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卷第15期西部素质教育
谈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
王变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
,
710061)
摘要:针对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提出了老师指导学生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策略,即紧扣课本、得法教材,
授之以渔、精读文本,科学指导、掌握方法,查漏补缺、有效突破。这使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
快速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
:
中考;现代文阅读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5)15-0093-03
作者简介:王变芳(197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学一级教师。
现代文阅读在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对
学生的语文成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根开学计划 据调查显示,
现代文阅读作为中考语文学生失分的主要题型,
已经成为令
许多学生及家长棘手和感到困惑的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现
代文阅读能力,已成为中学语文老师教学和复习时的重头戏
。
一、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
陕西省2015年《中考说明》要求:中考炸枣 语文的现代文阅
读以考查精读能力为主。其中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典范的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说明类文章
,浅显规范的论说类文章,文质
兼美的中外文学作品(散文、小小说)。具体要求包括:理解重
要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提取、整合
文中重要信息;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归纳内容要
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欣赏
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准确地评价语言材料的
思想内容和作文的情感态度,发掘其内在价值
;结合自身体
验,对语言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发现和探究问题。
回顾近七年来陕西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在选材
上,有浓厚的地域色彩,都离不开秦地、秦人和秦文化;在体
裁上,“小阅读”多为说明文,“
大阅读”多为散文或小说;在文
本选择上,大、小阅读文本均来自于课外。因此,针对以上命
题特点,在中考复习阶段,笔者用以下方法使现代文阅读题
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
(一)紧扣课本,得法教材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材料虽然取材于课外,但学生阅读能
力的培养却在课内,这正是所谓的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
外”。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科书永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本
之一。如2003年陕西省现代文阅读中
“大阅读”命题是张抗
抗的《雪山向日葵》,2008年命题是《壶口,壶口》,2009年命
题是《陕北的山》。这三年的“大阅读”
命题普遍较难,学生得
分较低。其实,老师在散文教学和专题复习时如果能以《白杨
礼赞》《地下森林断想》等文章作为范本,
再结合学生实际能
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那学生在阅读这三篇文章时就
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再如,中考阅读中常见的语言赏析类
题型,是学生解答阅读时的难点
,也是易失分处,而《蒲柳
人
家》一文中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
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
圈儿
。”
“河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
,肺叶子,眼珠子,
命
根子。”《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泥人张》中“只见人家
泥
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
巴。
”
“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
,起身去柜台结账。”
……
如果课堂上老师能教会学生熟练地赏析此类句子的妙处,这
不正像是给了学生一把解答语言赏析的钥匙吗
?再如
2010
年大阅读《秦腔吼起来》第一题,请说说题目中“吼”的含义
(既表现秦腔高亢激昂的唱腔特点
,又能展示秦腔艺术
刚正
耿直的精神特质)。2011年中考副题《补丁也开花》第四题:小
说标题含义丰富,请说说你对它的理解(“补丁”一语双关,既
指绣上去的花,又指“她”如花的人生和“她如何做剁椒鱼头 ”身后艰辛却温暖
幸福的家庭)。此题在我们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秋天的怀
念》等文时,笔者既教会学生了解伏笔和照应在叙事类作品
结构中的作用,还把赏析文章题目的好处也作为教学的一个
难点来突破。因此,学生们做以上题目时就会得心应手。所
以,
在平
时的教学和复习中,老师要最大化地发挥教科书的
范本作用。
(二)授之以渔
,精读文本
《考纲》指出阅读以考查学生精读能力为主,即要求学生
要精确解读文本,精确表达题意。如
果学生没有具备良好的
学
习品质和答题习惯,那就根本谈不上精读文章,而且会答寸步不离 非
所问。所以,老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对文本做深入仔细地阅读。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忌心浮气躁。老师必须要求学
生在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端正态度,静心阅读,切忌心
浮气躁和走马观花式的无心、无效阅读
。如在平时语文考试
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基础薄弱的学生答
题速度较快,而基础好的学生答题速度反而较慢
。分析其中
原因,笔者认为与学生的考试态度相关。基础薄弱的学生普
遍存在考试态度不端正的情况
,体现在阅读上就不做勾画
和
批注,阅读敷衍了事,答案叙述不完整、不详细,等等。这样的
答题状态,现代文阅读成绩如何我们可想而知
。2.培养有效阅读的能力,
做好阅读“三个步骤”。
在学生端
正阅读态度的前提下,笔者要求学生至少要按照以下三个步
骤进行有效阅读。第一步:粗读
,整体把握,了解大意。要求学
生不读题干,先整体把握,读懂文章的基本内容,清楚作者写
了什么?为什么写?第二步:细读,读清题干,明确要求。要求
学生在此次阅读中一定要心中有题
,思考命题意图,并学会
教材教法
2015年第1卷第15期西部素质教育
(下转第97页)
教材教法
勾画文本中蕴含的重点信息。第三步
:研读,理
清思路,
准确
作答。要求学生在对题干和文本都了解的基础上,带着问题
在文本中找出与答案有关的段落
、句子、词语
等,仔细斟酌
,
理清答题思路,认真组织好语言后再下笔作答。其实,像整体
感知、梳理文本脉络这类题的答案大多都在文本中。所以说
读懂
、
读准文本是答题的先决条件,因为不管何种文体,也不
管是什么题型,最终答案都是指向阅读材料的,因此,精读阅
读材料是答题的先决条件。
(三)科学指导,掌握方法
在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老师总能发现有一些学生常
因没看清题干要求,
因而回答的
内容语言混乱
,答非所
问,
书
写潦草,最终导致扣分。所以在复习阶段,针对现代文阅读的
失分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完全可以先通过改变阅读态度
,进
行仔细有效地阅读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然地铁站的英文 后加上老师科学
地指导和思维训练,相信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的
提升和突破。笔者注重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答
题技巧。1.树立文体意识,明确考点要求。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小
说阅读、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这就要求老师
在平时教学和复习时,一定要使学生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对
各种文体的考点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如2010年的《秦岭》、2011
年的《古蜀栈道
》、
2012年的《丝路织锦》
、
2013年的《
丰
图义
仓》,连续四年在内容选材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2014年
的《中国珠算》除外)。考查知识点多以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
、
品味说明文语言、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辨析说明顺序、转述
把握文意等题型为主,
但不会单纯考查文
体知识
。
第一,散文阅读。散文阅读是陕西近年中考现代文“大阅
读”中的常客,文后设5题,在文本选择上尤其突出“陕西地
方文化特色
”。如
2008年的《壶口
,壶口》、
2009年的《
陕北的
山》、2011年的《紫阳腰》、2012年的《游司马祠》、2013年的
《又见姑姑笑颜
》、
2014年的《核桃压枝低》,
内容都以彰显秦
地、秦人、秦文化的美文为主。考查知识点不外乎:第一,理解
词语
、
句式及修辞的表达作用
(如
2012年《游司马祠
》第
14
题: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效果;2008年的《壶
口,
壶
口
》
13题:说说加点词义“疯狂”“
砸”好在哪里);第二,
分析文题或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如
2012年的《游司马
祠》中谈谈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的理解);第三,分析
文章的思路、
结构(如
2012年的《游司马祠
》第
1题:根据作
者游踪在下面空格填上景点名称);第四,整体感知,分析领
会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如2012年的《游司马祠》中“厚
重”一词是本文的文眼,谈谈你的观点);第五,分析写作手法
及其作用(如《补丁也开花》中13题:作者写女孩时为什么谈
及同学家的儿子?);第六,就文章所蕴含的哲理表达自己的
感想等(如2011年的《紫阳腰》中作者为什么觉得汉字腰似
乎专为紫阳所造,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
第二,小说阅读。从全国近年的中考来看,小说阅读有两
点变化值得考生注意:一是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
。各地对命
题材料的选取,大都比较重视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如
赞美社会的真善美,抒发家庭的人情乐
,剖析精神的高尚性
等。学生阅读了这样的文章,可谓是受益匪浅
,一举多得。二
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改变以往不针对学生实际,选取脱
离学生阅历的难懂、枯燥的文章的情况
,而是选取反映青少
年成长历程的文章。这样既使学生读来饶有兴趣,又有利于
深入理解、完成试题。常见考点: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或主要内
容
;
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理解小说主
题;分析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从小说中获得感悟;
赏析写作特色。所以,在复习中
,老师应关注一些选材新颖,
能
体现文化传统、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文章,拓宽学生阅读面。
第三,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的考查
,自
2007年以来
,
虽然已经连续六年都没有考到,但笔者认为议论文阅读教毕业季文案 学
是初中阶段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对如何找到议论文的论
点、分析论据及作用、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理清论证结构、
品味议论文的语言及开放类的试题,老师还是要引导学生复
习时全面周到,做到有备无患。2.理顺答题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学生除了要有明确的文
体意识,笔者认为老师在平时尤其要注重多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在总复习阶段,更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对同
类习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如复习《孔乙己》时,笔者让
学生联系所学叙事类作品,总结并归纳出分析人物形象的思
维模式和语言形式(如:先要抓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
;其次注意分析
作者以事写人的目的,注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最后
学会运用形容词性的两字词语或四字短语
,以总分式的语言
形式来表述,语言组织要力求简洁、准确等);复习《孤独之
旅》时,笔者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课内
、外所读文章,总结
并归纳环境描写在叙事类作品中的各种作用(如让学生首先
要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
和场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
画人物或下文作铺垫;暗示人物命运走向;表现人物性格,寄
托人物思想感情;有象征意义,升华文章主题
)有了这些知识
的积淀,学生在答题时才能有的放矢。再如:议论文中常有一
道“请谈谈作者的论证思路”的题
,此类题学生失分率较高,
其实,老师在教学和复习时引导学生总结并归纳出此类题的
解题思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
,首先使用了……论据,然
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
,从而证明了……观点
),这
样学生碰到此类题时就会“有法可依”。另如:分析重要句子
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题,也是要在平日的教学中积极地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如在开头———内容上:开门见山、
开篇点题、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等;结构上:
统领全文、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
文中———内容上: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情感等;结构
上:承上启下、概括分论点、独立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
;在结
尾———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归纳总结论点;结构上:
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
)。通过这些积极的总结和
归纳,加上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学生答题的思维和语言就
会逐渐规范
。3.规范答题术语,避免张冠李戴。在复习备考训练中,常
2015年第1卷第15期西部素质教育
(上接第94页)
会发现一些学生答非所问,其实笔者觉得他们除了缺乏最基
本的文体知识外,也不具备规范答题正确运用术语的能力
。
比如常把“比喻”的修辞方法与“打比实习心得怎么写 方”的说明方法,及“比
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混为一谈
;将文章的表达方式与描写人
物的方法相互混淆等。所以,我们要特别关注并弥补学生在
规范术语方面的知识缺陷
。4.精简答题语言,要求规范书写。在平时的阅卷中,我们
时常发现有学生因语言组织不简洁,表达不能点中要害,书
写潦草,字迹不清晰,涂改严重等问题而导致失分。所以,培
养学生运用简洁准确、生动形象、流畅优雅、组织严密的语言
来表达,就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复习教学的首要任务。如概括
叙事类作品中全文或某段的主要内容
,就要求学生以“本段
(具体或概括地)写了‘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或是“本文
记叙了(描写了)谁怎样的故事
(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
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怎样的思想(性格、精
神、实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总
结。另外,严格学生答题时的书写也至关重要,平时就应注意
培养学生书面整洁、规范大方、
分条作答、布局合理的书写习
惯和答题意识,还要具有巧妙运用标点及序号来书写答案要
点的意识
。
(四)查漏补缺
,有效突破
针对每次考练或模考中学生普遍失分或丢分严重的问
题,老师要与学生及时地交流和沟通,了解失分点及失分原
因,查漏补缺,对症下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我
校第一次模考时,说明文阅读为2012年陕西中考副题的《唐
代长安园林》,学生普遍在引用韩愈
《示儿》这首诗的作用上
失1耀2分(此题满分3分),于是考完后笔者除了教会学生要
学会按分值作答及明确“引资料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之外,
还趁热打铁地集中训练了2010年的中考试题《秦岭》第2题:
第三段结尾引用《史记》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
2011年《
古
蜀
栈道》的第2题:第二段引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文字有什
么作用?通过类似的专题进行强化训练
,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的能力显著提升。
三、结语
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笔者:老师不仅要在平时扎实教
学,复习时还要有精细合理的安排,相信高效而扎实的考前
复习,既能让老师的考前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定能
使学生轻松应考,厚积薄发
,考出佳绩!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述、透明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光学性质的观察与描述、岩石
肉眼鉴定和薄片鉴定[16]。通过室内实验与学生的实际操作,
引
导学生观察分析矿物形态、颜色、光泽、硬度、条痕、解理、断
口和透明度等特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
进行
矿物岩石鉴定、分类、命名的基本能力。而学生的实际观察能
力、具体现象鉴别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亦可以在野外实
习中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参考文献
:
[1]肖松.《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国地质教育,2002(3):
57-58.
[2]徐方建.浅谈如何教好《矿物岩石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83.
[3]傅涛.关于《矿物岩石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J].职业圈,2007(4):123-124.
[4]董谈禹.有趣的同素异晶转变现象[J].金属世界,1998(3):12.
[5]庐县,向晓鸿.主体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2000(1):19.
[6]蔡立英.分子结构:晶体的世纪[J].世界科学,2014(3):4.
[7]麦振洪.晶体X射线衍射的发现及其深远影响[J].物理,2012(11):721-
7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26.
[8]陈波.从“荒谬”到科学:准晶体的发现及研究进展[J].化学教学,2012
(1):3-7.[9]郭可信.准晶研究及其在中国科学院的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
(2):139-142.[10]崔云昊.晶体对称理论三百年[J].大自然探索,1989,8(4):92-97.
[11]VONBAEYERHC.从数学游戏到准晶体[J].姚时宗,译.世界科学,
1992(7):11-13.
[12]求索.“准晶体”与“准科学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
[13]王凤晓.论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高等建筑教育,1990(2):
30-34.
[14]李军靠,冯雪红,白亚军,等.“生活教育理论”中的主体教育思想及其
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114-117.[15]徐方建.浅谈如何教好《
矿物岩石学》
[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83.
[16]肖松.《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国地质教育,2002(3):
57-58,172.
教材教法
(上接第95页)
和教材,抓住“轴对称”和“坐标变化
”等关键字眼,尝试从
“形
”
的角度,回顾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之后,再结合教材,
从对称轴出发,引入新课。参照《课标》的“评价建议”,关注学
生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对思考结果的表达、交流程度和水平,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状况和变化。
(二)进行多元化
、有效的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主要的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测验
、口头测
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内作业、过程记录
等。在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同时,在教
学实践中,教师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
行肯定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树立
学生学习的信心
。
(三)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以上所述的教学设计包含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拓展延
伸等环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能给
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
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
,并尝
试
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其他课的教学设计
,也可以起
到
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1.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7:1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008631285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读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读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