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认识

更新时间: 阅读: 评论:0

璧山公园-家用洗碗机哪个牌子好

美的认识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简短幼儿小故事)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

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

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

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

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人问及。有人说美是泰山的日出,有人说美是雷锋的心灵,

也有人说美是贝多芬的音乐、李白的诗歌。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相同。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

中描写一位绝世佳人:“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看到这段文字,每个人头脑中都会出现一

个美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是王昭君、杨贵妃、貂蝉、西施立夏三候 。宋玉认为这样一个眉如翠羽,

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而笑的女人就是最美的女人,他眼中的美人与我们的理解都

不一样。所以,生活中,人们对美的理解是不同的。同样是雕塑,冷门小说 有的可能认为中规中矩的屈原像

很美,有的可能认为裸体的掷铁饼者很美。同样是风景,有人觉得江南很美,有人认为大山很美,

有人认为落霞很美,甚至有人认为大漠黄沙很美。

其实,这些都是对具体事物的美的感受,并没有回答“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美是什么?”

人类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哲学探讨是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先提出来。

柏拉图曾经在他的名著《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及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关于

“美是什么”的讨论。苏格拉底:“美是什么”?希庇阿斯:“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苏

格拉底:“一匹母马或一只汤罐也可以是美的,但这还不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

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希庇阿斯:“黄金是使事物成其美的。”一件事物纵然是丑的,只

要镶上黄金,就得到一种点缀,使它显得美了。苏格拉底:“希腊大雕刻家菲狄阿斯雕刻女神雅典

娜时并没有用黄金做她的眼或面孔,用的是象牙。而且他雕两个眼珠子不用象牙,用的是云石。由

于象牙和云石配合得很恰当,所以雕像很美。”希庇阿斯:“恰当是美的”。苏格拉底认为恰当使事

物在外表上显得比它们实际美,隐瞒了事物真正的本质。美本身不是外在的性质,而是事物的内在

的内容。所以他说“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事物成其为美,不

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物,还是一门学问。”两人辩来辩去,仍然

没有能够解决“美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因为它们都没能准确地概括出美的根源和美的本质。从这

场讨论中他们得出一个结论:“美是难的。”

自柏拉图来之后,人们一直试图探索美的根源和本质,给美一个定义,但却始终未能找到满意

的答案,以至于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转引自《美学》杂志,

1982年第3期,第115页。)为什么美的本质成为一个难解之谜?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存在着各种各

样的表现形态。正如席勒在他的诗歌《美》中所说:“你万古一体,而形式无边无际。正是在这形

式的无尽里蕴含着你的统一。”美的个别的具体的形态可以把握,但是美所呈现的形态是形形色色、

各不相同的。美的这种普遍性使美的本质很难寻求。当人们从这一种美的形式中似乎找到了对美的

品质的说明时,却会发现不能用它来说明另一种美的形式的品质,要找到美的事物的共同品质无异

于大海捞针。另一方面,人的审美感受的差异性使得人对美的感受千差万别。不同的人由于主体情

况不同,会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评价。同一人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因时间、环境、心境的不同作出不

同的审美评价。这都增加了对美的认识的困难。

然而,世界的一切都是可探究的,尽管美是“难”的,但是美的根源和本质仍然可以逐步被人

认识、被揭示。历史上的美学家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下面向大家介绍美学史上关于美是什么的几

种主要观点。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以毕达哥拉斯为首的一群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们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

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宇宙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

谐”的观点。在他们看来,不管什么事物,也不管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都可以还原为数。他们说

“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个有规定的宇宙的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数既然是

一切事物的本质,当然也就是美的本质。问题是,世界上不仅有美,也有丑,丑不是也可以还原为

数吗?那么,什么样的数与数的关系是美的呢?和谐。和谐的数与数的关系就是美本身。美确实存

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再就

是黄金分割比,即1:0.618.这可以通过正五角星的研究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边,它们的比率

就是1:0.618。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任何事物只要符合黄金分割比都是美的。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

底认为,一个东西美不美,不在于它合不合规律,而在于他合不合目的。比如矛和盾,进攻的时候,

矛是美的,防御的时候,盾是美的。反过来,再好的矛与盾,也是丑的。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美

就是合适,美就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

式方面。“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事物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个质料因,一个形式因。形

式比质料高一等。比如一块砖头,泥巴做的,对于泥巴来说,砖就是它的形式,砖头高于泥巴。一

团泥可以变成泥塑变成艺术品,并且具有审美价值了。形式的变化催生了美。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

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例如形体大小、颜色变化、明暗对比等,这就是美所依存的特质。美是

物体的一些特征而引起的小巧、光滑、各部分见出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

等。

5.羊大为美。中国古代对美的认识也注重它的物质特性,比如大小,对称等。“美”最初的

形态和含义:其一是“羊大为美”,其二是“羊人为美”。(“羊人”是头戴羊面具跳娱神舞的巫

师。)《说文解字》中提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给膳也。”

此外,美在大小、对称、距离上体现。楚灵王:台美夫?伍举: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

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可见,在战国时期中国也有人认为美在事物外在的属性、形式。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柏拉图最早提出“美是理念”的观点,他认为美来自永恒的理念,人要到精神世界中去寻找美。

例如桌子,世界上有很多,但它们都叫桌子,也都是桌子,不管它的形状大小如何都是桌子。因此

桌子这个概念,就是天下之所有桌子共有的普遍形式,也就是它的理念。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三个层

次:理念是最高层的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现实是第二层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是理念世

界的影子;艺术则是第三层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而美便在事物之外,是不

依赖于人的主观存在的一种理念——“美本身”。柏拉图正确地区分了“什么东西是美的”和“什

么是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认为“美本身”派生出现实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是美的本源。他

说:“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

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显然,柏拉图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后来新柏

拉图的创始人普洛丁进一步把“美是理念”神秘化,甚至直接用“神”来代替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9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发展和完善了“美是理念”

的说法。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不断运动着的绝对理念。

它在自身的运动中“外化”出各种现象。首先是现实自然界,然后是人类社会,最后是人的精神。

艺术就是用感性的形象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审美就是对事物的感性形式进行观照。(黑格尔把美

学称为艺术哲学。)他继承了柏拉图关于世界的三个层次说。但他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之处在于,

柏拉图的“理念”是空洞的、抽象的,是脱离了个别的一般,是永恒不变的万物的模式;而黑格尔

所谓的“理念”,则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的,是自身矛盾着的辩证统一体。他认为美是具体的,是

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观和客观地统一。黑格尔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具有合

理的内核,但他的出发点仍然是抽象的“理念”,因此也是唯心的。

3.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提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

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与黑格尔齐名的另一

位德国古典美学大师康德从先验论角度出发强调:“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

的,不可能是别的”。

4.美恶皆在其心

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学者把人心看作美的本源。儒家经典《礼记》“美恶皆在其心”。柳宗元认为

不存在一种客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

芜没于空山矣。”(《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彰”:(通过人的审美活动)发现、唤醒、照亮。

对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解读: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

有创造性。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

意蕴。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

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中,也有人提出:美,只要有人感到它,它就存

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高尔泰的主观主义)

美来自人心的观点,把美从神秘的“理念”中解脱出来,肯定了美与人的关系,重视对审美主

体的研究,对我们认识美的本质有借鉴。但是,它由人们美感的差异性推论出美是主观观念,混淆

了美与美感的界限。用美感来代替美,用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来代替美的事物、美的属性,显然是

以偏概全。这种把美说成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否定了美的客观存在,抹杀

了物与心的关系、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割裂开主客二体就无法感受到美。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为了摆脱客观论与主观论的片面性,一些美学家提出:美既不在客观自然属性,也不在主体的

精神和感受,而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明确地提出“关系”产生美的效果。他说“就

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他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

是随着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失的。客观存在的“美”不能脱离主观体验而存在,是

与主观体验构成统一关系。由此,他提出三种“美”:第一种是“实在的美”,即客观对象自身的秩

序、对称、比例和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内在关系;第二种是“相对的美”,即主体把客观对象与其他

事物相比较而构成的关系。美的对象是否存在,依赖于它是否被主体审美感知。比如这样的诗句“我

的爱人是朵红红的玫瑰,在初夏的五月开放,和谐而又合拍”,玫瑰被感知才是美的存在。第三种

是虚构的美,实际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他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

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这是狄德罗的启蒙主义美学与美育思想的继承。他认为“物甲是自然物,

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

人的主观成分的物,换句话说,已经是社会的物了,美感的对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为物的形象的社

会的物。美学多研究的也只是这个社会的物如何产生,具有什么性质和价值,发生什么作用;至于

自然物(社会现象在未成为艺术形象时,也可以看作自然物)则是科学的对象。”

这种“美在关系”的观点,不仅坚持了唯物论,而且强调了美的社会内容,强调了从各种事物

的相互关系中,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认识美,发现美。但是,这种“关系”论没有完全同人

类社会历史深刻地联系起来,因此,也是片面的、宽泛的,甚至模糊的。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五星红旗。他认为我们感到五星红旗美,并不是

因为一块红布,几个黄星就觉得他美。它的美只在于它代表了中国,代表了这个独立、自由、幸福、

伟大的国家、人民和社会,而这种代表是客观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它才美,它的美,既是客观(不

依存人的主观意识和情趣),又是社会(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的。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

一,不依存人的主观意识和情趣。

第二节美的根源

美学史上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作了许多探讨,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是,由于受到

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受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他们对美的根源及本质的探讨都存在一定的

缺陷。直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美进行分析,才科学而圆满地回答

了“美的根源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创造了人本

身”,“劳动创造了美”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动物

那种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人的劳动可以成为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通过劳动获得达到目的的愉

快和喜悦,从而人的劳动(包括劳动过程、劳动动作、劳动技能等)就由功利向审美转化,成为审

美对象。

具有审美意义的史前艺术(原始歌谣、原始舞蹈、原始壁画、原始陶器等)都是在原始劳动

生活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始人的劳动生产、改造自然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但在这种功利

性的劳动中,人们获得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发展了生产力,获取更丰富的生活资料,改

善了生活。原始人用歌谣、舞蹈、壁画等记载自己征服自然的过程,愉悦了自己,获得了精神享受。

19世纪的一些人类学家考察当时残存的原始部落时,发现他们的劳动和歌舞是结合在一起

的。(现在的一些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依然保存着这样的传统。)原始劳动常常是一些简单而繁重

的集体劳动,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需要按照劳动的节奏规律协调各人的动作姿势,

使大家默契配合,于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有一定节奏的劳动号子、动作和姿势,并逐渐定型化。

《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门外文谈》: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都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

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

么,这就是创作。”原始人在不断重复这些节奏、号子、动作的原始歌舞时候,既是一种经验的传

授,又能感受到节奏的韵律,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处于功利目的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具

有了审美意义,成为审美对象。如果说原始歌舞是原始艺术美的话,那么,它主要是原始劳动美的

再现,而劳动美又是劳动本身的属性,是生产实践的产物。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人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使人脱胎于动物而成其为人。但是原

始人最初对工具的改进是出于实用主义目的,而不是为了美。他们把石器制成对称的形状,是为了

用力均匀,便于命中目标;把外形磨光,是为了提高砍削、投掷的速度。在劳动实践中,当原始人

认识到工具在造型上的对称、均衡、平滑等形式具有实用效能后,便会赞赏这样的形式,以此为美。

古希腊人认为:“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的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

的。”《说文解字》中也说“美与善同意”。于是具有实用功利性的原始工具就有了审美价值、审美

属性,以工具为静态形式的形式美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

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渐渐不仅在制造实用工具时追求这种“美”的形式,也逐步在其

他方面追求这样的形式。于是出现了只保存工具的对称、均衡、平滑等形式而没有实用功能的,具

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工艺品。例如各地出土的玉斧、玉刀等,虽然坚硬但易脆,只具有鉴赏价值而不

具备使用价值。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原始劳动产品与原始劳动工具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功利到审美的过程。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

劳动产品的质料、形状、结构等逐渐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同时也更符合人的审美需求,从而成

为审美的对象。

以陶器为例,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最重要的劳动产品,它的出现标志这人类不仅能改变

现有物质的形态,而且能根据人类的需要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陶器最初纯粹是为实用而

制作的,用来盛放东西,炖煮食物含二的成语 。陶器上的线条、纹饰、图案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而创造,有些

是编织泥胚时因捆绑、晾放等原因而留下的草绳痕或其他印痕;有些是表达一些巫术诉求,如鱼纹、

蛙纹反映了生殖崇拜,祈求多子多孙。但是原始人从制作的成功中获得了创造的愉悦,进而把符合

实用目的和制作规律的造型、纹饰等形式作为欣赏的对象,并加以创新、美化。于是陶器上的纹饰

越来越多,造型也越来复杂,有的陶器演化为装饰品和工艺品,陶器作为劳动产品也就具有审美意

义,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美既不源于“理念”,也不出于“人心”。它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伴随人类的成长,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展。生产劳动、社会变革、科

学和艺术活动等等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内容。它们或多或少会对美的变化、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但作为最基础的则是生产实践。因此,“劳动创造了美”,不仅是指美诞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而

且指一切美都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是一切美的终极根源。

有人认为自然美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与人无关,更与人类劳动无关,那么你是如何理解

自然美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思考练习)

观点:首先应该把自然与自然美区别开来。自然与自然美的关系事实上是客体与对象的关系,

自在与自为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各种物象是早于人类而存在,也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

但它们是“自在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身无所谓美丑。

当原始人尚未摆脱自然的威胁,任由自然宰割的时候,这样的自然是无美可言的。“自然界

起初是作为一种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

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当人类尚未认识自然,还不能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自

然是陌生的,甚至是可怕的,自然美无从谈起。当人在劳动中逐渐认识、利用、改造自然之后,自

然物和自然现象逐渐被人化,曾被人谓为危途的大海荒漠、雪域高原等从敌对的恐怖对象成为可亲

的对象,人们才对自然产生美的感受。马克思说:“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

的现实。”劳动使自然界变成人的劳动产品,成为人的蒜香排骨怎么做 生活的一部分,自然物的自然属性、自然形

式被转变成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属性、一定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

能力逐步加强,从地球到超越地球,从太阳系到超越银河系……,自然美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

对于那些人类无法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人们在长

期的接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们产生的原理,它们的神秘感、恐惧感逐步消失,取而代之是美感。

因为,它与人类社会实践建立了某种精神上的联系,由“自在之物”变成“自为之物”,成为人类

审美观照的对象。

第三节美的本质

如果说美的根源是要探寻美产生的原始基础和深层原因,那么美的本质则是一个事物之所以

成为美的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质的规定性。我国美学界一般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在对

象上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要认识美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的本质。那么什么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马克思曾经说:“人的内特性恰恰

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说明人的本质。

所谓“自由”,是指人认识和掌握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即人的活动合规律性。所谓“自觉”

是指人的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即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马克思又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

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

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动物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例如,蜘蛛织网、蜜蜂造巢、黄鹂鸣叫都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不需要学习的。人

除了本能按照“种的尺度来建造”外,还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所谓“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比如人造房子,造房前,再简单的房子都会在人脑中有一个构想,人可以

根据自己的想象造成各种各样的房子,所以,人的这种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这就是人和动物

的区别。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

和动物不同,人和人组成社会,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是社会性“动物”。离开了社会,人无法生存,

人也不成其为人。人只有被确证为人才能成为人。如狼孩,虽然他的生物遗传基因使其具备人的外

形,但是他没有人之为人的内质,比如人的情感、人的礼仪、人的道德、人的语言、人的思维等等,

所以我们也不把他当作真正意义的人。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马克思说:整个现实世界“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

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

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美的本质不等于人的本质,而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

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

通过社会实践在人类的实践对象、人类创造的产品上体现出来。

为什么我们能在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对象和产品中感受到美呢?(提问)

因为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对象和产品,由于肯定了人自身,复现了人自身,人可以从中

直接观照到自身的创造活动的本质,自身的力量,因而会由衷地感到自豪,产生喜爱、愉悦的情感,

即美感。这样,实践对象和产品成为审美对象,成为美的事物。例如,我们修建公园,这公园就体

现了人的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因为人修建公园,改变原有的自然面貌,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掌握了自然界的有规律,使自然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预计的变化。因为这公园的修建表现出主体

的特征——一定时期人的创造力量、才能、意志、目的、思想、理念和情感等。人的本质力量就凝

结在这公园中,这样的公园成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与确证,美就产生。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美的非功利性,指美的事物与人的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在审美活动中,客体向主体呈现出直观形

象,而形成特殊的吸引力。“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暖,春风发微笑。”作为被观照的

客体“兰花”在诗中呈现出幽静玄远的韵味和高妙莹洁的姿态,这种直观的形象执着地从功利性超

脱出来,使人刹那间忘却现实功利性考虑,在保持距离的静观中获得精神的自由与愉悦。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暂时终止功利性尺度的运用而进入无功利的精神境界。2003年春,一场突

发的“非典”疫情让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但是一则诗情画意的手机短信则传达出生命的乐观和深

切的关心。“月色浓浓如酒,和风轻轻吹柳;桃花开了许久,不知看到没有;病毒世间少有,切忌

四处乱走;时常消毒洗手,非典莫能长久;闲来想念老友,祝福幸福永久。”朦胧的月色和淡淡的

清风,拂风的杨柳和绚烂的桃花,都是中国人特别钟情的意象,托这些意象起兴赋诗,表明短信的

原创者已经超越了对疾病的恐惧而进入了审美的世界,传达出对朋友的叮咛与思念,对生命的敬畏

和讴歌。生活在疫情的威胁中,要获得这么一种审美心态,关键要靠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正如

清代戏剧家李渔《闲情偶寄》所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在图画,入

耳之声,无非诗料。”

二、形象性

美的形象性,是指美具有一种能以自己的生动的感性形象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特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黑格尔认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显现。”

在黑格尔看来形象性是美的最显著的特性。一般说来,美是存在于感性形象之中,都要通过一定的

光、形、色、声等物质形式表现出来,作用于审美者的感官,使之得到一种直接的感受。因此,美

是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的生动的形象,而不是关于事物性质的抽象的概念。抽象的概念

是只有正误之分,而无美丑之别,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但美不同,总是一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

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没有了形象,就没有了美。

形象,不仅包含了具体可见的视觉形体意义,而且还包括心灵改造物象呈现的“心象”或“意

象”的意义。形象就是形、声、色、态、味的统一体。“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

赋》)喜悦与悲哀都呈现为柔条、芳春、落叶、劲秋之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些情绪都有了质感,如

此实在、真切。由此,我们说形象是美的呈现方式,离开了形象,美就无影无踪。

对美的形象不能作狭隘的理解,认为是人的肉眼可看到的物象。美的形象是丰富多样的,也

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的每一个点、线、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

的意义、情感、价值。”(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直觉就是不依概念和推理而是对对象的直觉观察。美的形象依赖于这种直觉。宗白华先生说: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

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欣赏者对这种意境的感悟需要直觉的观照。艺术修养越高的人对艺术作品的领悟越深,也容易发现、

感悟艺术美。

对于自然美而言,美的呈现也依赖于主体在观看时的姿态、意向和立场,依赖于观赏者的直

觉。

社会美似乎純属精神方面的美,表面上好像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实际上,仍然

离不开感性形态,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言谈举止,这样就赋予了人格美与心灵美以形象性。现实

生活中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佐证。“感动中国”的人物,最美……等等。

课堂讨论:

科技美有没有形象性?

在我们一般人眼里枯燥、乏味的符号、公式,在科学家眼里就是描绘世界的精彩图画,量子

图、DNA的螺旋形等在展示世界的奥秘同时,也呈现出美的形态。所以,欧几里得所建立的平面几

何体系被数学家称为“雄壮的建筑”、“庄严的结构”、“巍峨的阶梯”。法国数学家彭家勒说:感觉

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结合,雪豹悲歌 感觉几何学的优雅,这就是所有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美感。当然,

对科学美的形象性领悟,与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一样,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三、感染性

美的感染性,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怡情悦性的特性。

18世界意大利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家繆越陀里说:“我们一般把美了解为凡是一经看到、听到

或懂得了就使我们愉快、高兴和狂喜,就在我们心中引起快感和喜爱的东西。”美具有形象性,但

并非所有的形象都是美的,只有能感染人,使人感到精神愉悦和满足的形象才是美的形象。这种快

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的愉巴黎公社的性质 悦与升华,象征着精神的解放和自由。中国古代哲学

家和艺术家称之为“畅神”,即精神的畅快。林黛玉听曲的例子。

四、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指美摆脱束缚、不断变化创新的特点。它直接或间接地显示海报制作教程 与肯定新生活以及

人类创造新生活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美的认识也不断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美。

社会美必定是和时代观念紧密结合的,同一社会、阶层、民族的不同时期对美的认同也不相同。有

以樱桃小嘴为美,有以宽阔大嘴为美。自然美给我们美感,往往在于它的新奇独特,富有乐趣,景

色迷人。张家界的奇峰、黄龙洞的石笋、阳朔漓江的碧波无不是以它独特、新颖的形态吸引我们,

引起我们的美感。河西洋湖湿地公园不同的时刻也会呈现给我们不同的美。艺术美更是具有独创性。

这点我们在后面重点数学家的故事50字左右 介绍。

有无创造性是区别美和平庸的标志。马克思说,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人的本质力量的核心

就是创造,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的生命力也在于创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美

在不断的创造之中。

美的非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创造性融合为一体,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1.真是指客观事物具有的内在规律性,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便是真,反之,就是假;善

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追求的功利目的,凡是符合人的目的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真直接

和客观规律相联系,善直接与功利联系,而美则与客观规律、功利的联系都是间接的。

2.真,具有认知的价值,是认识领域里衡量是非曲折的尺度,求知的对象,属于科学的范畴;

善,具有实用的价值,是道德领域里辨别好坏的尺度,意志活动的对象,属于伦理学的范畴;美,

具有审美的价值,是在审美领域里观照对象并在情感上判断爱和恨的尺度,感受和观赏的对象,属

于美学的范畴。

3.真是以抽象的概念、推理、公式为其理论形态,善可以不顾形式、其形态是抽象的道德

规范,而美却十分重视形式,强调内容要表现为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形象,是人的本质力量

的肯定和确证。

由此可见,真、善、美有着各自独特的内容和对象。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在现实世界中,真、善、美往往是和谐统一的。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现实世界以真为美,艺术世界同样以真为美。只是现实世界的真

是生活的真实,艺术世界的真是艺术的真实。19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认为“美只有一种,

即显示真实的美。”“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

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人类最早从实用功利角度认识美,认为善的就是美的,后来,

人们的审美逐步褪掉功利的眼光,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善与美渐渐分离。美和善之间不

能再划等号。但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对人类有益、有利、有用,甚至是无害的。鲁迅曾说:“在

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意

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底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

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底分析而被发见。所以美底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底愉乐的

根抵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美

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

美、真。”中国诗人艾青说:“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

隆隆声震响着,就是真、善、美”。(以矮寨大桥为例)

美是什么?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美是创生于心物之间的意象,它以感性形式显现合规律性的

真与合目的性的善,从而引发主体的心理愉悦、灵魂净化和人格升华。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8:3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62815280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美的认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美的认识.pdf

上一篇:新编大忽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美的认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美的认识
    璧山公园-家用洗碗机哪个牌子好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简短幼儿小故事)第一章美及其本质美是什么?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
  • 0℃新编大忽悠
  • 0℃自行离开
  • 0℃魔剑之刃
  • 0℃南烛子
  • 0℃七夕夜
  • 0℃笋丝
  • 0℃天成山
  • 0℃腹胀怎么解决
  • 0℃汽车保养流程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