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帖

更新时间:2023-03-15 14:29:35 阅读: 评论:0

怎么做贺卡-练习书法

婚帖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分析报告怎么写)

三个道情

道情,中国曲艺形式的一种,最早是道教宣传教理教义的民间演唱方式,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内容基本都是图解道家修身养性、弃恶

扬善那一套,又名道腔。1961年被田汉改为“道情”。形式和名称不重要,重要的内容。后来,形式超越内容,成为独特的表演形式,现

在主要流传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好多曲目已由曲艺演变为戏曲,连本大戏,情节丰满复杂,演员众多,唱腔也都本土化,河南太

康的道情戏,跟豫剧十分相似,山陕的道情则与晋剧、秦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伴奏乐器也加了不少,只剩下一个“道情”的名字。但

也有例外。江西的抚州道情,在形式上保留得就相对完整。

抚州道情(民间话文)《六英姐》,男性艺人詹礼芳表演。坐唱,仿佛早年的说书艺人,怀里抱着渔鼓,轻轻一敲,崩崩作响,手拿

简板,唱完三两句,后面跟一句尾音“哎呀”,颇有古韵。

《六英姐》是个爱情故事。村子里有个姑娘叫六英姐,少年秦郎见她长得漂亮,在后面跟踪她。六英姐说你不要跟着我。秦郎说:“哪

一只裙角不会扫地,哪一只猫儿不叫春,哪一个后生女子不想老公;蛇不咬人是黄鳝,蜂不叮人是苍蝇。郎不想姐无用处,姐不想郎何

必做尼姑。天上地下也一样,也有几多仙女下凡配才郎”。大致这么几句话,居然把六英姐说动了,让秦郎晚上到家里来,但事先说明自

己家院墙高、门锁多、屋子多、狗咬人、帐子上铜铃响……总之吧,障碍重重。秦郎被荷尔蒙憋疯了,回答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当晚成就好事的时候,弄出了响声。隔壁的寡妇娘听到了,气愤地问“半夜三更铜铃响,莫不是你妖精有邪心?”六英姐回答说是房里

起狂风。老娘说“外面风平浪静,房里怎会起风”,于是穿鞋走过来,让六英姐掀开被子看看,里面还有什么人。六英姐气急败坏:“娘也

不顾女,女也不顾娘”,并揭发老娘:“那年你搞到长工身,你半百年龄也会找情人。”甚至称,打官司你也赢不了。老娘马上瘪茄子,低

声说了句:“崽啊,一团和气”,“我这就去自己房”。

东北二人转中有两个小帽(小曲小调),一个叫《杨姑娘》,一个叫《糊弄妈妈五更》,前者讲少女发春,思想异性。于是在街上勾

搭了一个帅哥,两人夜晚私会;后者讲少男少女在女孩儿卧室里偷情,瞎妈妈一会儿过来问一下是怎么回事,一会儿过来问一下是怎么

回事,都被女孩儿巧妙遮掩过去了。“四更四点四更鼓儿响,情郎啊哥哥睡在了奴身旁。瞎妈又来问哪,丫头哎,丫头哎,什么东西响,

我说丫头喂?妈妈呀,咱们家的巴拉狗子在舔米汤,睡觉吧妈”。《六英姐》综合了这两个小帽的精华,强调一见钟情和原始的冲动。

“道情”的出发点是教人向善,带着欣赏的心态描摹年轻人偷情,跟初衷肯定相悖。但老百姓喜欢这个,这是人性的力量。主流价值观

能否统合民间,不是靠强力可以解决的。愚氓喜欢,你怎么办?只能一边迁就一边渗透。或许,道情滥觞时即如此,把教义和庸俗的段

子结合在一起,让你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价值观。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而非一味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地反三俗(郭德纲语)。打倒

了赵本山又怎么样,人们就崇拜你了?——人们跑了。即使不看赵本山,他也不看你。

山西道情品类较多,其中郭兰英演唱的《翻身道情》改编自临县道情,曲调欢快、热烈,有点锣鼓喧天的意思。歌中唱到:“太阳一出

来呀,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以下的“哎嗨”均略),满山红,共产党救咱翻了身。旧社会咱们受苦的人是人下人,受欺压一层又

一层。打下的粮食地主他拿走,咱受冻又受饿,有谁来照应。毛主席领导咱平分土地,为的是叫咱们有吃有穿。往年咱们眼泪肚里流,

如今咱站起来做了主人,天下的农民是一家人,大家团结闹翻身”。直白得像口号。

再来对比曹爱英表演的临县道情戏《经堂会》中的词:“在经堂遵了老太令,府门外面骂道童。骂道童,你不该,众姐妹由你编排。你

听我,骂你一朵白花开。你好比,一颗红豆子呀土里埋。埋着埋,长出一个苗苗来,条扯开绿叶红花开。花儿开退了啊,结上一个红豆

角角来。骂道童,臭丫头,我骂你,长三天来倒五天,长在秋天成熟了,叫人家,上了地,瞅了又瞅捏了又捏,捏捏揣揣摘下你,担到

大街上卖了你,众家姐妹买了你,抽了你的筋,扒了你的皮,倒在锅里炒了你,众家姐妹用了你,用在肚内发了酸的臭奴,哎嗨嗨呀。”

多么艺术。

想起那首著名的《东方红》也是改编自山陕一带的小调,本是歌唱男欢女爱的,歌名为——《谁也不要卖良心》。与此类似。

河南太康道情有一出著名的戏:《王金豆还粮》。这是《王金豆借粮》的续集。黄梅戏中也有《王金豆借粮》,山东吕剧《借年》亦

是相同的故事。说的是王金豆和张爱姐自幼定了娃娃亲,后来王家落魄,过年没饭吃,跑到张爱姐家借粮食。大老爷们怎么好意思跑到

未婚女友家里借粮食?——这个故事我会再单独写一篇文章分析一下。

回头说《王金豆还粮》。王金豆(王晓玲饰)借粮回家,拿给老母看。本以为口袋里是馒头大肉之类,谁知竟是烂红薯冻土豆。王金

豆说,可能拿错了。母亲告诉他,人家是嫌弃咱了,咱们要饭,住在颇祠堂里,人家怎么能跟咱们一起过苦日子?人家是通过这种方式

委婉地提出退婚,你还是把东西都退回去,顺便把婚帖一起退回。王金豆认为自己和张爱姐青梅竹马,爱姐对自己有情有义,不会这样

做。但在母亲坚持下,只得照办。

那边厢,张爱姐的哥哥张广(杜广林饰)看到家门口出现了对方退回的东西,便把实情告诉家人。原来,他不忍心妹妹受穷,自作主

张把爱姐许配给富二代马二丑,并偷换了送给王金豆的粮食。张父张母都是知书达理之人,责怪张广多事。爱姐(吕清丽饰)也是又哭

又闹,不同意哥哥的做法。第二天,爱姐化装成男性,到杨家集破祠堂里找到婆母,自称张广。她说,自己喝醉了酒,不小心把妹妹借

给金豆的粮食拿错了,前来拜年并道歉。王母一听,一片乌云散去,原谅了“张广”,并进屋做饭招待“张广”。过了一会儿,真张广来了。

他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妹妹不该嫁给王金豆,特地前来说服王家人。爱姐看到哥哥敲门,赶紧躲在一旁。王母开门一问,又来一个“张广”,

大吃一惊,忙问来意。张广把前因后果一说,心气强硬的王母当即同意退婚。假张广、真爱姐在旁边听着,赶紧出来。张广让妹妹跟自

己回家,大姑娘私自跑到婆家来,“你还知不知道羞耻?”妹妹说:“这就是我的家,我有什么羞耻的?”张广一怒之下,自己回家了。此时

王金豆要饭转回,认出爱姐。爱姐向婆母坦白真实情况,表示自己对金豆不离不弃,愿意跟着他们要饭吃,住祠堂,照顾婆母。婆母高

兴,王金豆开心,皆大欢喜。

故事到这儿,就可以结束了。但戏剧光有温暖不行,老百姓喜欢的是热闹。接下来一半的篇幅非常热闹。张广转回家,跟老婆刘氏(刘

粉霞饰)商量,马二丑那头已经说好相亲了,人家如果来了怎么办?刘氏说,你把他领到咱屋子里来,我来对付他。第二天,马二丑(孙

贤港饰)带着大队人马到来,要见爱姐。刘氏蒙着盖头走出来,与马二丑虚与委蛇。马二丑先介绍自己的情况,说自己怎么怎么富有,

大吹牛逼。刘氏则说自己脾气大:“姑奶奶生来有脾气,自幼喜爱把人欺,若是有人惹了我,用拳打来用脚踢。不喊声姑奶奶不算毕。日

后要是过门去,我的脾气还升级,丈夫不如我的意,我先打耳光后扒衣。若是敢犟不服气,我刀捅喉咙活剥皮。婆母若是瞪瞪眼,我打

倒在地当马骑,蒙住眼睛牵瞎驴。爱姐就是这脾气,我问你愿意不愿意,不愿意趁早滚回去。”马二丑思考半天以后说同意。刘氏又说自

己好吃懒做,必须让婆婆伺候自己。马二丑又同意。刘氏无奈,又哭又笑,装疯卖傻。马二丑见状,转身要走。一个跟班小声跟他嘀咕

了几句。马二丑醒过味来,说,疯子我也要,过几天我就来抬人!

正月初六,王金豆和马二丑都来迎亲。两人发生了正面冲突。马二丑说自己有婚约,让王金豆滚出去。王金豆说我也有婚约,你算个

什么东西。张广一看情况不对,东躲西藏。正在此时,嫂子把蒙着盖头的爱姐搀过来,duang,扔在椅子上。王、马二人上去抢。马二丑

揭开盖头一看,大惊:“面色青黄,口吐白沫,这是怎么了?”转头告诉王金豆;“我不跟你争了,我走了。”张广劝马二丑抬人快走,马二

丑说,我要娶媳妇,你让我落个小坟头,不行!王金豆则上前抱住爱姐哭天抢地,并开始回忆两人曾经的点点滴滴。小时候做游戏,偷

着拜天地。长大了,看戏的时候,你偷着塞我一双鞋,上面绣着一双鸳鸯。如此之类吧。最后,嫂子刘氏出来揭开谜底,是她给爱姐灌

下一杯蒙汗酒,测出王金豆对爱姐的真情,吓走马二丑。结尾自然是大团圆。落魄少男和真情女孩走到了一起。

不知从何时开始,未婚少女只要在穷鬼和富二代之间做选择,编故事的人一定让少女选择前者。本戏中,张爱姐家中除了哥哥“嫌贫爱

富”,父母和嫂子都坚定地支持爱姐,爱姐自己更是鬼迷心窍。也许是王金豆长得帅,但帅不能当饭吃,再说富人中也不是没有帅的。让

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唯一原因只有“做人不能忘恩负义”的传统道德了。让最普通的百姓受道德约束,高高在上者却为所欲为、男盗女

娼。自始至终都没变。

所谓传道,就这样变了味。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4:2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61775264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婚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婚帖.pdf

上一篇:睡眠环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婚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婚帖
    怎么做贺卡-练习书法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分析报告怎么写)三个道情道情,中国曲艺形式的一种,最早是道教宣传教理教义的民间演唱方式,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内容基本都是图解道家修身养性、弃恶扬善那一套,又名道腔。1961年被田汉改为“道情”。形式和名称不重要,重要的内容。后来,形式超越内容,成为独特的表演形式,现在主要流传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好多曲目已由曲艺演变为戏曲,连本大戏,情节丰满复杂,
  • 0℃睡眠环境
  • 0℃凉拌藕片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 0℃茧蛹子的做法
  • 0℃刘海中
  • 0℃萝卜粉丝
  • 0℃教学秩序
  • 0℃青菜水
  • 0℃山地车速降
  • 0℃小客人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