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变迁02-05-0515:35发表于:《中日关系论坛》分类:未分类
姓的变迁
随着历史的演进,姓氏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旧的姓氏消亡,新的姓氏产生,其间离
合演化的原因甚为复杂。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华夏各民族融合为
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中,最突出的是北魏卑族拓跋氏。他于494年迁都洛阳以后,下诏改鲜
卑姓为汉姓,30年间将各部落的二音节、三音节等多音节姓氏都改为音近的汉单姓,如将
拓跋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
一共改了144姓(见《通志.氏族略第六》)。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少
数民族在仰慕唐化发达的生产技术以及高度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归附唐朝。例如788年回
纥部落请求臣服唐王,改称回鹘。
古代有不少帝王出于开疆拓土、羁番邦的政治需要,经常向异常首领赐姓。如唐太宗
曾封突厥族皇族阿史那.思摩为都督,赐其李姓。宋代有大批犹大人进入中国,按当时习惯
均,大宋皇帝分别赐姓,有姓赵、李、张、高等17个姓。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湘西
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勾结爪哇、琉球使臣进行叛乱,朱元璋任用归附明朝的南北疆总督哈巴
十(维吾尔人)平定叛乱。因哈巴十战菌显赫,翦除国患有功,朱元璋亲赐其“翦”姓。哈巴
十率军长期驻守株木山(在今湖南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其后代也在那里定居下来,均姓
“翦”,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就是其后。满族入关后大量改为汉姓,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
有的就意而改,例如爱新觉罗,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觉罗”为姓的意思,故“爱新觉罗”
意为金姓。也有人认为它是满语“肇姓”之意,爱新意为“肇”,觉罗意为姓,所以也有将爱新
觉罗改为姓肇的。还有就音而选择姓的,譬如将爱新觉罗改为姓罗。此外,还有干脆改为德、
洪的。还有将佟佳氏改为佟,马佳氏改为马。此外,有取满姓字头的谐音为姓的,例如“瓜
尔佳氏”的“瓜”,与“关“谐音”,就改为姓关等等。于是满族就有老姓与新姓之分。
少数民族改姓,除了民族融合的原因,也有不少是为避难而改姓的。在中国《百家姓》
里并无“出”姓,经专家学者多方研究发现,原来福建惠安县涂岭乡小填村以及仙游县枫亭乡
所属的洪厝等地的2700余姓出者,是元朝太尉纳哈出的后代。纳哈出的祖先木华黎是成吉
思汗的义弟,传到第八世纳哈出时恰逢元朝灭亡。纳哈出聚兵金山,屡犯辽东,明太祖召谕
纳哈出,纳哈出不服仍抗争,后打败投降封为海西候,最后死于征途中。长子察罕因罪被诛,
次子佛家妈惧株连,将姓去掉“纳哈”,以“出”为姓,从此隐居惠安的涂岭、洪厝一带。
还有将少数民族姓氏简略为汉字单姓的。例如,将代北姓氏阿鹿桓简略为鹿,萨孤氏
简略为萨,斛律氏简略为斛;将满族姓氏那拉氏简略为那,钮等姓氏都是汉族姓氏中本没有
的。
少数民族的姓氏在逐渐汉化过程中,还不断制造出一些新的姓氏,如:银述可是金国
女真族一员大将的名字,久居广西,其后代就以其开头字作姓—银。又如北魏孝文帝下诏所
改的144个鲜卑姓为汉姓后,就出现不少怪姓。如叱奴改姓狼,费羽改姓羽,纥骨改姓骨,
渴侯改姓纸,俟伏斤改姓斤等等。
最佳答案
丰富性直接采用汉姓,有朝鲜、壮、土家、白等19个民族;既使用本民族的原有姓
氏,也使用汉姓,有满、蒙古、彝、藏、景颇等27个民族;无姓氏,维吾尔、哈萨克、布
朗、傣等8个民族习惯上没有姓氏。
神秘性少数民族姓氏起源与图腾崇拜、原始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关联。如四川省德
昌县金沙乡的僳僳族,崇拜李树的姓李,崇拜黄树的姓黄,崇拜獐子的姓张等。
变异性有的依据本民族原先图腾名称的汉字音译或汉义转化为汉姓(如上例僳僳族
的姓);有的则直接假借汉姓;有的是由当地汉族教师为学生另取汉姓,如云南有的傣寨小
学校,汉族老师姓什么,全班傣族小朋友也一起姓什么。所以,如果光从字面上看,今天已
很难看出部分少数民族姓氏的本来面貌。
满族
满语称姓氏为“哈拉”,是标志血缘关系的称号。据史书所载,早在北魏时期(也有的
认为是在隋唐之际)满族就有了自己的姓氏。据清代《皇朝通志》所载,满族的“哈拉”(姓)
有679个。“哈拉”的名称最初都是以满语命名,是多音节的名称,如满族皇室姓爱新觉罗,
贵族大姓有瓜尔佳、钮钴禄、舒穆禄、纳兰、董鄂、马佳等。其姓氏来源,一是以居地为氏,
即以所居地名、山名、水名为氏。如居董鄂河者,即为董鄂氏。其余如修佳氏、富察氏等,
均以住地为氏。二是以部落为氏,如爱新觉罗、瓜尔佳等。三是以动植物等图腾崇拜物为氏。
如:尼玛哈氏(鱼)、萨克达氏(野猪)、依喇氏(黍)等。四是沿袭辽、金、元时期的旧族大姓,
其中金代旧姓27个,辽代旧姓1个,元代旧姓7个。五是以父祖之名第一音节汉字为姓,如
舒穆禄氏有名万鲜丰者,其子孙以“万”为姓;喜塔拉氏有名文忠额者,其子孙以“文”为姓。
故有满族人“一辈一个姓”之说。清朝灭亡之后,满姓人多数已为汉姓,其改姓方式,一是由
复姓改为单姓,如佟佳氏改为佟氏,董鄂氏改为董氏;二是意译为汉姓,如阿古占,满文为
雷之意,即改为雷姓;倭赫,意为石头,即改为石姓。
蒙古族
蒙古人十分重视自己的家世和族源,蒙古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极富民族特色。据《多
桑蒙古史》等史籍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蒙古人就牛活在辽阔的蒙古草原,大部分蒙古人
都能讲清自己的出身部族和家世渊源。
蒙古姓氏最初出现于贵族阶层,用以显示自己祖先的功业、部落血统的高贵和社会地
位。嗣后因汉族影响,有的改为单姓。从蒙古族现在通用姓氏中,可以看出蒙古姓氏有以下
几大特色:
一是以部族为姓。如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后演变为包氏;永谢部落演变
为云氏;巴雅特部以巴为姓;乌梁海部以乌(吴)为姓;喀尔喀部以韩(何)为姓;土尔扈特部
以陶为姓;哈勒努特部以郝为姓。
二是以父祖之名的首字为姓。如元代将领沙全,因其父名沙的,便以沙为姓;现代蒙
古诗人巴布林贝赫,因其父为巴达玛宁布,便以巴为姓。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蒙古人以这种
方法取姓。
三是以汉字谐音取姓。如伯颜首字“伯”与“白”谐音,其后人便以白为姓。再如“敏罕”
在蒙古文中意为“千”,以汉字谐音“钱”为姓;鸟古纳蒙意为“羊”,便以汉字谐音“杨”为姓。
四是以母姓为氏。如蒙古族中刘姓,即源于汉代公主(刘氏)下嫁单于,而后代便有以
刘为姓者。
五是受汉族影响,取用汉姓。如张、王、李、陈等,即是其例。这种现象在汉化较深
的文人、官吏中更为普遍。
回族
同族人马姓最多,有“十个回回九个马”之称,此外还有沙、喇、哈等姓氏。同族姓源
多来自古回人之汉语音译,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马姓,即因为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伊斯
兰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明、清时著述多将“穆”译为“马”,加之明太祖朱元璋赐波斯人马沙
亦里为“马”姓,故同族中马姓最多。
其次,回族往往用古伊斯兰教圣人或父祖辈名字中的某一音节作为姓氏。如:以、白、
来、金四姓,即来自古回人“易卜拉欣”四个字的音译;纳、速、喇、丁四姓,即是回人名字
“纳速喇丁”的音译。
再次,部分回族姓氏来自帝王赐姓,如:沐氏、达氏、郑氏。
由于回族取姓音译时,多采用谐音或相近的汉字,因此产生了一批奇僻姓氏,如:忽、
闪、拉、剌、哈、撒、麻、达、朵、虎、者、也等等。上述这些姓氏,在发展过程中,有的
已被同音的汉姓所代替。如速姓变为苏姓,合姓变为何姓,忽姓变为霍姓等。
藏族
藏族人姓氏起源较早,公元前一、二世纪西藏山南地区一些部族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
藏族人最初姓氏即起源于氏族部落,此后渐有变化,有的以封地为姓,有的以家族房名为氏,
但一般都是贵族才有姓氏。
最常见的藏族姓源有以下六种:
①神猴的后裔
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着一则神话:有一神猴与岩魔女结为夫妻,生下6个小猴,进化为
人类,成为藏族最早的6个氏族,其名称为色氏、木氏、董氏、东氏、惹氏、朱氏(柱氏),
形成所谓“原人六姓”。这6个氏族又发展为18个氏族。
②天神的家族
相传藏族首领聂赤赞普是天神之子下降人间,制定了礼仪,区分了尊卑,由他传下了
第一个王族。这个天神的家族称作“代”。发展为父系6族,即:洛氏、聂氏、琼氏、努氏、
色氏、保氏。到松赞干布时,又有秦氏、卓氏、如雍氏、纳南氏、才崩氏、觉如氏等其他家
族出现,成为与王族结亲的姻亲氏族。
③“可怕”的家族
据传说,西藏古代有一位道法高深、威力很大的密宗法师叫琼保·较塞,游历四方,
遍谒圣地,为人降魔除邪,免祸消灾。恶魔对他十分害怕,一见他就发出“米拉、米拉”的哀
号。“米拉”在藏语中词意是“可怕”。后人赞誉琼保·较塞的功德,称其家族为“米拉氏”,即“可
怕”的家族。
④“仇生”家族
13世纪时,西藏有位大学者贡呷坚赞,据说是天神后裔,因与仇敌罗刹交战,俘获
其妇而生了孩子,取名“昆巴解”,“昆巴”是仇恨的意思,“解”是生的意思,即“仇生”或“仇妇
生”之意。其家族便称昆氏,以炫耀其族系之高贵和祖先之威猛。
⑤以房为氏
魔族大多数家庭都有房名,世代相传,房名即成为姓氏。如韦氏、谷米氏、雪魔氏、
华秀氏,即为房名演变而成的姓氏。
⑥以封地庄园为氏
近代以来,西藏农奴主贵族的传统姓氏日渐衰微,而以封地庄园命名的姓氏日渐增多。
如十三世达赖喇嘛出生于平民家庭,被确认为转世灵童,当了达赖喇嘛后,其父被封为公爵,
赏赐许多庄园。其中朗敦——溪卡是他家原住的庄园。人们便以此封称呼这新的显贵家庭。
于是他家的人名前都冠以“郎敦”二字。
傣族
古傣族人原本无姓,只有一个“刀”姓,系明王朝赐给当时西双版纳傣族最高统治者的
姓。因此,此姓在解放前一直仅在贵族阶层使用。解放后,一些无姓傣人亦喜欢在名前冠以
刀姓。近年因汉傣通婚,子女从汉人父母姓,于是在目前傣人中出现了张、王、李、周等大
量汉姓。
瑶族
据神话传说瑶族为神犬盘瓠与评皇公主的后代,共有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为瑶
族。评皇各赐一姓,是为“盘瑶十二姓”,即盘、沈、包、房、李、邓、周、赵、胡、唐、雷、
冯。
景颇族
景颇族称“姓”为“波桑”,含有类、种、姓的意义。也就是说景颇族历史上同种、同类
之人,也即同姓之人,均有血缘关系,不得通婚。至今仍严格遵守这种“同姓不婚”的制度。
在历史上,景颇族实行“普那路亚式”的族外婚制度,即甲族一群女子与乙族一群男子互为夫
妻的族外群婚,现今景颇族实行的单向姑舅表婚姻,即是这一族外婚的遗迹。姓氏在景颇族
中起着“姓别婚姻”的功能。因而景颇族姓氏与家族历史密切相关。景颇族姓氏中有大姓与小
姓之分。大姓共26个,均为氏族社会部族或家族标志。其中木日(彭、李)、恩昆(岳),勒托(董、
徐)、木然(尚、杨)、勒排(排)五大姓,是世袭山官的子孙,称为5大官姓。由26个大姓衍生
出300多个小姓。景颇族称小姓为“亭郭明”,即户名。由户名再发展为姓氏(即小家族的名字)。
大姓和小姓常常连用,小姓在前,大姓在后,由同一大姓分出的两个小姓可以通婚。
景颇族的姓氏,丰要来源于七个方面:①来源于官位、职业;②来源出生或居住的地
名;③来源于动物名称;④来源于植物名称;⑤来源于生活用具和建筑材料;⑥来源于食物
或事物名称;⑦来源于某种动物行为。
景颇族这种姓氏起源,与汉族姓氏起源十分类似,与图腾崇拜有关。而大姓、小姓之
分及其社会功能,与汉族早期的“姓”、“氏”之分,和“姓别婚姻”,“氏明贵贱”,有惊人的相
似之处,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民族姓氏发展的基本规律。
土家族
土家族姓氏起源,也与汉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主要来源,一是以部落或部族名称为
姓(冉姓即远古部落名称);二是源于图腾崇拜,如李姓,本意是土家族以虎为图腾,土家族
先民巴人称虎为“廪君”,“廪君之后能化为虎”,《风俗通》中说:“虎本南郡中卢李氏公所化”,
故土家族中“李姓”,为虎的图腾。此外,土家族姓氏来源中尚有源于祖先姓名,源于居住地
等多种起源。
壮族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
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
民族。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
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
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
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
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
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
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
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
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
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
切关系。
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集会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
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
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
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
姓。
②以居地为姓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
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
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
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
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
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
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
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
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
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
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
“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
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
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
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
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
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
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回答者:yxm2458-举人五级3-2719:00
我所知,起自古中原的汉族姓氏不多,不过一百零几种。那时的中原民族一般以族为
姓、以职为姓、以国为姓或以父祖官职为姓,比如,鲁班的名字可以解释为“鲁国的工匠”!
庖丁的名字则可解释为“做厨师的男人”。
到了汉末,大量的胡人迁入中原,直到南北朝时期,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几乎占到中
原人口的20%,大量的胡姓开始出现,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有哪些呢?
北魏王朝——中原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鲜卑人在孝文帝改制后开
始使用单音“汉姓”,但仍有一部分胡姓保留了下来,如“宇文”、“长Sun”、“令狐”、“独孤”、
“慕容”、“尉迟”、“陆”、“穆”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22:1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89431268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阿史那思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阿史那思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