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
过0.5℃),又称为发热。为什么小孩会反复发烧呢?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
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小孩子反复发烧的原因:
1、非感染性发热:非各种传染病引起的,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
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2、不明原因发热: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
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热。发
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3、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所产生的发热。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
发热,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其
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
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不
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
之,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4、持续性发热:当口温高于37。3℃或肛温高于37。6℃,一日
间的变化超过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
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小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
不急降温
如果医生确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
于服用解热药。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
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
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
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
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
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
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
放在额头上。
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
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
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
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
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
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
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
一次。
补充液体
当你发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
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
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
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
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
况好转。
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入果汁,
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烧的孩子欢
迎。
适当用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
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
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
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
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先经医师同意。
切勿让孩子服用阿司匹林
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千万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
使发烧的儿童爆发雷氏症候群,这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疾病。儿童可
以用扑热息痛代替。以每磅体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计算服用量,
每4小时服用一次。记住,增加使用频率或超过适当剂量,都有危险,
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注意穿衣
如果你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
来。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颤,则说明衣物太少,应该增加,直到不
冷为止。
如果患者是小婴儿,则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还不会表达他们的
感受。其实,给小孩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
起发烧。
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同时,应让室
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9:2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79467266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发烧的原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发烧的原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