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11
“汉字”的起源文化及常规知识
关键词:文字汉字字体结构
内容摘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是社会进化、语言成熟的产物。任何一个民族都毫无
例外地拥有各自的语言。汉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字之一。经过历史长河的
洗礼汉字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才构成了汉字本身璀璨的文化。
正文:文字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文字问世之前,先民们主要利用实物
手段来帮助记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际需要。这些实物手段包括结绳、结珠、刻契、讯木
等。
关于结绳,《周易正义》引了《虞郑九家义》中如下的一段话:“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
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近世台湾的高山族、云南的哈尼族、傈僳族都曾如此。
刻契即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锯齿,用来记数。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大多采用
过此法。海南的黎族、云南的佤族和哈尼族在上个世纪中期仍然保留这种习俗。
实物记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据周有光《语文闲谈》中称,云南景颇族的载瓦handled 人曾出
现过实物情书、战书和和约。情书:用红、白、黑三色线缠一个芭蕉叶包,内有树根,表示
想念;石灰,表示希望会见;草烟叶,请对方吸后增加爱情。战书:三色线的芭蕉叶包,内
有土块,表示争夺土地;子弹,表示宣战。和约:竹筒一节,两端各刻一个缺口,代表议和
双方;中间刻一个缺口,代表中人;把竹筒一劈两半,各方保存一半。
继实物之后,古人记事和表达思想便进入了另一高级阶段——文字画阶段。文字画属于
前文字阶段。文字画不注重绘画艺术性,只浑沌地记录语言的大意,内容缺乏具体与准确,
因而不能算作文字,只能视为文字的滥觞。世界各地保存的原始壁画大都具有此类性质。
文字画后,真正的文字就逐渐产生了。因此说,文字最大可能是起源于图画。文字的创
造发明者无疑是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关于文字的缔造者,各国都有一些惊厥 相关的神化
传说。例如,古埃及的圣书字是知识之神托特所造,古巴比伦的丁头字(楔形文字)是命运
之神那勃所造,希伯莱文是摩西所造,希腊文是荷墨斯所造,婆罗米文是梵摩天帝所造,汉
字是仓颉所造。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自然也有他自己的文字——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代流传的“仓颉造字”
之说显然是一种神化的产物。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距今已三千多年。甲骨文无论在形体上还
是构造上都堪称成熟的文字。可以推断,汉字的诞生时间要远早于殷商。西安半坡村遗址出
土的一些彩陶距今有五、六千年,其上的一些刻划符号如“⊥、┿、╳、↑”等,极可能是
汉字老舍生平简介 的前身或雏形。汉字的产生对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保证了汉文化的
传播与发展;其次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并且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汉字源自图画,是原始图画日益简化的结果。早期汉字中的大
量象形字即是一个明证。由文字画到文字不仅过程漫长,之间的区别也十分明显:图画只表
示一个模糊、浑沌的概念,随意性较中班数学活动 大,并且不跟语言中的音节相对应;文字除了表达一个
相对完整、清晰的意义外,还具有一个特定的语音形式。结构的繁简与是否方便实用也是二
者的一些重要差别。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如拉丁文、斯拉夫文和日文等;一类
是表意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丁头字以及汉字。汉字能表意而不能表音,音
有限而意无穷。汉字的表意性质直接铸就了汉字形体繁杂、数量惊人的特点,客观上造成了
汉字难认、难读、难写的现状。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完善自身,其由象
形、指事、会意向形声的进化,正是出于弥补自身不足的需要。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文
字,之所以如此,形声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汉字的自身特点接下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汉字的一些常规知识。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22
汉字的字体变化
汉字是历史悠久的文字,它的字体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变异,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
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其中汉代通行的隶书是一个
重要的转折点,汉字的字体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向现行汉字字体过渡。从历
时的角度看,殷商到秦汉时代是汉字字体变化频繁的阶段,之后汉字的字体相对稳定,变化
趋于缓慢。汉字字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通行的汉字字体,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
从形体上看,象形字的图画性强,离事物新年儿童歌曲 原形不远;结构尚不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
法;字形大多瘦长,大小不均;笔画细长方折,繁简不一。从记录的内容看,甲骨文的主要
内容是卜辞,即商代王室占卜记录。
(二)金文
金文是商代、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熔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金文
的字形同甲骨文接近,但象形符号的图画性有所削弱,字形渐趋匀称、整齐、方正,笔画因
熔铸而成的缘故显得肥丰圆转,异体字仍然比较多。在文字构造上,形声字增多,汉字发展
的形声化趋势进一步明朗。
(三)篆书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大篆是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秦国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也
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小篆以泰山刻石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图画性较弱,符
号性增强,笔画比大篆简化,线条柔婉、圆转、略带弧形,形体呈竖长方形,结构整齐、匀
称,偏旁写法、位置趋于定型。
(四)隶书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到了汉代,
字形有了发展,更加简单易写,这种通行于汉代的正式字体叫汉隶。与篆书相比,隶书主要
有以下特点: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改造了篆书的偏旁,笔画进一步简化,线条平直、方
折,并显出波势,字形扁平,有棱有角。隶书对篆书的改造为现行汉字形体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在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楷书、草书和行书
楷书、草书和行书都由隶书发展而来。
1.楷书
楷书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又叫“真书”、“正书”。楷书保存了隶书的偏旁系统和基
本结构,取消了隶书的波势笔法,笔画平直,字形方正,易于书写。
2.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由隶书草化发展而成。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章草通行于汉魏,使用部分联绵笔,字与字之间不相牵连,书写趋于简便,但仍然保留
隶书的笔法和风格,用挑法,有波势。
今草成熟于东晋,字与字之间牵连相通,血脉不断,书写更加简易快速,但不容易辨识。
狂草出现在唐代,笔画联绵回绕,变化多端,书写放纵不羁,个性十足,实用价值不大,
几乎成为纯艺术化的字体。
3.行书
行书产生于东汉,字形流畅,易写好认,西晋以来,一直广为应用,是常用的手写体,
也是楷书最主要的辅助字体。
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趋势是逐步简化、符号化、定型化、规范化。
现行汉字的常规字体是楷书和行书,非常规形体则包括草书、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
主要见于印章、对联、匾额及书法作品中。从形成手段看,现行汉字则有印刷体和手写体。
1.楷书和行书
楷书在印刷品中占据主流,行书则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
2.印刷体和手写体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33
汉字的印刷体习惯上只指楷书的以下各种变体:1)宋体(老宋体、古宋体)2)仿宋体(真
宋体)3)楷体(大宋体)4)黑体(黑头字、方头字)。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
大到初号,小到七号。
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
于书法作品。
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偏旁
则是构成汉字的预制构件。
一,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与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历史上
被称为“永”字八法,现代则定为五种(横、竖、撇、点、折)。汉字的笔画多(平均10.75
画),计算笔画向来是一大难题。
笔画组合的三种方式:相离、相接、相交。
二,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现代偏旁分为成字和不成字偏旁。现代不成字的偏
旁在古代均为独立的字。从层次出发,偏旁还可分为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用部首给字归类始于东汉许
慎的《说文解字》。许氏首创540部,明代梅应祚的《字汇》归并为214部,后来的《康熙
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均加以沿用。《新华字典》调整为189部,新《辞
海》则为250部,《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为200部。
笔顺
笔顺是指笔画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原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卡耐基经典 上到
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然而文字的发展历史并没有停下它的脚步,它依旧在发展着。现如今的汉字正在经历着
由繁到简,有杂乱到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汉字是在不断进步的,汉字有着博大的胸怀,一方
面它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收其他文字的长处。总之我们的汉字会越变越好,
正如一位外国人士所说:“世界上有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
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参考文献: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新华字典(1998)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钱乃荣主编)江苏教育2001年,第五期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2007年7月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2:0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397442756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字知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字知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