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注释

更新时间:2023-03-16 01:57:55 阅读: 评论:0

伊索寓言有哪些-怎样让头发长得快

曹刿论战注释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睡眠音乐)

初中文言文:《曹刿论战》原文译文赏析

《曹刿论战》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一作: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高禄厚的人自会

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

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

它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

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

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

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

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

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

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

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

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

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

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

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

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

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

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

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注释】

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的军事理论家。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伐:攻打。

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谋:谋议。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

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

族。

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

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加:虚报夸大。

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

使人信服。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察:明察。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种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可,可以。以,凭借。

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

跟从。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败绩:军队溃败。

驰:驱车追赶。

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

(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再:第二次。

三:第三次。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

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mǐ):倒下。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

后加的。

【赏析】

全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战则请从”):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

信于民。

这一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开头先

点明事态发生的时间,接着指出的是“齐师伐我”,说明战争是由

齐国进攻鲁国而引起的,鲁庄公准备抵抗。以上对形势扼要的介

绍,为曹刿的请见、论战交代了必要的背景。大军压境,曹刿准

备参战,作者通过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一方面揭示了鲁国

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为后文鲁庄公在战斗中瞎指

挥作了铺垫;另方面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

个有远谋的人。第二层记述曹刿要庄公作好战前的政治准备,这

是本段的重点。曹刿谒见鲁庄公,劈头就问“何以战”,抓住了作

好战前政治准备这一决定胜败的关键问题。鲁庄公在曹刿的一再

启发下,依次提出了贵族支持、鬼神保佑和察狱以情三个条件,

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后一条。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既

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

信于民”。他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

是肯定“可以一战”。曹刿重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

确实比“肉食者”高明。但和我们今天依靠人民的力量进行人民

战争的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段(从“公与之乘”至“遂逐齐师”):写曹刿指挥鲁军

战胜齐军的经过。

曹刿“取信于民”的见解,得到了庄公的赞同,“公与之乘”,

说明了庄公对曹刿的信任与器重。文中先交代了利于鲁国反攻的

阵地,长勺在鲁国境内,对鲁国来说,地形地物熟悉,便于得到

人力支援和物资供给,在士气上也利于鲁国向有利方面转化。接

着是对这次战役经过的具体记叙,重点写了“击鼓”和“逐师”

两件事。写曹刿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写曹

刿在观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之后才决定追击,都记叙得非常简略。

这样写,一则符合实情(酣战中鲁庄公无暇问及,曹刿了不可能多

发议论),一则此中道理正是曹刿论战的中心,留待后文集中阐述,

更见突出。“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急躁冒进;

曹刿的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沉着

思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

第三段(从“既克”至结尾):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

因。是本文的中心。

“既克”二字,意味着战役的高潮已经过去,气氛顿时缓和

下来,该是莫名其妙的鲁庄公问一个究竟的时候了。曹刿的回答

可分为两方面。一是论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

时:鲁军按兵不动,养精蓄锐。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

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衰竭。

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终于化劣势为优

势。二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军虽然取

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反映了曹刿随时没有忘记自己是以小敌大,以弱敌强。兵

不厌诈,不可不提高警惕。曹刿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

“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终于

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综上分析,本文通过赞扬曹刿的远谋,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

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

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

胜强。

扩展阅读:

左丘明简介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

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

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

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

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

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

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

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

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1:5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030752708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曹刿论战注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曹刿论战注释.pdf

上一篇:馿交小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