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导游词3篇
井冈山(Jinggangshan)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是国家5A级
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世界生物圈保护
区。本文是井冈山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各位游客,上午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参观的景点是号称井冈山
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哨口。黄洋界哨口位于茨坪的西北面,距茨坪
17公里左右。黄洋界海拔1343米,而茨坪的平均海拔为842米。海
拔落差达到500米,所以这17公里基本上都是盘山公路,我们大约
需要40分钟到达黄洋界哨口。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和群众为了保护这块红色的土地,在井冈
山四周高山上一共修建了五个哨口,分别是:桐木岭、朱砂冲、八面
山、双马石和黄洋界。当年为什么要建五个哨口呢?那是因为井冈山
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五条羊肠小道。这五个哨口,就是分别扼守这五条
小路的工事。从军事角度来讲,只要控制好这五个哨口工事,就基本
上能确保井冈山根据地安然无恙。1928年夏天,井冈军民在黄洋界
的高岭上修筑黄洋界哨口,从山脚下至山顶上层层设防,一共设了五
道防线:第一道为竹钉阵。老百姓和红军战士把山上的毛竹砍下来,
削成两头很尖很尖,中间一个卡子,约6寸长的竹钉,放到锅里炒干,
再在中草药毒汁及尿里浸过,非常坚硬,然后再插到小路上,草丛中,
面上再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敌军踩上去,不死也得脱层皮。第二道
是在半山腰挖一道深5尺、宽4尺的壕沟,延缓敌军进攻时间。第三
道用竹篱笆、竹刺做成围栏,让敌人不好过来。第四道就是把山上的
大石头和大木头堆放在工事前沿的悬崖处,组成了滚木檑石阵。第五
道就是用木头、石头、泥土筑成射击掩体。修好后,井冈军民还编了
一首歌谣来形容它:“山连山来岭连岭,黄洋界是高峰岭,高峰岭上
设哨口,好比把守摩天岭。”
这五大哨口中,我相信各位可能对黄洋界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四
个哨口相对陌生些。黄洋界的知名度为什么要高得多呢?主要是在这
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黄洋界保卫战。那是在1928年的七八
月间,湘赣两省的敌军调集重兵对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第二
次“会剿”。在反“会剿”之初,我井冈山的主力红军因为受湖南省委的
错误指示,盲目出兵湘南,造成根据地内部兵力空虚。当时留守井冈
山的红军兵力只有两个连。敌人以为有隙可乘,于是纠集了四个团的
兵力偷袭黄洋界哨口,企图一举捣毁井冈山根据地。我守卫哨口的红
军战士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的带领下,毫不畏惧,严阵以待。
8月30日,战斗打响,我红军战士凭借着险要的工事和有利的地形,
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凶猛的进攻。敌人不甘心,再次纠集兵
力,发动总攻。这时,红军战士将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抬上哨口。但
只有3发炮弹,而且弹药受了潮,头两发没打响。眼见敌人就要冲上
哨口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第三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敌人的
指挥所炸响。这时,埋伏在草丛中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将红旗举起
来迎风招展,并齐声呐喊:“红军主力回来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也在
铁皮桶内点燃了,发出清脆的响声,听起来像机关枪扫射一样。敌人
被这个阵势吓懵了,以为红军主力已经回山,于是连夜撤兵,黄洋界
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正率领主力红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的毛委员听到
胜利的消息后,在路上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脍炙人口的词: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红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这栋营
房最早是一家客栈,大约在1922年,客栈因年久失修倒塌了。1928
年夏天,红军战士在修筑哨口的同时,把这房子也修复了,作为守卫
哨口红军战士休息的营房。
各位请继续随我参观。现在我们参观的是黄洋界保卫战的纪念碑。
早在1965年,井冈山人民在营房旧址前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纪念碑。
“文革”期间,林彪的死党为了宣传林彪,炸毁纪念碑,改建火炬亭。
1977年,拨乱反正,又重建了今天看到的纪念碑。主碑高12米,底
座长4米,宽2?8米,正面是朱德的题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背面是毛泽东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纪念碑对面,还有一块
大理石横碑,底座长11米,宽2?6米。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词《西
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战壕是当年保留下来的一个工事,是扼守江
西宁冈方向的,阵地前的这些树木都是建国后栽种的。顺着这条小路
我们来到了黄洋界哨口的另外一个工事,是扼守湖南方向的。
这些是仿造当年的滚木、檑石、迫击炮,看着它们,我们仿佛回
到那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岁月。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批准“黄
洋界哨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黄洋界哨口介绍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和留影。15
分钟后,我们在营房门口集合。
大井毛泽东旧居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大井毛泽东旧居”。大井是井冈山大小五井一
带最大的一个村庄。四周青山环绕,一派田园风光。1929年1月底,
第三次反“会剿”中,井冈山失守了,国民党反动派窜进大井村烧杀抢
掠,“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井冈山人要换种”。当时留下的是这
样的一幕惨状:“村中留残墙,坡上走虎狼;山中猴子哭,田边锈水淌。”
但是,历史在这里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三件珍贵原物,其中两件是没有
生命的,一件到现在仍生机勃勃。大家猜猜看,哪三件?对,一是红
墙,二是树,两棵神树,老百姓还亲切地称它们为“感情树”,三是读
书石。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三件原物连成的一条线路,依次参观。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座白宫,那是总统的官邸。我们井冈山也
有一座别具一格的白屋,就是大家看到的这座用石灰水粉刷过的白屋
子。当年战士们有一句顺口溜:“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
红军把大小五井比喻成金銮殿,这白屋不也有宫殿的尊贵么!
这幢屋子如果不被烧塌的话,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它是广东
兴宁一个叫邹万荣的木材商人建造的,后来商人破产了,回到老家去
了,屋子主人换成了井冈山的“山大王”——王佐。1927年10月24日,
毛委员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第一站就来到了大井。为了表示
友好,毛委员送给王佐70条枪发展武装。王佐非常高兴,当即回赠
了500担稻谷和一些银元给工农革命军作军需给养,还将自己的住房
让给工农革命军做营房。毛泽东就住在这屋东边的厢房里。让我们进
去看看。
这是一幢典型的客家围屋,有5个大天井,44间房。我们主要
参观一下毛委员的旧居。在这间昏暗的小屋里,有一盏小油灯,当时
规定连以上的干部可以用3根灯芯,但是毛委员为了省油,坚持用一
根灯芯照明办公。有一个作家到这里参观,写了这样一段话:“让我
们站在毛委员当年住过的井冈山的小土坯屋里,亲自体验一下那种神
秘的力量,那种让星星之火燎原全中国的革命气息,在这里,我们没
有理由悲哀。”
穿过几个大天井后)我们现在看到的厢房,是红军战士们当年的
营房,睡的是稻草铺,盖的垫的都是干稻草。当年,战士们传唱着这
样的歌谣:“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嘿哟嘿,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哟嘿哟
嘿,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哟嘿哟嘿,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嘿哟嘿!”当年
彭德怀还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去八面山割茅草摊铺,风趣地说:“用井
冈山上的茅草摊铺,睡觉也特别的香呢!”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堵残墙。1929年1月,井冈山失守了,
敌人在大小五井进行了9次烧杀,大小五井的120户人家被杀绝69
户,所有的屋子都被烧塌了,可是还是有这堵墙没被烧塌。老百姓回
来以后,说这是红军留下来的红墙,千方百计把它保存下来。1961
年,按历史的原貌重新修复这栋房屋时,把残墙镶砌在新墙之中,新
墙突出一点点。墙上累累的弹坑,记下了敌人多次烧杀犯下的暴行。
第二件是有生命的实物,就是眼前这两棵树了。右边这棵叫柞树,
左边这棵叫红豆杉。这两棵常青树有一个特征:是连理枝。有人说,
这棵树是朱德,那棵树是毛泽东,象征他们并肩战斗。当年两位领导
人的确是站在这两棵树下观看战士操练。国民党反动派第三次“会剿”
时,将大井村所有的屋子都烧塌了,这两棵树也烧枯了。但是20年
之后的1949年春天,这两棵树竟奇迹般地发了芽,吐了绿,枯木逢
春,老百姓奔走相告,说井冈山一定有喜事。果然,1949年8月,
井冈山解放了!两棵树年年发芽、抽枝,就是难得开花。1965年春天,
这两棵树又奇迹般地开出了相似的小白花,纷纷扬扬。1965年,我
们知道,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是井冈山又一大喜事,这两棵树也为迎
接他老人家开花了。1976年,这两棵为毛泽东开过花的树又同时枯
萎。我们知道,那一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3位伟人相继辞世,
天地日月和这两棵树一齐悲痛欲绝。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
了井冈山的山山岭岭,也吹绿了这两棵树。有人会问了,这是不是你
编出来的呀?这不是我编的,是井冈山人亲眼所见。这大约是历史事
件与自然的巧合吧!
我们参观完了两件历史的原物,还有一件,就是面前这块大石头。
当年毛委员住在大井白屋时,经常坐在这块大石头上看书、读报、批
阅文件,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读书石”。当年,大井乡暴动队长邹文楷
老先生对毛委员有着特殊的感情,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义务讲解。现在,
他去世了,我来接他的班,我学他用地地道道的客家话来介绍这块石
头吧:“当年,毛泽东就是坐在这块石头上看书呀、看报呀,关心国
家大事……”
好了,朋友们,我的讲解就到这里。20分钟后,大家在车上集
合。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0:4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98673269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井冈山景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井冈山景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