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代画像⽯艺术
南阳是出⼟汉画像⽯最多的区域之⼀,并建有全国唯⼀⼀座汉画像⽯刻博物馆,收藏汉画像⽯2000余块,是以汉画像的
发掘、收藏、研究为⼀体的汉画研究中⼼。南阳汉画馆韩⽟祥等学者根据汉画像⽯墓的形制、画像位置以及内容、雕刻
技法及风格和随葬器faced 物特征与组合形式,将已发掘的30座较完整墓葬进⾏排⽐分析。本⽂将着重对南阳汉画像⽯的内容
及艺术特⾊加以分析
▌南阳汉画像⽯的内容
南阳汉画像⽯分类有多种,按照王建中等学者的分法,将南阳汉画像⽯分为七类,即⽣产、⽣活、历史故事、远古神
话、吉礼祥瑞、天⽂星象、装饰图案等。本⽂将⽣产、⽣活合在⼀起,分六部分对南阳汉画像⽯内容作粗略介绍。
1.⽣产⽣活类
这是南阳汉画像所反映的基本内容,也是南阳汉画像中数量最多的⼀种。主要内容包括车骑出⾏、乐舞百戏、⾓抵、门
吏、侍⼥等。
东汉持节吐白沫是什么原因 执笏门吏图
东汉端灯侍世界杯半决赛 ⼥图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到了汉武帝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当时皇帝也不断出⾏巡游。东汉明帝永平⼗年
(公元67年),“闰⽉甲午,南巡守,幸南阳”(《东汉会要巡守》)。在南阳汉画像⽯中多次出现的车骑出⾏图,应是
汉代社会⽣活的真实反映。
西汉车骑出⾏图
百戏是汉代表演艺术的主体,它是⼀种集杂技、舞蹈、竞技、假形扮演于⼀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八百字作文高中 在南阳汉画像⽯中出
现的乐舞百戏画像⽯⾮常多,演奏乐器的主要形式有击钲、击铙、击磬、吹埙、击⿎、⿎瑟等。舞蹈表演图的种类主要
有长袖舞、七盘舞、建⿎舞等。杂技图主要有倒⽴、飞剑、弄壶等。
东汉⿎舞图
东汉蹶张图
⼈物是南阳汉画像表现的主要内容之⼀,在具体⼈物刻画上,南阳汉画像注重“形神兼备”,同时还善于承德小布达拉宫 运⽤变形和夸
张,使⼈印象深刻。尤为重要的是,南阳汉画像⽯还运⽤散点透视法对所表现的物象进⾏变形手竿钓鱼 ,从⽽达到意想不到的艺
术效果。
2.历史故事类
汉代,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思想,后来这种思想⼜不断发展,并逐渐为统治阶级所
推崇。受这种思想影响,汉代南阳出现了不少历史题材画像⽯,旨在宣扬儒家思想,提倡仁义道德观念。其内容有晏⼦
见齐景公、鸿门宴、⼆桃杀三⼠等。
东汉蓟马拜谒图
西汉晏⼦见齐景公图
西汉晏⼦见齐景公图
晏⼦见齐景公的典故见于《晏⼦春秋》,这幅汉画像出⼟于南阳唐河针织⼚汉墓。图中刻⼀尊者,头戴冠,⾝着长袍,
仰⾯侧⾝⽽⽴,是为景公;其前⼀⼈⾝着长袍跪地拜谒,是为晏⼦。两侧刻三侍者,右⼆⼈为戴冠侍卫。晏⼦是春秋时
期受齐景公器重的⼀个⼈物,在汉代也颇受统治者推崇。鸿门宴图的画⾯⾃左⾄右刻项⽻、刘邦、项庄、项伯四⼈,还
有⼆侍者画像。项银行的利息怎么算 ⽻按剑跽坐,刘邦北向⽽坐,项庄拔剑起舞,意在沛公,刘邦危在旦⼣,把当时的紧张⽓氛刻画得惟
妙惟肖。
3.远古神话类
两汉时期,儒家思想被披上了神学的外⾐,加之迷信思想盛⾏,汉画像⽯中就出现了不少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作品,如
伏羲、⼥娲、嫦娥奔⽉、西王母、东王公等等。
羲和主⽇常羲主⽉图
东汉⽇神图
伏羲、⼥娲是传说中的⼈类始祖,在南阳汉画像⽯中多次出现。其中有单独的伏羲、⼥娲图,也有伏羲、⼥娲交尾图。
画⾯中的伏羲、⼥娲皆为⼈⾸蛇⾝。在汉画像⽯中常见伏羲、⼥娲⼿持灵芝仙草的形象刻于墓门。
东汉羿射九⽇图
东汉嫦娥奔⽉图
嫦娥奔⽉是流传很⼴的民间故事,在南阳汉画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阳市⼩西关汉墓出⼟的⼀块汉画像⽯。该画像
⽯左刻⼀满⽉,⽉内有蟾蜍,右刻⼀⼥⼦⼈⾸蛇⾝,牛奶的英语怎么写 正奔向⽉轮,应为嫦娥。周围云⽓缭绕。关于嫦娥奔⽉的故事见于
汉刘安的《淮南⼦览冥篇》:“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托⾝于⽉,是为蟾蜍,⽽为⽉精。”此画像
⽯画⾯正是这则神话的真实反映。国家邮政局曾于1999年发⾏汉画像⽯邮票⼀套6枚,其中⼀枚便为该画像⽯。
4.吉礼祥瑞类
汉代皇帝⼤多崇尚神仙,追求长⽣不⽼,西汉晚期还出现了谶纬迷信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祥瑞、升仙乃⾄辟邪
的观念得到了进⼀步发展,在汉画像⽯中出现了许多与之有关的图案,主要有黄龙图、仙⼈乘龟图、铺⾸衔环图等。
西汉厅堂铺⾸衔环图
东汉朱雀、铺⾸衔环、⽩虎图
东汉朱雀、铺⾸衔环、神⼈图
在古代,龙是皇权的象征,也是祥瑞之物,在汉画像中也出现很多龙的图案,黄龙图则是其中的⼀种。该画像⽯出⼟于城南旧事电子书
南阳市⽩滩。画⾯刻⼀楼阁,楼上刻⼀神⼈,楼下刻两扇门扉,⼀⼈跪拜于门外,⼀⼈似开门。楼阁两侧的柱⼦上各伏
⼀神兽,左刻黄龙,右刻⽩虎。
东汉仙⼈乘龟图
东汉⽻⼈图
仙⼈乘龟图这类题材的汉画像⽯很少见,⽬前仅见于南阳麒麟岗汉画像⽯墓(该墓是⽬前南阳发掘汉画像墓中内容最为
丰富的⼀座)。⽯上刻⼀仙⼈⼿持芝草乘于龟背之上,龟呈爬⾏状。龟为四灵之⼀,被赋予升仙的灵性。另外龟长寿,
因此仙⼈乘龟也有长寿之喻。
5.天⽂星象类
汉代是天⽂学繁荣时期,南阳⼜是汉代著名天⽂学家张衡的故乡,在南阳汉画像⽯刻中多次出现⽇⽉星⾠等图案。南阳
出⼟天⽂画像⽯⽆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居全国之⾸,其内容有三⾜乌、彗星、苍龙星座、北⽃七星等等。
东汉⽩虎三⾜乌图
三⾜乌在汉画像⽯中象征着太阳,画⾯中刻⼀⽇轮,内有⼀三⾜乌,乌展翅飞翔。东汉张衡在《灵宪》中记说:“⽇
者,阳精之宗,积⽽成乌,像乌⽽三⾜。”
苍龙星座画像⽯出⼟于南阳蒲⼭阮堂汉墓。图上⽅刻⼀⽉轮,内有⽟兔和蟾蜍。下刻苍龙星座,含⾓、亢、氐、房四
宿,⽆⼼、尾、箕三宿。汉代的天⽂学家将全天恒星分为28个部分即28宿。28宿⼜分为四宫,每宫7宿,以四神命名,
东宫苍龙、西宫⽩虎、南宫朱雀、北宫⽞武。
东汉天象图
东汉苍龙星座图
6.装饰图案类
在南阳汉画像⽯中出现了各类图案画像⽯,这些图案主要或许的近义词 有交尾纹、云⽓纹、卷草纹、钱币纹以及各种各样⼏何纹(⼏
何纹中⼜有菱形纹、⽅格纹、三⾓纹、S纹、连弧纹、直条纹等数⼗种图案)等。这些图案主要分布在墓门和墓顶,⼤
都刻划得⽐较精细,构图很优美,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应该说,楚⽂化对南阳汉画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南阳在春秋战国时期曾长期属楚国管辖,南阳的淅川因地处秦楚
要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淅川境内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楚墓群,出⼟数以万计的楚⽂物,⽬前学
术界已公认该地区是楚⽂化的发祥地。楚乐舞长袖、细腰,轻柔飘逸的特点在南阳汉画像“乐舞百戏”中也被体现出来。
另外,南阳是出⼟天⽂画像⽯最多的地区,这些天⽂画像⽯种类繁多,做⼯精细,在汉代画像⽯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南阳天⽂画像⽯的产⽣也同样受到了楚⽂化的影响。楚⼈冠⼦曾以⽃柄指向来分清四野,战国时楚国天⽂学家⽢德著有
天⽂著作《星占》⼋卷,由此可见楚国的天⽂学很发达。在南阳汉画像中出现众多天⽂画像⽯应该是这种⽂化影响的结
果。在楚民俗⽂化中也保留着许多原始巫术⽂化遗存,特别是保留了许多远古时代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这种风格影响
到南阳汉画像中的升仙图,像仙⼈乘龟、虎车雷公等画像,同样是楚⽂化浪漫风格的⽣动体现。
※本⽂根据河南南阳唐新《南阳汉代画像⽯艺术》⼀⽂编辑整理,原⽂刊载于2010年《收藏》11⽉刊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9:4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017524286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阳汉画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阳汉画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