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手抄报内容-过新年手抄报内
容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河南年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
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
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
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
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
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
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
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卸磨杀驴什么意思 中贫困,无以
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
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
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
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
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
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
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
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
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
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
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
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
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
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
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
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
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
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
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
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
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
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
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
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
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
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
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桂花糯米莲藕 红马”,白
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
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
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
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
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
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
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
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柚子皮可以吃吗 品要首推灶
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
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
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
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
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
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
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
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
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
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
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
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
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
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
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
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
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
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
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
无事。迎新年手抄报内容:拜年的历史
渊源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
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
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
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
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
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
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有一年,
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
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
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
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
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
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
鞭炮的习俗。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
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
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
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
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
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
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
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
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
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
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
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
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
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
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
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
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
不薪资结构方案 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
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
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
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
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
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
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
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
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
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
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
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
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
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秦汉以来万千的风首朝贺。自明清
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
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
按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
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拜亲朋的
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
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现代多行
团拜,岁末邮寄贺年片和贺年信。迎新
年手抄报内容:除夕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禁忌。如忌言
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
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
灯油于地等。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
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
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百万用英语怎么说 鬼。尤
其是在年夜饭时,有更多的禁忌。
1、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
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
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
“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
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
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
2、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
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
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
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
旁的座位,中国朝代顺序表 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
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
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
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
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
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
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
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3、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
风俗。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
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
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时,要遵守一
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
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
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
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
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
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
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
解灾难。
4、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尤
其是惧怕疫病与恶鬼。因此,人们的除
夕禁忌,是源于传统对年的特殊认识。
除夕的禁忌极多,也极其重要,集中地
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平安、祈盼
幸福的心理要求。在与时俱进的年代,
人们除夕的禁忌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朝
着科学健康和谐的方向前进。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0:2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84048282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年习俗手抄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年习俗手抄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