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
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
《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
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
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第一章译注
作者:孔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
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及注释全屏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
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
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
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
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
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
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第二章译注
作者:孔伋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
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
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
(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
(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
(4)忌惮:顾忌和畏惧。
第三章译注
作者:孔伋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注释
①鲜:少,不多。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8:1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25549273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孔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孔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