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林古村
【村情风貌】柿林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东南部,它依山而建、西高东低、错落
有致、布局紧凑合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小巷悠悠,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
由于地处平均海拔为550米的高山台地,境内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
空专题演讲 气纯净清新,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即“丹山赤水”景区。因
景致宜人,风物独特,这儿还曾被选为电影《曙光》、《山花》和电视片《百家姓》(沈姓)
以及最近热播剧《国家干部》的外景拍摄地。柿林村区域面积为6.05平方公里,就在这小
小的村落里,现有农户289户,713个人口,拥有粮田面积572亩,旱地面积341亩,柿
子林面积200多亩,山林面积6202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1.1﹪.村中有10只山塘水库,两
条大溪流:一为北溪,源由四明山镇梨州,至柿林白鳖洞附近出境,注入鄞州区皎口书库,
另一为赤水溪,贯穿整个丹山赤水风景区。柿林村自古以来“重教敬学”风尚盛行,形成
了独特的“耕读传家”传统。受此影响,全村居民文化素质较高。近年来,更是积极创建
各种荣誉称号,在全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
浙江省特色农家乐示范基地、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历史文化名
村、余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余姚市生态绿化村、余姚市优秀文化中心村等荣誉称号。目
前正在积极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史沿革】柿林村居住的主要是沈氏,是单一的沈姓血缘村落,因此有“一个村、
一个姓、一条心”的说法。据资料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冉季封于沈,是沈氏始祖,其45世
祖于元末明初迁居峙岭,为峙岭沈氏始祖,该始祖即太隆公。自林十五公沈太隆迁至柿林,
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子孙耕读传家,代代相传,在这幽深而奇特的崖顶沟塾渐渐的
形成了一个风貌古朴、民情醇厚的沈氏村实习鉴定表 ——即柿林村。柿林,曾因人才辈出称作仕林,
又因两岭对峙故称峙岭,现因盛产柿子而得名柿林。柿林村其地又名为“丹山赤水”,早在
东汉年间,就有许多道教名士来此隐居修身,被道家尊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宋徽
宗曾御书“丹山赤水洞天”。历代诸多名人雅士到此揽胜抒怀,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唐代
诗人李白就有“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之吟,明代诗人又有“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
青鞋作胜游”之记。柿林村的开村始祖沈太隆也曾赞美柿林:“洞天福地甚奇哉,不染人间
半点埃,相士择宜居此在,岭头惟有白云来。”
【产业经济】柿林村属山林经济,柿子、茶叶、竹笋、花卉等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其中“吊红”柿子播种面积200多亩,年产20多万斤,产值50多万元;茶叶1200多亩,
年产干茶120余吨,产值30多万元。特别是近几年来,柿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
持下,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经济。2002年按照“一点启动,全面带动”的旅游发展思路,成
功开发“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使
其走上转产专业、增收致富的门路。目前,柿林村已有农家乐饭店29家,农家旅店9家,
通过“严格管理抓质量、优化服务增收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资源,现已连
续成功举办和承办了“丹山赤水柿子节”、“四明山红色旅游开游仪式”、“余姚市电影节”
等大型文艺活动,在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时更是提升的丹山赤水景区的知名度。随
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村集体可用资金60余万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305元。
【社会事业】柿林村素有崇教之风,留存至今的明清建筑墙头上还依稀可见“耕读传
家”等字样。在村口的沈氏宗祠里,悬挂着柿林人引以为傲的“文肃世家”等匾额,是历
代对村中人的表彰。近年来,柿林村在开展各项社会事业过程中,村党支部牢记“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做到与广大村民心连心,时时处处为民着想,把村民的困难
和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想方设法及时予以解决。现村里有规范化的卫生室给村民提
供医疗服务,每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村民达100﹪。日常,村党支部把保障和
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措施,落实
好独生子女的各项奖励政策,多年来,村内无计划外生育发生;根据村实际情况和村集体
经济实力,对60岁以上的老年村民每年发放300——48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对老干部每
月补贴60元养老金;每年重阳节,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50元礼品金。对符合社会最
低保障条件的特困户,全部享受了低保待遇。同时,村里还对因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以
及现退家庭给予关心和照顾,逢年过节,由村干部进行上门慰问。对于那些有劳动依依惜别 能
力、但缺少资金或致富门路的困难家庭,村里采取了村主要干部与困难户帮扶结对的办法,
千方百计为其寻求脱贫致富的路子,增强困难户早日脱贫的信心。另外,村投入资金16.30
万元新建了村落文化宫,新添了健身器材,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村口
广场上专门成立了警务室,确保村民和游客的安全。
【村镇建设】以保护为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3年编制完成柿林古村保护规
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分步实施。现已经完成对村内主要干道的硬化,硬化率达到100%。
为加快旅游事业的发展,03年村投100万元建造柿林至白鳖洞旅游专线;投入资金5.10万
元新建广场、停车场,改建车站,既方便了群众,又解决了游客停车难的问题。针对群众
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05年村投入25.14万元,改造安装了从蜻蜓岗至柿林全长2442米
的自来水管道,使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清洁方便的自来水,确保了人们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柿林村在全面整治村庄居住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完
善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共投入资金5.83万元,新建了3座公厕,彻底
清除了全村228只露天粪缸,新建了一个垃圾中转站,并新增两名环卫工人,对全村卫生
及景区内的卫生进行日常保洁。柿林古村已有600多年历史,古村已成为“丹山赤水”景
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景区开发以来,村共投入100多万元,拆除了危房旧房22间,共
660平方米,并对沈家客栈、村办公室、祠堂、醉仙楼及部分民房等进行了一期、二期改
造。同时柿林村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投入20万元建成四明山区第一党支部陈列室,现
已被授予“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村一品】“吊红”柿子是柿林的传统名果,以果色艳丽、肉质柔软而闻名,至前天英语 今已
有400多年历史。每年入秋后,开始成熟,由青转变成红色,悬吊在树上极为美观,故宁
波一代称其为“吊红”。柿林村现有柿子林面积20瓣的组词 0余亩,年产柿子20多万斤,2006年柿
林“吊红”正式注册为“阳春红”柿子,从此有了自己的品牌。惹人垂涎的吊红柿子不仅
是游客争相购买的农副产品,也成了柿林村民增收致富的吉祥果。
【发展特色】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山水、人文、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
农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依托景区打造农家乐基地,逐渐形成了“游丹山赤水、吃农家
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山水田园旅游模式,营造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风景名胜】位于大岚镇柿林村内的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距余姚市区45公里,,景
区面积6.05平方公里,为余姚市第一个风景名胜区。2005年“丹山赤水”景区凭着其优美
的风景、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的验收。
风景区地处四明山腹地,平均足球怎么画 海拔550米,属高山台地。景区阳光充沛,雨量丰富、
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一处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道教文化、浙东山乡古村
风情、民风民俗为文化内涵,以绝壁、奇岩、古桥、溪流、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道
家尊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
景区由丹山赤水、鹰岩洞天、狮王悟道、淡瀑飞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长滩、
四明道观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三十多处其它景点组成。区内群峰斗研,古树参天、竹
木蔽日、溪水潺潺,是人们享受自然山水风光、沐浴历史文化、品味山乡风情、休闲娱乐
度假的极佳生态旅游胜地。
【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发展定位,以丹山赤水景区为依托,保护
柿林古村、挖掘山村文化,着力打造好“生态优美、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山区旅游胜
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9:5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676682808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丹山赤水风景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丹山赤水风景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