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1/10
合理迁移有机整合
构建简明高效的课堂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之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
引言
目前,在文综的政治、历史、地理三学科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认
为历史是最容易学但又最难考的科目,其成绩总是相对偏低,往往落了文综
的后腿,甚至成了制约文综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
确确实实中学历史学科知识密度大,专业化倾向强,知识内容烦琐,记忆负
担繁重;二是大多数学生初中历史知识不扎实,且学习方法陈旧、僵化,只
听不记,或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记忆效果较差,导致教材基础知识相
对薄弱。三是高中历史新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中历史新课标釆用
模块专题式的教学结构,这一体系,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从而
解决了高中历史课程的“螺旋式”和“循环式”的教学弊端,一定程度上解
决了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及旧教材相比,新课本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
着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这种安排也带来了许多弊端①时期跨度大,
跳跃性大,难度高,知识内容多,同一历史事件内容往往分散在三本必修课
里面,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被人为割裂,所以知识系统不够完整,
同期历史现象的联系不够紧密,打破了学科的自身整体性,,破坏了历史的
内在逻辑关系②破坏了历史概念的整体性,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每个模块中
都有涉及③专题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弱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前后单元的联系性不强,形不成知识的铺垫关系。④各模块之间历史知识的
重复以及中外时序上的双重编排不利于中外史的横向比较。凡此种种,都使
得学生学习的难度相对加大。四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缺乏对单元知识
的整合总结,而且缺乏对有些影响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系统化的补
充讲解,使学生觉得历史知识较乱,较杂,难于掌握。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
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历史课学习成绩的目的呢?今天就学生学习过
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的有关问题及大家进行
交流和沟通,不足之处,还诚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何谓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
知识迁移,简单的说,就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它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由属到类、由类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2/10
到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系。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
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及新情
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
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干扰作用)两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
知识整合的含义:就是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进行整理,通过一定的线
索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知识结构的构建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从点、线、面、体诸方面进行迁移、
整合,从而形成由单一的横、纵线组成,或由横纵线交错组成的知识间的联
系。
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构建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学习
总是建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上,人们总是利用原先的学习来促进后继学
习,而后继学习又可巩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
美国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
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教学的任务就
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美国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说过:不论我
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及其说是
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其学习结构。
叶小兵教授指出:“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构建起具体的知识及概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3/10
念结构,才能进而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
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历史是一门知识性
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
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有助于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基本
线索、阶段特征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决不能仅仅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
点教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成了机械记忆的机器,失去对历史学课的学习兴
趣;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使学生从宏观及
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从而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单元知识的学习时间范围跨度大,知识内容容量多,在讲完一
个单元后,对所学单元的内容进行知识架构的重建,让学生通过纵横线索理
清单元知识的脉络进而突破这些线上的重要的“点”,不仅是很好的做法,
而且也应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先前的学习好比是“一粒粒的珍珠”,
形成单元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好比是“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
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了绳子,珍珠即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
把分散的知识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
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努力扩大知识
信息中的已知部分,科学地解决单元知识的整体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学生
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也自然会不断提升。
三、知识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构建的方式方法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4/10
(一)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构建具有清晰、
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5/10
1.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
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
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
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
2.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主
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
(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及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
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
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
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
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及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
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未知”为“已知”。如把“为什么说五
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转变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
么”等。
2.依据问题及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即
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6/10
和策略。如可以利用“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去仿答“隋朝统一的历史意
义”等。
三)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思维“定势”
也称“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
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
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知识整合的方法及形式
一)知识整合的方法
1、纵向整合:将分布在不同单元、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知识按照先后顺
序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如:对于儒家思想,可
以按照古代、近代到现代的顺序进行梳理整合。
2、横向整合:一种是将某一时期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有
关知识进行整合,揭示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如:把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主张及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
制的加强》、第二课第二子目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于发展”进行联
系、整合。另一种是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派别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如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流派从文学、美术、音乐等几个表现领域进行整
合。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7/10
3、通过平时的练习或者测验,使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如:
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特点和意义的考察,
使学生知道“近代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二)知识整合的主要形式
1、模块内的专j
包括以问题为核心的系统化整合(第一、三、四专题)一一中国政治
制度的产生及发展、以对比为目的的局部整合: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不同
特点(第一、六专题);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的高峰及欧美资产阶级
代议制(第一、七专题)、世界背景及中国历史的整合:战后世界形势的发
展及新中国外交(第五、九专题);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及社会主义运动的
成长壮大(第八、九专题)、中国近现代史阶段
性特征的整合:中国人民抗争之路(第二、三专题);艰巨的民主法治
制的比较(第四、七专题);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及较量(第四、八、九
专题)、依据知识逻辑结构的合理性重构教科书专题板块体系。
2、模块间知识内容的整合
如,可把必修II的“工业革命”及必修I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
立,鸦片战争等相关知识联系;或及必修ni中“蒸汽及电的革命”的内容
相整合,使学生形成“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可将必修I的“马克思主
义”及必修m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相整合,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认识。
3、初高中历史的衔接及整合
初中历史是通史式的基础教学,高中历史是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
学模式,及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
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高中学习专
应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及发展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了解熟悉初高中历史教材。其次要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
准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以前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所学历史知识要
之路(第三、四专题)、
以横向比较为目的的整合:近代中外民主政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8/10
求掌握的程度,以便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把握好分寸,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好
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要求之间的关系,以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所谓的“冷场”
现象。第三,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学
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知识教学进行适时及适当地补充,为学生下一步
对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
生脱节现象。
4、运用史学范式,揭示知识点间的隐性联系
5、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有机整合
6、及其它学科的整合,包括历史及语文学科的整合、历史及政治学科的
整合、历史及数、理、化、生、地各科的整合。
7、历史及现实的整合
历史曾是活生生的“现实”,现实也会转瞬即成“历史”。开发时事中
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9/10
的参及者、创造者,形成历史使命感;二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发展的历
史观;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用历史观点或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
如讲述新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可以走出课本,将2003年11月“神舟五号”
和2005年10月“神舟六号”上天的内容讲进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
引导学生时时关注时事,并产生期盼心理:
“中国人何时能再创辉煌”?从而引导他们关心国家的科技发展,甚至鼓
励他们投身中国航天业的发展。
8、及乡土历史的整合
9、及网络资源的整合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其次,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
史兴趣。总之,网络信息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能最大限
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
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三)知识结构构建的方法
知识结构的构建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从形式方面有文字式、表格式和
图解式等;从方法方面有纵向式、横向式及纵横交错式等。这里就不叙其
详了。
四、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例举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间轴
商创西周春秋
.........1—..........H.......
公元的2070年公元
前1600年公元丽1M6年
公元前771年公元甫M76
秦鸞卑两汉东汉
公元9年25年220年
以始社会夏朝
宗法制
分対制
皇帝制度
桶县制三公九
卿制度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10/
10
年公元前仍年公元也221年公元耐206年
中外朝制度剌史制岌察举制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11/
10
三何两卅隋圳
南北軸陷別
......I----
九品581年
中正制
618年
唐
烟
II代十
国
907年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卄来南宋元圳明朝消朝统治前期淸朝窥治晚期
T—严术——|---------------1—……I—......................—|----------------------1-----------
96&年97艸1127年1血1368年1644年18M:
—府制行省制度内阁制度军机处设立鸦片
战争
1911?1912年
辛亥華金君上专制政体结束
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的区域、
全球化趋势
附蠢二■
・
ciifct与总SJMb燈》的尉卞・OenmlA
prtmxrfo«Tu^TiudTr«h<
<1W7^100——!W«(Z■迤明T
(IPH年7fi—|p?3*F>•
禺
心
密
从
E
x
w
lw
ft
Ht
泮
筋
的
够
«
t*vt
ItMl
ra播
IA
悴
MH
ffi<
Me
Ml
«带=・録护初走》・
BRU0ftWx4i5^1»»»
18环WJW3
毎!»E«nadK>M3
MorwtwrirFOXKS*
科点二•UAWS
Intenalga&«akictft«oxwtrarn»a
■riMrgpt■帕.
KXXW妊历享參ij口
慨M)
・■Hi*
»*t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1:1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9005512703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知识迁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知识迁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