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光驱

更新时间: 阅读: 评论:0

下一年-高中英语演讲稿

电脑光驱
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简单折纸花)光驱







浏览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我要举报 >>详情 词条最大贡献者 lihua19771023 非诚勿扰停播



金币: 6156

经验值: 10089

等级: 高中二年级



发送小纸条 加为好友 相关讨论 此词条还没有相关讨论, 创建 光驱 开放分类: 硬件 光驱 计算机 设备 光盘





[ 编辑图片 ] 目录 • 词条简介 • 光驱结构 • 技术指标 • 工作原理 • 光驱测速 • 维护保养 • 光驱种类 • 激 光 头 • 安装方法 • 发展历史 • 常见故障 • 常见光驱 • 容错能力



词条简介 [ 编辑本段 ] 光驱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配件。随着 多媒体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 笔记本 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 配置 。

光驱结构 [ 编辑本段 ] 光驱的结构:

在深入了解光驱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吧,光驱的正面一般包含下列部件:

(1)防尘门和 CD-ROM 托盘。

(2)耳机插孔。

(3)音量控制按钮。

(4)播放键。注意,有些牌子的光驱是没有这个键的。

(5)弹出键。按一下此键, 光盘 会自动弹出。

(6)读盘指示灯。

(7)手动退盘孔。当光盘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退出时,我们可以用小硬棒插入此孔把光盘退出。也请注意,部分光驱无此功能。

光驱的背面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电源 线插座;

(2)主从 跳线 ,光驱和 硬盘 一样也有主盘和付盘工作方式之分,您可根据需要通过此调线开关设置;

(3) 数据 线插座,目前绝大部分的光驱跟 硬盘 一样使用IDE 数据 线。

(4) 音频 线插座,此插座通过 音频 线和声卡相连。

技术指标 [ 编辑本段 ] 如果只知道光驱的外表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了解它的“内心”,即光驱的性能。请看下面几个关于光驱的技术指标:

(1) 数据 传输率 (Data Transfer Rate),即大家常说的倍速,它是衡量光驱性能的最基本指标。您知道什么是单倍速光驱吗?单倍速光驱就是指每秒可从光驱存取150KB 数据 的光驱。想来您是没有用过的,因为它早已退休了。现在年青一代的24或32倍速光驱每秒钟能读取3600KB和4800KB的 数据 ,是不是很厉害啊。

(2) 平均寻道时间 (Average Access Time),平均寻道时间是指激光头(光驱中用于读取数据的一个装置)从原来位置移到新位置并开始读取 数据 所花费的平均时间,显然,平均寻道时间越短,光驱的性能就越好。

(3) CPU 占用时间 (CPU Loading),CPU占用时间是指光驱在维持一定的转速和 数据

传输率时所占用 CPU 的时间,它也是衡量光驱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CPU 占用时间越少,其整体性能就越好。

(4) 数据 缓冲区 (Buffer),数据缓冲区是光驱内部的存储区。它能减少读盘次数,提高数据传输率。现在大多数光驱的缓冲区为128K或256K。 工作原理 [ 编辑本段 ] 激光头 是光驱的心脏,也是最精密的部分。它主要负责 数据 的读取工作,因此在清理光驱内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激光头主要包括:激光发生器(又称激光二极管),半反光棱镜,物镜,透镜以及光电二极管这几部分。当激光头读取盘片上的 数据 时,从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透过半反射棱镜,汇聚在物镜上,物镜将激光聚焦成为极其细小的光点并打到光盘上。此时, 光盘 上的反射物质就会将照射过来的光线反射回去,透过物镜,再照射到半反射棱镜上。此时,由于棱镜是半反射结构,因此不会让光束完全穿透它并回到激光发生器上,而是经过反射,穿过透镜,到达了光电二极管上面。由于光盘表面是以突起不平的点来记录数据,所以反射回来的光线就会射向不同的方向。人们将射向不同方向的信号定义为“0”或者“1”,发光二极管接受到的是那些以“0”,“1”排列的 数据 ,并最终将它们解析成为我们所需要的 数据 。在激光头读取数据的整个过程中,寻迹和聚焦直接影响到光驱的纠错能力以及稳定性。寻迹就是保持激光头能够始终正确地对准记录数据的轨道。当激光束正好与轨道重合时,寻迹误差信号就为0,否则寻迹信号就可能为正数或者负数, 激光头 会根据寻迹信号对姿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光驱的寻迹性能很差,在读盘的时候就会出现读取数据错误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在读音轨的时候出现的跳音现象。所谓聚焦,就是指激光头能够精确地将光束打到盘片上并受到最强的信号。当激光束从盘片上反射回来时会同时打到4个光电二极管上。它们将信号叠加并最终形成聚焦信号。只有当聚焦准确时,这个信号才为0,否则,它就会发出信号,矫正激光头的位置。聚焦和寻道是激光头工作时最重要的两项性能,我们所说的读盘好的光驱都是在这两方面性能优秀的产品。目前,市面上英拓等少数高档光驱产品开始使用步进马达技术,通过螺旋螺杆传动齿轮,使得1/3寻址时间从原来85ms降低到75ms以内,相对于同类48速光驱产品82ms的寻址时间而言,性能上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光驱的聚焦与寻道很大程度上与盘片本身不无关系。目前市场上不论是正版盘还是盗版盘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心点偏移以及光介质密度分布不均的情况。当光盘高速旋

转时,造成光盘强烈震动的情况,不但使得光驱产生风噪,而且迫使激光头以相应的频率反复聚焦和寻迹调整,严重影响光驱的读潘小过于使用寿命。在36X-44X的光驱产品中,普遍采用了全钢机芯技术,通过重物悬垂实现能量的转移。但面对每分钟上万转的高速产品,全钢机芯技术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以ABS技术为核心的英拓等光驱产品。ABS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光盘托盘下配置一副钢珠轴承,当 光盘 出现震动时,钢珠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滚动到质量较轻的部分进行填补,以起到瞬间平衡的作用,从而改善光驱性能。

光驱测速 [ 编辑本段 ] 安装好了光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买回来的光驱确有如说明书所写的功能?单从光驱的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用光驱测试 软件 ,目前大家用的最多是一个叫SCANCD的 软件 。首先将一张装有程序数据的CD-ROM光盘放入光驱,注意,必须是 程序 数据 盘,否则得不出结果。然后在 DOS高级筛选怎么用 下运行SCANCD,将得到的光驱传输速度除以150(单倍速光驱的传输率)所得的值,就是光驱的倍数。还要注意的是,在使用SCANCD时不要运行光驱加速工具SMARTCD,否则,测出来的结果将会超过实际速度。

维护保养 [ 编辑本段 ] 光驱是 电脑 中使用最频繁的设备之一,为了减少光驱的故障,延长其使用寿命,平常使用时应该注意对光驱的维护保养,一般应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不要让光驱受到撞击、震荡,因为光驱的 激光头 是非常脆弱的。

2要用专门的清洗盘定期清洗光驱。

3必须注意防尘。

大家知道, 激光头 是最怕灰尘的,很多光驱长期使用后,识盘率下降就是因为尘土过多,所以平时不要把托架留在外面,也不要在 电脑 周围吸烟。而且不用光驱时,尽量不要把 光盘 留在驱动器内,因为光驱要保持“一定的随机访问速度”,所以盘片在其内会保持一定的转速,这样就加快了电机老化(特别是塑料机芯的光驱更易损坏)。另外在关机时,如果劣质 光盘 留在离 激光头 很近的地方,那当电机转起来后很容易划伤光头。

4不用时,不要把 光盘 放在光驱中,以减少光驱的磨身临其境的近义词 损。

5注意散热

散热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 电脑 的通风条件及环境温度的高低, 机箱 的摆放一定要保证光驱保持在水平位置,否则光驱高速运行时,其中的 光盘 将不可能保持平衡,将会对激光头产生致命的碰撞而损坏,同时对 光盘 的损坏也是致命的,所以在光驱运行时要注意听一下发出的声音,如果有 光盘 碰撞的噪音请立即调整光盘,光驱或 机箱 位置。

6

定期清洁保养激光头

光驱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激光头 必然要染上灰尘,从而使光驱的读盘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读盘速度减慢,显示屏画面和声音出现马赛克或停顿,严重时可听到光驱频繁读取 光盘 的声音。这些现象对激光头和驱动电机及其它部件都有损害。所以,使用者要定期对光驱进行清洁保养或请专业人员维护。

7 保持光驱水平放置

在机器使用过程中,光驱要保持水平放置。其原因是 光盘 在旋转时重心因不平衡而发生变化,轻微时可使读盘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能损坏激光头。有些人使用电脑光驱在不同的机器上安装 软件 ,常把光驱拆下拿来拿去,甚至随身携带,这对光驱损害很大。其危害是光驱内的光学部件、激光头因受振动和倾斜放置发生变化,导致光驱性能下降。

8养成关机前及时取盘的习惯

光驱内一旦有 光盘 ,不仅 计算机 启动时要有很长的读盘时间,而且光盘也将一直处于高速旋转状态。这样既增加了激光头的工作时间,也使光驱内的电机及传动部件处于磨损状态,无形中缩短了光驱的寿命。建议使用者要养成关机前及时从光驱中取出光盘的习惯。

9 减少光驱的工作时间

为了减少光驱的使用时间,以延长其寿命,使用 电脑 的用户在 硬盘 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经常使用的光盘做成虚拟光盘存放在 硬盘 上。如教学 软件 、游戏软件等存放在硬盘中,这样以后可直接在 硬盘 上运行,并且具有速度快的星期六日记 特点。

10正确开、关盘盒

无论哪种光驱,前面板上都有出盒与关盒按键,利用此按键是常规的正确开关光驱盘盒的方法。按键时手指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按键失控。有些用户习惯用手直接推回盘盒,这对光驱的传动齿轮是一种损害,建议用户克服这一不良习惯。

11利用 程序 进行开、关盘盒

利用程序进行开关盘盒,在很多 软件 或 多媒体 播放工具中都有这样的功能。如在Windows中用鼠标右键单击 光盘 盘符,其弹出的 菜单 中也有一项"弹出"命令,可以弹出光盘盒。建议电脑用户尽量使用软件控制开、关盘盒,这样可减少光驱故障发生率。

12尽量少放影碟

这样可以避免光驱长时间工作,因长时间光驱连续读盘,对光驱寿命影响很大。用户可将需要经常播放的节目,最好还是将其拷入 硬盘 ,以确保光驱长寿。如果确实经常要看影碟,建议买一个廉价的低速光驱专门用来播放 DVD 。 光驱种类 [ 编辑本段 ] 光盘 驱动器主要分为以下4种。

(1) CD-ROM 光盘 驱动器 。用于读光盘上的 数据 ,其数据传输速率比CD-R和CD-RW要高。

(2) CD-R 刻录光盘驱动器 。一种可以刻录光

盘的 光盘 驱动器,这种光盘驱动器由于只能刻录一次,已经被可刻录多次的 CD -RW取代。

(3) CD-RW 可重复刻录 光盘 驱动器 。这是一种可以刻录多次、支持重复刻录的光盘驱动器(即通常所说的刻录机)。是备份大量 数据 的有效工具,现在许多 电脑 都配置了 刻录机 。

(4) DVD-ROM 光盘驱动器 。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只读 光盘 驱动器,可以读取CD和DVD光盘,读盘速度比CD-ROM快很多,并且. DVD 光盘 的容量很大,通常可以达到几个甚至十几个GB。

光驱按安装方式划分 :有内置和外置式两种;

光驱按 数据 传输速度分 :20速、24速、32速、40速、50速等等;

光驱按接口分类 :IDE(或EIDE)接口和SCSI接口,一般来说,SCSI接口光驱性能比较好,但价格比较贵。 激 光 头 [ 编辑本段 ] 它由中心往外移动在Table-of-Contents区域,通过发射激光来寻找光盘上的指定位置,感应电阻接受到反射出的信号输出成 电子 数据



激光头的组成

激光头 是由1.对物透镜,2.准直透镜,3. 偏光分光棱镜,4.分光棱镜,5.反射镜,6.1/4波长板,7.焦点误差检出光学系,8.寻轨误差检出光学系等光学部品和光学系,9.焦点控制伺服机构(F-ACT),10.寻轨控制伺服机构(T-ACT)等伺服机械控制部品,还有11.半导体激光二极管,12.多分割光电二极管PD(photo diode)等光电部件构成的。 安装方法 [ 编辑本段 ] 光驱的安装是比较简单的。它和 硬盘 的安装很相似。对于IDE光驱,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设置主盘和副盘,一般在光驱上都标明了跳线方式,MA表示主盘,SL表示副盘。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光驱设置为副盘,把它与 硬盘 接在同一条 数据 线上;在光驱设成主盘的情况下,你可以单独为它接一根 数据 线,把它连接到 主板 的副IDE口上。在连接 数据 线时,要注意接口的方向。另外有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 CD 音频线的连接,光驱的CD 音频 接口一般有4根针,分别是左右声道和两个地线,R代表右声道,L代表左声道,G代表地线。在声卡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插座,它接收光驱的CD音频信号并把它放大输出到“Speaker”孔。CD音频线有3芯或4芯,4芯的只是多关怀是什么意思 了一个地线而已。在连接音频线时,注意光驱和 声卡 的左右声道和地线要对应,否则可能出现问题,如放CD时只有一个喇叭响等。

发展历史 [ 编辑本段 ] 第一代光驱:标准型

之所以管第一代光驱叫做标准型,是因为第一代光驱制定了很多光驱的标准,并且沿用至今,比如一张 光盘 的容量为640Mb(笔者这里称的 光盘 制传统的CD-ROM),光驱的 数据 传输率为150KB/S,这一标准也奠

定了几倍速光驱这一光驱独特的叫法,比如40倍速光驱的传输速度为150KB/S*40=6000KB/S。笔者手头正好有那时的一些历史资料,让我们再重温一下。

1991年,由有全球1500家软体厂商加入的Software-Publishers-Association中的MultimdeiaPCWorkingGroup公布第一代MPC(Multimedia-Personal-Computer)规格,带动了光盘出版品的流行。一周慎 张光盘的容量是640MB,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为150KB/S(被国际 电子 工业联合会定为单倍速光驱),平均搜寻时间为1秒。随着市场的不断需求, 硬件 技术的不断增进。1993年,第二代MPC规格问世,光驱的速度已变成了双倍速,传输率达到了300KB/S,平均搜寻时间为400ms。

400ms的平均寻道时间,300KB/S的传输率,640MB的容量,对于目前动辄配一个7200转、2MBcache,30GB容量的朋友来说可能觉得第一代光驱速度太慢,容量太小。但要知道第一代光驱出现的时候还是大家用 软盘 作为主要移动拷贝媒介,经常用10多张盘拷贝一个 软件 或 游戏 ,然后用2、30分钟将它装入机器内,如果其中一张盘有质量问题或拷错了,整个工夫就白费了。那时候 硬盘 也只有200MB上下,400MB的 硬盘 要1700、1800才能买到。笔者还清晰的记得在第一次在朋友家看到他新买的光驱时,当时的感觉就是无限的 游戏 和 软件 ,并且装起来快截又方便。当然,不久笔者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光驱,新加坡的唯用,倍速,1000多块。

第一代光驱的特点是光驱刚刚出现,制定了光驱的很多技术标准,作为软驱与 硬盘 交换 数据 的替代品,增大了容量,提高了速度,极大的提高了效率。那时候国内品牌非常少,比较有代表的品牌象SONY、Philips及新加坡的一些品牌。

第二代光驱:提速型

笔者划分的第二代主要是指光驱从4速发展到24速(32速)这一时间段。因为之后从32速再往高速光驱发展过程中虽然速度也在提高,但更多的技术发展目标已不在速度上,因此划入下一代。

光驱发展了一段时间,由于其相对于 软盘 极大的优越性逐渐普及起来,成为装机时的标准配置。上百MB的软件、游戏也渐渐多了起来。装 软件 还稍微好一点,装一遍就完了,玩游戏时经常要从光盘调用数据,此时光驱读取速度太慢也逐渐突显出来,有时候一个 游戏 走到下一关读一下 数据 要读2、3分钟,特别是玩仙剑这样的RPG 游戏 ,经常要在各关之间穿梭,玩一个小时要有20分钟用来读盘,这谁受得了,怎么办?提速。

此时提速也成为各家厂商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速度从4倍速、8倍速、一直提高到24倍速、32倍速。此时光驱的支持格式也有发展,1995年夏,MultimdeiaPCWorkingGroup公布第

三代规格标准。兼容 光盘 格式包括:CD-Audio、CD-Mode1/2、 CD-ROM /XA、photo-CD、 CD-R 、Video-CD、CD-I等。

这个时间笔者的朋友换了一个ACER16速的光驱,使用起来确实感觉快了,还记得笔者那时候打仙剑都喜欢去他那,看着载入数据条"唰"一下的过去了,心情也愉快起来。但速度快了也并不都好,由于光盘转速太快,噪音变大,发热量变大。当然产品的问题还是要技术的发展来解决,光驱也进入了第三代--发展型。

第二代光驱的特点是光驱逐渐普及起来,但速度慢的弱点也突出起来,提高速度成为各家制造厂商技术竞争的首要目标。光驱支持的格式也渐渐多了起来。

市场上主流的依然是洋品牌,象Toshiba、NEC等,出现了一些国产品牌,除acer外其它还没什么气候。

第三代光驱:发展型

光驱速度再往上提高,传输速度慢的问题已得到很好的解决,但速度提高后所带来的问题却渐渐显现出来。高速度的旋转会产生震动、噪音和热能,震动也会使激光头难以定位,寻道时间加长,并容易与激光头发生碰撞,刮花激光头;产生的热能会影响 光盘 上的化学介质,影响激光头的准确定位,延长寻道时间;引起的噪音会使人精神上产生不爽的效果,容易疲劳。

针对这些问题,各个不同的生产厂家也推出了相应改善的技术:NEC公司在四角上安装悬浮式减震橡胶;Acer公司采用悬挂技术和香蕉减震支架;Lite-on采用悬浮承载技术;Asu三本院校 s公司采用先进的双重动态悬挂 系统 ……

这一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国内厂商发展起来,以其完善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受到消费者得青睐,成为市场的主流。

第三代的特点是速度已不是各厂商发展技术的主要目标,大家纷纷推出新技术,使光驱读盘更稳定,发热量更低,工作起来更安静,寿命更长。国内厂商发展起来,成为市场主流。

市场上洋品牌及台湾品牌份额有一定减少,许多国内品牌崛起,象奥美嘉源兴、大白鲨、美达等等。

第四代光驱:完美型

又经过几年的发展,光驱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各家厂商的产品虽然可能采用的技术略有不同,但产品品质却都臻于完善,甚至说完美,表现在纠错率更强,传输速度更快,工作起来更稳定、更安静、发热量更低。

常见故障 [ 编辑本段 ] 光驱最常见的故障就是不能读取光盘中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光驱连接不当造成

光驱安装后,开机自检,如不能检测到光驱,则要认真检查光驱排线的连接是否正确、牢靠,光驱的供电线是否插好。如果自检到光驱这一项

时出现画面停止,则要看看光驱(主、从)跳线是否无误。



2.内部接触问题

如果出现光驱卡住无法弹出的情况,可能就是光驱内部配件之间的接触出现问题,大家可以尝试如下的方法解决:将光驱从机箱卸下并使用十字螺丝刀拆开,通过紧急弹出孔弹出光驱托盘,这样你就可以卸掉光驱的上盖和前盖。卸下上盖后会看见光驱的机芯,在托盘的左边或者右边会有一条末端连着托盘马达的皮带。你可以检查此皮带是否干净,是否有错位,同时也可以给此皮带和连接马达的末端上油。另外光驱的托盘两边会有一排锯齿,这个锯齿是控制托盘弹出和缩回的。请你给此锯齿上油,并看看它有没有错位之类的故障。如果上了油请将多余的油擦去,然后将光驱重新安装好,最后再开机试试看。

3 驱动程序 没有正确安装,造成无法识别或无法正常使用光驱。一般见于非 Windows 操作系统 ,如MS-DOS 系统 。

4 光盘 质量较差或划痕太多造成光驱无法读取 数据 。

5光驱 激光头 太脏、老化或损坏,导致读盘能力下降或不能读盘。

对于 DVD -.ROM光驱来说,除了上面的这些故障外,还存在~个锁码的问题,但大部分的 DVD-ROM 都可以通过专门 软件 来解除或更改锁码限制。 常见光驱 [ 编辑本段 ] 三星TS-H652H

三星金将军TS-H652M

华硕DVD-E818A

三星TS-H353B

三星TS幼儿散光 -H653B

三星 18X DVD

华硕DRW-1814BL 容错能力 [ 编辑本段 ] 相对于读盘速度而言,光驱的容错性显得更加重要。或者说,稳定的读盘性能是追求读盘速度的前提。由于 光盘 是移动存储设备,并且盘片的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因此难免会出现划伤或沾染上杂物质情况,这些小毛病都会影响 数据 的读取。为了提高光驱的读盘能力,厂商献计献策,其中,“人工智能纠错(AIEC)”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AIEC通过对上万张 光盘 的采样测试,“记录”下适合他们的读盘策略,并保存在光驱 BIOS 芯片中。以方便光驱针对偏心盘、低反射盘、划伤盘进行自动的读盘策略的选择。由于光盘的特征千差万别,所以目前市面上以英拓为首的少数光驱产品还专门采用了可擦写 BIOS 技术,使得 DIY er可以通过在现方式对BIOS进行实时的修改,所以说Flash BIOS技术的采用,对于光驱整体性能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一些光驱为了提高容错能力,提高了 激光头 的功率。当光头功率增大后,读盘能力确实有一定的提高,但长时间“超频”使用会使光头老化,严重影响光驱的寿命。一些光驱在使用仅三个月后就出现了读盘能力下降的现象,这就很可能是光头老化的结果。这

种以牺牲寿命来换取容错性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那么,如何判断您购买的光驱是否被“超频”呢?在购买的时候,你可以让光驱读一张质量稍差的盘片,如果在盘片退出后表面温度很高,甚至烫手,那就有可能是被“超频”了。不过也不能排除是光驱主轴马达发热量大的结果。





贡献者(共24名):

逛逛 DrEam灬涵 hu40474011 傲视天下 820314473 山外笨熊熊 tiantian9 529206896 che关于爱国的成语 nsuyue11 737430655 sjz2541216 x6665030 jx6887186 pydykj 濮阳老于 抛弃烦恼 lihua19771023 wgc120398 sygo7691k 钟爱米饭 yuan6144008 zxc991314 yijunting xw19870813



此文章由xiaoxudan整理并上传,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19:3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0528042909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脑光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脑光驱.pdf

上一篇:黄瓜炒火腿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电脑光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