知,⽽不愠”⼀句的解释中,也有⼈认为,“⼈不知”的后⾯没有宾语,⼈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有说
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留下⼀个谜。有⼈说,这⼀句是接上⼀句说的,从远⽅
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不知”就是“⼈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
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不知⽽不愠,反映出孔⼦学⽽不厌、诲⼈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的主张。这些
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章内容的深⼊了解。
【原⽂】
1•2有⼦(1)⽈:“其为⼈也孝弟(2),⽽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务本(6),本⽴⽽道
⽣(7)。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孔⼦的学⽣,姓有,名若,⽐孔⼦⼩13岁,⼀说⼩33岁。后⼀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学⽣,⼀
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因此,许多⼈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对待⽗母的正确态度;弟,读⾳和意义与“悌”(⾳t)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
确态度。孝、弟是孔⼦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母⽈孝,善事兄长⽈弟。
(3)犯上:犯,冒犯、⼲犯。上,指在上位的⼈。
(4)鲜:⾳xi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致⼒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
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哲学思想的范畴,⼜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种解释,认为古代
的“仁”就是“⼈”字,为仁之本即做⼈的根本。
【译⽂】
有⼦说:”孝顺⽗母,顺从兄长,⽽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喜好造反的⼈是
没有的。君⼦专⼼致⼒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了,治国做⼈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
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
服从,⽽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以仁为核⼼的哲学、伦理思想⾮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实⾏嫡长⼦继承
制,其余庶⼦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诸侯到⼤夫这样⼀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缘
关系,⽽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看到了这⼀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孝悌就不会发⽣犯上作
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都继承了孔⼦的孝悌说,主
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封建统治的重要⼿段,把⽼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
桎梏之中瓦拉赫效应 ,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为产⽣了极⼤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化产⽣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
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所应有
的作⽤。
【原⽂】
1•3⼦⽈:巧⾔令⾊(1),鲜(2)仁矣。”
【注释】
(1)巧⾔令⾊:朱熹注⽈:“好其⾔,善其⾊,致饰于外,务以说⼈。”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的样
⼦。
(2)鲜:少的意思。
【译⽂】
孔⼦说:“花⾔巧语,装出和颜悦⾊的样⼦,这种⼈的仁⼼就很少了。”
【评析】
上⼀章⾥提出,孔⼦和儒家学说的核⼼是仁,仁的表现之⼀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章,孔⼦讲仁
的反⾯,即为花⾔巧语,⼯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
事随⼼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头上。这表明,孔⼦和儒家注重⼈的实际⾏动,特别强调⼈应当⾔⾏⼀致,⼒戒空谈浮⾔,
⼼⼝不⼀。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成为中华传统思想⽂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
1•4曾⼦(1)⽈:“吾⽇三省(2)吾⾝。为⼈谋⽽不忠(3)乎?与朋友交⽽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曾⼦姓曾名参(⾳shn)字⼦舆,⽣于公元前505年,鲁国⼈,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
的得意门⽣,以孝⼦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xng),检查、察看。三省有⼏种解释:⼀是三次检查;⼆是从三个⽅⾯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
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尽⼰之谓忠。此处指对⼈应当尽⼼竭⼒。
(4)信:旧注⽈: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受之于师谓之传。⽼师传授给⾃⼰的。习,与“学⽽时习之”的“习”字⼀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
曾⼦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办事是不是尽⼼竭⼒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师传授给我的学
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分重视个⼈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格。⽽本章所讲的⾃省,则是⾃我修养的基本⽅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们的头脑中出
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的⾔⾏,使⾃⼰修善成完美的理想⼈格。《论语》书中多次
谈到⾃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觉地反省⾃⼰,进⾏⾃我批评,加强个⼈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举⽌上的各种
错误。这种⾃省的道德修养⽅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因为它特别强调进⾏修养的⾃觉性。
在本章中,曾⼦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个“尽”字,办事尽⼒,死⽽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之
谓忠”。“为⼈谋⽽不忠乎,是泛指对⼀切⼈,并⾮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都尽⼒帮助。因此,“忠”在先
秦是⼀般的道德范畴,不⽌⽤于君⾂关系。⾄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有重要的区
别。“信”的涵义有⼆,⼀是信任、⼆是信⽤。其内容是诚实不欺,⽤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论有关,
表⽰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个⼈⽴⾝处世的基⽯。
【原⽂】
1•5⼦⽈:“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节⽤⽽爱⼈(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本作“导”,作动词⽤。这⾥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shng,意为辆。这⾥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辆,车上甲⼠3⼈,车下
步卒72⼈,后勤⼈员25⼈,共计100⼈。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
的强弱都⽤车辆的数⽬来计算。在孔⼦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国。
(3)敬事:敬字⼀般⽤于表⽰个⼈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兢兢业业。
(4)爱⼈:古代“⼈”的含义有⼴义与狭义的区别。⼴义的“⼈”,指⼀切⼈群;狭义的“⼈”,仅指⼠⼤夫以上各个阶层的⼈。此处
的“⼈”与“民”相对⽽⾔,可见其⽤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
孔⼦说:“治理⼀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事⽽⼜恪守信⽤,诚实⽆欺,节约财政开⽀⽽⼜爱护
官吏⾂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
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事务,恪守信⽤;节约⽤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的学说是“爱⼈”,泛爱⼀切⼈。但本章⾥所说的“爱⼈”则⾮此意。他所说的“⼈”不是百姓,⽽是官吏,是有地位
的⼈;⽽“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形容北京的词语 ⼈”不是爱⼀切⼈,⽽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节⽤⽽爱⼈,使民以
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与否则⽆太⼤⼲系。从另⼀个⾓度说,孔⼦这⾥是为统治者治理国
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曾经计划过出⾊的治国的⽅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法,为民众本⾝的,却⼀
点也没有。”(《且介亭杂⽂⼆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这是站在⼈民群众的⽴场上看待孔⼦治国⽅略的。因⽽颇具尖锐
性。
【原⽂】
1•6⼦⽈:“弟⼦(1)⼊(2)则孝,出(3)则弟,谨(4)⽽信,汎(5)爱众,⽽亲仁(6),⾏有余⼒(7),则以学⽂(8)。”
【注释】
(1)弟⼦:⼀般有两种意义:⼀是年纪较⼩为⼈弟和为⼈⼦的⼈;⼆是指学⽣。这⾥是⽤⼀种意义上的“弟⼦”。
(2)⼊:古代时⽗⼦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以上,⽗⼦皆异宫”。⼊是⼊⽗宫,指进到
⽗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相对⽽⾔,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的⼈。
(4)谨:寡⾔少语称之为谨。
(5)□:⾳fn,同泛,⼴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有仁德之⼈。
(7)⾏有余⼒:指有闲暇时间。
(8)⽂:古代⽂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化知识。
【译⽂】
孔⼦说:“弟⼦们在⽗母跟前,就孝顺⽗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少语,要⼴泛地去爱众
⼈,亲近那些有仁德的⼈。这样躬⾏实践之后,还有余⼒的话,就再去学习⽂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要求弟⼦们⾸先要致⼒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
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则⽤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化知识。这表明,孔⼦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
为中⼼,重在培养学⽣的德⾏修养,⽽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位。
孔⼦办教育,把培养学⽣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位,⽽⽂化学习只是第⼆位的。事实上,历的任何阶级,⽆论奴⾪主阶级、地主
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的道德品⾏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这是阶级的
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才。
【原⽂】
1•7⼦夏(1)⽈:“贤贤(2)易⾊;事⽗母能竭其⼒;事君,能致其⾝(4);与朋友交,⾔⽽有信。虽⽈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夏:姓⼘,名商,字⼦夏,孔⼦的学⽣,⽐孔⼦⼩44岁,⽣于公元前507年。孔⼦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个“贤”字作动词⽤,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改变好⾊之⼼;⼆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轻视⼥⾊。
(4)致其⾝:致包衣种子 ,意为“献纳”、“尽⼒”。这是说把⽣命奉献给君主。
【译⽂】
⼦夏说:“⼀个⼈能够看重贤德⽽不以⼥⾊为重;侍奉⽗母,能够竭尽全⼒;服侍君主,能够献出⾃⼰的⽣命;同朋友交往,
说话诚实恪守信⽤。这样的⼈,尽管他⾃⼰说没有学习过,我⼀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章有“⾏有余⼒,则以学⽂”⼀句。本章中⼦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步发挥。⼦夏认为,⼀个⼈有没有学
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化知识,⽽是要看他能不能实⾏“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
点,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了。所以,将这⼀章与前⼀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
⼦教育重在德⾏的基本特点。
【原⽂】
1•8⼦⽈:“君⼦(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5)友不如⼰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这个词⼀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应当有⼀个断句。
(2)重:庄重、⾃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是作固陋解,喻⼈见闻少,
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通⽏,“不要”的意思。
(6)不如⼰:⼀般解释为不如⾃⼰。另⼀种解释说,“不如⼰者,不类乎⼰,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
⼀种解释更为符合孔⼦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dn,害怕、畏惧。
【译⽂】
孔⼦说:“君⼦,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不同道的⼈交朋友;有了过错,就
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提出了君⼦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
想⼈格的君⼦,从外表上应当给⼈以庄重⼤⽅、威严深沉的形象,使⼈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我封
闭,善于结交朋友,⽽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尚⼈格的君⼦,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
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
1•9曾⼦⽈:“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死为终。这⾥指⽗母的去世。旧注⽈: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
曾⼦说:“谨慎地下雪朋友圈 对待⽗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然会导致⽼百姓⽇趋忠厚⽼实了。”
【评析】
孔⼦并不相信⿁神的存在,他说“敬⿁神⽽远之”,就证明了这⼀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静以修身的以 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
但他却⾮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个⼈孝道的继续和表
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对⽗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道德观念和道德⾏为
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个不能对⽗母尽孝的⼈,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
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
全的君⼦。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
1•10⼦禽(1)问于⼦贡(2)⽈:夫⼦(3)⾄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贡⽈:“夫⼦温、良、恭、俭、让
(6)以得之。夫⼦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之求之与?”
【注释】
(1)⼦禽:姓陈名亢,字⼦禽。郑⽞所注《论语》说他是孔⼦的学⽣,但《史记•仲尼弟⼦列传》未载此⼈,故⼀说⼦禽⾮孔⼦
学⽣。
(2)⼦贡:姓端⽊名赐,字⼦贡,卫国⼈,⽐孔⼦⼩31岁,是孔⼦的学⽣,⽣于公元前520年。⼦贡善辩,孔⼦认为他可以做⼤
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贡在卫国做了商⼈,家有财产千⾦,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这是古代的⼀种敬称,凡是做过⼤夫的⼈都可以取得这⼀称谓。孔⼦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们称他
为“夫⼦”。后来,因此⽽沿袭以称呼⽼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都是孔⼦的学⽣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选择的⽂⾔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的弟⼦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词,有“⼤概”“或者”的意思。
【译⽂】
⼦禽问⼦贡说:“⽼师到了⼀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求得呢,还是⼈家国君主动给他的
呢?”⼦贡说印度的婚礼 :“⽼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法,或许与别⼈的求
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禽与⼦贡两⼈的对话,把孔⼦的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具
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分重要的
作⽤。“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后⼰,在职责义务上先⼰后⼈。让⽤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个重要条
件。孔⼦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
争不到便怨恨别⼈,以及在名利上贪⼼不⾜,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
⼈情⽽⾔,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们就多学别⼈所长⽽鉴⼈所短。前者可以导⼈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嫉贤妒
能。⼆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
1•11⼦⽈:“⽗在,观其(1)志;⽗没,观其⾏(2);三年(3)⽆改于⽗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不是指⽗亲。
(2)⾏:⾳xng,指⾏为举⽌等。
(3)三年:对于古⼈所说的数字不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个较长的时间⽽已,不⼀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般意义上的名词,⽆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善的、好的东西。
这⾥表⽰“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
孔⼦说;“当他⽗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权独⽴⾏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亲死后,要考察他的⾏为;若是他对他
⽗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谁也喜欢⼦⼥⽐⾃⼰更强,
更健康,更聪明⾼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
年⽆改于⽗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亲》)
在本章中孔⼦说⼀个⼈当⽗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亲所制定的那⼀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强
调了⼉⼦对⽗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改于⽗之道,所⾏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改于⽗之道则成了的善,否
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们的思想观念,⾔⾏举⽌都不能
总停留在过去的⽔平上,“青出于蓝⽽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
1•12有⼦⽈:“礼(1)之⽤,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由之,有所不⾏。知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
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们的道德规
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指礼,也指和。
【译⽂】
有⼦说:“礼的应⽤,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法,可宝贵的地⽅就在这⾥。但不论⼤事⼩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
有的时候就⾏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
《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事也。和今⾔适合,⾔恰当,⾔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
推⾏和应⽤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和谐,不受礼⽂的约束也是⾏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
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不要出现不和。孔⼦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
⽴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等级的⼈,以⾃⼰的礼仪节⽂显⽰其威风;下⼀等级的⼈,则怀着畏惧的⼼情唯命
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弑君、⼦弑⽗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提出“和为贵”说,其⽬的是为缓
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静静的等待 问题,我们⼜感到,孔⼦既强调礼的运⽤以和为贵,⼜指出不能为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提倡
的和并不是⽆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
1•13有⼦⽈:“信近(1)于义(2),⾔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为符合⼀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也。”
(4)远:⾳yun,动词,使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
有⼦说:“讲信⽤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
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的弟⼦有⼦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
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
1•14⼦⽈:“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1)有道(2)⽽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
(3)正:匡正、端正。
【译⽂】
孔⼦说:“君⼦,饮⾷不求饱⾜,居住不要求舒适,对⼯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那⾥去匡正⾃⼰,这样可
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的道德要求。孔⼦认为,⼀个有道德的⼈,不应当过多地讲究⾃⼰的饮⾷与居处,他在⼯作⽅⾯应当勤
劳敏捷,谨慎⼩⼼,⽽且能经常检讨⾃⼰,请有道德的⼈对⾃⼰的⾔⾏加以匡正。作为君⼦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
注意⼒放在塑造⾃⼰道德品质⽅⾯,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
1•15⼦贡⽈:“贫⽽⽆谄(1),富⽽⽆骄,何如(2)?”⼦⽈:“可也。未若贫⽽乐(3),富⽽好礼者也。”⼦贡⽈:《诗》云,‘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赐(5)也!始可与⾔《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6)。”
【注释】
(1)谄:⾳ch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乐:⼀本作“贫⽽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象⽛、⽟、⽯四种不同材料
的加⼯,否则不能成器;⼀说加⼯象⽛和⾻,切了还要磋,加⼯⽟⽯,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贡名,孔⼦对学⽣都称其名。
(6)告诸往⽽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
⼦贡说:“贫穷⽽能不谄媚,富有⽽能不骄傲⾃⼤,怎么样?”孔⼦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
⼜好礼之⼈。”⼦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象⽛、⽟⽯⼀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
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希望他的弟⼦以及所有的⼈们,都能够达到贫⽽简单的英文歌曲 乐道、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在平时对弟⼦的教育中,就把这样
的思想讲授给学⽣。贫⽽乐道,富⽽好礼,社会上⽆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对⼦贡⽐较
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贡能独⽴思考、举⼀反三,因⽽得到孔⼦的赞扬。这是孔⼦教育思想中的⼀个显著特点。
【原⽂】
1•16⼦⽈:“不患(1)⼈(2)之不已知,患不知⼈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指有教养、有知识的⼈,⽽⾮民。
【译⽂】
孔⼦说:“不怕别⼈不了解⾃⼰,只怕⾃⼰不了解别⼈。”
【评析】
这段话是孔⼦对⾃⼰学⽣所传授的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
这不符合孔⼦⼀贯的主张。在孔⼦的观念中,“学⽽优则仕,是⼀种积极⼊世的态度。这⾥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的过程
中,也使别⼈了解⾃⼰。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01:2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073665293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而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而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