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大体包括绘画与手工两大部分。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
运用绘画、手工知识与技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动手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并结
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新幼儿活动场所的环境,教师还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协作精神以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手工是幼教专业里实用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对学生职业能力培
养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来。为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规格的需求,为使学
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会学、会做、适应职业实践要求的创新型合格幼教人才,我们编写了这本手工教
材。
本书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宗旨,以满足教师、学生的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采用按手工材料分类及从平面到立体造型的叙述方式,系统介绍了幼儿教育
专业手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每项技能均有概况介绍、材料工具、技能技巧、实例样式、岗位应
用的详细说明及图例,体现了手工学科特色,更有行业针对性。
本书经修订后,体例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技能更加实用、使用更加方便。具体有以下特
点:①手工技巧涵盖面较全,富于时代特征。随着科技与时代发展,幼教行业手工技能、材料、技
巧也在不断更新中,本书涵盖了当前时代背景下较为全面的幼师实用手工技巧,增加了幼儿园新课
改特色材料及市场流行现代材料,如软陶、纸黏土、陶瓷泥、泡沫纸、手造纸、不织布等。(参重视
岗位应用、充分渗透职业意识。每一小节每一项专业技能都有幼儿园岗位应用说明、图例,资料均
来自近年来多所省级示范园教学一线的实地实践,通过教材的讲解展示,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理解、
接触当前行业岗位技能应用效果。③服务于学生、教师,服务于就业。教材中例举的大量教师课堂
范例、学生课堂作业、材料、技巧、步骤、应用实例,普遍贴近当前幼教工作实践,教师授课有行
业针对性,案例素材均可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可将学到的手工技能直接应用于未来实习、工
作实践,消除了就业后还需再次学习、转化知识技能的弊端。④符合中职教学难度、适应当前中职
学校学生接受能力。知识技能的选择更有中职特色:教材中的材料选择、表现样式、制作技巧、步
骤均来自中职学校教师、学生课堂实践,并历经十几年的反复实验,课堂效果好,实施方便,符合
我国当前中职教育国情。
目录
第一章平面纸工…………………………………………………………………………………1
第一节剪纸……………………………………………………………………………………1
第二节剪贴……………………………………………………………………………………6
第三节撕纸……………………………………………………………………………………9
第四节染纸……………………………………………………………………………………10
第二章立体纸工…………………………………………………………………………………15
第一节折纸……………………………………………………………………………………15
第二节纸条造型………………………………………………………………………………18
第三节纸浮雕…………………………………………………………………………………20
第四节纸圆雕…………………………………………………………………………………24
第五节纸花……………………………………………………………………………………26
第三章泥工………………………………………………………………………………………31
第一节泥浮雕…………………………………………………………………………………31
第二节泥圆雕…………………………………………………………………………………34
第四章废旧物造型………………………………………………………………………………39
第一节废旧纸造型……………………………………………………………………………40
第二节废旧织物造型…………………………………………………………………………43
第三节其他废旧物造型………………………………………………………………………46
第五章幼儿园应用手工…………………………………………………………………………49
第一节废旧物游戏活动………………………………………………………………………49
第二节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52
概述
手工是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
加工与创造的造型活动。掌握这项技能的意义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本
身的艺术素养与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
能,为胜任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从事美术创作活动打下基础。
因此,手工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手工与绘画、美术欣赏等课程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绘画为手工制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造型能
力,美术欣赏为手工制作提供了审美标准与取向。手工课之所以单独设立教学,是因为它已有一套
完整的教学体系。手工与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绘画是用纸、笔、颜料等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三维立体
形象。而手工制作则是用点、线、面、块状材料塑造物体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手工与绘画是相对独
立又密不可分的同一学科的两个部分,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手工与绘画都是必须认真学
好的重要课程。
手工教学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空间占有形态可分为平面与立体两种,从手工制作材料的
性质上可分为纸工、泥工、布工等,从作品的用途上可分为实用型、观赏型、技能训练型等。其中,
平面纸工包括剪纸、剪贴、撕纸、染纸等内容;立体纸工有折纸、纸条造型、纸浮雕、纸圆雕、纸
花等内容;泥塑和废旧物的利用也是手工学习的重要内容。
五个章节综合的内容,组成了幼儿教育专业手工教学的基本框架。在实际教学中,既可以按照
五个章节的顺序系统学校,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为使所学内容得以巩固,在每一节的后面都安排了技能训练,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思考,
将知识与你能相结合,真正学会、学懂,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
能,成为具有创新和审美意识、心灵手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
第一章平面纸工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纸材料以及相应的工具,运用剪、粘贴、折、撕等方法,按照一定的造型方式塑造
物体的平面形象;
2、掌握平面纸工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的重要性及动手能力。
纸工,是以纸为材料,以平面或立体构成为基础,利用纸的特殊性能以及相应的表现技法,制
作平面或立体的纸质工艺品的造型技巧。
平面纸工是指在二维平面内设计、制作纸造型。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剪纸、剪贴、
撕纸、染纸等。平面纸工的表现内容极为丰富,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生活用品等都可成为塑
造的对象。可以制作平面纸工的纸材种类繁多,有窗花纸、电光纸、棉纸、生宣纸、包装纸、色卡
纸、皱纹纸、手工纸等,纸的质地、厚薄、色彩不同,用途及作品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在这一章中,将学习剪纸、剪贴、撕纸、染纸等艺术形式的造型特点,材料、工具的使用情况
以及造型与规律等,学习剪、粘贴、撕、染等技能,同时注意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善于在日
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激发创作灵感。
第一节剪纸
剪纸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使用的材料、工具简单,制作方便,作品用途广泛,在民间广为流
传。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剪纸形成于南北朝。我国的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造型精美,具有较高的美学
价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因地域、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地的剪纸在造型上千差万别,各具特
色。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风格的淳朴美、手法的简洁美、
构图的装饰美、造型的意象美,是我国民间剪纸的四大特点。寥寥数刀却不失形象生动,精工细刻
也不觉累赘多余。“千刻不落,刀剪不断”可以用来形容剪纸造型的连接性,即一张剪纸作品完成后,
拿起来不散落,具有完整性,这也是剪纸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剪纸者寄理想、希望、情思于剪刀之
中,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以大千世界为题材,可创作出机器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
品。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
如果说,剪纸是剪刻出来的画,那么具有“刀味纸感”的剪纸作品才可称得上是佳作。也就是
说,剪纸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在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剪纸所具有的“刀
味纸感”的特殊美,是由剪纸所采用的材料、工具与制作方法所决定的。
精美的剪纸作品,常用于民间喜庆装饰,因它的独特艺术魅力,更使其在学校及幼儿园日常教
育教学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如课堂造型基础练习,环境布置,节日装饰以及制作玩具、教具等。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60克以下的质地稍薄且韧性较好的纸适合制作剪纸。如:单面蜡光纸,金、银箔纸,洒
金宣纸,手工纸,自制染纸等。
工具:剪刀,要求刃口快,尖端齐。
刻刀,自制刻刀能一次刻多张纸,美工刀能制作单张剪纸。
垫纸,多张刻纸用专用蜡盘做垫板,单张刻纸用三合板、颜料板代替均可。
二、表现形式及基本技法
1、按剪刻技巧分类
阳刻剪纸:保留形体的造型线条,剪去线条以外的块面部分,如同篆刻的朱文一样,这种形式
的作品效果比较明快。
阴刻剪纸:手法与阳刻剪纸相反。它是剪去形体造型线条,保留块面部分,靠剪刻后的空白来
表现形象,如同篆刻中的白文。
剪影:抓住对象的特征,对轮廓进行刻画,只剪形体的外轮廓。如人们常常用剪影的形式表现
人物侧面的形象。
阳刻阴刻
2、按色彩效果分类
单色剪纸:
套色剪纸:以阳刻剪纸为主稿,在需要套色处的背面贴上色纸。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
染色剪纸:用较薄的宣纸多张叠在一起剪刻,再用染料点染,染后的剪纸作品色彩强烈、层次
分明。
3、按折叠方式分类
对称式剪纸:
多角纹样:将正方形纸以点心为轴,对折两次或多次,画左右连续纹样,再剪形展开即成。
二方连续纹样:长条纸多次对折,画一个或半个左右连接单独纹样,剪好展开即成。
四方连续纹样:将正方形纸反复对折,画上下左右连续纹样,剪好展开即成。
4、按作品形式分类
剪纸画:也称主题剪纸,创作者通常要表达一
定的主题思想,依据主题,选择形象,抓住对象的主
要特征,进行概括夸张,用剪纸的“刀味镂空”语言
刻制出来。通常用一张纸完整地刻下下一个画面,也
可用几张纸组合一个画面。
主题剪纸画《八仙过海》
立体剪纸: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纸张材料的推陈出新,剪纸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演变。立体剪
纸是用剪纸做基本元素,将一张或多张剪纸合理地折叠、插接组装而成。它能使剪纸呈现出多维立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
体的视觉效果,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拓宽。如制作贺卡、灯罩或其他作品,制作时宜选择稍厚一些
的彩色卡纸。
三、剪纸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折形
2、起稿
构思定稿后,先用铅笔画出大体形象,再突出黑白效果,也可以先复印后扩印图稿。
3、剪刻
剪刻的顺序,要根据作品的情况而定,通常是先细后粗、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
密后疏,先中间后边缘,以保证作品剪刻后的整体效果。运用剪刻结合的方法,剪准、刻实,注意
安全,防止滑刀。
4、裱贴
裱贴有两种方法,即全部贴实和局部粘贴。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6-
四、分组制作
将学生分组,可以四人或六人一组共同制作。
分组讨论要制作的剪纸的样式和方法,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学生按步骤制作剪纸,注重小组
成员间的合作。
五、技能训练
1、运用剪纸基本纹样自行设计一幅单独纹样剪纸作品。
2、运用对称式剪纸的方法剪一组窗花。此项内容可配合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全班同学亲手布置
教室。
3、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幅儿童题材的主题剪纸画进行装裱。
第二节剪贴
剪贴是拼贴画的一种,它将剪纸技巧与贴画技法巧妙结合,用各种彩纸根据需要先剪形再拼贴
成画,充分利用各种纸张的色彩与肌理纹样,进行构思、取舍、剪裁、拼贴,突出表现不同纸张的
质地美及其剪裁的巧妙结合。巧用纸材,巧用剪刀,是剪贴区别于其他技巧的主要特征。“因材设意,
按意造型,借形传神”是对剪贴制作的极好概括。剪贴画制作简便,纸材选取方便,那些用过的挂
历纸、包装纸、广告纸、画报纸等,都是很好的剪贴材料。在制作过程中,要善于联想和想象。通
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好地感受剪贴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提
高。
剪贴画比剪纸的制作形式更加灵活,风格千变万化,或简洁古朴,或卡通现代,或变形抽象、
或写实具象,只要收集各种可以剪的纸,每个人都可以做出独特的剪贴画来。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各种易于剪制的纸材均适合制作剪贴。如:挂历纸、包装纸、广告纸、画报纸、牛皮纸、
泡沫纸、废旧纸、瓦楞纸等。
工具:剪刀,花边剪刀,刻刀,格尺,胶。
二、表现形式
1、几何形拼贴
2、剪纸拼贴
3、图形折贴
4、剪贴画
选用合适的纸材直接依据画面所需进行剪贴,合理利用纸的特殊质感和独特的装饰味道,能制
作出构思巧妙、新颖别致的剪贴画。
三、剪贴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确定主题,构思立意;
2、勾画草图,确定色调;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7-
3、选择材料,剪裁摆放;
4、拼贴组合,调整完成。
以“螃蟹”为例:
①构思选材
构思的形象要概括、夸张,主体物突出,布局封面,选择质感深浅合适的纸材。
基本形体的表现方法
正方体长方体
②剪形
在不同的纸上按照设计的画稿剪取合适的图形。注意画面色彩的搭配,花色不易过多过杂。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8-
③粘贴整理
找一张完整的纸做底衬纸,再把剪好的各部分按事先的设计图,逐一粘贴到纸板上。
④完成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9-
四、技能训练
1、运用对称式剪法剪出花瓶、叶片、昆虫等图案纹样,运用多角纹样的剪法剪出颜色、形状、
大小不一的花朵图案,将其组合、粘贴成一幅剪纸图形拼贴作品。
2、将同学分为4人一组:每组发4张白纸、4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要求4人默契配合,共同设
计、制作4幅不同纹样的四色图案的剪贴作品。
3、用挂历纸、广告纸、包装纸等纸材料设计制作一幅剪贴画作品。
4、用手工纸设计制作幼儿几何形拼贴、图形折贴美术活动基本样式。
第三节撕纸
撕纸是用双手来代替工具,将纸撕成各种预想的形状,并在底纸上拼贴成画。其特点是形象稚
拙、粗犷、夸张,造型不求结构比例的真实准确,只求形似与神似,不适于表现特别具体的细节,
只强调省略与简化的形象特征。
撕纸的过程是一个手、眼、脑协调并用参与活动的过程。撕纸之前,脑子里要对所撕形象有一
个大体的构思,双手协调配合,边想边撕,直至完成自己最初的设想。这样的手工活动可以大大地
激发人们的制作愿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肌理明显或易撕开的纸适合制作撕纸。各种彩纸、挂历纸、包装纸、广告纸、画报纸都
可以撕出生动的形象。手造纸、棉纸、包装纸容易撕开并且效果独特。
工具:剪刀,格尺,胶。
二、表现形式
1、撕图案
2、撕纸贴画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0-
3、撕纸添画
4、水印撕纸
三、撕纸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想、画——构图
2、撕
撕纸片,先把选好的一种颜色,再撕成一张张小纸片,撕纸的时候两只手要紧密配合(示范:对
折再对折地撕,加快速度,节省时间)。注意,小纸片撕得要均匀,每张小纸片形状大小要差不多。
3、摆——贴
在贴纸的地方涂上固体胶,把撕好的纸按照从上往下或者从左往右的顺序整整齐齐地贴在上面,
每张小纸片要紧挨着,尽量不能重叠(示范)。
四、技能训练
1、挂历纸、广告纸、画报纸等材料,撕贴创作一幅撕纸画。要大胆想象。
2、用撕纸添画的方法制作书签或贺卡,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
第四节染纸
染纸是利用纸张的吸水性能,经构思、折叠、夹扎、染色,使之形成千变万化的美丽纹样,这
也是一种有趣的艺术创作活动。染纸所用工具、材料简单,操作容易。染出的作品色彩丰富,纹样
多变,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人以惊喜。
染纸作品用途广泛。一张构思巧妙、色彩丰富的染纸作品本身就是一幅理想的图案画,可用于
装饰与欣赏。用染过的纸张还可以展开一系列的造型活动,如剪窗花、做纸花、拼贴画、做玩具等。
染纸造型变幻无穷,作品应用广泛,染纸活动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其产生浓厚
的学校兴趣。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1-
一、材料与工具
1、材料:
纸张:选择吸水性及韧性较强、薄而软的纸张,如生宣纸、高丽纸、皮纸等。
色料:常用的有彩色墨水(红、蓝墨水及碳素墨水),画投影片专用的透明水色等。
白酒或酒精:酒与彩水的比例约为1:5。
毛笔:用于点、染、补色。
线绳:以不吸水的尼龙线、麻线为好,用以绞扎纸张及捆绑夹板。
碟、碗、杯等容器。用以装色和调色。
一次性塑料手套或橡胶手套。
2、工具:
夹子:以夹画纸的铁夹为宜。
剪刀:
二、表现形式
1、染图案
方形或长方形经过折叠再染色,晾干后打开形成各种连续图案,它是学习染纸技巧的基础,最
具有染纸特色和制作的趣味性。
(1)折纸
把纸对边折,再对边折一次,然后对角折。你们认为可以染在哪些部位?(角、边、中心)
掌握用不同的折法制作染纸的知识,欣赏比较,感知平行折、辐射折、田字折、米字折、揉纸
折、折扇折等。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2-
(2)调颜料
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以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深)
一些。
(3)染纸
介绍三种染色方法:
①浸染:将纸折叠好后,把需要染色的部位浸入颜色中。
②晕染:刚染色后,可用毛笔蘸上清水沿色彩边缘涂一遍,现在色彩有什么变化?颜色变淡了,
有了深浅不同的层次感。产生含蓄丰富的晕染效果。为了使染色均匀,并且可以染得透,可以用小
纸折叠后放到染色部位,用手指挤捏,也可以防止颜色染到手上。
③点染:画面浸染不到的地方,比如中心部位可用毛笔蘸上颜色点上去或直接用滴管滴上去。
总结:染色时注意留下细小的地方不染色,白色在画面中会使色彩协调美观,但是留白不能太
大,否则花纹空旷零散,不易形成美的花纹,染的色块要注意形状、大小、疏密的变化。
单色染纸特点:朴素简洁,具有清新明快之美。
彩色染纸特点:五彩斑斓、色色俱全、五彩缤纷等。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3-
2、染色剪纸
染色剪纸是将剪纸和染纸结合的一种技巧,可分为先染后剪和先剪后染。先染后剪是把纸先折
染晾干后依据色彩创作剪贴,要求利用染色的自然效果巧妙设计。先剪后染是把纸先折叠剪刻出造
型在染色晾干打开,剪纸造型不宜太厚,要求严格控制染色范围,以达到“形色结合”的染纸效果。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4-
3、染纸贴画
染得不太理想的作品,可用来做撕纸或剪、撕、贴组合的染纸画、比较复杂的内容可以先画稿,
简单的部分可以直接撕、剪出形象。
4、染纸装饰
染纸作品还有许多用途,如用来包装礼盒,做纸袋、书签以及装饰瓶子、纸盒等。
三、染纸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
染纸前,应先考虑好作品的用途以及构成形式、色调、折叠、夹扎、染色的方法等。如果是用
于装饰环境,在构图与配色上要更考究一些,使作品符合图案画的要求;做剪纸用的染纸,最好运
用渐变染色法或不规则团纸染色法,也可染后再根据染纸作品的效果考虑用途。
2、折叠
除常用的田字格、米字格、辐射状等折法,还可根据需要,将纸折叠成多角形、扇形,或任意
卷、搓、捏、团、扎等。制作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出更多的折叠的方法。
染出更加新颖、别致的作品。
3、染色
染色过程中,注意色彩配置的方法,可采用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及综合配置等方法。注意
造型,色块的大小结合,图案的疏密结合、虚实结合以及染色时大胆留白和使用黑颜色。
4、接展与修整
染后解开夹板,双手配合,顺折印轻轻吹气展开。如发现局部未染透,可折叠后重染或用毛笔
补色。染好的作品晾在报纸上,干后用熨斗熨平。衬底色装在塑料袋中保管,忌日晒。
四、技能训练
1、以组为单位制作染纸图案。按教材中所介绍的折叠与染色的不同方法,分别做练习,制作前
要事先考虑好染纸作品的用途。
2、用染好的纸张制作剪纸,要注意剪纸纹样与颜色的合理搭配。
3、用染好的纸张撕、剪、贴画以及制作其他装饰品,如制作书签、贴瓶子等。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5-
第二章立体纸工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纸张以及辅助材料、工具,运用折叠、卷曲、剪切、粘贴等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律
与方法塑造物体的立体形象;
2、掌握立体纸造型的规律与方法;
3、学会纸浮雕各种形象的塑造与色彩的搭配方法。
相对于平面纸工而言,立体纸工是在三维空间(具有长、宽及纵深的空间)内进行设计、制作的
造型活动过程。折纸、纸条造型、纸浮雕等形式的造型都属于这一范畴。立体纸工通过折、压、塑、
黏合等手段,是平面的纸材转化成立体形象。与平面纸工相比,立体纸工的制作过程需要具备一定
的设计理念、立体思维方式以及立体造型的方法。
在这一章中,将介绍纸造型的材料、工具、种类与方法以及造型手段,归纳立体纸造型规律等,
掌握立体纸工的造型方法,有利于拓宽设计思路,提高发散思维的水平及立体造型能力。
第一节折纸
折纸是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张,按照一定的顺序与规律折叠成各种立体的形象。它使用的材
料简单,折出的形象概括、夸张,其结构呈几何形。折纸也是我国传统手工艺造型,目前在世界各
国流行,日本最为普及。
折纸活动,不仅可以愉悦人们的身心,同时能够培养人的方位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双手协
调活动的能力。认真、仔细、专注地投入于折纸活动,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韧性较强、薄厚适中的纸张都可以用来折纸,最常用的是双面手工纸,电光纸、书皮纸
等也可。
工具:剪刀、胶棒等。
学习折纸基础知识:
1、学会识图
2、掌握规律,便于记忆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6-
二、表现形式
1、折纸拼图
用多张相同大小纸折叠成多个相同的形状,再把它们按一定的构思拼贴成字或图画。
2、折纸贴画
按主题设计画面,把折出的造型合理构图组合成画,可以根据需要添画背景。
3、立体折纸
将纸折叠后按立体形撑开,变成可以摆设或玩的立体造型,一张纸、多张纸均可。
三、折纸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选纸
折纸用的纸张最好按要求裁成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折叠动物选纸双面手工纸最佳,折花卉
和其他造型可用花色包装纸等。
2、折叠
折叠时一定要将纸放在平面上压折,将边、角对齐,折印压平。大多数折纸造型的难点都在翻
面或翻形上,这样的地方上图与下图之间要反复比较。
3、粘贴整理
折完的折纸造型可以粘或画上眼睛翅膀等细节,配上背景,做成贴画保管。立体折纸则可以放
在合适的环境里组合摆放。
(1)山茶花的制作
花的折法:
①首先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纸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制作完成之后你也会喜欢你亲手
制作的花朵。将没有颜色的一面纸张朝上,然后将顶角底角和左右两个角分别进行对折,然后展开
之后可以看到一个纵横交错的折痕。
②再将左角向中间的垂直的折痕进行折叠。
③接着将右斜下边向上进行折叠。
④将折纸模型的左底角进行一个拉展开的操作,详细操作可以参考细节图。
⑤再将此时折纸模型的右角向左边进行折叠。
⑥根据白色粗箭头,将折纸模型的底部向上进行展开操作。
⑦接着再将折纸模型的左上斜边向下进行折叠。
⑧然后根据白色的粗箭头展开折纸模型。
⑨再将折纸模型的左斜上边详细折叠。
⑩根据白色粗箭头再调整一下左斜边。
叶子的折法:
①通常而言,对于植物的叶片,选择绿色的纸张是最好的。将纸张没有颜色的一面朝上。然后
将其顶角向底角进行折叠。完成后展开可以在中间留下一条水平的折痕。
②再将顶角和底角都向中间的折痕进行折叠。
③继续将顶角和底角向中间的折痕进行折叠。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7-
④将整个折纸模型的下半部分向上进行翻折。
⑤再根据折痕,将折纸模型左右两边进行折叠,制作出两个折痕来。
⑥根据白色粗箭头所示,将折纸模型的左右两边展开。
⑦然后再将左右两个底角向上翻折。
⑧接着将左右两边留出来的两个三角形拉折开。
(2)小狐狸的制作
(3)百合花的制作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8-
四、技能训练
1、练习制作基本技法,知道如何将基本折法进行分类。
2、准备一张大纸,按基本折法划分成7部分,将每一种折法所折出的造型按难易程度顺序排列
粘贴在表格中。
3、用手工纸练习折叠各种折纸造型,可制作成折纸贴画保存。
第二节纸条造型
纸条造型是将面状材料加工,改变成点或线的形,用于拼贴、插接、组合新的造型。它是一种
现代纸造型技巧,是充分发挥纸材特性展示材料美的一种创造活动。纸条造型在界定其是平面还是
立体造型上,掌握起来比较灵活,纸条本身是立体的,将它贴在平面上后,又有平面纸工的特点。
纸条能够表现灵活变化的造型,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由平面向三维过度的具有独特效果的艺术世界。
在平面纸工向立体纸工转化的过程中,纸条造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皱纹纸、色卡纸、瓦楞纸、手揉纸、纸花纸,这些纸张韧性较好、将其裁成长条,加工
后适于表现硬朗一些的线条或直接利用纸张的立面粘贴成画。
工具:剪刀、乳胶、刀子、格尺等。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19-
二、表现形式
1、纸条贴画
将适宜的纸张裁成条状或块状,拧搓成绳、卷成纸卷或揉成纸团,并利用粘贴、编结等方法塑
造贴画形象。
2、纸条插画
借用编织造型规律,在平面底板上将纸条通过穿插、编织合成作品。
3、纸条立体造型
将皱纹纸用搓绳或编辫子的方法做成长绳,硬卡纸或瓦楞纸做成各种造型,如草帽、鞋底等。
在做好的底子上涂抹乳胶,将辫子绳按顺序粘贴在上面做成各种造型,这样的装饰会使所塑造的形
象更加逼真。还可以用手造纸或皮纹纸直接仿造编织技巧制作立体纸容器。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设计
纸条造型的制作方法灵活多样,主要取决于纸材和构思,依据现有的纸材设计造型,要考虑纸
材加工成纸条后的特性与柔韧度。依据设计草稿制作纸条造型要根据造型要求选择合适的纸张。
2、加工纸条
把纸裁成条后,在粘贴前要做一些加工,如软性纸搓绳时要注意手的力度一致,必要时可以借
助辅助工具或两个人合作。皮纹纸等硬性纸在裁条时刀口轮廓要整齐,需要弯曲的造型在粘贴前要
借助笔杆对纸条进行加工。
先将白纸切成纸条,学习纸条的“曲”的加工方法:
①卷曲:将纸条绕在圆棒上,一手握住纸卷,另一手按同方向转动圆棒,三五转之后,抽出圆
棒,纸条更呈优美的卷曲状了。
②折曲:有直线折和曲线折两种。这两种纸条加工法是纸条工艺最基本的加工法。
3、粘贴或编结
粘贴造型可用铅笔在稍厚些的底纸上轻轻起画稿,然后用较细的毛笔蘸胶水或乳胶,边勾描轮
廓边粘贴。或直接在纸条上涂抹胶水或乳胶,并沿线粘贴,粘后轻轻压一压即可。编结造型一般是
按照从之间到四边、从底部到顶部的顺序编。
①粘贴:用胶水把纸条相应的两处贴合。
②插接:在两纸条相应的部位切一切口,插入接好。
四、技能训练
1、纸条造型的方法还有哪些?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
2、怎样教会幼儿拧搓纸绳?如何组织幼儿利用纸绳开展造型活动?
3、为幼儿园不同年龄班设计一个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纸条造型教学内容。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0-
第三节纸浮雕
纸浮雕是一种以纸为材料,使用剪子、道具塑形,采用半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形象体积及起伏转
折关系的造型艺术。用切刻、折叠、卷曲、粘、插接、组合等技法,形成半立体化形象,将其粘贴
在底纸上,在特定光线下以倾斜角度观看,可产生浮雕效果。它结合了绘画与雕塑之美,比平面艺
术多了立体发展空间,能产生有趣的光影变化,独具魅力。
纸浮雕原流行于我国台湾、日本、后传入我国大陆,目前以台湾纸浮雕制作较为精细,资料最
为全面。纸浮雕用于装饰有材质轻、易于造型、色彩丰富等特点,有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因其
制作简练、材料获得方便,易学易推广,所以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橱窗设计、包装设计、
商业展示设计、邮票、贺卡、教具制作、校园环境布置……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色卡纸、瓦楞纸、手揉纸、纸花纸,这些纸张韧性较好、将其剪出造型,加工后适于表
现硬朗一些的线条或直接利用纸张的立面粘贴成画。
工具:剪刀、乳胶、刀子、格尺、铅笔、橡皮等。
纸浮雕的立体加工技巧:
1、剪刻
2、折叠
3、弯曲
4、切挖
5、压
6、垫
二、表现形式
1、抽象纸浮雕
不表现具象形象,经提炼夸张后,只表达物体的意象,画面产生一定的意境和韵味。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1-
2、具象纸浮雕
参照物体的造型和色彩规律,制作有具体形象特征的纸浮雕,追求层次感,浮雕感的仿真效果。
这类纸浮雕最容易把握学习,也是在实用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类。其中树木花卉适合用折、卷、压的
技巧表现技巧。房子等固体造型适合用折、切的技巧表现整齐的轮廓、开窗的效果。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定稿
纸浮雕具有装饰功能,因此用作纸浮雕的画稿,可以创作,也可以依据图片、资料改编或直接
引用。纸浮雕适于表现具象造型,画面以形体特征明确、层次鲜明为宜。
2、选材
确定号画面内容后,针对不同题材内容和不同形体特征选择合适的纸材和相关搭配材料。
3、剪取大形
按形体比例先将纸剪切分割出大形,注意部分被遮挡的形体要留出插接口。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2-
4、加工立体造型
按照具体形体特征用纸浮雕制作技巧把它们加工成立体造型,先制作大面积造型,在搭配小面
积的装饰。
5、黏结、整理
将形体按照从后至前的顺序组合黏结,熟练后也可边制作边黏接,黏接口选择在被形体遮挡的
部位,或距离底板较近的位置为宜,这样有利于表现画面立体层次。最后,从立体感、层次、色彩
等方面调整画面整体效果。
以“天鹅”为例
①制图: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工作图。要求精确认真,保持纸面整洁。
②剪切:
a.全切:需要完全切开的部分,用刀将纸切透或用剪刀剪开,在工作图上用实线表示。———
——
b.半切:半切的目的不是为了切开,而是为了下一步的折叠。用刀在纸面轻划一下,一般割到
纸厚的三分之一左右。半切分为正面半切和反面半切。
c.正面半切:当需要将纸面折成凸起时,在纸的正面进行半切。图上示意符号是虚线。——
——
d.反面半切:当需要将纸面折成凹起时,在纸的反面进行半切。示意符号是点划线。
—·—·—·—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3-
③折叠:半切后的纸经过折叠,才能成为立体。折叠可分为直线折与曲线折。
折圆是曲线折的一种特殊形式。用圆规刀在纸上画圆,即进行正面半切和反面半切,再全切出
一条半径。然后用手折出凸凹,最后收拢粘贴一部分即可。
④粘接:用双面胶或者胶水粘接即可。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4-
四、技能训练
1、学会纸浮雕制作基本技巧,并制作树、花卉等纸浮雕作品。
2、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幅有情节的纸浮雕画。
3、设计幼儿园纸浮雕主题墙壁画。
第四节纸圆雕
纸圆雕是利用块面的延伸与衔接将纸加工成立体造型,产生三维空间的立体视觉效果,属于现
代纸艺范畴,其形象高度概括、夸张,点、线、面有机结合。纸浮雕采用较硬的纸材,通过设计、
制图、切割、黏合等手段,使其形成具有长、宽、高三维的立体形象。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纸材。一般在120克以上的纸材较适合。色卡纸、手造纸、水彩纸适合制作生活用品及
动物、植物、人物等,硬板卡纸、瓦楞纸等适合制作房屋建设等。
工具:剪刀、乳胶、刀子、格尺、铅笔、橡皮等。
纸圆雕的立体加工技巧:
1、卷筒
2、卷棍
3、粘贴
4、插接
5、折叠
二、表现形式
1、构成造型
构成造型不是具体的实用造型,是一种专有技巧练习。它用来体验与掌握纸立体造型的规律,
筒状造型和几何立体造型是最好的学习路径。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5-
2、仿生造型
仿照实物形象,抓住其主要结构特征制作的立体造型。要充分发挥纸材的特点和性能,考虑块
面弯曲转折,将对象特征概括成几何体面,表现大的形象特点。注意各块面之间的衔接,造型力求
简洁、单纯、概括、写意、生动。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
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大胆进行构思,包括对形象的概括、夸张以及恰当的表现手法。其中合
理地选择与使用材料,对于表现主题是至关重要的。必要时可用铅笔画设计稿制作。在构思时就要
充分考虑立体块面的转折与衔接。
2、制图
制图是将想象变为现实的重要环节。要在观察、分析对象的结构与比例关系的基础上,科学、
合理地画出制作图。
3、裁剪加工
按图在需要折叠的部位先用圆规尖画出折线,按要求进行剪、刻。
4、黏合
用胶棒或乳胶黏合接口。为防止开裂,可使用夹子、订书器等工具辅助完成。
5、装饰
用各种彩纸装饰细部,注意颜色的和谐统一。
以“马”造型为例
(1)构思
(2)制图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6-
(3)造型制作
(4)整理成型
四、技能训练
1、参考动物立体造型,按照纸圆雕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若干个动物立体纸圆雕。
2、参考生活用品立体造型,设计、制作椅子的造型。
3、找一个情节渐进的幼儿故事,设计故事场景教具。
第五节纸花
纸花是用皱纹纸、手揉纸等配套材料,根据鲜花的花形结构、特征仿制而成的纸工艺品。纸花
多用于装饰居室、美化生活。自己动手制作纸花,不仅可以增添生活情趣,还可深入了解花的结构、
特征,增长相关知识,通过动手实践,提高造型能力。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普通皱纹纸、加厚皱纹纸、手揉纸、绳纸、花蕊等。
工具:剪刀、乳胶、彩色胶带、尖嘴钳等。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7-
纸花制作基本方法:
1、加皱
2、卷边
3、捻梗
二、表现形式
1、仿真纸花
按照真花的生长规律制作的纸花造型,力求形象逼真。它是学习纸花必备的基本练习造型。做
好的花可以做成插画造型或组合花卉装饰品。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8-
2、纸花贴画
把制作好的纸花拼贴在画面上,形成立体效果。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设计选材
根据功用选择要制作的纸花造型,确定画的制作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
2、剪裁形
剪形之前要仔细观察花形和结构规律,很多花瓣在立体加工前的比例和制作后有很大差别,要
将花瓣叶子按设计预伸缩比例裁剪下来。
3、塑形
主要对花瓣、叶子进行立体加工,借助一些工具,尽量仿照真实花瓣的立体形态,如玫瑰花瓣
像碗型。
4、组合
通常是从花蕊开始由内向外逐层粘贴,边粘边再次塑形,最后搭配叶子。
纸花“玫瑰”制作步骤:
(1)制作花瓣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29-
(2)制作叶子
(3)制作花蕊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0-
(4)组合花瓣
(5)整理完成
四、技能训练
1、在教材中选择一种花,学习制作方法。通过练习,掌握加皱、捻梗等方法。
2、认真观察某一种花卉,根据观察所得印象自行设计、制作。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1-
第三章泥工
学习目的:
1、学会利用泥的特点,运用团、捏、箍、搓、压、接、切、划等方法塑造物体的立体形象。
2、掌握塑造泥浮雕与泥圆雕的技能技巧。
3、学会观察物体以及用简练、概括的手法塑造物体形象。
泥塑是利用胶泥、橡皮泥、纸黏土等可塑材料,运用团、揉、压、捏、搓等技能造型形象的造
型活动。由于它所塑造的形象占有三维空间,作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泥塑分为泥浮雕与泥圆雕。泥浮雕只能单面观看,将它粘贴于一个平面上,可作为吊挂装饰;
泥圆雕的立体感强,可以四面观看,可陈设于桌面或展柜中。本章节泥浮雕部分将对各类你材料做
详细介绍,泥圆雕部分将对各类泥的表现技巧做详细说明。
第一节泥浮雕
泥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用凹凸的线和面来塑造形象的雕塑,通常附着于底板或墙面等平面上,
占有一定厚度的空间。它最大特点是半立体化,集合了绘画和雕塑的长处,看上去没有泥圆雕的立
体感强,但泥浮雕作品微妙的起伏所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是非常独特的。幼儿园常用的是造型比较
平的浅浮雕,常常被装饰在平板上或用具、器物上,装饰效果好,又实用。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油性橡皮泥、纸黏土、软陶、瓦楞纸等。
工具:泥工刀、剪子、刀、牙签等。
泥浮雕基本技巧:
1、抹
2、划痕
3、粘贴
4、压印
二、表现形式
1、橡皮泥浮雕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2-
油性橡皮泥是传统的油质媒介材料的彩色泥,质地软、遇热化、黏合度高,较适合制作泥浮雕
贴画。橡皮泥贴画与油画、水粉画、丙烯画的制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强调形状色彩的概括。主
要技巧是用手来抹、贴、粘、辅助以其他工具丰富肌理变化。
2、软陶泥浮雕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3-
3、纸黏土浮雕
4、陶泥浮雕
陶泥是一种天然黏土,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矿
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起稿
浮雕画可用铅笔在底板上简单勾勒轮廓,造型类浮雕可先在纸上构思画稿,也可按同等比例设
计图稿,草稿中要体现出作品的前后轮廓层次及厚度。
2、制作基本形
泥浮雕通常按由后至前、由大到小的规律制作,有背景的多用薄抹的方法先制作背景,在用厚
贴的方法制作前景。没有背景的则先制作大形,在大形基础上逐步捏塑出小形。
3、加工细节与肌理
整理细节部分,根据需要用工具修整或刮压肌理效果。
以“西瓜”造型为例:
①揉泥
②拍泥板
③割边
④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⑤堆出大的形体:
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
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4-
⑥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
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四、技能训练
1、准备快餐盘或瓷盘,用油性橡皮泥做浮雕画。
2、准备一个小相框,用软陶泥按泥浮雕的塑造方法制作一件装饰画。
3、准备一个干净的玻璃瓶,用纸黏土按泥浮雕的塑造方法进行装饰。
第二节泥圆雕
泥圆雕是用泥塑造物体的立体形象,其造型概括、简练、夸张,作品有强烈的立体感,可以从
各个角度环绕观看,因而在塑造过程中要使每一个面都具有立体效果,使人清楚地看到形体的起伏
与转折。泥圆雕在造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泥的可塑性和黏性,把立体形象通过增加或减少的艺术语
言表现出来。在创作泥圆雕时要不断变换角度,从作品的各个角度、方向去审视观察,注重造型的
体积感和各个角度的空间感。泥圆雕制作较有难道,首先要懂泥性,其次要求技巧熟练。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彩泥、纸黏土、软陶、陶泥、瓷泥等。
工具:泥工刀、泥工板、毛笔、水粉或丙烯颜料、砂纸等。
泥圆雕基本技巧:
1、团
2、搓
3、压
4、箍
5、捏
6、粘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5-
7、剪或切
8、划痕
9、卷
二、表现形式
1、彩泥塑
彩泥是橡皮泥的改良替代品,常见为袋装或桶装,很容易混色调和,兼有水性和油性的特征,
不粘手,干后加水糅合可反复使用,手感与做“面人”的面很相近。用它制作圆雕更加干净、安全、
易塑,是学习泥圆雕的基础材料。彩泥做出的蔬果、动物、人物等造型生动,色彩鲜艳。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6-
2、软陶泥塑
软陶泥制作出的泥圆雕精致、漂亮、吸引人。立体软陶的制作主要有拼图和捏塑两种技巧。拼
图是将泥条、柱、片合理设计组合拼成长条形,用刀一片片裁下来即得到若干同花色泥片。这是软
陶独有的制作技巧,它加强了软陶的表现力。
3、纸黏土塑
4、黏土塑
5、陶瓷泥塑
烧制前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7-
烧制后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设计
制作一件立体泥工作品首先要对表现对象进行概括取舍,想象创造它的三维空间造型效果,可
以先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效果图,已效果图选择制作手法。
2、捏塑大形
捏塑的步骤和绘画有相通之处,即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先骨架后细节的步骤制作。
彩泥、软陶、纸黏土的制作技巧比较灵活,自然黏土、陶瓷泥一般都是由一整块泥慢慢捏出造型,
个别盘条、拼接等技巧有其独特的规律。但无论哪种立体泥塑,在加工过程中都要不断变换视角,
调整立体效果。
3、整理修饰
在大的骨架基础上进行细节部分加工。在这一环节可加入肌理效果,添加小面积形状,或修整
打磨表面。
4、上色
纸黏土、黏土、陶瓷泥可进一步上色,需选择相对应或专用材料。
5、晾干或烧制
彩泥、纸黏土直接晾干即可。黏土可直接晾干,也可在晾干后、上色前烧制素坯。软陶泥入家
用烤箱即可烧制。陶瓷泥需送到专业窑炉中或专业陶瓷体验店的电窑里烧制。
圆雕的成型方法有分解成型、整体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和拉坯成型等。
①整体成型,即手捏成型,这是最早一中用泥塑来表达作者创作感情的方式。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8-
②分解成型,分解成型是依据造型的外型特点和结构,将泥分解为若干大小不等的泥块,并将
泥制作成不同的形体加以组合。
四、技能训练
1、用彩泥制作幼儿园常见动物形象。
2、用软陶制作拼图花瓶
3、用黏土或雕塑泥塑制作一只花公鸡,通过练习,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以及着色的方法。制作
人物或动物形象,重点掌握人物或动物四肢的塑制方法。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39-
第四章废旧物造型
学习目的:
1、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手工艺品及为幼儿制作玩具、教具。
2、了解废旧材料利用的方法以及组织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制作活动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
废旧物是指那些日常生活中被人们认为失去使用价值以至于被丢弃的物品。利用它们来制作新
的造型统称为废旧物造型。
废旧物品按其材料大体可分为自然、非自然两种。如卵石、泥土、贝壳、蛋壳、果壳、植物茎
叶等,这些都属于自然材料。因其自然天成,这些材料本身就具有一种自然美,如果能按其特性合
理地进行组织、加工,它们便有了新的艺术生命。非自然材料有:各种纸张、纸制品、塑料制品、
金属制品、纺织品等。其中有些材料是随购物而进入家庭的,人们常常为这些东西留置无用、弃之
可惜而伤脑筋。巧妙地把它们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其余效,可使之成为有用之物。
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挖掘废旧物品的余效,把它们作为主要纸张材料,经艺术加
工与处理,使其成为有用的教具、玩具,甚至是艺术品。按照常用材料特点大致可分为:废旧纸造
型、废旧织物造型、其他废旧物造型。
一、废旧物利用的原则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艺术性与实用性集合
3、安全、卫生、合理地使用材料
二、废旧物利用的方法
1、从材料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利用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①物体的外形像什么,怎样巧妙地利用。②材料的内部结构
怎么,其横、纵截面的形状和内层结构是否可以利用。③多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累加或重叠、组合
后是否可以成型等等。
2、针对制作内容,考虑材料的可利用性
根据制作内容,考虑选用哪一种材料能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0-
第一节废旧纸造型
市场经济带来了商品品种的极大丰富,日趋发达的包装业,又为各种商品营造出了许多精美的
包装,如造型各异、质地不同、色彩丰富的各种纸盒、包装纸、纸杯、纸盘等等。日常生活中将它
们收集起来,巧妙地利用它们的特质,大胆想象,合理组合,美化装饰,一个个生动的废旧纸手工
作品就会应运而生。如将茶叶筒或圆纸筒锯成段,中间穿入并固定住竹棍,系上线绳,穿上木珠,
表面裱糊牛皮纸,并加以装饰,这样做成的拨浪鼓在手中转动声音很清脆,当作玩具会使幼儿爱不
释手。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各种废旧报纸、包装纸、纸盒、纸杯、纸筒等。
工具:剪子、刀、双面胶、手工白乳胶等。
二、表现形式
1、添加装饰
基本原理是借助废旧物的外形做大形,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变化。如用纸盒做成盆栽或动物
的躯干。各种纸筒、纸袋、纸盘、卡纸,配合其他材料,主要用粘、贴等方法,美化、装饰各种造
型,想象空间很大。
2、剪切组合
把一个形状切挖掉一部分或把许多形状组合在一起变成新的造型。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1-
3、改变形态
把废旧纸张重新折叠、剪切成新的造型或做成纸浆。软一些的废纸、卫生纸与乳胶结合,可堆
塑成各种造型,干后在着色。用这种方法可以做成各种装饰物,如玩具、人物模型等。其特点是材
料简单,制作容易、作品轻巧、不易变形。注意乳胶的浓度根据需要自行调配,制作时最好带上橡
胶手套。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2-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设计
废旧物造型大多是依据收集来的材料进行设计,充分利用想象来建构物体的新形象。
2、剪裁加工
用分解法把纸材按分解的几部分对应剪裁开,加工成需要的形态。要注意大小比例和连接方法。
3、组合整理
把分解的小形组合安装成一个整体,从各个角度整理它的艺术效果。
废旧纸盒造型制作: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3-
四、技能训练
1、用废餐盒与其他纸张或辅助物搭配,做成动物或人物形象。
2、收集各种包装纸盒、纸巾卷,用切割组合法设计制作造型。
第二节废旧织物造型
织物类包括布、绸、呢绒、丝线、毛线、麻绳以及废旧衣物等。它们大多用棉、麻、毛、尼龙
等材料制成,质地一般比较柔软,种类繁多,色彩丰富,适于缠绕、绑扎、粘贴、缝纫、编织等,
是用途广泛、适于造型的线与面状材料。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缝补用线、手工白乳胶、废旧布、毛线、废旧手套袜子、废旧衣物等。
工具:剪子、针、刀等。
二、表现形式
1、贴画
毛线、毛线剪碎后的毛绒、各种质地的布都可以用来做贴画,毛线贴画主要注意线贴的方向与
物体的有机结合。在贴画主要讲究布的色泽肌理的合理搭配,作品具有线与布的质感,由于材料有
一定的厚度,画面有层次感,它们的粘接材料用乳胶较好。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4-
2、绑扎
将毛线与其他材料结合做成缠绕绑扎的立体造型,给人一种造型独特别致的视觉效果。用这种
方法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平面的或立体的造型。
3、添加装饰
利用废旧袜子、手套、衣物等原有形态,巧妙设计添加形象,变化成有新的功能的造型。这样
制作出来的作品实用、美观、可活动、可灵活表演,趣味横生。
袜子制作成招财猫废旧布制作成钟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设计
废旧织物在造型过程中局限性小,因其柔韧度好,制作起来方便。在初步设计时最重要的是依
据手中的材料考虑质感的搭配和使用上的灵活变化。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5-
2、分解加工材料
把材料分解成几个部分分别加工剪裁,粘贴与缝合的步骤均是由大面积到小面积。
3、整理
从整体角度调整作品效果。
废旧织物造型制作步骤:
四、技能训练
1、运用线粘贴造型的方法,用毛线粘贴一幅装饰画,或在纸盒、瓶子等器物上进行装饰。
2、按照布贴画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制作一幅布贴画。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6-
第三节其他废旧物造型
除了最常见的纸类、织物类废旧物,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可以利用,它们制作起来各具特
点、加工起来各有灵活性。如饮料瓶、洗涤用品、调味品容器。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玻璃的,可
以把它们利用起来,变一变即成有用之物。家中的陈粮、鸡蛋壳、果壳、大自然中的树叶、石头、
树根,动物的羽毛等,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它们都有可能变成你的作品。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各种废塑料瓶、玻璃瓶、果壳、蛋壳、石头、叶子等。
工具:剪子、双面胶、刀、白乳胶等。
二、表现形式
1、贴画
凡是利于粘贴的废旧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贴画,常见的有:粮食贴画、果壳贴画、蛋壳贴画、
羽毛贴画、树叶贴画。用它们制作出的画面有一种自然的质感美,引发人们的种种联想。关键是利
用好原材料的形状、色泽与肌理。让作品既有神似之处,又不失其特有的味道。
树叶贴画蛋壳、粮食贴画
2、添加装饰
在废旧物上添加具体形象或装饰图案,使之产生新的面貌。这种做法的想象空间很大,作品往
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瓶子上添加装饰图案在石头上添加形象造型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7-
3、整理
把物体的形态用减法或加法改变成新的造型,通常采用切割或连接技巧。
用减法制作的南瓜脸用加法制作的雪橇
三、制作方法与步骤
1、收集材料
废旧材料需要专门定时积累或采集。树叶、木头等自然材料要注意妥善保管。
2、设计构思
其他废旧材料的设计要更多地考虑材料特性以及与辅助材料的连接方法。
3、制作基本形
将原材料分解、切割、或按所需形状分解、连接,在制作时要始终考虑不同角度的三维效果。
4、整理
从整个画面或立体角度调整作品效果。
易拉罐造型制作步骤: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8-
废旧塑料瓶造型制作步骤:
四、技能训练
1、收集蛋壳、果壳或陈旧粮食制作粘贴画。
2、收集各种塑料包装物,如冰激凌碗、酸奶杯、一次性餐具等,设计并制作幼儿玩、教具。
3、收集石头,认真观察其外形特征,想象它们可以变成什么,并根据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材料,
运用画、粘、贴等手法将石头做成各种造型。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49-
第五章幼儿园应用手工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布置教室的材料特点、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完成主题画,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并用来装饰教室;
3、查找材料,制作幼儿园的教具、玩具。
如何科学、合理地发掘幼儿的智力潜能,使之成长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幼儿教育
工作者都在潜心研究的课题。首先要抓住幼儿智力发展最快、最具潜能的阶段,及时、有效地采用
科学、合理的手段实施教育。还要利用好环境育人功能,挖掘潜在的教育契机。在幼儿园,利用废
旧物开展的游戏活动、室内环境创设、室外活动场所的设计等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
第一节废旧物游戏活动
开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教具活动,以及共同布置环境的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主题
发现、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的使用方法,尝试制作,不断修改、补充、完善。这样的创作活动,对
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感受创作的乐趣与价值,培养幼儿灵活的变通能力及幼儿互助、协作的精神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节俭精神与环保意识,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
利用废旧物开展制作活动的方法与步骤有如下几点:
一、确定主题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结合节日、季节
等因素确定活动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组织
幼儿开展各种制作活动。如:了解“海洋知
识”的教育,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有效
地利用活动室的空间,如墙壁、门窗、桌子
等,确定布置方案。
“拟人化水果”主题,在普蓝色的背景前,调
皮的水果娃娃们跑的跑,跳的跳,热闹非凡。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0-
“海底世界”主题环境布置
绘画技法与手工技法相结合,平面形态和半立体形态交相辉映,空间层次分明。
幼儿酷爱的“动物拟人化”主题墙,绿草地从画中漫延到家具和地面上,浑然一体,似梦似真。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1-
“动物”主题,橙色调,搭配深浅不同的蓝,淡绿,淡黄,黑、白色,显得温暖、鲜明。
二、收集材料,变废为宝
(1)发动幼儿与教师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
(2)清洗、消毒。
(3)将材料分类摆放于“美工区”(分类放置于纸箱中)。
三、组织幼儿动手制作
带领幼儿利用废旧物制
作造型,主要四重视幼儿动
手制作的过程,而不是看着
结果。制作的过程是一个动
手、动脑、调动幼儿积极参
与的过程。活动中要充分发
挥每一个幼儿的特长,相互
配合,完成任务。如“海底
世界”的墙壁布置,有的找
材料,有的粘小鱼,有的用
纸盒制作船只,有的叠贝壳,
各尽所能。在“美工区”幼
儿可随意走动,自取材料,
也可相互交流,场面热闹,
教师要掌握秩序,不要出现
混乱。教师要适时地给他们的操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并对他们的创作过程及结果即使给予鼓
励和赞扬。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2-
四、技能训练
小组合作收集废旧物,设计一项幼儿废旧物游戏活动。
第二节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审美与幼儿心智教育相结合的艺术,是精心创设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适宜环
境。幼儿园环境可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室内环境按不同功用和区域大致可划分为活动室、盥
洗室、寝室、走廊宣传栏、区角环境、晨检表、墙壁画、班标等。室内环境创设是幼儿教师工作的
一项经常性的、重要的内容,且每个年龄班内容不同,有些内容如墙壁画、宣传栏等还会定期更换,
配合各种节日如六一儿童节、元旦等还会有主题环境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是多种功能与教育目标、
艺术效果的有机结合。既要体现整体效果、突出功能、包含教育、又要有艺术性、符合幼儿的审美
习惯。要调动幼儿积极参与,要注意安全,以幼儿视角为中心。室外环境主要指幼儿园外观整体设
计,如外墙色彩、图案,室外活动区域的装饰设计等。总的要求是整体、美观、协调,艺术性、教
育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忌零散、琐碎、杂乱无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
1、教育性原则:各项装饰要围绕幼儿园目标进行。
2、审美性原则:给幼儿美感,受到美的熏陶。
3、趣味性原则:形象夸张拟人、充满童趣。
4、参与性原则:师幼合作,发挥幼儿参与意识。
5、动态性原则:随幼儿水平、活动目标变化还要注意安全性、卫生性、经济性和开放性。
一、幼儿活动室的布置
活动室是幼儿学习与游戏的主要空间,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包括活动区域的摆设、
墙壁画及立体空间的设计。要求整体感强、区域布置合理、幼儿活动方便。
玩具区摆设,墙体画与区域功用协调一致,浅黄配粉紫,温馨而明亮。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3-
活动室玩具区
活动室语言区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4-
活动室季节知识角
室外环境布置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5-
教室门口及室外墙饰布置
二、寝室盥洗室
幼儿寝室盥洗室是幼儿每天的生活区,布置讲究轻松简洁、清新,物品方位秩序明显,便与幼
儿盥洗,能让幼儿放松地睡眠。
三、走廊环境
幼儿园的走廊、楼梯布置要符合幼儿体位高度特征,这里有幼儿作品展示、班级宣传栏等内容。
要求简洁明了,符合幼儿视角,安全性好,体现“无处不教育”的理念。
塑料杯变风铃,美丽又环保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校本教材——《手工制作》课程
-56-
海绵纸风铃利用废旧材料涂色制成的走廊吊饰
走廊里的开学宣传栏
五、技能训练
1、根据季节或节日制定活动室布置方案。包括装饰部位、制作内容、制作材料以及如何组织幼
儿一起参与活动等等。
2、用多学手工技巧设计班标、幼儿晨检卡。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3:3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08779271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瓦楞纸手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瓦楞纸手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