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

更新时间:2023-03-15 23:14:38 阅读: 评论:0

荠菜的作用和功效-杨官寨遗址

论语学而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构图的基本形式16种)

《论语》原文加译文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能做为《论语》开章的第一句,不简单啊,是告戒修道的人要精进,不要光说不练,

要以身行去印证,印证的同时,对同道之人的心态是怎样的,对道不同的人应持有的心态都

交待清楚了。

以此如如不动之心去学习,去印证,才能得论语之真道意。

悦:是发自身心的一种愉悦

乐:是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朋:通凤,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已万数,故已为朋党字。此说假借也,朋本神鸟,

以为朋党字。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指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的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这两句是说的,因为闻道而习道,即而得道的一种成就感,与天人相互感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的君子对于那些不能闻道,不能修道,无道可言的人的一

种态度,对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种种无道的行为,君子不会有任何的气恼.

译文:

孔子说:“学到君子为人之道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加以印证实践,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同有凤来仪之境,感得同道之人从四面八方来与之相应,为有同样

的目标而乐在其中!

对于其它不能明道,知道的凡夫之人而没有任何的气恼,这是君子才有的境界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一个人孝顺长辈,听命兄长;而犯上做乱这样的事,是很难发生在这种人的身上;不好冒犯

长辈的人,而做出扰乱常规之事的人,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着重于根本的原则,根本的原

则确立了,而令世人效仿的大道也就产生了,孝顺长辈,听命兄长,此二者,即为人之根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擅长花言巧语,奉承他人的人,这种人很少有仁义道德的修养。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我每天都会用三条原则来和自己的行为进行较对!

第一,与人共事有没有不忠的方面?

第二,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的方面?

第三,师长传给我的道法真理有没有在生活中印证实践?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君王做事的态度要谨慎而有信用,节约每一项开支,关爱他

人,役使百姓时,应在农闲的季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学人弟子们回到家里,对长辈要孝顺,出来在社会上行走要尊重年长于自己的同仁,

言行谨慎而守信用,以广大的爱心去爱护其他人,要亲近有仁德的贤人。以上几条如果能够

做到,还有多余的精力的话,则应该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

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

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指贤男,第二个贤指贤妇。易色:和悦的态度。

贤夫贤妇持以和悦的态度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

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刻意学习过为人处事之道,我确认为

他是一定学习过的。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君子不持重自尊,则失去威信。所学即鄙陋识浅。注重忠义礼信的培养,没有任何一个朋友

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也不要惧怕过错,要勇于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慎重的对待自己身后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影响,看看以前的先辈圣贤给后人留下了些

什么。经常这样的去提醒,比较,效仿,人民的道德修养可以自然笃厚。”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

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

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

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

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

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先生到了一个国家,必定闻听这个国家的内政,这种权力是先生自己要求得

来的,还是国君主动给予先生的呢?”

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礼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如果是夫子要求来的,或者先生要求

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时,要观察这个人的志向是否随顺父意;父亲去世了以后,观察

这个人的行为是否脱离了原来父亲在世时的行为;如果父亲去世三年来,并没有改变于父亲

在世时的志向,这个人就是个真正的孝子。”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说过的话才能去认真实行;恭敬别人的时候要符合于礼,

这样可以避免随意乱恭敬而带来耻辱。(因为言行方面经过以上层层的过虑,而让自己成为‘言

有宗,事有旨’的人。)

因为接触的都是有修养的人,自己也就成为受人尊敬有修养的人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追求饮食上的享受,不会追求居住上的安逸,勤快的做事,谨慎地言行,

又能虚心向有道的贤者请教指正,这样的人可谓是好学之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奉承讨好别人,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

孔子说:“还可以。但不如贫穷而能乐于守道,富足而好守礼的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玉牙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精益求精’

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你已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

说出的意思,”(举一反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看不透我,担心我看不透别人。”

================================================================================

===============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治理国家的君主以“德”来教化民众,处治政务,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处在一定

的位置,而其它贤者皆如众星般的拥护在左右。

提示:与学尔的‘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可以使人入邪道的作品’

注:《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思:做容讲《说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参考注释】

齐:比肩、类齐、相类、整治之义。

刑:刑罚、对人生部分或全部的自由权利度进行控制等手段之义。

格者:格除、格斗、杜绝、修正之义。

译文:

治世之道如果以政法来规范民众,以刑罚来管束民众,民众会因避免刑法加身但不懂礼义廉

耻。

治世之道如果以道德来教化民众,以礼义来约束民众,民众会知道哪些事情是为人所不耻的,

以此而入正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下学习的志向,

三十岁时成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四十岁时对这个世间的所有现象不再迷惑,

五十岁时知道天命(了解天,地,人的和谐互动)

六十岁时达自然忘我之境(这个我都没有了,任何语言都不能左右,牵引“我”,所以耳顺)

七十岁时达无我之境(“我”都没有了,就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为,但却不违背规矩法则)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

子学礼。

(2)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

行革新。

孟孙: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与驾车的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樊迟给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

“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

要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们。”

(这里没有发现愚孝的思想,要按礼来侍奉父母)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①孟武伯:姓孟孙,名彘,“武”是谥号,孟懿子的儿子。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不要让做父母的为孩子尽是操心担优,如果有什么

忧心之事那就是人总会不可避免的生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前506~前443),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

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

子游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后

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译文:

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所谓孝子,以为只要能供养父

母衣食就算是孝了。至于犬马畜生,也有人圈养着,如果没有恭敬之心去对待父母,那么和

饲养犬马畜生有什么分别呢?

提示:

在为政篇安插孝论,是告诉为政者要以做父母的心境来对待百姓,关心百姓的疾苦,也要以

做子女的心境来对待百姓,为百姓着想,尊敬百姓。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

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

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顺之道,孔子说:“能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顺的面色是非常难的。有事

情的时候,后辈儿女去帮着做;有美食的时候,请长辈先食用,难道这样就是孝了吗?(只

做到以上这些,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道,必须是内心里真正的敬爱父母长辈,侍奉父母时面

上颜色和顺,这样才算是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与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也不表示自己的意见提出疑问,好像很愚笨的样子。退下

后观察他私下里的表现,亦可以自由的发挥,颜回并不愚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先观察他的所做所为,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原因,再然后观察他怀着

何等样的居心目的,经过这样的审察,人还有什么可以掩盖隐藏的呢?人还有什么是能够隐

藏的呢?

提示:此处所述类同于《金刚经》所讲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过去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有新的体会,这种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不器。”

提示

这句应该和上句是一个整句。君子应该是成器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常说“太不成器了”。

这里的不器就是不要像一个器物那样的死板,学过的知识再去回顾的时候,会有新发现,会

有新的感悟,这样永远是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境界里,今天是精美的琏瑚之器,明天就是超

出‘琏瑚之器’的其它更优秀的器物。因此时刻都处在一个不断的自我超越之境,所以君子

不器。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温习过去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有新的体会,这种人可以做老师了。君子不应该像器

物那样的死板,应从各种角度都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孔子说:“先付之于行动,而后再说话。(避免言出不能践,失君

子之风。)”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注重大局不注重私情,小人注重私情不注重大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而不深入的思考,这样就会被文字表面的字意所蒙蔽;只知道空想而不

学习实践,就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弯路,会陷入危险之境。”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如果一个人不秉持自守中庸之道,而过份的驳斥那些异端,这样也会危害到自己的操守,如

此则偏离了中道。

(就好比一个人举手打了别人,自己的手也会痛。道理是一样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译文:

孔子说:“由啊,现在教给你智慧之道,对于知道的事情,就持知道的态度,对于不知道的事

情就持不知道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勿已勿人,这就是智慧之道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子张,即颛孙师(前503-?),字子张,孔门弟子之一。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

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孔子死后,

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干禄:求禄位;求仕进。

译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为官之道。孔子说:“多听闻,不知道的方面先搁起来,知道的也要谨慎的说,

这样就能减少过失;多观察,有危险的事先放在一边,其它没有危险的事也要谨慎的去做,

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时减少过失,做事时减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哀公:姓姬,名蒋,鲁国国君。定公的儿子,继定公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466

年)。

译文

国君哀公问孔子:“怎么样做才能使民众信服?”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人的地位在邪枉者

之上,这样民众就会信服;推举邪枉者的地位在正真人之上,这样民众就不会信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

不能,则劝。”

提示:

看到季康子向孔子问内政之道,发现孔子此时的回答,是对以上几条的总结。即论语劝孝善

的同时,影射国君也要以孝善的心境来对待国家的子民。这就是为政之道了。

注释:

季康子(?—前468)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姓季孙,名肥,康为其谥号。鲁国大夫,鲁哀

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内政之道:“要想使人民尊敬君主,忠于国家,该怎样劝导他们呢?”孔子回

答说:“君临天下人民的时候易庄严持重,人民自然就会尊敬君主,国家提偿孝慈,人民自然

对国家忠诚;推举天下大善之人事,从而能教化那些不行善的人民,这样就是对人民的劝导

了。”

此处对应《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

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

某人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事政治事业呢?”孔子回答说:“书(经)上有说:孝就是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之道实施在政事上。(以孝悌之道对待百姓民众)这就是为政

之道的最高境界。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从事政治事业呢?”

提示:

这一章更加确定“以百姓之心为心。”有人说孔子“求官不成云云”,那实在是不了解孔子,

读不懂《论语》的缘故。即道德经第一章云"徼"之辈。《道德经》第一章:故恒无欲,以观其

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即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不知道他怎么在这世上安身处世。就好像大

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少了重要的部件车子怎么行走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

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可以知道当今的礼法制度吗?”孔子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法

制度,在改革中所废除的和增设的,现在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法制度,在

改革中所废除的和增设的,现在是可以知道。如果现在继续接着周朝的礼法制度承载下去,

即使百代之久,也是可以被世人所知道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该你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奉承讨好。见到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去做,

这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弱。

================================================================================

===============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23:1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93278268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语学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语学而.pdf

标签:论语学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