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介绍
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简介
静音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下二十华里的护银沟村,背倚龙凤山,面迎清水河。山顶植
有娑罗树,古木苍翠,云雾弥漫,山泉清澈,环境清幽腌糖蒜 ,实为修行绝佳之所大树作文 。
静音寺始建于明朝,前身为护众庵,主供观音菩萨。如然和尚承实修实证之宗风,修整
为十方常住,以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自明代初期至民国初年,香火鼎盛,历时六百余年。
抗战时期,不章鱼哥简笔画 幸毁于战火。现今在有关部门和广大居士的支持下,由顿愿法师主持修复的静
音寺己见雏形。
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历史渊源
静音寺——六百年实修道场
静音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下二十华里的护银沟村,明代著名高僧释镇澄所作《清凉山志》
记述:“护众庵,在观海寺南五里。原是丛林,因无鲍鱼吃法 其人,数年歇。后有如然和尚,复整为
十方常住,葺废修残,弘戒演经,晓夜不懈”。明代初期至民国初年,香火鼎盛,历时六
百余年,抗战时期,毁于战火。
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地理位置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台怀镇南下二十华里的护银沟旧村
殊胜地理:
1、静音寺三面环山,面迎清水河和南台智慧文殊,视野开阔,清冽甘泉从东往西而下,汇
聚寺前;
2、右依工布神山又称为玛哈嘎拉神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之悲心的忿相化现。背靠大
山似卧象,象征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3、静音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五色土、水晶等吉祥象征
4、护坡上出现了形似大鸟的吉祥图案。
5、静音寺东侧山顶有历经上千年的娑罗树,又称毕钵罗树、三宝树、无忧树,为佛门四圣
树之一,传说此分道扬镳的近义词 树为文殊菩萨宝剑所化。
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住持:释顿愿
释顿愿,字觉如,1982年生,于19岁朝五台山值遇高僧点化,随出家,2006年在深圳
弘法寺依上本下焕老和尚得受具足戒。
法师秉持“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宏愿,在传承教证二法、培养弘法人
才的同时,提倡人间佛教的理念。从佛法的闻思修、贤良人格的教育、孝道的传播、善业的
普及等方面,实现佛法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成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典
范,并可以推广至整个五台山乃至更广大的地区,使之成为真正的人间乐土。
五台山静音寺文殊禅林重建缘起
顿愿法师心怀慈悲,出家十余年,弘法利生不辞辛劳,随着追随法师修学的出家
师父和居士逐渐增多,法师观察到四众弟子们对佛法真谛的追求、对实修实证的渴望,
遂发愿建此实修道场,使众生始终不离般若正途。
取名缘起:
静音寺是我们所有四众弟子共同的禅修道场、心灵的金毛拉布拉多 家园,也希望有更多的四众弟子合
聚共住,犹如丛林,实修实证共同成办佛法事业,遂命名为静音寺文殊禅林。
选址历程:
2011年顿愿法师走遍五台山的沟沟壑壑,最终选定了环境清幽,风水极佳的静音寺旧
址来建立道场。此地形经高僧大德的观察,缘起殊胜。得到了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
持。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6:0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538612786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台山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台山简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