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前沿》2004年第7期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任凤琴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科系南京210096)
[提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它在王阳明的哲学
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后来中
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王阳明不仅认为“知行”
是以“良知”为本体,知行合一并进;
而且还强调行而后有真知,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对今天仍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知行良知本体
[中图分类号]B24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8267[2004]07—0185—0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4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特有的一对范畴。
古代的哲学家大多都十分关注知行问题,比如,孔
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的“知之不若行
之”;程朱的“知先行后”;王夫之的“行可以兼
知,知可以兼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等等。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来的,这一思想在其
整个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中国哲学
思想的发展,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知行合一”提出的缘由及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王阳明为何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呢?他回
答说:“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
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
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
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
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①这里说得十分明
白,知就是行,把人们存在“一念发动”而产生的
不善之知彻底克服掉,不让它隐藏在心中。
其实王阳明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危机
提出来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是“凿空杜撰”,
而是“对病的药”。王阳明所生活的明中期,整个
社会处在激烈的动荡之中,统治阶级面临言行不
一,知行脱节的道德危机。他说:“天下所以不治,
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
誉”。②意思是明朝乱“乱”在“文盛实衰”,歌唱祖国歌词简谱 人们
只求“知”而不顾行。所以必须提出“知行合一”,
来医治“文盛实衰”、知行脱节,只知不行的时弊。
(二)“知行合一”的内涵
首先,“知”、“行”的界定。“知”与“行”最
早见之于《国语》和《左见习感想 传》。《国语周语》(上)
记载,邵公谏厉王时,曾说过“夫民虑之于心而宣
之于口,成而行之”的话。在《左传》中也曾提到
过“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见可而进,知难而
退,军之善政也”;“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等
等。事实上,“知”最初的含义难以确定,但历史
上却有“智”字。《说文》中曰:“智,识词也,从
白从亏从知”。《殷墟书契前编》的甲骨文智,无从
581
白字。后来“知”与“智”相通,有知道、认识、
智慧等义。而“行”有两种解释,一在卜辞中作卜
者的名字,二在甲骨文中作“Q”,本义指四通的
道路,《说文》中曰:“行,人之步趋也,?亍”。
步趋、走路是其引伸义,后又引申为行履、践履等
意思。
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
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中,“知”则是“良知”。那么,“良知”又该怎样
理解?其实,“良知”概念源于《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
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的良知良能,是指人的
天赋道德观念。他认为小孩的爱亲敬兄的道德情
感,是与生俱来的,不待学习就有的。在他看来,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亦是与生俱来,善
守而勿失,就可以成仁义礼智四德,这是人区别与
禽兽之所在。
王阳明继承的正是孟子的这一思想,而且进一
步把它视为每个人天生所禀赋的“心之本体”,他
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即所谓恒照者也,强调良
知是人人所共具有的“恒照”状态与能力,又把良
知看成即是天理,蛋炒面 即是道。他说:“良知是天理之
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夫良知即是道,
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③
“行”又是什么呢?一方面,“行”是指人们在心理
上的意念活动。每次王阳明都“意”、“念”并提,
很显然,“良知”的发用流行,即是意念,也就是
行了。如他说:“正要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
了”;“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④王阳明认为意
念有善恶两种属性,因而“行”也就有了“为善”、
“去恶”的两种心理功能。善恶在他手中并不是一
个对立物,而只是同一种心理活动的意念的两个层
面而已。
另一方面,“行”是“笃行”。“笃者,敦实笃
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
尔”。⑤他认为“笃行”,就是有的放矢的去做一件
事,行就是有目的的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惊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⑥他
已觉察到了“行”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何谓“知行合一”?如果我们单独地看,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但“知”与
“行”结合在一起,就是另外的意思。“知行合一”,
就是在“良知”的发用流行中,复明那被私欲隔断
了的“良知”之“体”。
在“知孤独伤感的句子 行合一”的体系里,“一”就是王阳明
所说的“良知”或“天理”;“合”是“复”的意
思;“合一”即是“复那本体”。那么,“知”与
“一”不是没有区别了吗?事实上,王阳明讲“良
知”是分“体”与“用”两个方面的。严格意义上
说,“知行合一”中的“知行”是不可分的,“知
行”即是“良知”的发用流行,也就是“良知”之
“用”;而“知行合一”终归于“良知”之“体”,
即是“良知”的体用合一。正如他说“知是行的主
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和行是一体的,所以,“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
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二、知行合一论
“知行合一”论,是王阳明早年所倡导的。据
《年谱》记载,是他三十八岁时主持贵阳书院时提
出的。其重要论述有以下几点:
(一)以良知为本体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知行合一是以良知为
本体的。就知来讲,团队名称大全 生理欲望、言行视动、学问思
辨和良知都属于知,但良知是知之本体。就知行合
一来说,生理欲望,言行视动、学问思辨和良知引
起的一切行为都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本
体。所以,王阳明把良知看成是第一意的知,以良
知为本体。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
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心
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
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
求。”⑦这就是说,心为身之主宰,良知为心之本
体,言听视动,学问思辨以至于孝悌、忠君、爱
民、恻隐都是由“心”所生。良知发为意念,意念
则是行之始,行则是知之成,意念落于具体事物,
就是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这样,意念就
成了心物关系的中介,知行合一的基础,知与行的
681
差别仅在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二)知行是一个功夫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说:“若会得时,只
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
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
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用鸡蛋做蛋糕 ,也只
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
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实躬
行,也只是个揣摩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
得真。”⑧可以看出,从知行合一说出发,王阳明特
别批判了两种行为现象:一种是“懵懵懂懂任意去
做,便不能思惟省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
一个知方才行得是”;⑨另一种是“茫茫荡荡,悬空
去思索,全不肯著实躬行,只是个揣摩影响,所以
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⑩对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
数人来说,主要的是困知勉行与学知利行,为此必
须把生命的每一瞬间都看成“成圣”的关键北京故宫资料 时刻,
时时处处通过涵养心性来清楚明觉自己的本然心
性,又依此明觉自察地履行人生道德义务。这也就
是致良知意义上的知行功夫的合一。在这里,王阳
明强调的是“知”、“行”不可分离的关系,行不能
无主意,故行不离知;知不能无手段,故知不离
行。
(三)知行本体同一
王阳明认为知行“只是一个”,“不可分作两
事”。也就是说,知与行就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
犹如手心之于手背,从这一方面看是手心,从另一
方面看就是手背,是一物两体。从“明确精察”的
方面看是知,从“真切笃实”的方面看是行,从一
事之“始”看是知,从一事之“成”看是行。例
如,王阳明曾对他的学生徐爱说:“故《大学》指
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
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
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圣人教人,必要是
如此,方可谓之知。”⑾
按照常识,喜爱美色,很好识别。知晓美色,
固然包含了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内容。但所喜所
好,毕竟是一种主观意识活动,不能直接等同于主
观见诸客观的行为。简言之,观念中的喜好美色,
并不等于给美色送花,向美色投抱等表示对美色所
“好”的行为。但是,在他看来,如此区分便属于
“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会导致“终身无行”,“终身不知”的严重后果,而
之所以要把“知”与“行”作为一件事来看待,正
是为救治此病而开出的“对症的药”。
在这里,王阳明确实看到并抓住了知与行统一
的一面,但把统一夸大为等同。其实在观念中往往
识别了有价值的东西立即就会在感情上认同起来,
很难将识别的过程和认同的过程截然区分为两个过
程。可他却是以观念中的“所了”、“所好”主观硬
性地分为知与行,这是不恰当的。
(四)知行合一并进
这一问题可谓是对上一问题进一步的补充,着
重点在于从过程的空间展开,来说明知与行是一件
事,知的拓展,也就是行的深入。
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说:“既云‘交养
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
可疑矣……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
进,亦自断无可疑矣。”⑿王阳明是以“知行并进”
来论证知行合一的。他认为,“必有欲行之心,然
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也就
是说,人们有了旅行的动机和目的,然后再出发去
旅行,实质上,这已接近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
动的思想,然而他把行动的目的等同于行动本身,
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
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
上。所以他反复强调只晓得说些孝悌的话并不是真
正的孝悌,用现在的话为言行一致,认识与行动相
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行
合一则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
(五)行而后有真知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他独特
地解释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真知必然包含行,知
而不行,只是未知,何为真知?他说:“食味之美
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先知食味之美
恶者……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
待身亲履历而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⒀与此说法相
类似,王阳明还提出躬行才算是真正的学。他说:
“如言学孝,则必服老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
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
始固已即是行矣”。⒁意思是说认识来源于并依赖于
781
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
物的具体知识。这种情况不光对一般人来说是这
样,就是对“知天理”的圣人亦是如此。他说:
“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
烦”,虽圣人“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
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正
是从这种行而后的认识出发,王阳明主张在“日用
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反对“自误误人”
的“料想臆度”。
因此,在知行合一的立场上,善的动机仅仅只
是完成善的开始,并不是真正善的完成,行而后有
真知实质在于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意向
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把自己真正实现的意向变为
现实的道德性。
三、知行合一的合理因素及理论缺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是
第一次以良知为本体的,它重点突出了知与行的统
一,颂扬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是知行范
畴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更重要的是它应时代的需
要而产生,在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重要
作用。
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的合理因素在哪里
呢?当然,其合理因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突破了
程朱理学“知先行后”学说的教条,从“知行合
一”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在一些问题上触及了真正
意义上的知、行问题。如提出了知行不是对立矛盾
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等等;二是知行合
一并进、行而后有真知,接触到真知发源于直接经
验,知依赖于行,猜测到知行的某种辨证关系,既
反对不知而行的盲动主义,又反对只知不行的空谈
主义,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具有唯物主义的
合理因素。
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不不成功便成仁是什么意思 是完美无暇的,
它也有其理论缺陷性及时代局限性:王阳明的尽心
之学虽熔铸着儒家内圣外王和经世致用的实学精
神,但其在本质上却过分强调其良知道德理性的价
值,忽略了知识理性的客观性及其合理性,从而妨
碍了尽心之学所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
挥。
注释:
①《传习录》下,页961
②《传习录》上,页81
③《传习录》下,页961
④《文录三答魏师说》,页2171
⑤《答顾东桥书》,页451
⑥《答顾东桥书》,页421
⑦《传习录》上,页61
⑧《传习录》上,页41
⑨《答友人问》,页2081
⑩《答友人问》,页2081
⑾《传习录》上,页411
⑿《答顾东桥书》,页421
⒀《答顾东桥书》1
⒁《答顾东桥书》,页451
⒂《王阳明全集》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2月1
参考文献: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下)[M].上
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年1
[2]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
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1
[3]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
1985年1
[4]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M].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
[5]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7年1
(责任编辑:邑享)
881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1:0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35728275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答顾东桥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答顾东桥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