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
【教学目的】
认识人的一生中的几个主要阶段一一诞生、成年、婚姻以及死亡,它
们是每一个人须通过的过程;掌握人生礼仪的种类和各自的功能;了解
不同民族在这四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生
礼仪民俗。
【教学内容】
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二、中国汉族人生礼仪民俗
三、中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
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止匕外,标志进人重要年龄阶段的
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不同阶
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
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出生、成年、婚嫁及死亡。据此,
我们把人生礼仪民俗分为这四个部分来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在人生诸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持
续的时间也较长,其中经历许多有趣的环节。从内容上看,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
习俗和庆贺生子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它是一种古老习俗的传承,在人的一生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
利,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同,同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3、婚姻礼仪婚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
度重视。人们之所以重视成人礼仪,一个重要的功利目的,是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自身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少不了人类的延续,从这一点来说,婚姻礼仪受到
人、社会的重视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4、丧葬礼仪丧葬礼仪,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离仪式”。它是指人死后,
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内涵也极其复杂。另外,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葬法上来看,主要有土葬、火葬、
天葬、风葬、水葬、塔葬、悬棺葬等。
(二)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举行不同的仪式,具有重要的意
义。下面就分别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诞生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一个婴儿刚一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
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礼仪,他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
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2、成年礼仪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一般来说,举行成年礼仪,有年龄的规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举行成年礼有不
同的方式与内容,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
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焙姻礼仪焙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
焙姻作为民俗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蜡姻形态和焙姻礼仪两个方面。本节着重
阐述后一个方面即焙姻礼仪的功能。其主要表现为:男女双方经过合法结蜡程序而组
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焙后所生子女的权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的
合法财产也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4、丧葬礼仪人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离开世界,即“死”。有“死”便有“葬”,有
“葬”,就自然有“丧葬礼仪”。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丧葬礼仪。之所以如此,
除了普遍存在的灵魂不灭观念外,儒家孝道和先人荫庇后代的思想也起了作用。丧礼
是否办得隆重,既是衡量子孙尽孝与否的标志,又对能否得到祖先荫庇使家道昌隆具
有重要意义。另外,在种种丧葬礼仪中,也表达了死者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以及
对灵魂存在论这种迷信思想既恐惧又有所求的复杂情感。
二、中国汉族人生礼仪民俗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其人生礼仪主要经过四个阶段一一诞生礼仪、成
年礼仪、焙姻礼仪和丧葬礼仪,在这一点上,她与其他民族一样。只不过在具体阶段
所表现出来的民俗事象上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一)汉族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一生中的开端礼。它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
重视子嗣的国家。可以说从婴儿未出生之前一直到成年,人们都会举行一些列的仪式。
因此,诞生礼仪大体上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三个阶段的内容,其中又
以庆贺生子为中心部分。
1、求子仪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深深根植于受封建制度影响
的中国。在我国,已焙妇女在未怀孕之前,民间有种种企盼怀孕得子的习俗,并且其
仪式多带有神秘色彩。求子仪式主要分三个种类:
(1)向神灵祈子。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求子方式。在民间建有许多寺庙,供送奉子
观音。碧霞元君、金花夫人、子孙娘娘等虚造主管生育的神灵、偶像。未孕妇女或未
生儿子的妇女带香烛、纸钱等到神像前默祷以求怀孕生子。有的干脆在家中供奉送子
观音,平时烧香祷念以求生子。
(2)由旁人送子。最突出的礼仪性质是麒麟送子仪式。所谓麒麟送子,是指亲戚
朋友给尚无子嗣的人家送特定的子嗣象征物。如偷瓜送子风俗。在湖南衡阳一带,送
的是冬瓜,时间在中秋晚上。冬瓜在几天前就偷来了,并且用彩色绘成面具,用衣服
裹成人形,由年长命好的老人抱着,爆竹嚅啪地送去。送到家时,把冬瓜放在床上,
用被子盖住,老人念祝吉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这
种送子风俗相似的还有“拍喜”、“棒打求子”等习俗。
2、孕期习俗
(1)孕妇禁忌。妇女怀孕以后有种种禁忌,如在饮食方面禁食一些动物的cad画 肉,认
为吃了兔肉生子会豁唇,吃公鸡会使生下的小孩夜里啼哭,吃螃蟹会致胎横难产等;
外出时忌参加红白喜事,忌孕妇入生子人家;在视听方面,孕妇忌容淫秽、异常的事
物,听淫乱、不洁之声等。止匕外,孕妇还应不作剧烈劳务和节制房事等。
(2)孕期馈送。这是指各地颇有特色的催生习俗。一般是在孕妇产期将到时,由
娘家送一些婴儿出生后所需的衣食物品。如“催生担”。
(3)接生方式。产妇将分娩时,常请来接生婆,由其负责接生。如今在农村还多
数由接生婆接生,而在城市,则在医院里待产。
3、庆贺生子
(1)“洗三”。即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浴庆贺仪式,谓之“洗三”或
“三朝”。
(2)“满月”。诞生礼的一项重要仪式,是在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在这一个
月内,产妇须“坐月子”,不能出门。在满月这一天就可以为婴儿举行有亲朋好友参
加的庆贺仪式。满月之后还有在一百天时所举行的庆贺仪式,称“百岁”,含义是祝
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长。
(3)“百岁”。旧时,民间多为婴儿举行百日庆贺,所谓“三日看相,百日看长”,
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百日是个关,过了百日婴儿就可望平安成长了。百日又称百岁、
百禄。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民间有给婴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挂百家锁
的风俗。百家衣,是用许多彩色碎布头缝缀而成,因碎布来自许多人家,故此名。俗
信敛布的家数越多越好,孩子穿了百家衣就能健康长寿。长命锁,与百家衣一样,在
于祝福孩子健康长寿。长命锁也应集数家之金银打制,或有许多人家集体赠送,俗信
可以压邪压煞,保佑孩子安康。
(4)“抓周”。这是预卜小孩前程的仪式。小孩周岁生日,可看作是小孩诞生礼
的最后一个高潮。届时在桌子上摆着文房四宝、糕点果品、玩具等物,让小孩坐在桌
子中央,任他伸手去抓,人们相信,小孩抓到的第一件东西就预示了他日后的志趣。
不管他抓到什么,在场的亲朋好友都会说祝福话的。
以上所说就是人生的第一大礼一一诞生礼,它反映了我国对婴儿精心呵护的态度,
也反映了我国对履行家庭生育和教养职责的重视。
(二)汉族成年礼仪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它在人
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汉族有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的规
定。它意味着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而女
子从此结束了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如今,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代替
了传统的成年礼仪过程。在学校主要通过正规教育使青少年定型化;在形式上有脱离
父母的入学仪式,平时的学习过程和考试以及毕业后进入社会等。
(三)汉族焙姻礼仪
1、六礼
我国古代为焙礼制定的“六礼”,对我国历代蜡礼的演变始终起主导作用。
(1)纳采。就是男方请媒人至女家提亲,即俗话所说的“说媒”。纳采是议焙的
第一阶段。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如果女方同意议焙,则男方再派人携礼前往女家行聘,
礼物用雁。周代以前,因社会地位不同,“纳采”的礼物也各不相同。如公卿采用羊
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到西周时才改为一律用雁。用雁最初的
含义是,雁顺乎阴阳的往来,象征顺乎阴阳之意。民间用雁,又产
生了新意,说唯丧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以取其忠贞。古礼,雁一律要活的。后来
纳采与问名逐渐合并举行。
(2)问名。是男方托请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出生年月日准备合焙的仪式。问清楚
以后,男方即进行占卜,实行合焙,以决定成焙与否,吉凶如何。男女八字相合,才
可定亲。古代的问名,含有问清女方自谁氏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
所生。封建时代讲究门当户对,问清嫡庶关系至关重要。随着历史的进步与社会的发
展,除迷信成分之外,扩大了议焙的项目和条件,由问名的生辰八字扩展到议门第、
职位、财产、相貌、健康等,超出了问名最早的范围,时代的、社会的因素明显增大。
(3)纳吉。是把占卜认为男女可以合焙的吉兆派人通知女方的仪式,其性质尤如
现在意义上的“订蜡”0男方卜吉后,再备礼到女家决定焙约。古俗,用雁,以作为
蜡事已定的信物。送定礼后,表明焙约已成。所以,一般都把它看作焙姻成功与否的
关键。
(4)纳征。男女两家缔结焙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谓之“纳征”。纳征又称
“纳币”、“大聘”、“过大礼”等,是进入成焙阶段的重要仪礼,礼仪十分繁琐。
(5)请期。男家送聘礼后,便要择定结蜡的具体日期,备礼去女家,征得女方同
意。也有称之谓“提日子”、“送日子”、“告期”的。
(6)亲迎。是六礼中最后一道礼节,也是最隆重、最繁缈琐细的一环,实际上是
蜡礼的主要过程。由于人们总把祝福的生活愿望与信仰的习俗心理揉合在一起,便形
成了五花八门的程序,世世代代不断积累并创造出各种形式。
焙礼之后,还要进行姻亲关系的认可。结蜡三日后,还有庙见的习俗,即主人以
新妇见于祠堂。庙见的第三天,新郎还要同妻子去拜见岳父母,即所谓“三
朝回门”,并会见妇党诸亲。
“六礼”的完整模式形成于西周初年,多行于贵族,民间则从简。它主要对男女
蜡姻之事起规范作用,在《唐律》与《明律》中皆有类似的规定。六礼程序在各朝各
代都有变迁。宋朝初年沿用六礼,后来因为程序繁缈,平民百姓无力应付,往往逃奔
他乡私自成蜡。南宋时,朱熹制定《家礼》,仅存纳采、纳征、亲迎三礼。
2、汉族旧时蜡姻礼仪习俗主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相亲、定焙阶段。媒、帖、聘。媒,即媒人。她是使焙事得以成立的关键人
物。有女之家,到了蜡嫁年龄尚无婆家;有儿之家到了迎娶年纪尚未娶亲;媒人就从
中介绍、从中牵线,男女双方的家长才能进入议焙的阶段。帖,即问名、纳吉礼。媒
人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讨来,看是否相合。老相合,男方即“下帖”,“帖”中有
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八字,把它送往女家。女家接下,表示答应这门亲事。聘,即
男方把财礼送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这是蜡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2)迎娶阶段。迎娶之前,女方家要准备嫁妆,在结蜡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方。
结蜡当天,新郎、新娘梳洗打扮,脸上喜气洋洋。男方多用花轿接亲,接回后进行拜
常仪式:新郎、新娘胸佩大红花,黄鱼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手牵火红绢带,在主持人的高声中,一拜大地,二
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此后是“闹洞房”。“闹洞房”的人闹得越厉害,越放肆,
意味着新焙夫妇日后的生活就越红火。
(3)认姻亲关系。顾名思义,是指蜡礼后,男女双方互认自己的宗亲、近亲。如
今,提倡蜡姻自由。大多数青年人都是自由恋爱而结蜡,焙礼仪式更为简单,没有古
时的繁琐了。
(四)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次须通过的礼仪或“脱离仪式”。它表示一个人最终脱
离社会,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我国民族众多,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宗教
信仰不一,于是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丧葬礼仪。这些复杂的礼仪都包含着共同的主
题:(1)表达对于死者的哀悼;(2)怀念死者生前的功德;(3)超度死者的灵魂,使其得
以安息;(4)通过各种祭祀,免除对死者的害怕及寄托对死者的美好祝福。
1、丧葬礼仪仪式主要有:初终、设床、小殓、报丧、大殓、出殡。
(1)初终。初终是指弥留之际。此时主要是确定死者是否已死。如死者确已停止
呼吸,围坐在四周的亲属一般都会嚎啕大哭。然后进行招魂。
(2)设床。招魂以后,即设床停尸。一般是不能让死者躺在原先床上。
(3)小殓(沐浴、更衣)。这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清洗装扮。一般是把死者
全身擦洗干净,穿上一年四季的衣服。
(4)报丧。这是把死讯及时报告给亲朋、邻居和有关部门。
(5)大殓。这是把死者的遗体抬入棺材的仪式。
(6)出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墓地及落葬日。选择墓地时一般讲究风水,
应选块好墓地。目的是希冀亡者的灵魂保佑生者。落丧日一般是在死者死后的第三天
埋葬。但也有存放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的,主要是看日期是否适宜安葬。二是将送
死者下葬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墓地中,这是葬礼的最后程序。按其程序大致有:封棺、辞灵、摔老盆、
起灵、上路、路祭等,在这些程序中,还有更为详细的规定。
将死者下葬之后,各种祭祀仪式就开始了。在传统丧葬礼仪中,有“做七”的习
俗。即自死者临终之日算起,每七天进行一次祭祀,直至“七七”结束。通常每一次
祭祀都有相应的内容,其中“五七”是大祭。“做七”之后,还有“周
年”、“三周年”等大的祭祀。
2、葬式
指对死者遗体的安葬方式,它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表现。在传统社会中,落
葬方式因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各时代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的不同而有所
差异。汉族主要采三改一拆 取土葬和火葬两种。土葬,即把死者放入棺木中埋在墓穴里的一种
安葬方式。火葬,一般是寺庙中的和尚圆寂后所采用的葬式。目前,在我国农村绝大
多数人死后仍采取土葬方式;而在城市中,则以火葬为安葬方式,因它大大简化,并
少占山地,政府正大力提倡。当然,目前的火葬一般并不请和尚了。
(1)土葬
土葬是将死者遗体埋入地下的一种葬式,在古代社会较为通用。上古时代,土葬
是最为简单、最为方便的掩埋尸体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尸体免受动物的侵害,而且可
以使死者灵魂得以安息。后来随着“入土为安”及“阴阳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五行”观念的深入人心,更
加强化了人们死后重归泥土的意识,土葬普遍化。土葬对尸体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
①把尸体直接埋入土中,或者将尸体裹上草席再埋入土中;②先将尸体装入棺材内,
再埋入土中;③修建墓穴,再放入棺材、随葬品等。
(2)悬棺葬
悬棺葬是将死者遗体放入棺内置于悬崖峭壁上的洞穴中的一种按葬方式。悬
棺葬分布地域很广,例如在两广、福建、江西、贵州及台湾等省还均有发现。悬棺葬
的产生历史也较为久远,据现有资料,最早的悬棺葬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悬棺葬的
葬地一般选在面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棺材距水面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有的甚至高
过数百米。这个特点反映出悬棺葬与居住在江河湖海的族群有着密切关系。
(3)水葬
水葬是将死者遗体或骨灰投入大海或江河中,属于原始的弃尸安葬方式。因其易
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传播疾病,所以为历朝历代所禁。在我国,水葬并不普遍,
采用水葬者多为沿海渔民或海员水手。其方法是将死者遗体直接投入大海中,也有的
将棺材放在海边,等涨潮时任其冲入大海。
三、中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在我国,有55个邹市明 少数民族,她们的人生礼仪也主要分为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焙
姻礼仪、丧葬礼仪等四个阶段。只不过他们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很不相同。下面就分这
四个阶段来加以叙述。
(一)少数民族的涎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生中的第一大礼仪,在人生诸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从诞生礼仪本
身所包含的内容看,实际上包括了孕育期和诞生期的所有习俗。
1、未孕前的求子习俗。在原始社会,人们对怀孕生子现象感到不可思议,因而对
女性生殖器加以崇拜。在我国就有些民族如摩梭人崇拜干本女神;白族供奉女性生殖
器石刻(白语“阿殃白”)等就是实证。现在,仍有许多妇女特别崇拜观音菩萨和“送
子娘娘”,祈求她们能赐以一男半女。
2、怀孕时的习俗。怀孕,民间俗称“有喜”,被认为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孕妇
在孕期间有许多信仰和禁忌。如孕妇不可吃生姜,不然会使孩子生六指;不可食兔肉,
不可见兔子,不然生的孩子会豁唇等。
3、临产习俗。按照古老的风俗.临产前的孕妇必须实行隔离。一般是另搭一“侧
室”令其独居。有的民族和地区,丈夫不能进产房,接生由“助产婆”或“催生婆”
担任。
4、诞生后的习俗。最常见的有“三朝‘(又名洗三)、满月、百日、周岁等,且
各有不同的形式。“三朝”,是婴诞生后第三天所举行的礼仪。满月,是婴儿长到三
十天时所行的礼仪。届时,亲朋好友前来馈送礼品。如长命锁,上写“状元及第”、
“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等,表达美好的祝愿。百日,又称百岁。将百日称百岁,
本身就含有祝贺婴儿长寿之意。周岁,又称“抓周”。“抓周”在于
预测孩子将来的志向。总之,诞生礼仪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中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种外,各民族还有其独特的风俗。
(二)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仪
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它是一种古老习俗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
义。在我国,大多数民族在青年成年后,行“冠”、“笄”之礼,但其表现形式各异。
1、冠、笄之札。所谓“冠”礼,指男子礼仪。如流行在我国朝鲜族中的“三
加礼”形式。它是指初加、二加、王加。初加时,即给男子结发髻,加网巾,加
冠;几天后,取下冠巾,换上纱帽;三加时,加上陵头。所谓“笄札”,是女子
成年时所行的礼仪。笄是簪子,女子到了十五六岁,在头顶上盘成发髻,用簪子插住,
表示成年。
2、穿裤、换裙。这也是成年仪式的一种。如永宁纳西族少年进入成年时,要举行
穿裙子和穿裤子仪式。这种改换服装的仪式,是作为成年人的标志。另外。凉山彝族
少年也盛行换裙仪式,年龄一般在十五至十七岁。
3、文身、染齿。这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传承。它可能和原始图腾崇拜、巫术活
动有关。文身在我国南方民族中曾经普遍流行过。就拿傣族来说,文身只限于男子,
民间认为文身是一个男子勇敢和成熟的标志,不文身会被女人讥笑,不容易得到女子
的喜爱。染齿,是女子成年时所举行的一种习俗。傣族女子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染齿。
这标志着她已成人,可以结蜡。
总之,各民族的成年礼仪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不管是冠、笄之礼,穿裤、换裙仪
式,还是文身、染齿习俗,它们都是男、女成年标志所举行的仪式。它表明男女成年
以后就享有和其他成人一样的权利,也承担一定的义务。
(三)少数民族的蜡姻礼仪
焙姻礼仪,简称蜡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仪,历来受到重视。在我国,各
民族的蜡姻习俗是丰富多彩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其焙俗的表现形式各异。
1、抢蜡习俗。抢蜡,又叫掠夺蜡。是指通过抢劫妇女来缔结蜡姻关系,这是一种
比较古老的焙姻习俗,如在云南德宏一带的俺便族中就有这种习俗。青年男女背着父
母互许终身,缔结蜡约。男方将女子偷偷领到山中密林处藏起来。女方父母得知后,
到处搜寻,三天之内找到,则认为男方愚蠢无能,男方不但得不到媳妇,要赔一大笔
钱财;如在三天内找不到,则抢蜡者可领着女子回寨,并可前往女家求焙定聘,履行
蜡姻手续。还有在云南红河一带的苗族,也有类似的蜡俗。
2、转房焙o所谓“转房”,是指兄亡后嫂嫂可转嫁给弟弟,或弟亡弟媳转嫁给兄;
姐亡后,妹妹续嫁给姐夫的一种蜡俗。在我国。许多民族都普遍存在着转房制,如壮
族、苗族、傀便族、伍族、布依族、蒙古族等。形成转房习俗的原因多种,其中一个
很重要的原因是使家族内的财产和劳力不致外流。
3、入赘习俗。入赘,又叫“从妻居”,是一种古老的焙姻习俗。在我国,许多少数
民族都有这种焙姻习俗。比如傣族、鄂温克族。鄂温克族的人赘有两种情况:一是女
方父母只有一个女儿,不愿女儿离开父母,便招一女婿到家,长期居住,女婿可继承
财产;另一种是短期入赘,即女婿到女家,过一段时间后,离开
女方家,另立门户。当然,采取这种方式的女婿没有财产继承权,焙后所生子女
从父姓。
4、不落夫家。不落夫家,指新娘出嫁后,只在夫家住几天便回娘家长住,与其夫
则偶尔相会,直至怀孕临产才被接回夫家。生下孩子后,才能真正落脚到夫家。这种
焙姻习俗,主要存在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惠安一带及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5、表亲蜡。表亲蜡分为姑表(舅表)嫡、姨表蜡。这是指那些姑表或姨表关系的兄
妹(或姐弟)之间结为夫妻的焙姻。如在土家族中有这样的谚语:“姑
妈女,顺手牵”,“舅舅要,隔河叫”,就是这种蜡姻习俗的反映。如今,由于《蜡
姻法》的贯彻和人们科学认识水平的提高,渐渐懂得了这种蜡姻习俗带来的危害,这
种落后的蜡俗正逐步消失。
除了如上介绍几种主要的焙俗之外,还有其他蜡俗。如:典妻、冥蜡、童养蜡、
指腹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已
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四)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次须通过的礼仪或“脱离仪式”。它表示一个人最终脱
离社会,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我国民族众多,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宗教
信仰不一,于是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丧葬礼仪。
1、葬式。是丧葬礼仪的组成部分。
(1)土葬。土葬,是我国又一比较流行的葬式,至今在广大农村还普遍沿用,成
了我国主要的葬式。土葬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都以一次葬为主,也有
二次葬的。如贵州安顺地区的苗族,广西的壮族以及海南岛的黎族等。
(2)火葬。火葬,又叫“火化”,是一种起源较古老的葬式。火葬在我国许多民
族中都曾流行。如我国西藏的藏族,活佛及达观贵人死后,举尸而焚,焚尸完毕,拣
起骨头灰烬,带到高山之巅顺风簸撒,或撒到大江大河之中,让水流漂走。其他民族
如甘肃的裕固族,东北的赫哲族也主要实行火葬。
(3)水葬。在康藏地区,也有此俗。人死后,由喇嘛诵经超度,然后再将尸体投
入河中,任期随波逐流。
(4)天葬。天葬,又叫鸟葬、风葬、野葬等。它实际上具有弃尸的性质,是古老
葬式的传承。天葬最早的方式是用苇箔裹尸,悬之树上,也有弃于荒野的。天葬最具
特色的是信奉佛教的民族。印度、缅甸、柬埔寨等佛教国家都实行天葬。在我国,藏
族、土族、普米族、怒族、羌族、拉祜族、畲族、裕固族等也实行天葬,葬式各异。
天葬有固定的场所,有专职的天葬师。
(4)塔葬及其他。塔葬,一般适用于僧侣阶层。有名望的活佛、喇嘛死后,
将尸体用药物处理,风干,然后置于灵塔之内。其他的葬式有悬棺葬,或曰崖葬
2、丧葬的礼仪
我国民族众多,葬式也较多样繁杂。在各种葬式中所表现出的民俗事象必然多种
多样。又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大多数民族都实行土葬,所以.在本文中着重讲述土葬礼
仪所表现出来的民俗。我国的土葬礼仪已延续了几千年,在各民族中形成了独特的程
序。这些程序一地包括停尸、招魂报丧、吊唁、入殓、送葬等。
(1)停尸。停尸是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仪式。一般来说人死
后,要为死者洗尸,穿上新衣,如是老者则穿寿衣。然后移尸到停尸床上,面部盖一
张纸。起长明灯为死者照路,最后上供品,停尸程序就算完毕。
(2)招魂。关于招魂仪式,出于民间的信仰和迷信观念认为,人死后灵魂和肉体
脱离,要到另外一个处所。因此,一般的作法是拿死者的衣服在房顶或门口呼叫死者
的名字,然后将在服盖在死者身上。
(3)报丧。分两种形式、一是在人死后的当天就报丧。放炮、鸣枪、吹竹号、敲
锣鼓、狐妖小红娘人物 铜锣,通知邻居和附近亲友。一是在丧事安排已定,由丧家晚辈或请邻居到亲
族、好友家中叩头报丧,或送丧帖书面通知,相当于现在的讣告。
(4)吊唁。吊唁是治丧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停尸居丧期间,亲朋好友和单位派人
前来慰问。
(5)入殓。是向死者遗体告别的仪式、土葬一般备有棺材。棺材上施以彩绘。铺
棺、装尸、盖棺有一定的程序。入殓时死者的亲属必须在场,有的孝子要抱尸入殓。
如果是女的死了,娘家人必须在场。
(6)送葬。是葬礼的最后一个排序。人死后,先选择墓地。墓地的选择一是请风
水先生,讲究葬地的龙脉要好。二是用占卜的方法选择墓地。送葬仪式,各民族均不
相同。按过去的现矩,出殡前先举行祭灵仪式。棺木停放在院子中央,贡献食品、祭
品、念祭文,棺木请青壮年汉子来抬(也有用车拉的),棺木前拴一匹白布,孝子们手
握白布,在前“引路”,一路上还鸣放鞭炮。到了墓地,将棺木置于墓穴中,先由孝
子填两锹土,然后由专人填埋,垒起坟堆作为标志。之后回家大宴宾客,表示丧家的
答谢。到此为止,丧葬礼仪就算完毕。
本讲小结
本讲着重介绍了人生四个主要阶段的礼仪一一诞生礼、成年礼、焙礼以及丧葬礼
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这四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是不相同的,其意义也是各
异的,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俗大观。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3:1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43748276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生礼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生礼仪.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