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音

更新时间:2023-03-16 03:44:00 阅读: 评论:0

李白王者-大熊猫的习性

伴音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变形金刚2攻略)

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分析及维

LT

一、彩色故障

二、图像故障

三、伴音故障

四、光栅故障

一、彩色故障

1.图像无彩色故障

(1)故障现象

在接收彩色节目时,画面上只有黑白图像而无颜色,调节天线、频率微调

钮和将色饱和度及对比度调大仍无效,而伴音正常。这类故障现象可细分为两

种;所有频道都无彩色,特定频道无彩色。

(2)故障分析

在彩色电视机中,产生黑白图像的亮度(Y)通道与重现彩色图像的色度(F)

通道是分开的,所以当画面上只有黑白而没有颜色时,说明亮度信号处理电路

和基色矩阵电路以及彩色显像管工作基本正常,故障范围是在色度通道。所有

频道都无彩色的故障通道是由于色度放大、ACC电路、消色器、色副载波振荡及

色同步电路等部分工作不正常造成的。因为色度放大器或ACC电路损坏,则无

色度信号通过或输出幅度很小;若消色器使色度通道中断,彩色也自然没有了。

另外,如果色副载波振荡器停振,色同步解调器就失去基准副载波;如果色同

步选通及分离电路有毛病,则色副载波振荡器也不能正常工作,都将使色差信

号不能被解出。再有,彩色全电视信号传送电路有故障,使之不能传送到色解

码器;色解码器的供电正常,将使色解码器停止工作。总之,只要上述几部分

电路有一部分有毛病,致使信号中断,就可能使色处理电路无三路色差信号输

出,而只有正常的亮度信号经亮度通道送到基色矩阵,则在彩色显像管三个阴

极上只有亮度信号而无三基色信号,故只能显示正常的黑白图像,从而造成无

彩色的故障。

应该特别指出,彩色电视机中设置的消色电路,在以下5种情况都将动作,

到使色度通道关闭。①加到解码器的色度信号太弱。在接收远区弱台时,这是

正常现象,否则说明天线、馈线或高、中频通道有故障,使色度信号受到很大

衰减。在这种情况下画面上背景杂波很大。②PAL开关失常,不能提供逐行倒相

的副载波。常见的故障原因是无行逆程脉冲输入或集成电路内部PAL开关损坏。

③色同步信号丢失。若色选通脉冲或移相网络失常,都会使色同步信号丢失。

另外ACC色度放大器有故障切断色信号通路,也会使色同步信号丢失。④压控

振荡器失常,通常的表现为停振或相位失锁。这多是由于集成电路内外有关元

件变质、损坏以及APC鉴相器不能锁相造成的。⑤消色电路本身有故障。其故

障既可能出在外电路,也可能出在集成电路内部。

若仅特定频道无彩色,是故障原因是天线(位置、高度、方位)馈线与调谐器

匹配不良,或本振频率偏调,自动频率控制AFT不起作用,或高、中频幅频特

性变差以及AGC失效等,如果黑白图像质量也较差,则故障多出在高放级。

(3)检修方法

检修图像无彩色故障的常规方法如下:

①检测IC消色、识别滤波端电压是否正常来判断消色电路是否动作。若此

端电压正常,说明消色电路未动作,则无彩色故障出在色同步信号分离之后的

色放大电路中;若此端电压异常,则说明消色电路已动作,应用强停消色法进

一步故障。

②应用强停消色法来判断故障部位。若强停消色后图像着色了,说明故障

出在消色电路本身或使消色器动作的相关电路。然后根据着色的情况,经分析

再进一步区分故障部位。若强停消色后仍然不着色,则说明故障出在色度放大、

副载波振荡或色度解调电路。

③交、直流电压检测法。通过检测有无彩色信号或有无辅助信号时直流电

压应变化点(管脚)的电压有无变化;直流电压应相等的各引脚的电压是否相

等,以及有关脚的直流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就可以判断故障部位。给万用表如

接视频检波器,沿色信号流程依次检查,就可以发现信号中断点,以找到故障

部位。

④用电容跨接法来判断是否出现开路故障。若用0.01F电容将色度通道的输入

电路、梳状滤波器、45移相电路或行逆程脉冲引入电路短路,如果跨接后图像

着色了,则说明开路点出在被跨接电路中。

⑤用测电阻法验证故障。采用上述方法判断故障范围之后,对于开路或短

路性故障,可通过电阻检测来证实,并且可发现故障元件。若已判断集成电路

有故障,一般需再对有关引脚的电阻进行测量,以防误诊。

⑥用并联、替代法检查故障元件。对被怀疑为开路、失效的故障元件,可

直接用同规格元件并联检查(如检查消色识别端滤波电容、APC输出滤波电容

等),对不易准确检测的元件,可采用良品元件以替代法进行检查。

⑦波形检测法。根据彩色图像传送原理,欲在电视接收机屏幕上重现鲜艳、

逼真的彩色图像,在彩电中必须正确地传送、处理和恢复色度信号,否则就会

造成彩色故障。因此检修些故障最好的方法采用波形检测法。

实践证明,巧修图像无彩色故障主要是采用波形检测法,再配以电压、电

阻测量。对于集成度较高的两片式彩电,由于外部元件减少,更需要采用此法,

并可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具体操作有两种行的方法:①沿信号流程跟踪检测;

②抓住关键点进行分割检测。

另外,在测量波形时,还可配合使用强停消色法、调节色饱和度和对比度来判

断故障;也可以通过必要的调整(或替换元件)使所示的波形恢复正常来排除

失调型(或损坏型)的故障。

2.彩色时有时无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屏幕上呈现的图像时而有彩色,时而无彩色,黑白图像

和伴音基本正常。

(2)故障分析

这种仅与彩色信号有关的彩色不稳定的故障,是由于解码器的色度通道不

畅、元件性能时好时坏或消色、识别电路故障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色饱和度

电位器或电路不良,色同步电位器失调,色度信号、色同步选通脉冲或行逆程

脉冲加到解码IC的电路时通时断、元件性能时好时坏、接触不良或幅度太小,

以及解码集成电路间歇工作。总之,凡是图像不着色故障所指出的原因中任一

检修“爬行”故障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重调梳状滤波器来判断故障。在梳状滤波器中设置了幅度和相位调整元

件。若调节直通信号幅度调整电们器或延迟相位调整线圈,“爬行”现象消失,

则属失调性故障;若调整能使“爬行”减轻,也应先行调整;如果调整无效,

就即时恢复原位。

②根据“爬行”程度来区分故障。观察“爬行”程度,宜在接收标准彩条

信号时进行。若色调基本正常,“爬行”严重(即全部彩条上都有“爬行”,

则可能是梳状滤波器损坏(延迟线损坏或直通信号耦合电容失效),或者是梳

状滤波器延迟时间不准确。若青、绿、紫、红四色条“爬行”严重,色调失常,

则故障出在PAL开关及其控制电路、色副载波恢复电路。

③检测直通信号与延迟信号幅度来发现故障。若两路信号幅度不等,应检

查或替换幅度小的一路可疑元件;否则应试换延迟线或集成电路。

5.彩条缺色,黑白画面正常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重现的彩条颜色有较大的失真,而且色感单调,若把色

饱和度调至最小,黑白画面正常。仔细分析其颜色的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a.彩条只有黄、绿、蓝色,缺少红、青色。接收彩色图像时,明显地感到

缺少鲜艳的红色。

b.彩条只有红、绿色,缺少黄、蓝色。接收彩色节目时,蔚蓝(青蓝)色

的天空与绿色的草地将连成一片,变得不易辨别,整个画面的彩色部分只有单

调的红、绿色,而缺少五颜六色的真实色感。

c.彩条缺少绿、紫色,而多红、蓝色,接收自然风光时,感到缺少生气勃

勃的绿色。

(2)故障分析

目前,彩色电视机都是利用基色矩阵将三个色差信号(R-Y、B-Y和G-Y)

分别与亮度信号(-Y)混合,产生R、G、B三个基色信号加到彩色显像管的三

个阴极,来重现彩色图像的。因此,当某一色差信号丢失后,各彩色的颜色会

产生变化。这是因为丢失色差信号后,未抵消的亮度信号,起到基色信号的作

用。根据三基色原理,很容易得出各种色调颜色变化的规律。

在单片式色解码器中,G-Y色差信号由电阻矩阵取出同步检波器输出的一

部分R-Y信号和一部分B-Y信号相加而得到的。因此,当R-Y和B-Y解调

器输出不正常时,G-Y信号也就得不到正确的恢复。可见,在G-Y矩阵之前,

R-Y(或Fv色差分量)、B-Y(或Fu色差分量)信号电路的故障都将影响G

-Y信号,使各彩条上绿色成分的含量改变,以致三种荧光粉中有两种得不到正

确的激励,所以这种故障造成的影响比只丢失一个色差信号更严重。

在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中,造成此故障的原因在于梳状滤波器、同步检波

器、色副载波振荡器输出电路、G-Y矩阵以及三色差信号在集成电路内部的输

出电路。

检修中发现,当色差信号幅度减小,引起颜色变化的程度较轻,表现为某

基色或相应的补色均淡。其故障原因是解码集成电路性能不良或馈送电路元件

变质。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宜采用以下方法:

①在接收标准彩条情况下,仔细观察各彩条的颜色变化。

观察时应特别注意有关基色和相应补色的两彩条显示的情况,即对Fv或R

-Y看红与青色条的变化:对Fu或B-Y看蓝和黄色条的变化;对G-Y则看绿

和紫色条变化情况。这是因为这两条的色差信号幅度最大,丢失后色条变化也

最明显。

②分别检测G-Y、R-Y、B-Y三色差信号来判断故障部位。若只有一路信

号不正常,则故障出在R-Y、B-Y色差信号输出电路或G-Y矩阵电路;若有

两路信号不正常,则故障必然出在G-Y矩阵之前的色解调电路之中。

6.画面缺基色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图像时,在屏幕上重现的彩色图像颜色单调,不鲜艳逼真。接收

标准彩条时,画面缺红(绿或蓝-相应的色条变为黑条)各色偏青(紫或黄),

无黄、紫(黄、青或青、紫)色。如将色饱和度关至最小,或接收黑白图像时,

白色部分变为青(紫或黄)色,人物脸部呈暗青(暗紫或暗黄)色。

(2)故障分析

根据三基色原理,利用红、绿、蓝三种基色,就可配制出自然界中的五颜

六色。彩色电视机正是利用传送三基色来传送彩色图像的。在电视机中恢复三

基色时,若丢失了某一基色,例如丢失红基色,则屏幕上呈现的只是由绿、蓝

两种基色相混色的图像。原来由三基色等量相加的白条,现只有绿、蓝两基色

相加而变为青条。其它各条的颜色,由于缺少了红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造成

色调异常。最明显的变化是相应的基色条变为黑条。

在采用基色激励的彩色电视机中,三基色信号是在基色矩阵电路中恢复的,

因此基色丢失的故障是出在基色输出电路和彩色显像管部分。

当色解码板与显像管驱动板之间的某一连线断开,某一电阻开路,就使相

应基色输出管截止,同样会造成基色丢失。

若彩色显像管某一枪损坏,不能发射电子就使某一种荧光粉不能发光,也

会造成某一基色丢失。

另外,若三电子枪的暗平衡电位器之一调节不当,使某电子枪先截止,也

会在画面较暗时造成此故障。

应指出,由于从色差解调至显像管阴极均采用直接耦合,当某基色信号丢

失后,都要影响显像管的阴极电位,因而光栅也要偏向其补色。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仔细观察故障现象,根据画面上人物皮肤颜色的变化,就能判断丢失哪

一种基色。最好接收标准彩条,根据屏幕上重现彩条颜色的变化情况,立即就

能判断故障。

②检测基色输出管的集电极电压、基极电压、显像管阴极电压,以及激励

信号。根据上述和电压的变化,就可以发现故障部位或元件。

③检查显像管。看灯丝是否点亮;阴极引线是否断,或用测量显像管灯丝、

灯丝和阴极、阴极与栅极之间的电阻,可判断显像管的故障。

④重调暗白平衡。重调白平衡可发现失调故障。

7.底色偏色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图像的彩色失真,整个画面明显地偏向某一种颜色,所

有色调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真;若接收彩条,白条偏色最明显,但其它条只偏色

不失色,若将色饱和度电位器关至最小或接收黑白图像,则出现底色偏向某一

色的单色图像。若调节亮度,仔细观察低亮度时白色部分的偏色和高亮度时白

色部分的偏色,情况有所不同。

(2)故障分析

电视机彩色图像的底色能否得到正确的恢复,与图像信号直流分量的传送

和恢复情况有关,而尤其重要的是显像管三枪调制信号直流分量的平衡(通常

三枪的阴极是平衡的,但并不绝对相等。这是因三支电子枪或三束电子的特性

不一致,其电位略有差别)。彩色电视机经较长时间使用后,荧光粉的发光效

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白平衡电位器往往出现程度不同的接触不良,以及

元件变质,就导致三电子束不平衡,合成光不再是纯白色,从而引起底色偏色。

所以,在彩电电视机中发生底色偏色的原因有四个:

a.电视机的白平衡未调整好或因为电位器接触不良而受到破坏;

b.显像管某一枪衰老,发射效率降低或有故障,某色荧光粉发光效率下降;

c.红、绿、蓝视放电路有故障;

d.色差解调器不正常,使工作点偏移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接收彩色图像时,调色饱和度、亮度旋钮来判断故障部位:将色饱和度

调至最小时,看底色偏向何色,就可判断故障出在三路基色通路的哪一路。再

调亮度,若低亮度的白色偏色,说明暗白平衡失调;若亮度的白色偏色,则说

明亮白平衡失调。

②仔细观察偏色情况,来判断故障原因;若底色偏向某基色(红、绿或蓝),

则故障原因是该基色显像管阴极电压偏低;若底色偏向某补色(青、紫或黄),

则故障原因是对应基色的显像管阴极电压偏高。

③检测、比较R、B、G三路各关键点电压来确认故障:在正常情况下,显

像管三阴极、三基色管的集电极电压近似相等(一般相差只有几伏);三基色

管的基极电压也基本相等。因此经检测发现某一路电压偏离正常值较多,则故

障就出在这一路。

④通过调整白平衡检修:若偏色较轻,一般通过重调白平衡可以修复。若

低亮度区白色偏色,应重点调暗白平衡;若高亮度区白色偏色,重点应调亮白

平衡。在调整时,只要稍加注意,不能发现白平衡电位器本身的故障。暗白平

衡调节电位器也常叫偏置或截止(cutoff)电位器,亮白平衡电位器则也叫激

励电位器。

检修这种故障时,优先采用调整白平衡的方法,能达到巧修的目的。

白平衡的调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严格地说该利用维修开关按下列步

骤进行:

a.设定显像管加速极电压至最小。

b.旋转红、绿、蓝暗白平衡电位器和亮白平衡电位器到中间位置。

c.接收黑白图像信号,把亮度、对比度调到最小。

d.设定维修开关到“维修”位置。

e.顺时针旋转加速极电压调节电位器,到刚呈现亮线。然后把亮线颜色相

对应的两个暗白平衡电位器反时针转到底。

f.再顺时针方向缓慢调节加速极电压,直至在荧光屏上刚出现一条水平色

线为止。

g.记住此水平带的颜色,然后顺时针方向缓慢调节其它两色的暗白平衡电

位器,直至各色的水平线均出现一点点为止。再统调三个暗平衡(截止)电位

器以得到纯白色。

h.恢复维修开关至正常位置。

i.把亮度、对比度调至最大。

j.调节亮白平衡(激励)电位器,以在高亮度区得到纯白色的图像。

k.反复g、j两步调整,直至在整个亮度范围内都能得到正确的白平衡为

止。

在检修中,也可采用简便的调试方法。在接收标准彩条时,首先将色饱和

度调至最小,以呈现灰度等级条,然后将亮度调低至白条刚刚出现,调整暗平

衡电位器,使低亮度的白条为纯白色;再将亮度调至最大使白条最亮,调整亮

平衡电位器使高亮度的白条也为纯白色。最后反复调整一下,就能实现白平衡。

如果没有彩条信号,在接收彩图时也可进行,只要分别根据图像低亮度和高亮

度的白色区进行即可。

8.电视机工作一会儿后彩图颜色发生失真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刚开机时彩电重现的彩色图像颜色逼真,过一段时间(10~20分钟)后彩

图的颜色就失真。若将色饱和度关至最小,刚开机时底色正常,能重现黑白图

像,工作一段时间后,黑白画面上显出特定的颜色,底色也偏色。关机冷却后,

再开机,故障现象将重复出现。

(2)故障分析

根据彩电传送原理,电视屏幕上重现的彩色图像是以与发送端相同的三色

比例来恢复的。如果彩色电视机的三色通道因故障失去平衡,就会使三基色光

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彩色失真的故障。若将色饱和度关至最小,则解码

器输出的色差信号为零,只有亮度信号,在基色矩阵电路或显像管有故障的情

况下,恢复的三基色光将失去平衡,从而使黑白图像着色。

这种与工作时间有关的故障通常是由于电路元件的温度特性不佳引起的。

如果解码集成电路、晶体管或阻容元件的温度特性不好,随着电视机工作时间

的增加,机内温度不断升高,致使这些温度性能不良元件的参数随温度上升而

变化,导致工作点漂移,破坏了电路的平衡,引起黑白图像着色、彩色图像彩

色失真。

另外,当彩色显像管衰老以后,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其特性就会有较大

的变化(即显像管的发射能力随开机时间长短而变化,荧光粉的发光效率也会

随之变化),因此白平衡就受到破坏,而使彩图颜色失真,黑白图像着色。

(3)检修方法

检修这种与温度有关的故障,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监测解码集成电路三色差信号或三基色信号输出端引

脚的直流电压及显像管三个阴极的直流电压是否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漂移来判

断故障。如果解码集成电路各输出脚的直流电压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表示它

的性质变差,应予以更换。如果显像管三个阴极电压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则

表示有一个或两个基色输出管性能变差,应予以替换。

②用摸温法来判断故障元件。等故障现象出现后,关掉电源,用手指背面

(这样比较安全)去接触有关元件,通常过热者即为故障元件。

③用重调白平衡和检测显像管发射电流来判断显像管的故障。若排除其它

电路故障后,此故障现象仍然存在,就可试调白平衡。如果图像能恢复正常,

则证实显像管确有故障。若测得显像管最大阴极发射电流小于0.3mA,就表示显

像管衰老,则应更换显像管。

9.画面局部有彩色斑块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画面局部区域的彩色明显失真,将色饱和度调到最小或

接收黑白节目时,则相应的部位出现色斑、色块。

(2)故障分析

在彩色显像管上,只有当红、绿、蓝三电子束全部准确地击中相应的荧光

粉点,才能正确重现图像的色彩。因此,画面局部出现彩色斑块是由于电子束

误击中其它荧光粉点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是:显像管内外钢铁制件被机外磁场

(包括地磁场)或机内部件(如扬声器、变压器等)的漏磁磁化,自动消磁电

路(ADC)失常,色纯磁退磁或松动,显像管外偏转组件松动或内荫罩板变形、

移位、扭曲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听开机时荧光屏四周是否发出“嗞、嗞”声来判断自动消磁电路是否正

常。若开机的瞬间能听到“嗞”的一声响,说明ADC电路工作正常;否则,说

明机内自动消磁电路未工作。用万用表检查消磁线圈和热敏电阻,就可发现故

障。常见的故障是:消磁线圈插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热敏电阻开路。

②排除电视机外围磁性物质和机内漏磁部件。若怀疑故障由某部件漏磁引

起的,可将它暂取出或换位以检查确认。确认后可先更换位置,若无效则应更

换良品,然后再经多次开、关机,能消除轻度磁化的故障。

③进行人工消磁。排除机内磁化源后,若机内自动消磁还不能完全消除遗

留故障,就应进行机外人工消磁。若人工消磁还不能彻底解决,则应检查机内

外是否还有强磁场存在。

④重调色纯度。在执行具体操作时,稍加留心还可发现色纯磁环或偏转线

圈松动以及色纯磁环退磁的故障。

⑤用替代法检查显像管。若经上述检修无较或只有短期功效,就可以采用

试换显像管法来判断故障是否由显像管内部机械误差造成的。在换彩管前还可

试将彩电侧立或倒置,看显像管换位后故障现象能否消失,如能凑效就能进一

步证实是显像管内部机械故障。对于倒置后彩色斑块能消失的彩管,还可将彩

管卸下转180倒装,同时分别将行、场偏转线圈的两根引线对换后继续使用。

10.彩色变色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图变色的故障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刚开机时,屏幕上重现的彩色图

像颜色即失真,并伴随画面暗、图像淡,在观看过程中图像的颜色一直在变化,

过数分钟后自动恢复正常。若将色饱和度关至最小,则在开机的一段时间内黑

白图像着上“假彩色”。二是刚开机时彩图颜色正常,随着收看时间增加逐渐

变淡,直至全消色,呈现黑白图像。关机冷却后再开机,上述两种故障现象均

会重复出现。

(2)故障分析

前一种发生在开机后一段时间内的变色故障,通常是显像管早衰造成的。

在开机时,因灯丝温度较低,阴极温度尚未稳定,使图像暗谈、颜色失真。如

果显像管的某一枪(束)或两枪(束)早衰,则白平衡受到损坏,黑白图像将

着上彩色(这种彩色并非景物本色,故称为“假彩色”);而传送的彩色图像

因三基色比例发生变化,将产生颜色失真。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灯丝温度升

高并稳定,阴极的温度也稳定了,故阴极发射能力也就逐渐提高并趋向正常,

从而图像亦恢复正常。黑白图像上的“假彩色”消失彩色图像颜色也就正常。

后一种开机后颜色逐渐变谈的故障,通常是由于解码集成电路特性不良造

成的。开机后,机内和片内温度逐渐上升,如果集成电路内部温度补偿元件失

效,随着温度的增高,造成色放大器、解码器等电路的工作点漂移,直至将色

度通道关闭或解调不出色度信号,就会造成彩图逐渐褪色甚至消色的故障。

由于这种变色故障是可逆的,所以关机冷却后再开机,故障现象会重复出

现。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观察故障现象是否每次开机时都存在。如果变色现象

只是偶然发生,则可能是电视台播放质量不佳造成的;如果每次开机时,故障

重复出现,则确实有故障。

对于后一种变色故障,还要统计故障现象发生的时间长短,如果故障只发

生在几分钟之内,暂时不修也无妨,如果故障时间较长(约十几分种)或逐渐

增加,均属故障。

通过检测彩管引脚和解码集成电路引脚电压来判断故障。若彩管引脚电压

变化不大,则变色故障是由显像管阴极早衰造成的;若解码集成电路管脚随之

变化,则故障是由集成电路特性不良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其温度会升高,

用摸温法可进一步确诊。

其次观察彩图变色的程度,如果颜色失真不严重,可采用临时补救措施(如

提高显像管灯丝电压,给IC加散热片等)若失真严重或想彻底排除此故障,只

有更换元器件。

11.彩色延时出现的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刚打开彩电接收彩色节目或更换频道时,荧光屏先只出现黑白图像,经数

秒或数分钟后才能出现彩色,但伴音始终正常,然后一直能正常收看。

(2)故障分析

从故障现象来看,黑白图像和伴音正常,只是图像延迟着色,说明故障出

在色度通道。在彩电的色度通道中,主要对色度进行控制、放大、处理和解调,

而造成彩色滞后数秒以上出现的现象只能发生在解调过程中。

为解出色度信号,首先要恢复色副载波,在彩电中是用锁相环路来产生与

色同步信号准确同步的色副载波,其频率要精确到4.43361875MHz。它主要由压

控晶体振荡器和APC(鉴相器)两部分组成,并受色同步信号控制。根据锁相电

路的工作原理,相位锁定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但只要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在捕捉

范围之内,这一个过程很快就完成。现出现数秒以上的延时,其原因恐是压控

振荡器频率偏移太大或锁相环路捕捉范围缩小之故。因此可以判断故障出在色

副载波恢复电路。常见的原因是APC鉴相电路输出电压不适(由色同步调节不

当或元件接触不良引起)或压控振荡器的自由振荡频率偏离(由IC内外元件及

晶体变质、损坏引起)。

(3)检修方法

巧修彩色延时故障应从调整色同步电位器入手并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先调整色同步电位器(兼调色相回路或色相电位器),再开机观察彩色

延时现象是否消失,并反复进行。若调整有效,说明是失调性故障。

②若调整色同步电位器无效,应检查该电位器是否存在开路或接触不良的

故障。

③用示波器或频率计检测色副载波振荡器的频率是否准确;用万用表鉴测

APC鉴相器输出电压,来判断IC内外电路故障。

12.图像彩色错位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电视节目时,屏幕上重现着色错位的彩色图像,即彩色在图像的

右侧溢出,形成黑白与彩色不重合的图像。将色饱和度调至最小,黑白图像正

常。

(2)故障分析

在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所占有的频带是不一样的,它们的

接收机的解码器中要分别通过相应带宽的电路,然后一起加到基色矩阵恢复成

三基色信号,去激励彩色显像管。由于色度通道的频带比亮度通道窄,所以色

差信号到达基色矩阵的时间将滞后于亮度信号约0.5~0.7s。这两种信号的时间

差,就可能导致重现的黑白图像与着色错位,形成彩色与黑白不重合的图像。

为了避免这种故障出现,在彩电的亮度通道中必须接入一根延迟时间约0.6s的

亮度延迟线,并在阻抗匹配情况下工作,来确保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同时到达

显像管。

因此,黑白图像正常,出现彩色错位故障的部位在亮度延迟电路。常见的

故障元件是亮度延迟线损坏或短路,以及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失配。

在特殊情况下,色度通道中的行延迟线变质,如延时不准,频率特性变差也会

造成图像彩色与亮度错位的故障现象。

由于这种故障的原因单纯,只要确认故障现象后是容易检测的。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故障现象。

此故障的特点是画面上出现两个图像:一个黑白图像,一个彩色图像。两

个图像内容相同但不重合。将色饱和度调至最小,黑白图像正常。

如果接收黑白节目或单看黑白图像有彩色“镶边”或一条水平白线错开成

两条或三条色线,则属静会聚失调故障。如果接收彩色或黑白节目,图像的右

边均出现彩色“镶边”并随调谐器的调谐而变化,则属彩色拖尾故障。待判明

确实是本故障时,再按下列方法检查。

①用短路法来判断亮度延迟线是否有故障,用替代法确认故障。

②用万用表检测匹配电路的故障。

13.彩色不鲜,缺少层次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广播节目时,屏幕上重现彩图的色彩暗淡,层次不清。将亮度、

对比度、色饱和试调至最大图像质量仍无改善。将色饱和度调至最小,黑白图

像也很淡薄有时甚至无黑白图像。

(2)故障分析

现行的兼容彩色电视是利用传送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来传送彩色图像的,

如果亮度信号被衰减或丢失,就会形成此故障。因此,这种故障是出在亮度通

道。

检修时应注意:彩电中亮度、对比度和色饱和度三个旋(按)钮调节不当

对图像是有影响的,检修时应反复、仔细调整,否则会形成假故障。若亮度调

得过大会使彩条的色饱和度降低,亮度调得太小则会使彩色变暗,失去鲜艳感。

对比度调得过大时,会使左面彩条亮度增加,右面彩条亮度减小;对比度调得

过小时,全部彩条的亮度降低,而且和彩条间的亮度差亦减小。至于色饱和度

调节不当,就要使彩色的浓淡发生变化,出现颜色过淡或过浓的画面。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接收标准彩条信号,观察各色条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故障:如果白条与黑

条一样黑,其它色条均很暗,说明亮度信号已完全丢失,可按无黑白图像有彩

色故障所述的方法检修。如果白条发灰,其它色条均变暗,说明亮度信号被衰

减,则应沿信号流程逐级检查。

②用信号循迹法找出故障部位:用示波器或万用表串接视频检波器由前向

后逐级检测亮度信号幅度,若测到某点信号幅度与标准值相差甚多,则故障就

出在此点前的电路中。

③用测直流电压法找出故障部位或元器件:通过检测亮度通道集成电路有

关脚的工作电压来判断故障部位或元件。

④用代替法找出故障元器件:对于用万用表不易准确检测的元件,可用替

代法检查。

14.彩色雪花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在接收彩色广播节目时,画面上出现彩色雪花,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彩色图像淡薄,画面上有明显的彩色雪花点,好像下“彩色雪”时的情

景。

②彩色图像基本正常,而画面的背景上有彩色雪花干扰。

③仅接收黑白节目时,画面上有彩色杂波,看起来好似蒙上一层带有彩色

的窗纱一样。

(2)故障分析

根据彩电传输原理,彩色雪花是由噪声电压通过色度通道进入彩色显像管

而产生的。

在接收彩色节目时,若色度信号较弱或色度通道噪声电平较高,就可能在

淡薄的彩色画面上产生彩色雪花。如果色度信号并不弱,但在传输中受到干扰,

则会在正常彩色画面的背景上产生雪花状的彩色干扰。

在彩色电视机中,设置了消色器,当接收信号较弱或接收黑白节目时,它

会自动地将色度通道关闭,以避免色度通道的杂波干扰,使看到的黑白图像比

较清晰。若消色电路有了故障,在接收信号很弱或收看黑白广播时,色度通道

仍然敝开,则色度通道的杂波就会反映在电视屏幕上,即在画面上形成彩色窗

纱般的彩色杂波。此外,消色电路出故障后,在不接收信号时,光栅上会有明

显的彩色杂波点,屏幕类似“彩纸”。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将色饱和度调至最小,观察黑白图像上有无黑白雪花;若黑白图像质量

差,同时存在黑白雪花,就表明天线或高频调谐器有故障;若仅有彩色雪花,

则故障出在色度通道。此时需进一步检查图像是否正常。如果图像彩色淡薄,

则是色度放大器有毛病;如果图像彩色基本正常,则是色度放大电路中存在干

扰;如果仅黑白图像上有彩色杂波,则说明消色电路有故障。

②检测消色、识别滤波器电压来判断故障部位:接收黑白节目时,色解码

集成电路的消色、识别滤波电压是否在低电平,否则故障就出在集成电路的内

部消色检波电路或有关的外接电容。

③检测色饱和度控制电压来区分故障:若消色、识别端电压正常,而色饱

和度控制端电压不正常,则故障出在消色放大器电路中。

④用替代法检查外接电容或集成电路的故障。

二、图像故障

1.无图像无伴音有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将电视机调谐在有电视广播的频道上,显像管屏幕上只有光栅没有图像,

扬声器中无伴音;光栅上可能有“雪花点”或没有“雪花点”两种情况。经仔

细调整有三种可能:①所有频道无图像,无伴音。②个别频道无图像无伴音。

③预选开关式彩色的选台开关有一档无图像,无伴音。

(2)故障分析

从故障现象来看,有光栅说明电源和扫描电路工作正常,无图像无伴音说

明故障出在高频调谐器或中频通道。

如果屏幕上有“雪花点”(扬声器中有噪声――以下相同),则故障原因

是天线系统不良,或调谐器(主要是高频放大器)不良;如果屏幕上无“雪花

点”(扬声器中无噪声――以下相同),则故障原因是图像中放、视频检波以

及中放AGC电路等有故障。

若只是个别频道无图像无伴音,说明故障出在调谐器内UHF或VHF的高、

低频段。如果用选台开关选台仅在某一档发生无图像无伴音现象,则故障元件

就被局限在与这一档有关的电路之中。

由于彩电遥控电路形式繁多,工作原理较复杂,为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

故暂时不讨论因遥控系统造成的无图无声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调节频道预选开关,察看故障现象是发生在所有频道、

个别频道、还是出在预选开关的某一档。

其次观察屏幕上杂波点多少、浓淡来区分故障部位。若有明显(多而浓)

的“雪花点”,说明混频器、中放电路工作基本正常,故障出在天线系统、调

谐器高放电路或预选器;若无“雪花点”,则说明中放电路有故障,而“雪花

点”少而淡,则是调谐器的混频电路或前置中放有故障。其规律是:“雪花点”

越多越浓,故障部位越前。

检修此故障时,宜采用触击法或人体感应法。当给中放集成电路输入端注

入触击杂波或人体感应信号之后,若屏幕上无反应,说明故障出在中放集成电

路及其外部元件;若有反应,说明故障出在中放之前。若有反应,则改从调谐

器输出端注入杂波信号,若此时无反应,则故障在声表面波滤波器及有关耦合

元件。反之,若有反应,则故障出在高频调谐器。再触击调谐器输入端,根据

反应可进一步区分天馈线与调谐器的故障。这样可以实现快速检修。

此外,通过测量调谐器各端电压,前置中放各极电压和中放IC各脚电压,

根据电压的变化,就可分析、判断故障。特别是正常情况下有些电压相等管脚

的电压变得不等了,就说明集成电路有故障。

2.无图像有伴音有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打开电视机接收彩色电视节目时,扬声器中有伴音,屏幕上没有图像,只

有光栅。将对比度和色饱和度调至最大,仍不见图像。细听伴音,似乎音轻有

些失真。

(2)故障分析

在彩色电视机中,由于图像信号、伴音信号均先经调谐器、中放(延迟AGC)、

视频检波、预视放等电路处理后再行分离。因此公用通道出故障对图像和伴音

均会有影响,所以无图像有伴音故障必然出在图像信号与伴音分离之后的电路

中。另外,如果仅亮度通道有故障,屏幕上会出现模糊的彩色图像(失去图像

细节);若仅色度通道有故障,则荧光屏上出现黑白图像,所以此故障还应出

在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分离之前,即出在亮、色信号公用的视频通道中。

由于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在频域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公用通道特性不

良,对两种信号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调谐器或中频通道特性不良对图像信号

和伴音信号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仍然可能引起无图像有伴音,或无图像伴音

轻或失真的故障,检修时应予以注意。当按常规找不到故障时,就应考虑是否

这部分电路有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要仔细调整电视机,认真观察故障现象。经仔细调整

后如果图像出现了,则属调谐器偏调故障;如果调整无效,才可确认为无图像

有伴音,或无图像伴音轻、失真的故障。

其次,根据伴音是否正常可判断故障部位。若伴音正常,说明故障出在图

声分离点之后;若伴音轻或失真,则是高、中频通道特性不良造成的,可能的

故障原因是调谐器频率特性调偏、声表面波滤波器特性严重偏移、视频检波回

路失调、AGC失控以及中频放大器不良等。

再次,用替代法检查特性不良的故障元件,也可代换调谐器试验。

3.图像对比度不足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屏幕上呈现的彩图看起来感到轮廓不清,色调失真。若

把色饱和度调到最小,屏幕上呈现的黑白图像很淡薄、对比度弱,反复调节亮

度、对比度也无法得到层次丰富、对比度适宜的图像。此故障的现象还可细分

为画面上有“雪花”或无“雪花”两种。

(2)故障分析

屏幕上呈现的图像淡薄是由于加到显像管的图像信号幅度太小的缘故。因

此,此故障涉及的范围是从天线至显像管(包括显像管)的整个图像通道。凡

是能使图像通道增益减小,电视机灵敏度降低的因素都是引起此故障的原因。

当画面上有“雪花”而图像淡薄、对比度不足时,故障范围为调谐器的混

频电路、图像中放或AGC电路、图像视放电路以及显像管等。常见的故障原因

有:调谐器的混频及输出电路不良,前置中放、SAW特性不良或失配,中放集成

电路、视放电路不良或外部元件变质、失调等。

在接收条件差或弱场区接收出现此故障时,通常不是电视接收机有故障,而应

通过改善天线系统,或增设天线放大器来解决。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应观察画面上的“雪花”程度来区分故障范围。由于

整机的噪声系数主要取决于高放级的噪声系数和它的功率增益。所以当调谐器

的高放级及其之前的电路有故障时,整机噪声系数将增加,而使屏幕上“雪花”

显眼。高放级之后的各极电路若有故障,对整机噪声系数影响不大,故不会产

生明显的“雪花”。

其次用示波器检测各关键点全电视信号的幅度可以区分故障部位。若中放

集成电路输出端的全电视信号幅度正常,则故障出在视放部分;否则,说明中

频系统有故障。中频系统的故障通过检测中放AGC电压可以进一步区分故障是

出在中放集成电路,还是由调谐器的混频器、前置中放或声表面波滤波器性能

不佳造成的。

检修图像淡薄、“雪花”明显的故障时,可先调节高放AGC延迟量,看画

面上“雪花”是否消失,图像能否变浓。如果画面能恢复正常,则属调整不良;

如果调整无效,须仔细检查天线有无损坏,馈线有无断线,再通过检测RFAGC

电压来判断是高放AGC电路有故障,还是高频放大器不良。

对于调谐器内部故障,可用整件替代法检查和修理,积累一定经验以后也

可进行内部检修。

4.“跑台”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将电视机调在某一频道收看电视节目时,图像(或伴音)会逐渐变得模糊、

失步(或失真),以至消失;若重新调谐,则在另一个位置上又能继续收到图

像、听到伴音,但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2)故障分析

“跑台”是使用电子调谐器彩色电视机特有的故障。因为电子调谐器的选

台是通过调节加在变容管上的电压来实现的,若加到变容管上的反向电压不稳

定,或调谐电路元件性能不稳,就使本振频率或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发生变化,

导致产生“跑台”现象。因此,这种故障大多出在调谐电压产生电路,其次是

调谐器中的调谐电路。

(3)检修方法

检修“跑台”故障,可从检测加到调谐器上的调谐电压开始。首先断开调

谐电压的连线进行测量,如调谐电压不稳定,则故障是由外部旁路电容或调谐

电压形成电路元件不良引起的;如调谐电压稳定不变,则故障是由调谐器内部

元件损坏引起的。

检修此故障时,应仔细观察故障现象,通过转换频段察看各频段是否都有

“跑台”现象来区分故障部位。如各频段均存在“跑台”故障,说明故障出在

公用部分;否则,到相应的频段中去找原因,并且应注意故障发生的过程。逐

渐发生跑台故障大多是由于元件漏电引起的,突然发生的跑台故障与电压不稳

定有关。

另外,通过按键或开关将AFT断开,观察故障现象是否仍存在。若故障现象消

失,则故障出在AFT电路,否则与AFT电路无关。

待判明故障部位之后,用电阻检查法来检查故障元件。对于变容管可用万用表

R×10kΩ档逐个测量其反向电阻,正常时为无穷大。对于旁路电容器可逐个测

量其漏电阻,也可用替代法来检查。此外,还可用直观法检查。如果发现回路

电容或滤波电容边上有黑色纹路,或电容及变容管周围很脏、积尘,则说明元

件漏电。

应该指出,使用扫频仪可以准确、方便地判断调谐器内部故障部位。通过

测量混频管基极上的高放幅频特性、本振频率和跟踪状态随调谐电压改变而变

化的情况(正常时高放幅频特性的中心频率与本振频率之差应等于图像中频)

来判断是哪一级的变容管损坏。若改变调谐电压(即自动搜索选台或手动选台)

时高放幅频特性曲线只是平移而跟踪变差,则是本振级的变容管性能变差;若

改变调谐电压时高放幅频特性曲线形状变化较大而跟踪情况尚好,则是高放级

变容管配对性能变差之故。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更换与原变容管特性一致的

变容管才能修复。如果没有单只合适的变容管,那只能将整套变容管一起更换,

才能恢复原要性能。

5.图像不稳定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打开电视机屏幕上重现的光栅正常,但接收到的图像不稳定:图像上部扭

曲,或图像漂移,甚至重现紊乱的画面,对比度也不正常,而伴音正常。

(2)故障分析

电视机的光栅、伴音正常,说明电源、光栅形成电路工作正常,电视机公

用信号通道也是能工作的。图像不稳定的故障出在调谐电路或图像稳定电路(例

如AGC电路、同步分离电路)。若仅图像上部扭曲是RFAGC失控造成的;若图

像漂移,通常是调谐电压不稳定引起的;若画面紊乱,则说明高放与中放AGC

电路均失控。当然,同步分离电路不正常也会引起图像不稳定,但对比度不会

失常。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观察对比度是否失常、图像不稳定现象是否在UHF和

VHF频道都出现来区分故障部位。若对比度失常、接收全部频道都有故障,说明

故障出在信号通道的公用部分;若故障只发生在UHF频道或者VHF频道,那么

故障出在调谐器内部UHF部分或VHF部分。若对比度正常,则图像不稳定的故

障应到同步分离电路中找原因。

若调节RFAGC延迟电位器后,图像恢复正常,则为失调故障。当手触及电

位器时,图像有变化或恢复正常,则说明该电位器虚焊或接触不良。

第三可用测电压法来检测调谐电压、AGC电压是否正常,以判断供电电路、

集成电路电压的故障

此外,还可用替代法来检查元件漏电或性能不良的故障。

6.水平、垂直均不同步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电视机屏幕上画面呈现斜条纹或杂乱花纹,且沿垂直方向不断滚动。调节

水平(行)、垂直(场)同步旋钮,图像仍无法稳定。

(2)故障分析

在电视接收机中,行、场同步信号是由行同步分离电路取出,并经行AFC

电路、积分电路去控制行、场振荡器而实现同步扫描的。为了消除杂波干扰对

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在中频通道中设有自动杂波消除(ANC)电路。因此ANC电

路或同步分离电路出了故障,同步信号就可能因受阻而中断,行、场振荡器因

失去同步信号而自由振荡(振荡频率不等于行、场同步信号的频率)或分离出

来的行、场同步信号幅度均很小,不足以同步行、场扫描振荡器,都会造成此

故障。

此外,当公用通道及其AGC电路出了故障,调谐器、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可

能变小或变大,而使检波输出的视频信号过小或中放末级进入饱和状态,导致

同步头被压缩,结果不是分离出来的同步信号变形,就是将图像信号也一起“切

出”。这样,电视接收机中恢复的同步信号就不正常,无法使画面同步。所以

公用通道及其AGC电路故障也是造成图像不同步的原因之一。

(3)故障分析

检修此故障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首先反复调节行、场同步电位器,如果水平斜条纹或垂直滚动状况有变

化,说明同步分离电路或AGC、ANC电路有故障;否则,说明故障出在行、场振

荡器。

②用示波器检测输入同步分离电路的彩色全电视信号,或输出的复合同步

信号波形,可以判断故障是出在公用通道电路或AGC电路,还是同步分离电路

有故障。

③反复转换频道,检测电视机在有无输入信号两种状态下同步分离电路输

入或输出端直流电压的变化,来判断故障部位。若输入端无变化,则故障出在

同步分离电路之前;若输入端有变化而输出端无变化,则故障出在同步分离电

路。

④检测有关电阻或直流工作电压,可进一步判断故障元件。

⑤如果仅特定频道画面不同步,则应分析此频道的特点,并从该频道有关

的元件中去找原因。

7.水平(行)不同步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电视机屏幕上呈现黑色、彩色相间的斜条纹,黑色的行消隐斜条纹既可能

向左倾斜,又可能向右倾斜,并且斜条的疏密不同。调节行频电位器,仍不能

获得稳定的图像。

(2)故障分析

根据电视图像传送原理来分析,行不同步的故障是由于电视接收机的行振

荡频率与被接收电视信号的行频不一致造成的。电视机的行振荡频率低时,斜

条向左下倾斜;频率高时,斜条和右下倾斜。如果收、发频率相同而相位不一

致,会使图像分裂或左右扭曲。

从图像紊乱(似乎被撕裂)的现象来看,是行不同步的缘故。集成电路彩

电通常用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来实现行同步的。它集成电路的内部AFC鉴

相器、行振荡器和外部积分电路、积分滤波器组成。

当行AFC鉴相器有故障时,它就无法控制处于自由振荡状态的行振荡器;

当行振荡器的内外电路有故障或元件变质时,会使行振荡频率偏离过多。这两

种情况都会引起行不同步。此外,行同步输入电路有故障使同步脉冲无法输入,

行逆程脉冲积分电路有故障,则会使此较锯齿波无法形成,都会造成AFC电路

无法工作。因此,行不同步故障的原因是行AFC电路工作失常或行振荡器的振

荡频率偏离过多。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是,首先调整行同步(行频)电位器并仔细观察症状变化情况。

如果屏幕上斜条的倾斜方向会发生变化(即由向左变成向右或相反)或在某一

点能看到稳定的整幅图像(也可能得到的是一幅分裂的图像),即存在点同步,

则故障必定出在鉴相器或同步输入电路。若调整后画面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或

斜条纹只有疏密变化而方向不变,也不能瞬间出现整幅图像,则说明故障出在

行振荡电路(元件损坏或变质)。

其次通过检测输入的全电视信号,行逆程脉冲和比较锯齿波脉冲信号是否

正常来判断AFC电路的故障。若信号中断,则故障出在中断处;若输入信号正

常,则故障出在IC内部或外接的AFC积分滤波器。通常先排除外部元件故障之

后,再到集成电路内部找原因。

对于行频偏离过多的故障,主要通过检测集成电路有关脚的电压(包括电

源端脚的电压),可采用替代法检查。

8.垂直(场)不同步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电视画面不停地向上、向下滚动或跳动(当图像不完整时,屏幕上同时出

现水平状场消隐黑带,随图像一起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垂直(场或帧)同

步旋钮时,画面仍然无法稳住。仔细观察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图像随机滚动,

二是画面(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单方向滚动。

(2)故障分析

由电视传像原理可知,图像滚动是由于电视机的场振荡频率与电视信号的

场频不一致之故。在电视机中,先经幅度分离(即通常所说的同步分离)取出

复合同步脉冲,然后再用积分电路进行宽度分离取出场同步脉冲,送到场振荡

器以实现垂直同步。因此,垂直不同步的主要原因就在场积分电路和场振荡器

这两部分电路。当场积分电路出了故障,场同步信号就不能加到场振荡器,出

现第一种情况的故障;当场振荡电路有了故障,致使场振荡频率与场同步信号

频率相差过大,因而图像出现单方向滚动。

此外,如果加至积分电路的场同步信号失真或幅度过小,也是很难取得同

步的。这时故障在于AGC电路、ANC电路,或同步分离电路。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应调节场同步(场频或称帧频)旋钮,看画面变化情

况来判断故障。若经调整后图像稳定,则为失调故障;若画面能在调节中的某

点得到同步(画面瞬间稳定下来,即存在点同步),并且以此点为界线图像朝

相反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滚动,这就说明场振荡器没有被场同步脉冲触发或

是场同步信号幅度过小,因此故障原因是场同步分离电路(积分电路)工作不

正常;当来回调节场同步旋钮时,图像滚动速度变化而方向均不变(即一直向

上或向下作单方向滚动),或速度、方向均不变,就说明场振荡频率偏差过大

或超出场同步引入范围。这种情况多半是场振荡电路中决定时间常数的外部元

件变质或损坏之故,也可能是集成电路的毛病。

其次用示波器检测场同步分离电路各点波形,发现无信号处,再用万用表

检查附近的元件(电阻、电容)是否损坏,就可以很方便地发现故障元件。

对于场振荡频率偏离的故障,用万用表检测有关电阻,或用良品电容器作替代

试验,就能将故障排除。

检修实践表明,仔细观察画面上场消隐黑带移动或弹跳(离屏幕下边沿几

厘米时的弹跳)的规律,将有助于分析判断故障。如发现图像由下而上滚动,

就表示场振荡频率偏低,通常是决定场频的电阻变值(增大),用万用表检查

能很容易找到故障元件;反之,图像由上向下滚动,就表示场振荡频率过高,

通常是决定场频的电容器漏电或容量减小,则可用替代法来发现故障元件。移

动速度越快,表示场频偏差越大。如果消隐黑带快移到下边沿(略差几厘米)

时,出现有规则的弹跳,这就进一步证明场同步电路工作正常,并有场同步脉

冲加到场振荡器,只是场频偏高之故;如果弹跳或移动与图像的黑白内容有关

的话,则说明图像信号已混入场同步信号,故障出在ANC电路或同步分离电路。

9.收不到电视节目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电视屏幕上只有光栅,使用手控或遥控按键均不能接收到电视节目,

即出现无图无声故障。仔细分析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全部频道都收不到电视

节目;二是部分频道收不到电视节目。

(2)故障分析

一般来说,有光栅、无图像、无伴音的故障是出在电视机的高、中频通道。

可能是元件损坏或供电不正常。

红外遥控彩电与普通彩电相比,增加了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微处理

器及接口控制电路等部分。这样,操作指令信号有两个传输途径:遥控(无线)

方式是通过遥控发射器上的按键经发、收系统将指令信号输入微处理器;本机

键控(有线或称手控)方式是由面板上操作功能键将指令直接输入微处理器。

可见,遥控与手控之差别仅在于指令信号的传输途径不同,而遥控彩电与普通

彩电的区别在于选台、模拟量控制信号是否经微处理器处理。因此,造成故障

的原因不仅在于高、中频通道本身,而且与选台控制系统密切相关。

此外,遥控彩电通常设置一块受微处理控制的“AV”(电视/录像)板,

电视广播及外接的视频、音频信号均要经过切换才能加到视放和音频放大电路。

因此受控的“AV”切换电路有故障,也会造成收不到电视节目的故障,应予以

注意。

(3)检修方法

遥控彩电发生故障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观察有无雪花点,判断故障是出在高频还是中频系统。一般来说,有雪

花点故障出在高频通道,无雪花点故障出在中频通道。

②通过测量频段选择、电子调谐和高放AGC电压等三种电压来区分故障是

出在高频通道还是控制、选台系统。若三种电压正常而收不到电视节目,故障

出在高频通道;反之,说明控制、选台系统有故障。

③仔细观察屏幕字符显示和测量电视/录像(“AV”)切换电压,来判断

视频、音频切换电路的故障。以区分故障是出在微处理器还是“AV”切换集成

电路及其外部元件。

④跟踪检查电压不正常的根源。通过检测微处理器相应控制端的电压来判

断故障是出在微处理还是出在接口电路。具体检测方法视接口电路形式而异,

灵活地使用直流、波形或其它简便的方法。

⑤利用搜索状态进行检查。用本机或遥控按键让彩电进入搜索状态,再用

几只万用表同时监测或用一只万用表轮流检测频段选择电压和调谐电压,可迅

速发现故障。如果BL、BH、BU端依次出现12V电压,BT端电压在0.5~30之间

平稳变化,且高放AGC电压正常,说明故障出在高频调谐器;如果相应端无电

压或电压变化规律不正常,则故障多出在微处理器或相应接口电路中。

然后再用电阻检查法或替代法发现故障元件。

10.自动搜索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当需要用自动搜索键选台时,屏幕只出现一闪而过的画面,待所有频段搜

索完毕后还是捕捉不到任一电视台节目。若改用手动选台,经仔细调谐可以预

置电视节目。另一种情况是在自动搜索过程中,屏幕会短暂出现被搜索到的电

视台的劣质画面,但无法存储起来。

(2)故障分析

彩色电视机自动搜索选台原理是微处理器接到使用者按健传来的自动搜索

选台指令后,经内部CPU处理,输出调谐控制的脉宽调制(PWM)信号和波段控

制码,经电平转换接口电路,获得0~30V周期性变化的调谐电压。同时频段译

码集成电路输出相应的频段切换电压。这两种电压同时加到调谐器,使调谐频

率按VLàVHàU频段及频率由低到高快速搜索。当电视机接收到电视信号并将复

合同步信号作为识别信号反馈到微处理器时,其中的计数器对行同步脉冲计数,

如在1.2ms内能计到14~24个脉冲时,就说明同步信号确实存在,则微处理器

放慢调谐电压的变化速度(即放慢搜索速度,通常慢数十倍),然后接通AFT

电路,将主机板输出的AFT电压加到微处理器,使它执行寻台操作,进行频率

跟踪,则图像中频始终保持在38MHz附近,即实现对某一频道的准确调谐,并

按规定程度指令将调谐好的电台节目的有关数据以频道位置号的地址存入存储

器,随后再按固有的程序指令将调谐好的电台节目继续向频率高端进行自动搜

索,直到把所有能接到的电台依次搜索完毕,自动停止,并回到起始频道号的

位置,正常接收电视节目。可见,自动搜索过程是按预先设计好的固有程序逐

步进行的,在自动搜索调谐过程中,同步信号起细调作用,AFT电压完成微调,

自动搜索一个频道的任务就完成了,待将调谐数据在入EAROM中,再继续搜索。

由以上分析得知,要完成自动搜索电台,除微处理器正常工作外,识别用

的同步信号和微调用的AFT电压必须同步加入微处理器,缺少任何一个信号都

将使自动搜索功能失效。因此。造成此故障主要原因是同步信号或AFT电压未

加到微处理器。

此外,若主机板上提供的AFT电压不正确(偏调),会使它产生的调谐电

压偏离精确值,造成电视信号调谐不准而形成此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要通过手动选台试机来确诊。如果手动搜索或选台很

难看到图像或根本看不到图像,则微处理器、电平转换电路、调谐器等部分可

能存有故障。只有用手动搜索或选台时能看到图像出现,再经细调能获得最佳

图像和伴音,才能确认是自动搜索功能失效的故障,然后按下述方法检修。

①测调谐电压,应随搜索扫描在0~30V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频段切换电

压也应跟随变化,这样就可排除微处理器的故障。

②用示波器检测微处理器的同步信号输入端,若无复合同步信号输入,则

应跟踪检查直至主机板的扫描电路,信号中断点就是故障所在之处。

③检测微处理器AFT输入端的电压在图像出现点(即图像一闪而过点)附

近,AFT电压是否有高、低变化。若此脚电压一直不变,就说明主机板AFT电压

没有加到微处理器,则可沿信号传输路经逐一检查,定能找到故障元件。如果

没有发现损坏的故障元件,还可调节AFT回路试之。

11.记忆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电控制系统功能失效有多种表现:

①重新开机或转换频道时,原先预置的节目数据(包括频道和音量、色饱

和度、对比度)消失,需重新调节才能收看。

②自动搜索预置选台后不能存储所有频道的节目,调节好的音量、色饱和

度、对比度也不能记忆或很快消失。

③遥控器上的“正常”键失效。

(2)故障分析

在遥控彩电中,通常用一块专门设计的EA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它有

彩电工作时要任意写入或读出各种数据,可随意修改存放的数据,并且在关机

后不会丢失。该存储器用来存储各频道调谐数据(频道号、频段、AFT状态、调

谐电压等),音量、色饱和度、对比度控制数据和三个固定参数(音量30%、

色饱和度50%、对比度80%),最后收看节目台号数据,不同工作状态(自动、

手动调谐)时各种程序数据。要使这只外接存储器正常工作,要加上+5V和-

30V(有的用+30V)两种电压(+5V是存储器工作电压,-30V用于电记忆或

改写),输入时钟脉冲,还必须在其片选端、状态控制输入控制信号以保持数

据输入、输出通道畅通。因此,造成记忆功能失效的可能原因是:电源供电不

正常,微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印制板线条断裂,或存储器损坏等。

根据遥控电路预置选台流程,微处理器只有在收到较强的复合同步信号和

AFT校正电压,确认搜索好一个电视节目后才输出片选信号和调谐电台的有关数

据给存储器,使之将调谐数据存入。因此,当反馈到微处理器的复合同步信号

和AFT信号不正常,同样会使记忆功能失效。

此外,对EAROM两种供电的时序有要求,开机时要求+5V先供电,-30V

滞后,关机时,-30V先停电,稍后断+5V。如果因整流滤波电路出故障,使供

电时序不对,原存储的状态,在关机瞬间就被破坏,应引起注意。

(3)检修方法

根据存储器的故障特点,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检测电源端的电压是否正常,只要两组供电电源中有一组(+5V或-30V)

不正常,或供电时序不对,都会造成记忆失效。这时应进一步到整流滤波电源

和延时电路中找原因。

②检查时钟和片选信号是否正常。若无这两种信号,跟踪检查就可找到原

因。

③用直观法和电阻法检查工艺方面的故障,查看印制板线条有无断裂、焊

接点有无脱焊、虚焊等故障。

④用替代法检查电可擦只读存储器是否损坏。在排除外部元件故障后,若

更换有效,就说明只读存储器已损坏。一般来说,在正常供电情况下,该存储

器是不易损坏的,在排除其它故障之后,才可怀疑它。

12.模拟量控制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按模拟量(通常是指音量、亮度、色饱和度以及对比度)控制键

时,相应的被控量不可调,即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或屏幕上的图像不变化。

(2)故障分析

遥控彩电的音量、图像的亮度、色饱和度、对比度是用本机按键或遥控发

射器上的按键经微处理器来控制的。因此出现模拟量失控的故障范围是从按键

至被控电路。如果手控正常,遥控失效,则故障出在遥控发射器或接收器中;

如果全部模拟控制键失效,则故障出在键矩阵电路、微处理器或接插件;如果

仅某一功能键失效,则故障出在相应的接口电路中。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宜用用直流电压检测法。首先按下某模拟量的“+”或

“-”键,检测被控制端的直流电压是否跟随升、降。如果跟随变化,说明故

障出在主机板的被控制电路,则可按普通彩电该功能失控故障检修;如果电压

不变化,则应断开被控制端再测,以避免被控制端短路造成的影响。其次检测

微处理器相应输出脚的电压是否随按键变化。若电压跟随变化,说明故障出在

接口电路;若无电压或电压不变化,则排除按键接触不良和遥控器故障外,应

检查微处理器。

检查此故障时,首先要判断故障是出在主机板上的被控电路还是遥控板上

的遥控电路。其方法有两种。一种将相应连接插头拨下,用短路线夹将被控制

的端脚对地短路一下,看被控制对象有无变化。若有变化,说明主机板工作正

常,故障出在遥控系统;若无变化,说明主机板有故障。二是利用机内12V电

源外加一只电位器调整加到被控制端的电压,看被控制量是否可控,来判断故

障是出在被控电路还是出在控制电压形成电路(即遥控电路)。

另外,利用屏幕上的字符显示,有助于判断故障范围。若屏幕上键控功能

显示正常,说明微处理器工作基本正常,故障出在接口电路的可能性较大;若

屏幕上无相应的显示,则应重点检查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13.屏幕显示功能失效或不正常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收看电视节目、图像、伴音均正常,手控或遥控各功能均能实现。只

是屏幕上无相应的字符和模拟量大小(通常用绿色长条、方块或字符)显示。

字符显示功能不正常的情况有:字符左右晃动、显示位置偏移或颜色不正常等。

(2)故障分析

彩色电视机图像、伴音均正常,说明电视机基本功能正常;手控、遥控功

能均能实现,说明遥控电路功能正常。在操作电视机时无功能字符和模拟量大

小显示,说明故障出在字符产生、控制和显示电路。

遥控彩电的功能字符、彩色块条通常是由微处理器控制,字符、彩条发生

器产生,在行、场消隐脉冲控制下,经输出电路混合,显示在屏幕上。有的微

处理器内包含文字处理控制电路(文字振荡器、计数器、显示输出电路)。因

此,微处理器或相应的电路出故障,就会造成显示功能失效或不正常的故障。

常见的故障原因是字符振荡器停振或振荡频率不稳,行、场逆程脉冲未加上,

输出混合电路元件损坏以及+5V电源不稳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宜用示波器在字符应显示期间进行检测,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检测字符、彩条输出端有无脉冲串信号输出。若有信号输出,应检查输

出混合电路;若无信号输出,需检查字符发生器或微处理器。

②检查有无行、场逆程脉冲加到微处理器。若无脉冲,应沿信号通路检查

有关元件、插头和连线。

③检查字符振荡器有无振荡。若停振或振荡不稳,应仔细检查有关外部元

件(可采用电阻测量法或替代法)。排除外部元件故障后仍不起振,应检查集

成电路。

④用示波器直流输入档可检查+5V电源是否不稳,以找出字符晃动的原因,

再进一步检查稳压电源,就可找到故障元件。

14.遥控功能失效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图像、彩色、伴音均正常;手控操作(用本机面板上的按键进行操

作)各种功能都可以实现;但用遥控器不能进行操作。这时通常有三种情况:

①全部按键功能失效;②局部按键失效;③遥控距离缩短。

(2)故障分析

手控彩电工作正常,遥控功能失效,说明微处理器及后面的遥控电路工作

正常,故障出在遥控发射器或遥控接收器。若全部遥控功能失效或遥控距离缩

短,则故障与遥控发射器、接收器均有关;若仅局部遥控功能失效,则故障大

多发生在遥控发射器中;若仅某一个功能失效,多为该按键接触不良。

由于遥控发射器在使用中易受有害气体侵蚀和油、尘污染,甚至摔坏,因此遥

控方面的故障,大多出在遥控发射器。

遥控发射器(有时简称遥控器)常见的故障原因是:电池电压下降或耗尽、

电池夹锈蚀,晶体(陶瓷谐振器)失效或变质,按键接触不良或印制板线条断

裂。有时发光二极管、专用微处理器也会损坏。至于摔坏的遥控器易出现连线

断裂、发光二极管管脚脱焊以及晶体失效等故障。

遥控接收器的常见故障是:集成电路损坏,供电不良,插头或电位器接触不良,

有时光敏二极管和其它外部元件也有损坏。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交替法判断故障范围。用该机的遥控器对同型号无故障彩电进行遥控,

如果控制功能正常,说明遥控发射器没有损坏。也可以用AM收音机检查,如果

控制功能失效,则证明故障同在遥控发射器。反之,用无故障的遥控发射器对

故障机进行遥控,如果控制有效,说明遥控接收器无故障;如果控制功能失灵,

则证明故障出在遥控接收器。

②检查遥控发射器时还宜用下列方法:a.靠近收音机,按遥控器任一键,

听扬声器任一键,听扬声器中是否发出“嘟嘟”声,来判断遥控发射器振荡电

路工作是否正常。b.用遥控发射器对准性能良好的红外接收管发射,通过测量

该管的电阻来判断红外发射管以及整个遥控器工作是否正常。若红外接收管的

电阻随按键而变,就证明整个遥控器是好的。c.用示波器检测遥控发射器的振

荡波形、键控时序脉冲和调制脉冲,以及电源端管的电压,很快就能判断出故

障部位。

③用示波器检测遥控接收器输出端有无解调脉冲输出,来判断遥控接收器

工作是否正常。微处理器的遥控输入端在有无遥控信号输入时,其直流电压也

有变化(有遥控信号输入时约下降0.5~1V),同样可作为检测故障的关键点。

④采用常规的直观、电压、电阻检查法,来发现断线、接触不良、虚焊等

故障,以及点找故障元件。

三、伴音故障

1.无伴音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广播时,屏幕上重现的彩色图像正常,从扬声器中却听不到伴音,

重新仔细调谐并按压音量“+”键仍无效。

(2)故障分析

在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中,由于采用低电平线性的同步检波器,检波电路

产生的2.07MHz的彩色副载波与伴音信号之间差拍干扰减小,因此可以一次检

出图像、色度和伴音信号,由中放集成电路视频输出端送出这三种信号。故无

伴音彩图正常的故障通常涉及整个伴音通道及其电源供给和附加、控制电路。

(3)检修方法

检修无伴音故障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人体感应法来区分故障部位。当手握金属工具由后向前依次触击伴音

通道的各关键点时,若触击到某一点扬声器中杂声消失,则故障就出在这个关

键点之后的电路中。

②断开静噪电路来判断它与故障是否消失。若断开静噪电路后,伴音恢复

正常,则说明故障出在静噪电路;否则,与静噪电路无关。

③用示波器沿信号流程检测波形,很容易发现信号中断在何处,能迅速地

发现故障。

④用电压、电阻检测法来发现故障。直流电压检测可发现电源供给,集成

电路和晶体管的故障。电阻检查法可发现故障。直流电压检测可发现电源供给,

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的故障。电阻检查法可发现扬声器、电位器开路,连线断路

或插头接触不良等故障元件。

⑤还可用万用表触击法、低频信号(场频脉冲、电源纹波或低频信号发生

器)注入法来检查、判断故障部位。在整个伴音通道中,使伴音信号中断的点

就是故障所在之处。

2.伴音音量变小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广播,屏幕上重现的彩色图像正常,但伴音太轻。把音量调至最

大,仍感音量不足。重新调节频道,也无济于是。细听伴音,此故障现象可分

为:仅伴音音量变小和同时伴音失真两种情况。

(2)故障分析

在彩图正常情况下,则故障出在低频放大电路或耦合电路;如果同时伴有

声音失真,则故障范围应包含整个伴音通道。

如果仅仅声音变小,则故障出在低频放大电路或耦合电路;如果同时伴有

声音失真,则故障范围应包含整个伴音通道。

在两片式彩电中,低频功放通常用一块集成电路来完成,有的内含电子衰

减式音量控制器。因此,当伴音功放集成电路性能不良,或相应的外部元件变

质、损坏,就使伴音减小。

如果伴音中频信号受到衰减,鉴频器特性中心点偏移或不对称,或低放工

作点偏移等,都会造成伴音轻且伴有失真的故障现象。

(3)检修方法

检修伴音轻的故障,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使用人体感应法或万用表触击法。此法对判断无伴音故障非常有效,但

只要积累经验,事先知道、手摸或用万用表触击某关键点时应有多大的音量,

也能判断音轻故障出在哪里。

②检测集成电路引脚或晶体管低放工作点电压来判断故障部位。通常直流

电压偏差较大的地方,就是故障部位所在之处。

③用替代法来发现故障元件。用万用表进行常规检测可以发现一般的故障

元件。对于特殊元件(诸如陶瓷滤波器、陶瓷鉴频器等),用替代法能准确、

迅速地判断故障。

在检修中还可使用并联电容法。如并联电容后音量变大,说明原电容已失

效或原电路已开路。

3.伴音失真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电视节目时,彩图正常,伴音失真,变得沙哑、低沉、发闷或过尖,

并且音调也发生变化,好似“鼻塞”现象

(2)故障分析

彩图正常、伴音失真的故障通常出在伴音通道。造成伴音失真的原因是伴

音中频电路有毛病(损坏或调整不良)或低频放大电路有故障。

当集成电路鉴频器的内、外电路有故障,就会使“S”形鉴频曲线中心点偏

离6.5MHz或不对称,这样在信号幅度较小时,鉴频器输出的伴音信号就已产生

失真。当低放电路晶体管不良、偏置元件变质、损坏,就会使放大器性能不良;

当去加重电路元件变质,就使去加重时间常数偏离较多。上述诸原因都会引起

此类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调节音量来区分故障范围。如果音量调小时伴音仍有失真,则故障通常

出在鉴频电路。如果仅大信号时伴音失真,大多是末级功放级有故障,即故障

出在伴音输出集成电路。

②用调整法检修小信号失真故障。对于音量调小后仍有失真的故障,则可

一面听声音,一面调鉴频调谐回路,若调整有效,即为失调故障。当电视机经

运输或受震之后,磁芯易松动;长期使用之后,磁芯特性会发生变化,都会引

起失调故障。

③用电压检测法来寻找工作失常的集成电路和发现故障部位。

④用电阻法来发现损坏或变质的元件。陶瓷鉴频器或小电容等元件用替代

法检查更有效。

⑤检修设有音调调节的彩电,应先调节音频,听音质能否改善。若调节时

对音质毫无影响,则应音调电路;若调节无效,再检查其它部分。

4.伴音失控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屏幕上呈现的彩图良好,但伴音过响或过轻,且不受音

量按键控制。

(2)故障分析

在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中,通常是采用电子音量控制电路来调节音量的,

因此音量失控的故障既可能出在集成电路之外的音量控制电路,又可能是集成

电路内部可控增益放大器故障造成的。在遥控彩电中,音量是由按键发出指令,

经微处理器识别、处理、输出脉冲宽度可变的信号,通过接口电路形成连续可

变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的。因此,按键、微处理器以及接口电路有故障,都会

造成伴音失控。

了解故障机的音量控制方式和引起故障的外部原因,将有利于快速判断故

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首先用直观法检查音量控制插头有无脱落、断线和接触不良的故障。

②宜用直流电压检查法来判断故障部位。按下音量“+”或“-”键,检

测被控制端和微处理器输出脚的直流电压是否跟随增、减,就可判断故障是出

在被控IC内部、接口电路还是微处理器。

③观察屏幕显示的字符或水平绿长条,有助于判断故障部位。若音量显示

正常,故障出在微处理器之后。

④然后用电阻法来发现故障元件,必要时用替代法检查。

5.伴音逐渐变化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刚开机时伴音正常,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伴音音量逐渐变化。其变化有

两种趋势:①伴音音量逐渐变小直到无声;②伴音逐渐失真,甚至声音分辨不

清。但彩图一直正常。关机冷却后,故障现象可重复出现。

(2)故障分析

从彩图一直正常,伴音逐渐变化来分析,故障通常出在伴音通道。

这种与工作时间长短有关的故障,大多是由于有关集成电路、晶体管的温

度特性变差、电容器漏电或外部元件损坏引起集成电路过热之故。随着工作时

间的增长,IC内部和机内温度都将升高,使其特性发生变化,则工作点产生漂

移,导致伴音音量逐渐减小或失真逐渐增大,从而形成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通过检测集成电路引脚和晶体管各极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

就可以发现故障。也可用电表监视关键点电压的变化来发现故障。

②待故障发生后,将电视机关掉,用手去摸被怀疑的元器件,发现过热者

即为故障可疑件。

③用替代法来确认故障件。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容等元件,若用专用仪

表或测试设备能确认其热稳定性。在仅用简单仪表检修的情况下,使用替代法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对被怀疑的元器件还可以使用局部冷却法来证实。若用酒精棉球局部冷

却后,故障现象好转,则被冷却的元件就是故障元件。

6.异常声响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收彩色节目时,彩色图像正常,但机内发出异常声响,可能出现的情况

有:①伴音正常,在开、关机时扬声器中发出较响的“Po、Po”声。②伴音正

常,关机后机内发出“咔嚓”或“劈啪”异常声响。③机内(非扬声器内)发

出“劈啪”声,屏幕上出现点状干扰。④伴音中出现蜂音,在传送亮画面时更

明显等。

(2)故障分析

彩电发出异常声响的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电路故障、机内打火及机

箱振动等。

例如,开、关机时发出“Po、Po”声多是静噪电路故障造成的。因为在彩

色电视机中,为了克服开、关电源或切换频道时,冲击电流使扬声器发出的“Po、

Po”声,设置了伴音静噪电路。究其原因是元件损坏使静噪脉冲无法产生或静

噪管失控之故。

至于机内发出“噼啪”声,大多为机内存在打火现象,因此屏幕上会相应

出现噪波点。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细听伴音是否正常来判断故障范围。若伴音电路,多为辅助电路有故障

或非伴音电路原因造成的。若伴音中出现杂音,故障大多出在伴音通道中。

②取消静噪法。若取消静器后伴音恢复正常,就说明静噪电路有故障;反

之,取消静噪无效,则故障出在伴音通道。

③用直觉检查法来判断打火、放电、机振等故障。此时思路应开阔,眼、

耳、鼻、手并用,定能迅速找到故障元件。

四、光栅故障

1.无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电开机后不见光栅出现,荧光屏仍然漆黑,将亮度调大也无效。根据伴

音情况,又可分为有伴音与无伴音两种情况。查看保险丝,可能保险丝已被炼

断或保险丝仍完好。

(2)故障分析

在彩电中,无光栅故障既可能是电源、扫描、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故障引

起的,又可能是亮度通道不良、X射线保护电路本身有故障引起的。是否烧断保

险丝,取决于是开路性故障还是短路性故障;是否有伴音,视整机电源供给情

况而定。根据具体故障现象还可以细分:

无光栅、烧保险丝通常是由短路性故障造成的,主要出在电源部分,也可

能是行、场扫描电路短路故障造成的。

无光栅、不烧保险丝通常是由电源或扫描部分开路故障造成的,也可能故

障出在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

无光栅、无伴音故障一般出在扫描或电源部分;无光栅、伴音正常故障主

要出在亮度通道、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也可能出在扫描电路中。

(3)检修方法

由于无光栅故障现象复杂,这里只举出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具体故障检

修请参见有关实例。

①检修无光栅故障可采用分割法进行检查。具体来说,就是将某一个可能

造成故障的电路或元件断开,待检查或排除这一电路故障后,再检查另一个电

路,直至故障被排除为止。例如,在检查无光栅、烧保险丝故障时,可先将消

磁线圈的插头拨掉,检查消磁电路,再次将开关电源断开,检查整流部分,然

后再将开关电源接上检查,最后还接上假负载检查,直至修复。

②检修无光栅故障应多使用直观检查法。因为大部分无光栅故障都是由于

局部电路短路造成的,在外表上常会留下可见、可闻痕迹,所以用直观检查法

(听声、看色、摸温)很容易判断故障。如果故障不明显而无法查出时,可以

让电视机多工作一会儿,使故障彻底暴露,再行检查。

③无光栅故障也可用测电阻法检查。一般说来,无光栅故障是由元件短路

或开路造成的,因此用仔细测量电阻的方法是很容易找到故障部位的。

④检查无光栅、伴音正常的故障采用电压检查法最好。因为这种故障大多

出在亮度通道、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用检测显像管各级电压,亮度通道各级

工作点电压,根据电压有无或电压变化大小,就能判断出故障部位。

2.光栅很亮而后消失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开机后,光栅迅速变得很亮而后突然消失;或在正常收视中,图像突然变

得很亮后而消失。连光栅也无。至于有无伴音则视机型而定。

(2)故障分析

在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中,通常设有多种保护电路,诸如束流保护电路、

X射线保护电路或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因此一旦出现过压、过流故障引起亮

度过大后,保护电路就启动,将扫描集成电路内行预激励级短路,使行扫描后

级停止工作,致使光栅(以致图像)突然消失。所以造成此故障的根本原因是

高压过高或束流过大,而故障部位出在扫描电路或亮度通道(ABL电路)。

至于伴音是否同时消失,取决于公用通道的供电情况。如果公用通道电源

是由行输出电路提供的,则伴音与无栅同时消失;如果公用通道电源是由开关

电源直接供给,则伴音不受影响,光栅消失后仍然可听到伴音。

一般来说,保护电路的保护动作是在行扫描电路短暂工作后才出现的,因

此其故障现象是:先出现光栅而后突然消失,并且在关机一段时间后再开机故

障现象可重复,抓住这一故障特征,就能准确地判断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这类故障时,首先要区分故障是出在亮度通道还是出在扫描电路。这

可通过测量如到基色矩阵电路亮度信号的直流电平变化大小来判断。如果直流

电平下降>1.5V,说明是亮度通道故障引起的保护;如果亮度信号电平变化很小

(小于1V),则说明是扫描电路故障引起的保护。扫描电路引起保护电路动作

的故障,可通过测量X射线保护端电压来判断。若此端电压由0V升至1.5V,说

明保护电路已启动。

其次,对于有多路保护的彩电,要区分故障出在哪一路可采用开路法。若

断开某一路保护电路后故障现象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出在这一路;反之,断开

后无效,说明故障与此保护电路无关。

然后要进一步区分是保护电路正常起控还是保护电路误动作。这时可暂时

断开保护电路,通过测量引起保护电路起控的电压、电流来判断。如果电压过

高或电流过大,则属正常起控,故障出在有关电路中;如果电路中无过压、过

流,则是保护电路自身故障造成的(但这时的故障现象是开机就无光栅或光栅

一闪而消失)。

最后,通过分析,用万用表检测有关元件,或用良品元件作替代检查,就

可以发现故障元件。

3.开机工作一会儿无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刚打开电视机时,光栅、图像、伴音均正常,过一会儿(时间短至数秒长

至十几分数。甚至1~2小时)后,光栅消失,伴音可有可无(随时型及故障部

位而异),有的有“吱吱”叫声,有的无声响;关机冷却后再开机,故障现象

重复出现。

(2)故障分析

开机后能正常收看,说明彩电各部分都能工作。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机

内温度不断上升,无光栅故障随之出现,说明电源、光栅形成或保护电路存在

热稳定性差的元器件。

如果热稳定性差的元器件出在负载及电源保护电路之中,则常伴有“吱

吱”叫声,输出电压只有数伏;如果开关电源中存在热稳定性差的元件,则开

关电源停振,无开关变压器的振荡声,输出电压为0。

伴音是否随之出现故障,视故障元器件所处的部位及供电情况而定。若故

障元器件出在电源部分,则会伴随出现无声故障;若故障出在扫描电路而公用

通道电源又是由开关电源直接供给的,则伴音不受影响。

(3)检修方法

在电视机中,对温度变化较敏感的元器件主要是:集成电路、晶体管、二

极管等,因此检修这种故障时,应重点检查上述器件。

首先应区分故障部位。采和断开负载接上假负载检查电源有无故障,通过检测

亮度信号的直流电平可以判断亮度通道有无故障,检测X射线保护端电压有无

上升可判断保护电路有无动作。若保护电路没有起控,则故障纯属行扫描电路

的热定性差的元器件造成的。这是可进一步采用取消保护法来加以区分。

其次宜采用直观检查法、替代检查法、局部加温和冷却法。当故障发生时,

通过眼看、手摸可发现某此故障元件,经替换便可证实。当故障就在其中,故

障出现后可用冷却可疑元器件来寻找故障元件,若故障现象能消除,则被冷却

的元器件就是故障件。

检修实践表明:检修热稳定性差的元件,用摸温法是很有效的。当故障出

现后,关机、拨下电源插头,然后用手去摸有关元器件,发现过热的元器件就

是故障件。

4.屏幕上只有一条水平亮线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打开电视机,在没有接收电视信号时,荧光屏中央只有一条亮度一致的水

平扫描线,调节场频、场幅均无效;在播送图像的频道上,出现随图像内容变

化,水平线各部分的明暗程度和宽度不一,甚至为不连续的水平线。伴音通常

是正常的。

(2)故障分析

电视机屏幕上光栅的形成是由于行、场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使电子束既作

水平扫描,又作垂直扫描的结果。当场扫描停止,只有行扫描时,屏幕上就剩

下水平一条亮线。

场扫描是由场频锯齿波电流,流过场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垂直方向偏转

而形成的。因此,从场振荡到场输出电路之间任一部分发生故障,都会使场偏

转线圈中锯齿波电流中断,以致造成屏幕上只有一条水平亮线的故障。

根据以上分析,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在于场振荡、场同步、场锯齿波形成、

场频激励等功能的集成电路和泵电源场输出集成电路组成。有的彩电场输出电

路仍由分立元件组成。因此,场扫描IC内外电路有毛病或泵电源输出级损坏都

会造成水平一条亮线的故障。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宜用波形检测法,用示波器依次检测几个关键点的波形,波形

中断之处即主故障所在。

用信号注入法也能快速判断故障部位。若手摸场推动级输入端仍为一水平

亮线,则故障出在后面;若亮线能稍展宽则到振荡级去找原因。

用电压检查法简便、有效。先检查电源电压,注意检查保险丝电阻是否熔

断;再测场锯齿波输出端电压,以区分故障出在前级还是后级;还可检查场输

出级中点电压,来进一步区分和发现故障。

5.光栅垂直幅度过小或过小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电视机的光栅在垂直方向不能充满屏幕或过大。接收电视节目时,全部画

面压缩或伸长,人物变得矮胖

(2)故障分析

电视机屏幕上光樱的垂直幅度由流入场偏转的锯齿波电流幅度决定的。因

此,当场锯齿波电流幅度不适时,就会使光栅产生垂直幅度过小或过大的故障。

究其原因是:场幅调节不当,场扫描集成电路有关脚的外部元器件损坏,场输

出电路和反馈补偿(校正)电路有毛病。

场锯齿波是由场振荡器产生场频脉冲,经场锯齿波形成电路而获得的。因

为场的周期已由场振荡器决定了,所以场锯齿波形成电路时间常数的变化,就

使场锯齿波幅度改变;另外,场反馈补偿(校正)电路的元件变质或损坏,也

会使充、放电时间常数改变,从而造成光栅垂直幅度太小或太大的故障。

(3)故障方法

检修此故障,首先调整场幅电位器,看画面能否恢复正常。如能恢复正常,

则属调整不良。

其次用示波器通过检测几个关键点的波形来判断。或场锯齿波、场激励信

号(幅度)正常,则故障出在场推动(激励)或场输出级;若场锯齿波、场激

励信号不正常,则故障出在反馈补偿电路。

然后再用万用表检测有关元件阻值,就可找到故障元件。

6.光栅垂直性不良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此故障现象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光栅上部拉长(稀疏)和下部压缩(稠

密);二是光栅下部压缩。用这种故障机接收图像时,画面垂直方向产生形变。

(2)故障分析

当流经场偏转线圈的锯齿电流线性不佳时,就会造成光栅上、下部拉长或

压缩的故障。

线性良好的场频锯齿波电流是由场振荡器产生振荡信号,经锯齿波形成电

路形成,再经放大、补偿后形成的。因此,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是:场振荡、场

锯齿波形成电路不良,线性补偿电路调整不当或元件变质,场输出管性能不良

或工作点偏离以及泵电源或自举升压电源损坏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应调整场幅和场频电位器,察看能否将光栅修正。如

果调整有效,则属调整不良;如果调整无效,接着调整场输出级工作点。其次

用示波器检测几个关键点的波形,并与标准形进行比较,凡线性明显变差的点,

就是故障所在之处。然后用万用表检测或替代法检查,就可发现故障元件。

7.光栅上出现回扫线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光栅上出现明亮的回扫线(一般是就场回扫线而言),通常有两种情况:

全部光栅上都有回扫线和仅光栅上部有几条回扫线。用这种故障机接收电视节

目时,图像上也可见到回扫线。在特殊情况下会在极亮的光栅上出现回扫线,

图像亮度信号将丢失。

(2)故障分析

在电视机中,为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无信号或画面浅淡时)都能实现消隐,

需将行、场正消隐脉冲加到亮度通道的视频放大器,使该管在行、场回扫期间

截止,进而使显像管截止,达到消除上的回扫线的目的。

因此,当消隐电路发生故障,行、场消隐脉冲不能加到视放级,或视放级

工作失常,或显像管加速极电压调整不当,使其调制特性发生变化,全部光栅

上都会出现明亮的回扫线。但由于行扫线不明显,故光栅上主要呈现场回扫线。

仅光栅上部有几根回扫线,主要出在场扫描电路,是场逆程时间过长(超

过场消隐时间)之故,或者是加入的场消隐脉冲幅度过小造成的。

总之,故障部位是出在场扫描的泵电源电路或场消隐电路。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检查并调整显像管加速极电压,看故障是否因加速极电压过高引起的。

②调节亮度、对比度,以判断故障与亮度通道是否有关。如果光栅很亮且

失控,则故障出在亮度通道,如果光栅亮度正常且可调,则故障出在场消隐电

路。

③调节场同步旋钮,看画面上部的回扫线能否消失。如果回扫线能消失,

说明是决定场频的元件变值,使场回扫时间过长了;如果调整无效,说明泵电

源电路有故障,或加到视放的消隐脉冲幅度过小。

④测量泵电源电路工作点和跟踪检测场消隐脉冲幅度,就可区分故障部位。

用万用表检查被怀疑的元件,或用电容替代法试验,就可找到故障元件。

8.光栅上有色块、色斑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光栅着异色(一种或几种颜色),接收彩色节目时,相

应部位的底色不正常;若将色饱和度调至最小,黑白图像上将出现固定的色块

或色斑。

(2)故障分析

由彩电原理可知,造成屏幕上局部颜色不正常,通常是色纯静会聚调整不

良或自动消磁电路有故障或受外界强磁场磁化之故。

目前彩色电视机均采用自会聚彩色显像管,配置精密鞍形环偏转线圈,并

把静会聚磁铁、色纯磁铁调到最佳状态,固定在显像管上配套出厂。因此只要

磁铁原封不动,无需进行色纯和静会聚调整,也很少发现由彩管及其偏转组件

造成的色块和色斑的故障。

彩电自动消磁电路有了故障后,受内外磁场的作用,会使管外磁屏蔽罩、

防爆环和管内各电极、定色板、框架等铁质零件磁化留下的剩磁不能及时消除,

剩磁逐渐积累,使电子束产生额外的偏移,导致电子枪不能击中相应的荧光粉

点,从而严重地影响显像管的色纯度和会聚,在光栅上形成色块、色斑的故障。

常见的故障原因是:消磁电路中的热敏电阻开路或变质,挺头接触不良,温度

接触不良,温度保险丝熔断等。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首先要细听开机或关机时荧光屏四周有无“吱吱”声。如听

不到声响或声音异常,就说明自动消磁电路有了故障。

其次,可改变电视机的位置和方向,看色块、色斑有无变化。若更换电视

机位置后色块、色斑消失,则说明是外磁场或地磁场的影响。

然后,用电阻法检查自动消磁电路。消磁电路使用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常温下为十几至几十欧姆,若测量电阻太大或太小,均属不正常。消磁线圈

的电阻通常只有几欧姆至十几欧姆,通过测量其电阻,也可发现开路或短路故

障。

如果自动消磁电路修复后,经多次开机仍不能消除色块、色斑,则应考虑

采用人工消磁。

9.单基色光栅故障检修

(1)故障现象

接通电源开机后,在无节目时电视机屏幕上出现全红(全绿、全蓝)光栅,

光栅的亮度可能很亮且亮度失控,或者光栅亮度适中且亮度控制正常。

(2)故障分析

彩色电视机是以传送红、绿、蓝三基色的方法来传送彩色图像的,因此在

彩色接收机的基色矩阵中,需用三个独立的电路分别将三个色差信号与亮度信

号经矩阵变换恢复三个基色信号,激励彩色显像管的三个阴极而重现彩色图像。

当一路损坏使相应的显像管阴极电位降低,或两路损坏使相应的两个阴极电位

升高,均会形成单基色光栅的故障。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出现全红光栅故障的原因是:①红基色管击穿或绿、

蓝两基色管截止;②红色差信号输出直流电压升高或绿、蓝色差信号输出直流

电压降低;③显像管红阴极与灯丝漏电或击穿等。同理,可推判出现全绿、全

蓝光栅故障的原因。因此,这种故障必定出在色度通道输出电路、基色矩阵电

路或彩色显像管。一般规律是本色(出故障的这种颜色)一路有故障,或其它

两色的两种有故障。前者光栅很亮并伴随亮度失效,后者光栅亮度适中且亮度

控制正常。

(3)检修方法

检修此故障时,首先,用万用表测量显像管三个阴极电压来判断故障部位。

如果某一路的电压特别低,说明这一路有故障。

其次,拨下显像管管座再作测量,以区分故障部位。若拨下管座后电压正

常了,则说明故障出在显像管内部,如果电压仍不正常,则故障出在基色矩阵

电路。

然后,到相应基色的一路中,用万用表作电阻测量来寻找击穿(短路)或

开路的故障元件。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3:4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09440271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伴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伴音.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伴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伴音
    李白王者-大熊猫的习性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变形金刚2攻略)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LT一、彩色故障二、图像故障三、伴音故障四、光栅故障一、彩色故障1.图像无彩色故障(1)故障现象在接收彩色节目时,画面上只有黑白图像而无颜色,调节天线、频率微调钮和将色饱和度及对比度调大仍无效,而伴音正常。这类故障现象可细分为两种;所有频道都无彩色,特定频道无彩色。(2)故障分析在彩色电视机中,产生黑白
  • 0℃杭州西湖旅游图
  • 0℃光纤上网
  • 0℃白醋的功效
  • 0℃如何防辐射
  • 0℃干瞪眼游戏规则
  • 0℃汽车离合器
  • 0℃交际技巧
  • 0℃实习鉴定表
  • 0℃七星报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