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2020年9月
第23卷第18期
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Sep.,2020
Vol.23,No.18
0引言
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
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简称APP)指通过预装、下
载等方式获重口味美剧 取并运行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的应用软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不断
普及,手机APP得到广泛应用。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8年底,我国市场上有449万款APP,手机APP包括影音视
听、实用工具、聊天社交、图书阅读、时尚购物、摄影摄像、学习
教育、旅行交通、金融理财、娱乐消遣、新闻资讯、居家生活、体
育运动、医疗健康和效率办公等类别,涵盖了人们生活和工作
的方方面面。随着对手机APP的需求增小羊过桥 多,APP的开发上线
量骤增,但因行业发展不规范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手机
APP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恶意收费、窃听、窃录、位置信息泄露
等安全事件频发。2018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APP
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结果表明85.2%的被调查人员经
历过个人信息泄露事件。2018年1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又发布
了《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测评报告
指出91款APP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59款APP过度收集位
置信息。由此可见,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1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调查
2019年9月,笔者所在单位对来自小米应用商店、华为应
用商店和OPPO应用商店的30款手机APP安全性进行测试,其
中,新闻资讯类手机APP产品15款,时尚购物类手机APP产
品15款。测试项目包括安装与卸载、启动与退出、更新、收集
用户数据、修改用户数据、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及广
告行为。测试结果显示:安装与卸载中的卸载不彻底3批次
(10%);收集用户数据13批次(43%);修改用户数据6批
次(20%);流量耗费15批次(50%);费用损失7批次(23%);信
息泄露7批次(23%);广告行为中的存在通知栏广告13批次
(43%),存在积分墙4批次(13%),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图1手机APP产品安全性测试结果
本文中安装与卸载指在下载和安装应用软件过程中捆绑
下载其他应用软件;安装用户未知和未允许的第三方应用软
件;用户无法随时卸载应用软件;卸载不彻底,在系统中留下应
用软件的临时文件和活动程序或模块等问题。启动与退出指启
动时自动连接某网站或链接,退出时未停止运行所有属于该软
件的进程等问题。更新指在有更新版本时,未经用户允许自动
更新。收集用户数据指在用户未确认的情况下开启通话录音、本
地录音、拍照、摄像和定位等。修改用户数据指在用户无确认
的情况下删除或修改用户电话本数据、通话记录、短信数据等。
流量耗费指在用户无确认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数据连
接、WLAN网络连接和无线外围接口传送数据等。费用损失指
在用户无确认的情况下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发送彩信和开启
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并收发数据等。梦见与人吵架或争执激烈 信息泄露指在用户无确认的
情况下读取并传送用户电话本数据、通话记录、短信数据、彩信
数据、通话录音、本地录音、图片、视频、音频和定位信息等。广
告行为指存在通知栏广告,未经用户许可创建桌面快捷方式、书
签、图标或修改默认设置等方式进行广告展示。
1.1在收集用户数据检测项中
13款APP存在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用
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基于30款手机APP的测试结果
陈银平,刘艳
(国家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手机APP得到广泛应用。但因行业发展不规范以及监管力度不
够等原因,手机APP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本文基于30款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的检测结果,分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
原因,并从法律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手机;APP;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信息泄露
doi:10.3969/.1673-0194.2020.18.089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8-0192-02
[收稿日期]2020-08-10
/193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信息管理
户数据行为的风险,其中,11款APP为新闻资讯类APP,占
比84.6%。自2017年7月1日实施《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
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以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APP开
发企业开始通过用户提示、隐私协议签订等方式明示提供APP
的信息,主要包括APP的名称、功能描述、开发者信息、软件安
装及运行所需权限等,并明确告知用户APP收集、使用用户个
人信息的内容、目的、方式和范围等。但由于缺乏监管力度,仍
存在擅自泄露手机用户数据行为的问题,这类问题会给一些流
氓软件可乘之机,获取用户手机里的资料,或者榨取更隐私的
信息,比如银行账户等。尤其对于擅自获取的位置信息,不法
分子能够根据手机定位信息分析个人行迹,对活动地点自动分
析、归类,从而实施诈骗行为,给用户造成人身或财产伤害。
1.2在修改用户数据检测项中
6款APP存在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修改用户
数据行为的风险,这6款APP均为时尚购物类APP。时尚购物
类APP通常需获取用户的通讯录、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
息、个人上网记录、个人位置信息等敏感信息,一旦获取后未向
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修改用户数据,将给用户造成人
身或财产伤害。
1.3在信息泄露检测项中
7款APP存在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
通信功能,造成用户信息泄露行为的风险,其中,3款APP为
新闻资讯类APP,4款APP为时尚购物类APP。目前,手机具
有通讯录、短信、照片等数据备份功能,容易使不法分子获取个
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上网记录、位置等敏感信息,导致用户
莫名接收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甚至出现财产损失。
2手机APP个人信息泄露原因
2.1个人安全意识及主动维权意识淡薄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
告》显示,能够认真阅读完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说
明的受访者仅占19.7%,而26.2%的受访者从不阅读应用权限
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从调查数据可知,大部分手机用户保
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淡薄,或由于网络技术知识欠缺和文字表
述篇幅小等原因,或因为不授权就无蛋烘糕的做法 法使用,或出于对APP运营
商的信任,或认为用户协议内容都大同小异,导致一些消费者大
致浏览或仅阅读重点章节,隐私政策文字说明甚至根本不阅读,这
样容易遗漏重点信息或关键描述。在个人信息泄露后,消费者虽
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是选择消极应对和不
采取任何措施的不在少数,消费者主动维权意识需要加强。
2.2APP开发商缺乏自律和责任感
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对APP
隐私政策有明确规范,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收集原则、收集个人
敏感信息时明示同意、个人信息的保存及使用以及对外共享、转
让、公开披露有关情况。虽然标准有规定,但事实上很多APP
产品存在隐私政策不规范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结果
显示,有的APP隐私条款不清,有的不主动向用户展示隐私条
款或者展示内容晦涩难懂,有的不提供访问、更正、删除个人信
息的途径,有的未遵循最小化收集个人信息规定,有的未明确
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有的存在默认同意或不提示阅
读,还有一些存在“自行承担风险”等霸王条款,甚至有的APP
根本没有隐私条款。这些现象转正心得 反映出APP厂商缺乏自律,未严
格遵守标准规定的有目的性地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对用户隐私
的保护缺乏责任感。
2.3法律法规约束不足
现阶段,手机APP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网
络安全法》和《电子商务法》,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
如:《网络安全法》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
要的原则”,但原则的界定存在争议。此外,发生个人信息泄露
事件后举证困难、相应的处罚力度不足。如果不能在法律层面
上形成强有力的约束,那么将很难规范这一领域的正常秩序。
3解决APP个人信息安全泄露问题的策略
3.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针对APP收集个人信息行为出台了一系列规范
性文件和推荐性标准,但对消费者关心的惩戒手段和赔偿问题等
涉及不深。建议进一步明确网络信息服务中,交易双方的权利和
义务,尤其要约束APP运营者商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在相关标
准和指南中进一步细化APP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范。
3.2提高政府监管能力
有关主管部门应严厉惩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贩
卖个人信息行为,按照《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等依法予以处罚。常态化监管容易泄露个人隐私信息行为,因
此,相关主管部门应密切关注APP市场的发展态势,建立定期
抽查制度,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对于存在泄露个人信息隐患的
APP。提醒消费者谨慎下载使用。
3.3推行个人信息保护设计理念
APP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大多是因为在设计之初侧重于完
善功能性,轻视安全性,导致重视业务功能而忽视个人信息保
护的客观现象。因此,APP运营商应重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
组织运营管理和APP产品设计阶段,将信息安全性贯彻到技
术、系统、操作等各个层面,全面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3.4培育良好信息信用意识和使用习惯
对于用户而言,在下载或使用手机应用APP产品时,应注
意以下几点:一是去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手机应用APP,选择
官方版本,并安装正规的手机安全管家软件对个人信息进行保
护;二是首次使用或注册前仔细阅读相关隐私协议,尽量不注
册使用可疑的APP;三是通过后台设置,限制APP获取不必要
的权限;四是认真应对。当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时,应采取有
效手段,及时依旧近义词 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消费者协会.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R].2018-08-29.
[2]李宇斐.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防范[J].保密科学技
术,2019(8):49-52.
[3]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5273)
[S].2018.
[4]秦博阳,靳文京.APP个人信息安全现状及解决思路[J].保密科
学技求,2019(10):12-15.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20:1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691542810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手机检测软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手机检测软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