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而不作”——孔子传播思想管窥作者:魏彧内容摘要:从传播学角度看来,孔子以自己那个时代的条件为基础,选择了“述而不作”的方式传播阐述个人思
想。从述而不作的传播方式,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孔子的传播思想。关键词:孔子述而不作传播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乃至在中国古代传播史上,
孔子的传播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观念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孔子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播思想家和传播实践者。孔子(公元前
551—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关于“仁、礼”的思想和教学方式,时至今日还在影响着
我们。在龙画图片 信息传播方式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妨回头探讨孔子的传播思想,以求为当今信息传播提供借鉴依据。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然而他没有
留下任何属于自己的创作,他的学术思想就是他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在《论语•述而》中开篇有这样一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很
多学者认为这句话是孔子的治学准则。从传播学角度看,其中“述而不作”能够完整体现出孔子针对当时社会环境和受众接受心理,而提出的传播思想体系。一、
孔子思想阐释方式——“述而不作”在宋代朱熹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解释,“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四书集注》),即为孔子只转述先哲的
思想,从不创立自己的思想。这样经由他的解释,孔子“述而不作”是守旧而不创新的结论,宋代以来也就成为了定案。其实孔子的“述而不作”远不是简单重复
先哲的理论。“述”应为论述、叙述、阐述之意,“作”即为著作、写作、著书立说的意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并不仅仅是重复古代,没有任何创新的引用。西
汉的文学家杨雄曾经这样认识“述”与“作”的关系,他说“或问:述而不作,玄何以作?曰:其事则述,其书则作。”(《法言问神》)。这里说的“事则述”、“书则作”
意思是根据具体的事物谈论思想为“述”,大部头的著作来解释思想为“作”。也就是说,孔子“述而不作”是指依托着事实解释自己的政治纲领和哲学思想,而不用
长篇大论、连篇累牍地解释自己的思想。在此可看出,“述而不作”就是“以述代作”。传播是信息流动的过程。从大传播理念看来,文化思想的教化、传承也是
传播的一种。孔子重要的思想是“仁”和“礼”,通过“述而不作”的方式传播,使儒学思想的影响大范围扩展。孔子选择“述而不作”、“以述代作”的文化传播方式,
是一个传播思想体系,是针对当时战乱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民众传统的接受心理做出的选择。今天看来,“述”即为一事一议,“不作”即为不搞大部头的文献传播。
从传播角度看,“述而不作”究其实质是在思想传播的过程中,孔子更注重随感的发散式的传播方式,而尽量不诉诸逻辑缜密的文字表达。具体说来,“述而不作”
的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为周游从政、兴办私学和编纂史籍等。1.周游从政通过向奴隶主阶层传播,孔子企图通过获得上层话语权,扩大思想传播范围。为了使
自己的学说和政治思想散布天下,孔子首开周游列国之先例。他离开故土鲁国,而后“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史记孔子世家第十
七》)。孔子率领弟子辗转列国,游说行教,传播“仁政”,“礼治”,其根本目的和内驱力在于他怀着从政求仕、实施其政治抱负的希望:“如用我,其为东周乎?”(《史
记孔子世家第十七》)他渴望通过游说找到一个能任用他,采纳他的学说的诸侯,这样他可以借助于贵族统治者所具有威力强大的传播手段和政治权力以实现
自己的“仁政”的政治主张和道德理想,恢复原有的礼乐制度和社会秩序。“述而不作”的传播方式也就体现在孔子在周游列国与各种阶级、阶层的对话中。比如《史
记孔子世家第十七》中的一段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企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悦……”虽然在和各诸侯国论道时,孔子想阐明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孔子还是尽量把自己的思想
完全融入具体的事件中,不尚空谈,也不用条分缕析、逻辑推理,提出个人施政纲领。相反,他往往论及王公大臣的具体实际,以事例推演出“仁”与“礼”的重要
意义。这是一种“述而不作”的传播方式。2.办私学,广收弟子自殷周以来,教育是由官府垄断的,受教育者,均是贵族。当时的教师由官员担任,学生使用的
课本和习舞、习射的器械是由国家垄断、官员保管的。孔子认为教育不是贵族的专利,于是他首开私学,聚徒讲学。“述而不作”主要是说孔子把想要传递的主
要信息融于自己的日常话语中。在私学的教育中,孔子“述而不作”的传播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强调“有教无类”,为使自己的思想传播范围得以最大化,希
望利用民间舆论和文化的薪火相传,推动自己思想的传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完全放宽入学限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老幼、国籍等条件,
均可入学。在学校内主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说:“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孔子开办的私学,完全打破了那种国家垄断知识的格局。学生们对老师
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葡萄的作用 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
父子兄弟。这既是教学的成功,也是传播方式的成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内容重要是言传身教,特别是将文、行、忠、信“四教”融于日常言行中。也
就是说,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身教甚于言传,他把非语言符号的某些因素大胆地运用于文化传播的教学活动中去。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办学过程中孔子的“述而
不作”的阐释方法表现最为显著。3.编辑整理古籍,修书治史孔子利用当时的传播手段,通过文字符号传播,编辑整理古籍。著书立说是一种“作”,在孔子所
作的等著作中,并不是逻辑地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抽象理论,而是借古人、古事解释自我观点,主要的成分还是“述”。孔子的主要著作是“六艺”:《诗》《书》《礼》
《易》《乐》《春秋》。孔子编纂《诗》、《书》、《礼》、《乐》是根据原有资料和线索,进行采集、搜索、整理、修正,这是“述”。后人讲孔子于《易》和《春秋》
是“作”。不过,这个“作”,不同于今人所谓的著作之“作”。《春秋》依据的是鲁史,孔子因之以表达其政治伦理思想。《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讲:“至于为《春
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太史公自序》记孔子论其作《春秋》之意云:“早餐吃什么减肥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可知孔
子对《春秋》所做的工作是“修”而不是今人所谓的著作。《易经》为周人之旧,孔子为之作《传》,即今所存《十翼》。《易经》本为卜筮之书,其所包含的周人
宇宙观和生活之道,有人说是周文王所作,赖孔子《易传》得以显豁,孔子之“性与天道”的思想,亦藉此得以表达。无论是游说,或是办学,还是编纂史籍,
孔子每每把“述”放在首位。他述的是各国王后的执政得失,述的是“修齐治平”的个人经验,述的是以往史实的成败。孔子在世之时,并没有长篇大论,即使是像
老子《道德经》那样的五千文字的个人著作也没有。相反,孔子的思想却成为后世儒家弟子的精神依托,甚至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从传播
学角度,我们不得不承认孔子“述而不作”的阐释思想方式的高超绝妙。二、“述而不作”的产生原因孔子并非不能著书立说之辈,不愿写一些充分表达自己思想
源流的书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后人把孔子的“述而不作”理解成孔子不思进取,沉湎上古“三代”与拘泥于古制古法之中,从孔子的哲学思想上分析,还是有些
道理的。但从传播学角度看待,孔子使用“述而不作”的传播体系,是孔子在实践过程中披沙拣金,总结出的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并且“述而不作”的传播体系符合
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述而不作”的传播方式产生的各方面原因。1.积极入世一种思想的传播必须和思想内容紧密结合。孔子所提出的儒家学
说是一个主张积极“入世”的学说。孔子提出“仁”与“礼”的重要思想,他不想把自己的学说停留于口头,而是亲自带领学生在诸侯列国中寻求实践突破。在实践游
说中,孔子不断更新自己原有思想完善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孔子选择著书立说的“作”,不但会固化、教条化自己的思想;而且会与其学说中的“入世”思想相
违背,不可能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孔子很早就能体会到“知行合一”的重要,而且把这种思想融入到他的教学方式、传播方式和处世方式中。“君子讷于言,
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这些训导是孔子积极入世思想的表现。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利用身边的实例或是古已有之的典故
来具体说明自己的思想,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达到指导实际的效果。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孔子自身所提倡的积极入世思想。2.受众
水平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是针对受众和想要达到的传播效果而选择的。孔子想要达到的传播效果我们在后面会专门论述,现在先来分析一下孔子当世主要的
传播对象。孔子的思想主要的传播对象是当时的王宫诸侯和自己的入室弟子。首先孔子想通过王侯大臣的任用,通过国家强制的政治权利传播自己的思想形成
一种舆论气势。有了政权这一后盾,自己的思想必将发扬光大。通过孔子周游列国终于各国诸侯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更多的转述的是古法、古制、古人、
古事,借古论今;还有一些讲的是诸侯应该做的政令措施,直接指导各诸侯的施政纲领。虽然在各国诸侯王公的眼里孔子是一个学者的形象,但孔子并没有把
自己的思想纯学术化。相反,他尽量寻找适合王公施政的史实和古有法度来简明地交代自己的“仁政”思想。述而不作是完全针对实际传播对象采用的一种传播
方式。其次,孔子的另外一些传播对象是他的学生。他首创私学,广泛招收门徒,史料表明他有弟子三千。在文化被奴隶主阶级高度垄断的时代,孔子的三千
弟子大多是未经正规教育的平民,其中有很多并没有任何文化基础。孔子针对学生参差现状选择了很多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用统一的、理论化的教条来教化弟
子。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谈的是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
想。由于当时科学文化的普及水平和弟子接受水平差异较大的限制,孔子更多地采用了“述而不作”的教学方式传播个人思想。3.斗地主玩法 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
诸侯称霸,政治领域的、思想领域的、军事领域的斗争复杂尖锐,旧有的礼乐制度和社会秩序荡然无存,正所谓“礼崩乐坏”。在一个纷乱的历史时期,孔子能
够针对时代特征选择传播正确方式。那个时期,社会瞬息万变、信息更替频繁,想成一个完整的思想系统很难,传播其思想就更难了。孔子选择的不写长篇大
论的文章,而是针对每一个变动的事实展开自己的论述,阐明自己的想法。可以说“述而不作”,是一种时代的选择。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教诲
编写出的《论语》,其实就是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阐述方式的写照。另外,在书还是笨重的木牍竹简,而且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又不识字的时代,孔子选择了
“述而不作”——口耳相传的传播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这体现出针对传播效果选择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先进思想。4.孔子个人修养纵
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学生的影响与教化,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
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准则都是个人传播的重要方式。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
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儒家思想的主体是“仁政”,它传播的终极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注重传播者个人的修
养,注重个人品德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治国平天下”是为了实现传者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抱负。要“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齐家”。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在
那个时代已经充分地认识到榜样的力量。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在前文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孔
子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人际传播。孔子充分利用在人际传播中的符号载体——语言符号、行为符号、表情符号——表现出他的教学信息和传播内容。“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恭而安”,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打动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一方面,他坚持广泛地学习“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等等:都充分地体现出孔子的崇尚学习之情。另一方面,他注重修养要持之以恒,从各方面培养良好的品质,“吾日三省
吾身”(《论语学而第一》)、“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都是传播者加强自身修养要注重的。儒家注重自我完善的目的是为
了传播其对理想社会追求的思想,孔子对此曾有明确的表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第十一》)。孔子在他开辟的私学这一“场”中,很好地
运用了自己为师的表率作用,通过自我表露,在场中制造一种崇尚“修、齐、治、平”的氛围,从而带动整个学习集体。“述而不作”的阐述方式是孔子在他那个
历史时期选择的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与述而不作正相反的篮球的好处 阐释理念是逻辑本位,即以逻辑体系的一贯性解释自身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孔子“述而不作”的传播
手段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当时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中国人传统接受心理,逻辑本位是很难大行其道的。孔子扬长避短,选择了实际传播效果最
好的方式。然而,这种注重现实,淡化逻辑,言简意赅,虚实相生,“述而不作”的传播阐述方式,成为后世中国人们一种传统的较为固定的表达方法。三、从
“述而不作”看孔子的传播思想用西方哲学的视野来看孔子的思维方式,显得那么流变,易动,含混不清,甚至自相矛盾,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它乃是“没有概念
化”的还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的思想。孔子不愿对事物作过多的猜测与推理,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充满太多的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似是而非的东
西,仅凭一种体系化的理论是不能说清楚这个世界的。“述而不作”的传播方式体现出孔子对于传播的整体观念。从“述而不作”的阐释方式和传播方式我们可以分
析出孔子的大传播观念中应该包括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和道贯古今的传播理念。1.以人为本在一个战火频发,社会缺乏公认道德准则的乱世,孔子看到了人
的重要性,看到了生命的可贵。他提出“仁”的学说,就是讲“以人为本”。在传播上,他也放弃了著书立说的想法,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完全诉诸于冷冰冰的文字符
号,而是要和活生生的人沟通。人是信息传送过程中的能动性媒介,将自己的思想以人的口耳相传,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孔子传播的思想也摆脱了书本
教条中条条框框的局限,它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道”传给弟子。传递形式是自外而内的,以外在的具体事例为媒介,把“道”的信息注入弟子思想深处。孔子
曾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这样也要求他选择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方式,他把自己的思想更有效的传播
给弟子,最终达到“树人”的效果。在传播方式上和传播内容上,孔子都做到了“以人为本”。孔子的“有教无类”的观念是一种大的传播观,他让知识、文化、礼
仪等原来只属于上层奴隶主阶级的东西,扩散到部分等级贵贱的老百姓中,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人和人性的表现。同时,孔子创立的私学这一教学形式,可以聚
集大批学生和庶民,这样,最先进的组织传播手段与最大多数的传播受众结合,使得传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他选择口语传播、行为传播为主的传播方式,而
并不是把所有信息都放在冷冰冰的书本和文字上,这是一种“人文关怀”。孔子传播方式追求的是“因材施教”。他力图通过分析接受者特点,采取各不相同的传播
方式,希望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由于弟子人数的众多,孔子注重启发每个人的优点,因其材施其教。《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记载:“求问曰:„闻斯行诸?‟
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文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
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2.注重实效“述而不作”其实是“以述代作”,是把思想融入实际的“作”、把实际融入思
想的“述”。在社会动荡时期能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必须使用务实的传播方式,孔子不愿用高深莫测的抽象思维阐述个人的想法。相反,他选择的是注重政策
指导、行动训导以及生活教导的方式。从他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如:“子为政,焉用杀”、“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其养民也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
姓不足,君孰与足”、“修文德以来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孔子把自己
对“仁”与“礼”的看法寓于身边的实际例子,希望身边的人能够将自己的处世经验总结为一条永恒的规律,这样由梦见栽树 外而内地内化为个人的处世哲学,所谓“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不作”避免了空对空的教条训斥,能够让当时的人们很好地接受他的思想。孔子是注重历代古籍和文献资
料学习的,但他认为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
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孔子对于弟子的教化并不仅限于对书籍经典的诵读,相反更多的是利用孔子自身的话语启发,通过语言的问答阐明道理。书
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在教
育方面由于他的注重务实,强调实际,教法得当,使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3.“道”贯古今在孔子的心中,时间的现象是那么的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唯一
不变的是“道”。“道”孕育于“古”之中。孔子对古的偏爱是缘何而生的呢?孔子的“信而好古”,复古,其实不仅仅在于对古制的现象上、制度上纠缠,而是出于对“古
今一道”的领悟和文化生命半扎丸子头 连续性的把握。《论语述而篇》记孔子的话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他讲“信而好古”,“古”就是指古代、古人、古
法、古制。《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言古今文化制度,虽于形态上有所损
益,却有一内在的连续性。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经历几千年依然保持着很强的历史一贯性,当然在于中华文化本身的连续性。而孔子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选
择了论述古典、编纂史籍的传播形式,希望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传诸史册,获得永世的认同。在于中华民族,上至王公大臣下到百姓总是对已成形历史事物有
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孔子论说三皇五帝、周主古贤的功过得失,其实是希望能够得到很强的说服力和接受者的认同感。当然,孔子绝不是简单重复历史,而是
精心选择历史,从古代历史中找到他自己内心中的永恒——“道”。以《诗》为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中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
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又如孔子所作的《春秋》,在《孟子离娄下》中说:“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
之矣。‟”这些言论都反映出孔子“述而不作”或是“以述代作”的传播思想。孔子在谈到自己所著的春秋时曾男人尻女人 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婚礼策划师 者亦以《春秋》。”
足见孔子在论述各国历史时,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以及哲学思想——“道”,注入《春秋》之中。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是孔子传播思想的横向主旨,道
贯古今、一以贯之是孔子传播自己思想的终极关怀。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正确地认识传播的功能,自发地而
又是自觉地进行传播实践活动,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做出了辉煌的贡献。这种以“述而不作”为代表的传播表述方式,使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永不会被遏制的思维
源泉,给中国文化以巨大的活力。正是由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活动,才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虽经天灾人祸,朝代更迭,
仍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与核心。在现在这个以“述”为主的传播年代,我们还是应该学习、探讨、
研究孔子的传播艺术以及他的传播理念。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2003级报刊方向硕士研究生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邮政编码:100024参考文献:《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论语》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
版。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形象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2月第1版。
[感悟交流]关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的心得华山剑在《论语述而》中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句话,现代史以来,革
命者们批评孔子是历史上保守和反动的典型,大多都是以这句话来批评他的。革命者们认为,孔子这是站在封建时代而把眼睛往后面的奴隶时代的殷周时期看,
是厚古薄今和不思进取,是否定创新的守旧。正因为革命者们这样理解孔子,所以,他们认为人类是永远向前的,于是,为了奋斗自己的未来理想世界蓝图,
中国人就应该坚决的反孔。那么,我们今人究竟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呢?当时孔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而说这句话的,他当时说的这句话究竟是
要表达什么?孔子并没有给今人留下自己的解释。但是,在隋唐以后,特别是在宋代,许多注释家的确就是这样注释孔子这句话的,朱熹就这样注释到:“述,
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四书集注》)。这样一来,孔子“述而不作”是守旧而不创新,也就成为了定案了。华山剑认为,朱熹等人这样去理解孔子的这句
话,是非常错误的,这造成了后来人们对孔子的许多误解。关于“述”与“作”的关系,西汉扬雄的《法言》中有段诠释,这是历史上关于什么是“述”与“作”的最早
解释和唯一例证诠释。“或问:述而不作,玄何以作?曰:其事则述,其书则作。”(《法言问神》)。什么是扬雄所说的“事”呢?在上古时代,“事,是,史,实”
是同义之词,所以,扬雄这里说的“事”应该是“是,实”的意思,指真理的本义。而什么是“书”呢?扬雄解释道:“书,心画也”(《法言问神》)意思是指个人对自
己心灵知识的表达。扬雄是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哲学家,王安石在读懂了扬雄以后,曾经慨叹道:“儒者夷陵此道穷,千秋只有一扬雄”,他把扬雄看成为是
千古一人的思想家。扬雄对孔子的“述而不作”的理解,应该远远比朱熹理解得更深和更全面,这是知识水平所决定了的。所以,我们今人应该根据扬雄的这段
诠释去理解孔子的“述而不作”。扬雄这里理解的“述”当然还是叙述的意思,作,还是创作的意思,但是,由于扬雄在诠释“述而不作”的时候,特别引用了“事”
和“书”来做“述、作”的对象例证,所以,这就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述而不作”的意思了。根据扬雄的意思,“述而不作”就是说,由于真理具有唯一的“是,实”
本质,而且,真理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所以,真理是没有什么现在与过去之分的,因此,后人在叙述前人真理的时候,必须排除掉自己个人主观因素的“作”,
也就是个人的主观因素,去实事求是的理解和准确描述出真理的“是,事,实”来,这样的叙述过程,就是表达“史,事,实,是”的过程,就是“述而”的过程,就
是述者自己“不作”的过程。“信而好古”,这句话好理解。而“窃比于我老彭”,则有许多人不太理解了。其实,自魏晋何妟以来,人们就一直把“老彭”说成为是商
贤大夫彭祖。这样的理解是否是正确呢?笔者曾经去过彭祖的几处遗址,收集过当地的一些资料,发现这里说的“老彭”应该是指的“老子”和“彭祖”两个人,因为,
历史上相传老子西出函谷关以后,就去了彭祖之地的四川双流,也就是那个说孔子“有德无位”的商瞿的家乡,这里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老子的传说,认为老
子是在这里观察了“水”的“倒流”和“导流”情况,而对“道”有了更深的理解的。而四川的彭山县的江口镇的“玄女山”,据说就是彭祖的家乡,他在这里最早积累了
水利知识,开发出了成熟水利农业形式,他也因此而成为了一代贤人。按照今天的话说,这彭祖主要是个水利学和水力学专家及其水利农业学家,他还是这方
面的技术哲学家,当然,他还是中国长寿和性科学的创始人。以上所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以为正。但是,经过笔者实地考察,玄女山(相传是彭祖建国和后
来修炼之地)处于在三江合流之处,而有一处河流的确是反向的,也就是经过当时彭祖的水利工程之作用,而发生了东向西流的情况,并在三江地区开发出了
大量的可利用江水灌溉的水稻农田来。正是这样的的倒流工程,导致了三江水力对撞,从而遏制了洪水泛滥,保护了农田。后来的四川都江堰工程中的“飞沙堰”
工程,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水流对撞,从而保证了都江堰两千多年的长期安全运作。现在,这里的“老君镇”还流传着这样的四句顺口溜:老子骑白马,擂鼓响莹
华,反手借一卦,江倒三十里。这就是说,比老子孔子更早的商大夫彭祖,当时的确是位了不起的智者,他有许多思想成果成为了后来人们追求真理的楷模。孔
子是北方贤者,彭祖老子是南方贤哲,商周时期,是中国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流混合的重要时期,南道北儒,所以,孔子一直在努力融会南北思想文化精髓,
于是,他在总结前人的哲学思想的时候,说出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去老彭”的话,是在情理之中的。孔子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新的自然哲学思想成果
问世,但是,他集合了中国南北思想文化的大成,是非常正确的,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代伟人。按照今天的话讲,孔子应该是传播学和教育学大师,他在总结发
扬前人的思想成果上,是成绩卓然的。扬雄则针对自己作太玄的事例,而讲述了人类知识的两个法门,这就是继承与创造是一组不可分割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的
法则,即,我们首先应该“述而不作”的去准确理解和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这样,才能够“述而作”的有所自己的个人创新。这样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原则,恰好
就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法则。所以,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讲述了科学研究中的继承原则,是正确的。而扬雄作为“西道孔子”则
用自己创新的太玄事例而证明了科学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的互相依存关系法门。由此可见,现在那些试图以批判否定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去有所创新者,无一例
外的是违反了科学研究的继承创新的对待原则,是一种虚妄的表现。而且,没有“述而不作,怎么做鸡蛋糕 信而好古”的过程,人们也就永远没有“述而作”的创新!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20:4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706782812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述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述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