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矛盾

更新时间:2023-03-15 14:40:36 阅读: 评论:0

海鲜炒饭-万和燃气热水器

情感矛盾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幼儿创意绘画作品)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ling Teache ̄Co ̄ege

口文艺美学

第22卷第2期 2006年3月

Vo1.22 No.2 Mar.2006

论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的矛盾建构

周甲辰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006)

[摘要】 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的复杂性、矛盾性可以从虚境与实境的矛盾、客观条件与主

观感受的矛盾、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以及景物组合的矛盾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

析。造成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复杂性、矛盾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因素当是他性格的多

面性与创作情况的特殊性。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I2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366X(2006)02-0098-04

毛泽东曾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他自

己也可以一分为--e 。他主张做人要“柔中有刚,棉

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他认

为自己表面意强,实则意弱[ ;既是极高之人,又是

极卑之人[4 J。在旁人眼里,他既有虎气,也有猴

气[ ;既豁达豪爽,又温情细致;既个性倔强,又

有很浓的人情味[ ];既是热烈的浪漫主义者,又是极

冷静的现实主义 ’ ;既高深莫测,使人好像进入到

了另外一个世界,又平易近人[ ;既有永不满足的创

新欲,又在某些方面极端的固执和保守[ ;内心有钢

铁般的意志,外表却有娇弱的女人气[1。]. “既是

一位通晓古今的学者,又像农民一样平易近人;

十分幽默风趣,可又非常严肃认真;既坦率,又

精明;既单纯,又复杂;既猛烈,又温和;细致

周到,明察秋毫,可又衣着随便;具有成就伟大

事业的耐性,而一旦需要当即立断,又决不坐失

分秒。”[“]所以,有人断定毛泽东是一个复杂得不能

再复杂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优点、缺点一样突出,

决不能用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来加以判 ]。文学

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要表现创作者的情

感、气质与个性。因而我们认为,毛泽东这种复

杂的个性也会在他的诗词创作中留下独特的烙印。

综观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活动,我们大致可以

说,他人生危难、事业危机的时期,恰好是创作

的高峰时期,人生如意,事业成功的时期,恰好是

创作的低潮时期。《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

这时孙中山逝世了,诗人在湖南遭到通缉;《菩萨

蛮・黄鹤楼》作于1927年春,这时蒋介石发动反革

命政变在即,诗人完全被排斥在了党的领导层之

外;《采桑子・重阳》作于1929年,这一年诗人作

为指定人选未选上红四军前委书记,身体又不好,

被迫到永定县内合溪和上杭等地去养病,等等。毛

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大致有两个高峰。一是长征时

期,二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长征路上,毛

泽东几次面临党内严重的派系斗争,面临红军几乎

全军覆灭的困境,面临对个人的死亡威胁,生活艰

苦、地理不熟,贺子珍、毛泽民等亲人也基本上不

在身边。但是,他却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领袖天

赋,展示出了无与伦比的诗歌才华。《忆秦娥・娄

山关》、《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等都是脍炙人口的

作品。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外与苏联东

欧分裂,内遇经济困难,毛泽东个人的权威又有所

下降,与彭德怀、刘少奇等人在许多问题上意见相

左。但是,这时他却迎来了诗词创作的又一高峰,

写下了《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七

律・和郭沫若》、《卜算子・咏梅》、《七律・冬

云》、《满江红・和郭沫若》等优秀作品。特别

【收稿日期]2005-10-1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04年资助课题(04C517)

【作者简介】周甲辰(1964一 ),男,湖南东安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维普资讯

第22卷第2期

是1961年,他从一线暂时退下来以后,诗词比任

何一年都多,而且质量也都还不错。这种创作情

况,完全可以用古人“发愤著书”、 “不平则鸣”、

“穷苦之辞易好”等理论来进行解释。当然,毛泽

东的创作也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他的作品虽然大都

是苦难与挫折的产物,但是,我们读来却很少感受

到困苦和忧愁。因为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从不局限、

拘泥于眼前的压力与痛苦。他往往是通过回想过去

的伟大斗争来进行精神的自我调适,用对未来的乐

观展望来给自我以积极的心理暗示,用对幻境的奇

特想象来宣泄精神的郁闷,等等。换句话说,他是

在困境中写胜利,在愁苦中写快乐,在孤寂中写欢

聚。我们认为,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也会在他的

诗词作品中刻下深刻的烙印。

从上述情况出发,我们认为毛泽东诗词的审美

情感往往蕴涵着矛盾、包孕着对立,是一个二元对

立的意义建构。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和分析。

一是虚境与实境的矛盾。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

诗词创设意境时最常运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毛泽东

与众不同,他在运用这一手法时往往要赋予虚境和

实境以完全不同的情感内涵。在他那里,实境如果

是压抑的、痛苦的,虚境就会充满了光明和温暖。

比如脚下是“路隘林深苔滑”, “山下”则是“风

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现在的“我”心

怀惆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过去的“我”

则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沁园春・长

沙》)。反之,实境如果是激昂欢快的话,那么,虚

境就会充满迷茫和焦虑。比如眼前所见是“六月天

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激情四射;心

中所感却是“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沉重而悲苦(《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o眼下是十

万工农“风卷红旗过大关”,斗志昂扬;未来却使

人茫然困惑: “此行何处?赣江风雪弥漫处。”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因此可以说,毛泽东诗

词是一种由虚实两种不同境界建构起来的,蕴涵着

崇高与忧郁、乐观与悲苦、坚定与迷茫、奋发与压

抑等对立因素的二元结构。

二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的矛盾。毛泽东酷爱

表现严峻的自然条件与险恶的现实斗争。在他那

里,自然条件越严酷,个人的感觉就越舒坦:“不

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

泳》)、“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b算

周甲辰:论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的矛盾建构口 99

子・咏梅》)。。在他那里,现实斗争越险恶,个人就

越来精神: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山只等闲”(《七律・长征》)。在他那里,敌对力量

表面上越强大、越是不可一世,实际上就越藐小,

越是不堪一击: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丸”(《七律・长征》)、“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

树谈何易”(《满江红・和郭沫若》),等等。这

种独特的人生体验,构成了诗词作品巨大的内在张

力。

三是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一方面,诗人领导着

千百万民众,拥有为数众多的,为此,他往往

要用大级别的数字,像“千”、“万”、“十万”、

“百万”、“千百万”等,来塑造大写的抒情主人

公,讴歌这伟大的群体力量,抒发个人的骄傲和自

豪。像“十万工农下吉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

上》)、“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唤起工农千百万”(《渔家傲・反第一

次大围剿》)等等。另一方面,诗人又是一个比较

内向的人,灵魂里有一扇从来也不向任何人敞开的

门,因而经常陷入到孤寂之中难以自拔Il 。他爱

写横空出世的高山,爱写顶风冒雪的腊梅,爱写横

扫一切的勇士等等,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孤独与寂

寞。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

更远,想得更深,所以毛泽东不得不付出孤独的代

价。进一步看,诗人对孤独的体验也独具特色。首

先他的孤独总是与伟大联系在一起,表现为一种高

处不胜寒的孤高;其次他从不沉迷于孤独,也从不

玩赏孤独,而总是渴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

次上与战友、民众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情感的共

鸣。所以,他幻想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

中笑(《b算子・咏梅》)o他告戒莽莽昆仑:“不要

这高,不要这多雪”,要把自己裁为三截,去迎接

“环球同此凉热”的美好境界(《念奴娇・昆仑》)o

四是历史与现实的矛盾。毛泽东深邃的目光洞

穿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他的诗词作品往往

呈现为多维立体的时空建构。他既骄傲自己开创了

前无古人的事业,使整个神州大地“换了人间”;

同时又感到茫然困惑,眼前“一片汪洋都不见”,

作为舵手他不知道要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航船驶往

何方(《浪淘沙・北戴河》)o一方面,作者对秦皇汉

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伟大的历史功业心向

往之;另一方面,他又决不甘心淹没在古人的背影

维普资讯

100

里,十分想超越他们,将他们统统踩在脚下(《沁

园春・雪》)。一方面他咏唱着“黄鹤知何去,剩有

游人处”,慨叹时光易逝,伊人已杏,满腹无奈与

惆怅;另一方面,他“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又陡生建功立业的激情和开创历史的梦想(《菩萨

蛮・黄鹤楼》)。可以说,在毛泽东那里,超越历史、

驾御时空的豪情是与个人渺小、人生苦短的无奈有

机地交融在一起的,无法机械地分开。

五是乐景与哀景的矛盾。翻开毛泽东诗词,我

们不难发现同一作品中的景物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

情感内涵。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给人的印象是绚烂明媚,飞扬流动,如同美丽的

梦;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给人的印象却是

苍凉凝重、清新洗练,使人回归到现实的艰险

(《菩萨蛮・大柏地》)。“战地黄花分外香”让人感

觉到温馨亲切, “寥廓江天万里霜”让人感觉到苍

凉空旷(《采桑子・重阳》)。“今朝霜重东门路,照

横塘半天残月”,显得凄楚、悲凉、柔美; “要似

昆仑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则显得豪情万

丈、势不可挡(《贺新郎》)。有时甚至同一联、同一

行诗中的不同景物,也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内涵。

“苍山如海”显得雄壮豪迈;“残阳如血”则显得悲壮

压抑(《忆秦娥・娄山关》);“喜看稻菽千重浪”让

人体验到幸福与欢快, “遍地英雄下夕烟”让人体

验到消沉与苍凉(《七律・到韶山》);苍茫的赣水为

冷色,碧绿的闽山则为暖色(《渔家傲・反第二次大

围剿》),等等。由此可见,毛泽东诗词中的景物往

往具有冷与暖、刚与柔,抑与扬等不同特性,所蕴

藏的情感体验也往往是矛盾的、对立的。

综上所述,毛泽东诗词大都蕴涵着多种对立、

矛盾的情感因素,是一个复合性的结构。这个结构

的内涵十分丰富,往往是有苦就有乐,有喜就有

悲,有阳刚就有阴柔,有围剿就有胜利,等等。当

然,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

看到,这个复合性结构所展现的审美情感还是有一

个主导面的。毛泽东虽然也时显婉约的一面,但

是,他的婉约与婉约派词人的多愁善感有着质的区

别,作为伟大的革命领袖,他的诗词往往有着“要

将宇宙看梯米”的胸襟、 “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

势和“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力量,这是任何婉约派

词人都望尘莫及的。毛泽东虽然也经常抒发苍凉、

悲苦、忧郁等负面的人生体验,但是,他的这些体

验与古往今来所有诗人消极悲观的情绪截然不同。

口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毛泽东也都能超越出来,

追求胜利,向往光明,关注未来,他作品的情感基

调始终是高亢的、欢快的。所以,从总体上看,可

以说毛泽东诗词是豪放的、乐观的和伟大的,只是

它豪放之下时显婉约,乐观之中偶露悲音,伟大上

面略显苍凉而已。

进一步看,毛泽东诗词中矛盾、对立的情感因

素又总是能有机地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个活生生

的艺术整体。而且婉约、悲苦、苍凉等因素的存

在,不但没有使豪放、乐观、伟大等受到损害,反

而是把它们映衬得更加鲜明、更加厚重、更加真实

感人。同时,审美情感的矛盾性、复杂性,也导致

了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丰富性与艺术效果的多样

性。欣赏者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

来品味它不同的美。比如对于同一首毛泽东的诗

词,往往是有人说它豪放,有人说它婉约;有人欣

赏它的伟大,有人欣赏它的苍凉;有人爱其乐观主

义精神,有人爱其悲剧的情愫,等等。欣赏者是各

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收获。瑞恰兹认为,好诗总

是多方面平衡的结果,对立的平衡是最有价值的审

美反应的基础,比单一的清晰的情感经验更具有审

美价值,更能培养人的人格。[1 ]我们认为,正是由

于审美情感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才使得毛泽东诗词

味外有味,含蓄蕴藉,能让人反复地咀嚼,不断地

回味,从而产生出无限的艺术魅力。

对于艺术作品矛盾审美情感的产生及其效应,

不同的批评家往往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分析。从已

有的研究来看,有人着眼于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

区别,有人看重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人格层次之

间的关系,有人研究现实重压下作者人格心理的扭

曲,等等。我们认为,造成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存

在矛盾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它的影响也是很复

杂的,学者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事实

上,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确实是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特里尔.毛泽东传【M】.刘跃新,高庆国等译.石家

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2】【5】【1O】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M】.南京:江

苏文艺出版社,1989.

【3】陈晋.毛泽东之魂[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维普资讯

第22卷第2期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

文稿【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6】杨金鑫.青年毛泽东与近代湖湘文化[MI.长沙:湖

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野村浩一.毛泽东——-人类智慧的遗产【M】.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l993.

【8】王占阳,王小英,包霄林.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一代

中共领袖[E1.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9】吴方泽等.寻找毛泽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甲辰:论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的矛盾建构口 101

l991.

【ll】陈登才.毛泽东的领导艺术【M】.北京:军事科学出

版社.1989.

【131 ̄J内实.毛泽东的诗与人生[A】.张会才译.艾格尼

丝・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社。2002.

【l4】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关学方法论【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李伟】

The Contradictory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Feelings in Mao Ze-dong’S Poems

ZHOU J ia-chen

(Chinese Department,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ongzhou,Hunan 425006,China)

Abstract:Complication and contradiction of the aesthetic feelings of Mao Ze-dong’s poems may be

analyzed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contradiction between scenery and combinati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fictitious situation and real situati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objective condition and subjective feelings,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mass.contradic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reality.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c0mplication and contradictions of Mao Ze—dong’s poems.The most direct one is the multi—facets of his

character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his creation.

Key words:Mao Ze-dong’S poems;aesthetic feelings;dualistic structures

维普资讯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4:4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62435264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情感矛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情感矛盾.pdf

上一篇:七彩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情感矛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情感矛盾
    海鲜炒饭-万和燃气热水器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幼儿创意绘画作品)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ling Teache ̄Co ̄ege 口文艺美学 第22卷第2期 2006年3月 Vo1.22 No.2 Mar.2006 论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的矛盾建构 周甲辰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006) [摘要】 毛泽东诗词审美情感的复杂性、矛盾性可以从虚境与实境的矛盾、客观条
  • 0℃七彩雨
  • 0℃大旅游
  • 0℃小小青蛙
  • 0℃鲜蘑菇怎么做好吃
  • 0℃细雨纷飞
  • 0℃带鱼怎么清洗
  • 0℃鬼索
  • 0℃窗户怎么选
  • 0℃吊坠的绑法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