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摄影

更新时间: 阅读: 评论:0

买卖合同范本-面试缺点

山水摄影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基友是什么)

1

14山水画的意境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惆怅

..

(chóuchàng)真zhì(挚)浮光掠

影(lüè)

暮ǎi(霭)渲

染(xuàn)朝

朝暮暮(zhāo)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

....

”“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

赋予对象以生命。

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

悉。

(2)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

....

,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

..

,意境会更鲜明。

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

(4)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

..

,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堂皇气势宏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

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

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

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

(1)[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进入”与“感受”调换位置。

(2)[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智慧”后加上“的境地”。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

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而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就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

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C.中国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是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

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为标本。

D.齐白石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才让虾在他的笔下活起。可见,画家只有对客观对象有深刻的认识、

感悟,画出的画才能传神。

【解析】“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有误。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作者先提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

再以人们熟悉的中国诗词为例,阐明了景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获得意境的方法是深刻认

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出画画要有意境,还要注意运用好的表现方法——意匠,

使论述更全面。

2

基础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

的感情、高度的加工。绝不能把描

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suǒ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

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

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

行。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充沛

(pèi)suǒ(索)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衷)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疏乎”,正确写法是“疏忽”。

(3)“引人入胜”中“胜”的意思是(C)

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

C.优美的景物或境界D.能够承担或承受

(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这样还谈得上什么意境呢?

7.学完本课,班里开展“李可染作品欣赏”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李可染《万山红遍》以近3亿成交创其拍卖纪录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在3日北京保利春拍近现代书画拍卖夜场中,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

遍》以2.9325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目前是今春拍卖场上单品成交额最高的中国

艺术品。

作为今年保利春拍的领衔之作,该画此前预展时估价2.8亿元人民币,引起众多收藏家的兴趣。今

晚正式拍卖时以1.8亿元起拍,经过数轮竞价,最终以2.55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达到2.9325亿

元。

(2)李方搜集了一些关于《万山红遍》的资料,准备介绍给同学,抄写时出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甲]围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的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乙]该系列

作品画工独特,扣人心弦,充分显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的精华。画作均为巨碑式丰满构图,采用了大量

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无限喜悦;同时以浓厚的墨

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白墙、山上飞瀑和山下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而前景溪涧则

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把“围绕”改为“以”(或删去“为主

题”)。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显现”改为“体现”。

(3)李方听说美术馆正在举行“李可染画作展览”,想去参观,但他妈妈想让他在家好好学习,请你帮忙

劝说李方的妈妈。

示例阿姨,我们语文课上正在学习李可染先生写的文章,李方去参观画展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欣

赏画作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高雅的情趣,对我们的诗歌欣赏和写作也会有很

大帮助。我和他一起去,边看边交流,您看行吗?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3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回答问题。

8.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

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

的认识。

C.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

境,难以打动人。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景物充满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

愿望,才能创造别具一格的意境。

【解析】“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一句理解有误。

9.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开头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诗中描写自然的景色与山水画绘出的景色都包含了感情,诗人、画家都需营造意境,寓情于景。作者以

广为人知的诗歌意境为例,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10.作者是如何论述“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这一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

正确吗?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说明。

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坚忍的品

质,而当我们在冬天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蓬勃向上,此刻,通过实地

观察和近距离接触,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11.你如何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

的深刻含意。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都融合了写作者与

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写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构成客观景

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12.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

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

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作时,时常被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

引,被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动、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

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

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

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

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③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

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

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追求的不是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

4

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人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

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也是中国绘画历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

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

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

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

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

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一样题上或多或

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

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

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

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

(有删改)

13.请简要概述全文的论述层次。

文章先提出中国山水画具有意境美的观点;再分别论述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空灵之美、外象之美、诗意之

美;最后指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自然之妙,才能

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14.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举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营造出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中国山水

画的空灵之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5.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④段作简要概括。

①画题富有诗意;②画的构思、章法、形象和色彩富有诗意,诗情与画意交融;③画面上适当的诗词字句

增添了画的诗意。

16.从全文看,当代创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国山水画?

①创作的山水画应该具有空灵、外象和诗意之美;打破时空局限,为欣赏者提供想象天地,做到人文与自

然的统一,诗情与画意的交融。②山水画的创作者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感悟造化。

第13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

分析论证过程,可采用以下方法。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的三段论

结构方式。往往又演化出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等多种结构方式。

2.明确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3.弄清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4.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性的词语。

[答题模板]

题型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本文论证过程是什么?/概述全文的论述层次。

模板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从而条理清晰地证明了……观点。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0:0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32128274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水摄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水摄影.pdf

上一篇:爆发式起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山水摄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山水摄影
    买卖合同范本-面试缺点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基友是什么)114山水画的意境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惆怅..(chóuchàng)真zhì(挚)浮光掠.影(lüè)暮ǎi(霭)渲.染(xuàn)朝.朝暮暮(zhāo)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
  • 0℃爆发式起跑
  • 0℃电脑怎么发邮件
  • 0℃死亡赔偿协议
  • 0℃ppt水印怎么加
  • 0℃酸辣汤面
  • 0℃外委
  • 0℃基本尺寸
  • 0℃郊县
  • 0℃我是白痴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