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及产业聚集
二、新经济地理学及产业聚集
十多年来,以克鲁格曼(Paul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Geography)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
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新产业组织理
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北京两限房政策 研究浪潮(打谷子 Krugman,
1998)。
两次成功预测金融危机,加上荣获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克鲁格曼教
授名声鹤起,也使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关
注和重视。
(一)克鲁格曼对产业聚集的有关论述
新经济地理学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区位聚集中
的"路径依赖"现象[1],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该理论从一般性的角度研
究聚集并提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分析框架,解释了在不同形式的递增报酬和不
同类型的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问题,并对企业聚集现象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Krugman(1991)认为,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呈现出的是一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即:为使运输成本最小,生产商无疑会选择一个有大的当地需求的区位。然而,
恰恰只有大多数厂商都在那儿选址经营的某个区位才会有大的当地需求。因此,
一个产业带一旦建立,在没有外部扰动的情况下,这一循环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Krugman(1991)指出,什么样的产业在什么样的区位形成集聚一般来说是不
确定的,而是"历史依赖(history-dependent)"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集
聚很可能始于一种历史偶然。但是,不管属于什么样的原因,某种专业化生产
与贸易格局一旦建立,从贸易获得的好处将累积循环,从而使得这一格局因进
一步强化而被锁定(locked-in)。也就是说,区域的优势被认为是由一些"小的
事件"所导致的自身的加强。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一定程度是
取决于由促进企业集中化生产的集聚力,以及与运输相关和资源约束等促进企
业分散化生产的分散力两者之间平衡关系。集聚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是促进产
业聚集的主要因素;而运输费用的降低和由于聚集引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紧
张、工资水平上升、交通拥堵等引起的成本增加又会促使产业逐步分散或区域
聚集减弱。
(二)其他新经济地理学者对产业聚集的观点
Henderson(1999)指出,专业化城市产业更依赖于区域化经济,因为这种专
业化城市可能就以生产某些标准化工业产业为主,更依赖于行业内的聚集;而
大都市的产业聚集更依赖于城市化经济,需要的是差异化的市场环境、丰富的
人力资本、巨大的市场容量等。
Martin&Ottaviano(2001)综合了新经济地理理论与(1986)和
(1988)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
空间聚集间自我强化的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由于降低了创新
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同时,Martin&Ottaviano(2001)认为,一旦循环
累积因果效应开始发生,那么地方技术外溢便是必要条件。
(三)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是以excel求乘积 Dixit-Stiglitz(D-S模型)(1977)的垄断
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建立的。
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
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农业工人在这两个区域均匀分布,农业工资处处相同;
制造业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则存在地区差异,因而制造业工人视实际工资的
高低从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它通过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
与流动工人的份额加以内生,得出区域生产结构随运输成本变容易的反义词 化而呈现出非线
性关系的规律。模型显示,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
强: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
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可持续,
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出一种核心一周边结构。
(四)新经济地理学国际分工模型
维纳布斯(1996)凭借产业间的直接"投入-产出"联系假设建立起国际专业化
模型。该模型假设,在由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国家之间虽然不存在劳动力的流
动,但是可以进行贸易。假设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禀赋和生产技术,拥有农业
和制造业两个生产部门,劳动力可以在国内部门间流动。农业部门为完全竞争
型,制造业部门为不完全竞争型,使用劳动和中间产品的组合作为投入,厂商
之间存在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每一厂商的产出既作为提供给消费者的最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终
产品,又作为所有其它厂商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制造业作为中间商品的生产
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使得国际专业化过程得以发生。
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通常能够提供较多种类的中间产品,而中间产
品种类较多的区域有较低的价格指数,使得使用中间产品的厂商可以以较低的大家的英语
成本生产,这就构成一种前向联系--既有的产业集聚构成对外部厂商的吸引,
中间品投入较大的厂商将倾向于在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选址生产;反过
来,厂商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品采购部分构成厂商之间后向联系的来源:在
一个区域生产的厂商越多,对中间品的需求越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该区域在制成品上的总支出也越大,这就为中间产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当地市
场。由于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前、后向联系的结果不可能是人口
在特定的国家的集中,但是,它们却能够导致制造业(或特定产业)在有限几个
国家集聚的专业化过程。
(五)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补充
新经济地理学强调规模经济,但忽视了技术外溢和知识在区域产业聚集中
的作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制度、文化、社会等因素在产业聚集过程中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Romer.P)、卢卡斯(Lucas.R)等人为代表的
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
化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NewGrowthTheory),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
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为经济持续的增长
找到了源泉和动力。新增长理论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不足以利用社会可能达
到的最大创新潜力,一部分创新潜力被浪费了。政府有责任、有理由进行干预,
这样做的结果是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因此,政府应着力于能促进发展新技术的
各种政策。如支持教育,刺激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
开发工作。
[1]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特性:一个产业带一旦建立,在没有外部扰
动的情况下,这一循环将会长期持续下去。由布赖恩亚瑟最先提出。记录激动
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
活动!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5:1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50717277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亚瑟加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亚瑟加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