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客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4:26:15 阅读: 评论:0

职代会制度-iphone7

小客人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小脚牛仔裤)

第1页共45页

中班教案小主人和小客人反思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

班教案、托班教案、幼儿评语、小学随笔、小学作文、课堂实记、计划总结、其

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ditor.

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

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

adjustandu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tore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

modelessays,suchassmallclasslessonplans,middleclasslessonplans,

largeclasslessonplans,kindergartenlessonplans,children'scomments,

primaryschoolessays,primaryschoolcompositions,classroomnotes,plan

summaries,othermodelessays,anttounderstanddifferent

modelessayformatsandwritingmethods,pleapayattention!

第2页共45页

中班教案小主人和小客人反思

《中班教案小主人和小客人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综

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中班教案小主人和小客人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各种礼貌语言及各种文明行为习惯。

2.体验待客、做客的礼节,养成文明交往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学生互相拜访,体验待客、做客的过程。

2.教师准备故事人物挂图三幅,木偶两个,作为教具。

3.教师准备《小主人和小客人》的录音带,优美抒情的背景音乐。

活动重难点:

学习各种礼貌语言及各种文明行为习惯。

体验待客、做客的礼节,养成文明交往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活动前先做小游戏"请你跟我拍拍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出示两幅人物图画,介绍给小朋友认识,让小朋友给他

第3页共45页

们热情地打招呼,由此引入发生在两个小朋友之间的故事。

3.放录音《小主人和小客人》,组织幼儿认真听故事,教师随录

音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以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听完故事后,教师续编故事,并提问:小红回到家,妈妈问她

去哪了,做了些什么,小红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小朋友们通过听故事

进行猜测,替小红告诉妈妈,好不好?这样让幼儿巩固了故事情节,

培养了幼儿认真听的习惯。

5.让幼儿讨论,小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红是一个怎样的好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渗透待客、做客的礼节

教育及讲卫生的好习惯。

6.教师进一步引申:让幼儿再次结合自身实际与小明和小红进行

比较,让小明和小红的行为成为他们的榜样,让他们学有目标。

7.师生共同游戏,体验待客、做客的礼节,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

所学的知识,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

8.师生一起背诵儿歌《养成好习惯》、《乖宝宝》,本课达到升

华的目的。

2、中班社会小主人和小客人教案反思

一、活动内容:

好东西要分享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第4页共45页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

验。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四、活动方式:集体教学

五、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

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

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

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

互交流。

第5页共45页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

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

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

好相处,分享快乐。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

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

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

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

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

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

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3、中班语言小主人和小客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各种礼貌语言及各种文明行为习惯。

2、体验待客、做客的礼节,养成文明交往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第6页共45页

1、活动前,要求学生互相拜访,体验待客、做客的过程。

2、教师准备故事人物挂图三幅,木偶两个,作为教具。

3、教师准备《小主人和小客人》的录音带,优美抒情的背景音

乐。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各种礼貌语言及各种文明行为习惯。

2、难点:体验待客、做客的礼节,养成文明交往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活动前先做小游戏"请你跟我拍拍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出示两幅人物图画,介绍给小朋友认识,让小朋友给

他们热情地打招呼,由此引入发生在两个小朋友之间的故事。

3、放录音《小主人和小客人》,组织幼儿认真听故事,教师随

录音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以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听完故事后,教师续编故事,并提问:小红回到家,妈妈问

她去哪了,做了些什么,小红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小朋友们通过听故

事进行猜测,替小红告诉妈妈,好不好?这样让幼儿巩固了故事情节,

培养了幼儿认真听的习惯。

5、让幼儿讨论,小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红是一个怎样的好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渗透待客、做客的礼节

教育及讲卫生的好习惯。

6、教师进一步引申:让幼儿再次结合自身实际与小明和小红进

第7页共45页

行比较,让小明和小红的行为成为他们的榜样,让他们学有目标。

7、师生共同游戏,体验待客、做客的礼节,让幼儿在实践中巩

固所学的知识,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

8、师生一起背诵儿歌《养成好习惯》、《乖宝宝》,本课达到

升华的目的。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

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

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

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

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

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

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4、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幼儿园小主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围绕我园探索性主题“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实施过程中我和

孩子们在园内观察散步时发现在幼儿园的草地上、小树林里、大型玩

具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糖纸、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装袋、香烟

头等。孩子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里垃圾怎么会这么多?”

“这些垃圾都是哪里来的?”

《指南》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发生成的具有

发展价值、共同兴趣的热点及时捕捉住,与预设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

第8页共45页

并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内容,给以适度的回应。

我感到幼儿提出的这一问题很有价值,它能引发孩子有关的很多

想法,因而适时调整计划,与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促进

孩子实现经验的互动,知道作为幼儿园的一份子,我们都有责任关心

幼儿园的整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并延伸至提醒大家一起来

保护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幼儿园幼儿园更加美丽、更加整洁。让孩

子在这种经验互动中,思维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初步激发“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电脑、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指导:

1.观看图片:整洁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是什么地方?

你喜欢吗?为什么?(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老师小

结。

2.观看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里都是什么?

第9页共45页

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

你看了,觉得怎么样?(看见了难受、玩得不开心…...)

老师小结。

3.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把垃圾

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做不乱扔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看

见乱仍垃圾的行为及时提醒、劝止……)

师:我们这些小主人真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使我们的幼

儿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

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

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

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

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

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5、中班社会我是小主人教案反思

我是小主人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在家是个小主人,学会当小主人的基本礼

仪。

2、培养幼儿做小主人的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10页共45页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准备:

图片三幅重点:引导幼儿学做小主人难点:学会当小主人的基本

礼仪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图片上画

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小结:

图片上的小朋友看到客人会很有礼貌的和客人主动打招呼,会端

上茶给客人喝,大人在说话时不随便插嘴……,她真是一个有礼貌得

好孩子。

二、幼儿讨论:

平时你家来了客人,你是怎么来招待她的?

(幼儿自由讲述)三、情景表演请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怎样来做有

礼貌的小主人。

引导幼儿欣赏儿歌“我是小主人”

家中门铃叮咚响,小小客人到我家。

你好你好快请进,我请客人快坐下。

找来玩具让他玩,拿出糖果招待他。

两人一起做游戏,大家乐得笑哈哈。

我做主人有礼貌,爸爸妈妈把我夸。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

第11页共45页

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

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

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

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

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6、中班礼仪主题学做小客人教案反思

教学形式:团体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行为辨析法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核心要素:做客前约在先说人数定时间如约至勿早晚小礼

品人喜欢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乱翻主人忙要适时先致谢

再告辞

活动准备: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有礼貌

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用语和简单

第12页共45页

礼节。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

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

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

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别人去自

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

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

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第13页共45页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家园互动:家长带孩子去亲戚家、朋友家做客,让孩子继续练习

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

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

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

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

的刺激性。

7、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提高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对音

乐的热爱,培养对音乐的感知,所以设计了这样一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2、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难点: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第14页共45页

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音乐磁带、老鼠图片一个、图谱、幼儿已有玩橡皮泥

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将幼儿带入活动室,向客人老师问好。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调皮可爱的小客人,你们猜他是谁?

他在做什么?”教师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后提问:“小客人是谁?他在

做什么?”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二、请幼儿先整首欣赏音乐.

然后分段欣赏,尝试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夸张的

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小老鼠玩得真高兴啊!听,小老鼠来了”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就表现了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有趣的故事,

你知道乐曲什么地方表现了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什么地方表现的是

小老鼠拽泡泡糖吗?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段听听想想小老鼠在干什

么?”

2、欣赏A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教师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能

合拍的模仿小老鼠走及左右观望的动作。

等幼儿掌握后,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动作两遍。“呀,小老

鼠踩到泡泡糖了,快听一听第二段乐曲小老鼠在做什么?

第15页共45页

3、欣赏B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引

导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幼儿音

乐表现力。”教师带领幼儿跟乐曲完整表演。

4、自由想象,发散思维:“泡泡糖除了粘在脚上,还能黏在哪

里?”并让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学一学小老鼠怎样拽泡泡糖。

三、“小老鼠问什么会踩到泡泡糖呢?”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糖会

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

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

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

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

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

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于没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课堂

内容不够绘声绘色,感染力不足,今后在这方便还得加强研究,实践。

8、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胖厨师和小老鼠》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分辨胖厨师和小老鼠不同的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律动

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2.愿意大胆表演胖厨师和小老鼠,体验音乐游戏的有趣和快乐。

第16页共45页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胖厨师和小老鼠》课件ppt。

2.《胖厨师和小老鼠》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胖厨师和小老鼠》

1.出示胖厨师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厨师),这个厨师长得怎么

样?(胖胖的)这个厨师胖胖的,我们就叫他胖厨师吧!你们知道厨师是

做什么的吗?对啦,厨师会烧出很多好吃的、香喷喷的东西。那这个

胖厨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讲述故事《胖厨师和小老鼠》(配背景音乐)

胖厨师有一座两层楼的房子,有一天胖厨师在他家的厨房里刷锅

子(做刷锅子动作),突然,楼上传来了奇怪的声音。胖厨师心想:楼

上到底是谁呀?于是他放下锅子准备走上楼梯(踏步发出“咚咚”声

响),胖厨师走着走着来到了二楼,他打开了门(开门),东看看,西

瞧瞧,屋子里很暗,于是他又打开了灯(开灯),灯亮了,这时候他左

看看,右看看,什么也没有,他只好关上灯(关灯),关上门(关门),

走下楼梯(踏步发出“咚咚”声响),来到一楼的厨房继续……继续干

嘛?(刷锅子)我们一起来(引导幼儿跟着做动作)。就在这时候,他又

第17页共45页

听到楼上传来了奇怪的声音,他又放下了锅子,准备走上楼梯(踏步

发出“咚咚”声响),来到了二楼,他打开了门(开门),屋子里怎么

样?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啊?他又打开了灯(开灯),看清楚了吗?还

是没有东西。他只好又关上了灯(关灯),关上了门(关门),走下楼梯

(踏步发出“咚咚”声响),来到了一楼的厨房继续刷锅子(刷锅子)。

二、听辨两段音乐,表现胖厨师和小老鼠形象

1.猜测楼上是谁发出的声音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胖厨师一开始在厨房里刷锅子,后来为什

么要上楼啊?(听到了奇怪的声音)你觉得楼上可能会是谁呢?(鼓励幼

儿把话说完整:我觉得……)

2.学小老鼠东张西望、小心翼翼走出来

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出示小老鼠图片)真的是小老鼠呢!

你们猜小老鼠想干嘛?(想偷吃东西)一开始它敢不敢大摇大摆地走出

来啊?那应该怎么样?(有点害怕、看看四周有没有人)谁愿意来学学看?

师:这只“小老鼠”是走两步看看旁边有没有人,走两步看看旁

边有没有人,它的脚是怎么走的?(踮着脚尖轻轻地走小碎步)我们一

起来学学看!

3.学小老鼠东窜西窜找吃的

师:小老鼠发现胖厨师不在,开始怎么样啦?(开始东窜西窜找东

西吃了)那它会怎么找吃的东西,又是怎么吃的呢?谁来试试?

请个别幼儿学小老鼠东窜西窜找东西吃,集体学。

4.听辨两段音乐

第18页共45页

师:老师这儿有两段音乐,请你听听看哪一段是灵活的小老鼠,

待会儿告诉我理由。

播放两段音乐,分辨小老鼠形象。

师:你们觉得哪一段是小老鼠啊?为什么?(因为第二段音乐很轻

快,有点像小老鼠的脚步声)那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小老鼠好不好?

跟音乐做动作。(教师口中提示:东张西望、东闻闻西闻闻找吃

的、吃东西)

师:刚刚你们说第二段音乐是灵活的小老鼠,那第一段音乐呢?

对啦,第一段音乐听起来闷闷的,有点像……胖厨师走楼梯的声音呢!

5.学胖厨师走楼梯

师:胖厨师走楼梯是怎么样的?(重重的,很响)谁能把胖厨师走

楼梯的样子做出来?

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做胖厨师走楼梯。

师:胖厨师走到了二楼做了些什么事啊?(开门)

引导幼儿一起学开门的样子

师:胖厨师开了门发现屋里怎么样?(黑黑的,什么也看不清)那

怎么办?(开灯)

引导幼儿做开灯的动作

师:胖厨师开了灯有发现什么吗?诶,真奇怪。明明楼上有小老

鼠,为什么每次胖厨师走上楼都没发现他呀?(躲起来了)对的,小老

鼠听到胖厨师的脚步声不敢发出声音,一动都不动,等到胖厨师开门

的时候,小老鼠马上怎么样?(躲起来)

第19页共45页

师:刚才我们听了“胖厨师小老鼠”的音乐,接下来我们来学一

学胖厨师和小老鼠吧!

教师带领幼儿用身体律动创造性地表现胖厨师和小老鼠的形象。

(口中提示幼儿)

表扬学胖厨师和小老鼠动作像的幼儿,请做得好的幼儿示范。

四、游戏《胖厨师和小老鼠》(播放完整音乐)

1.教师做胖厨师,幼儿做老鼠

师: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我先做胖厨师,你们来做小老鼠好不

好?小老鼠听到胖厨师上楼梯的脚步声应该怎么样啊?(定住不动,没

有声音),等到胖厨师开门的时候怎么样啊?(赶快躲起来)

播放音乐,开始游戏。

表扬根据要求游戏的幼儿。

2.男孩子做胖厨师,女孩子做小老鼠(教师适当提醒)

师:男孩子想不想做一回胖厨师?那女孩子是?(小老鼠)胖厨师明

明听到楼上有声音,可是到了二楼什么也没有发现,心里觉得怎么

样?(奇怪、疑惑)小老鼠躲过了胖厨师,心里怎么样?(得意,开心)

那等会儿你们要把胖厨师和小老鼠的动作和表情都做出来哦!

播放音乐,开始游戏。

表扬根据要求游戏,情绪表情到位的幼儿。

3.交换角色完整表演(教师适当提醒)

师:那我们接下来交换一下,女孩子当胖厨师,男孩子当?(小老

鼠)看看谁学得最像!

第20页共45页

播放音乐,开始游戏。

总结: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像,把小老鼠和胖厨师的表情和动作都

做出来了!

五、活动结束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下次可以在我们班的小舞台表演,好

吗?

教学反思:

活动开展过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胖厨师和小老鼠”的故事以

及游戏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是自主创

编性不够,基本是以模仿为主。这可能与一下几个原因有关:一、教

师的引导语不够精炼,提问启发性欠缺。当幼儿进行创编的时候,老

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促进其他幼儿更活跃

地进行创编;二、教师的示范动作比较单一。在带领孩子们跟音乐游

戏的时候,老师如果要示范,也可以更多样化,不要总是做同一个动

作。

9、中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蝌蚪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

起游戏。

第21页共45页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

它唱了些什么?"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

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

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

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

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

第22页共45页

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

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

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

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

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

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

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

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

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

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

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

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

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

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10、中班音乐小花猫和小老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

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

和尾奏。

第23页共45页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

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

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小老

鼠》。

2、小老鼠、小花猫指偶各一个,小花猫头饰若干,木鱼一个。

3、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律动入场,要求动作合拍表情自然2、

练声《太阳出来了》1=C(要求声音甜美,不乱喊乱叫。)二、基本部

分1、复习儿歌《小老鼠》

(1)要求幼儿根据词义创造性的边念边做动作。

(2)请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其余幼儿模仿。

2、学习新歌(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

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

唱起了歌…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师出示小花猫指偶:正在小老鼠乐滋滋地偷吃粮食的时候,

只听见“喵喵喵”几声,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小

第24页共45页

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家…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

觉?(幽默、有趣)(4)出示节奏卡×·×××××、×·××

××0一起朗诵歌词,要求有表情地朗诵,念准附点音符与休

止符(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6)表演唱:要求

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个别幼儿表演唱3、音乐游戏《猫捉老

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

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

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地幼儿,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

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

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

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1、中班音乐活动小花猫和小老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的风格。

2、初步了解间奏,能在唱歌的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间奏的

动作。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第25页共45页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纸偶(老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出示纸偶:"吱吱吱,吱吱吱"谁来了?(小老

鼠)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只小老鼠长的什么样?

(二)学唱

1.学唱歌曲第一段

(1)谁来说说这只小老鼠长得什么样?(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

图谱)念三遍,中间可以请小朋友指图谱

(2)呀!原来这只小老鼠想出来干什么?(偷东西吃)有没有被老鼠

发现?(没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样?(很高兴、很神气)边做动作边唱(3

遍)

2、学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谁呀?(小花猫)

(2)听到小花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样?(念三遍)

(3)刚才小老鼠还很神气的,一眨眼功夫却灰溜溜的逃走了,可

真滑稽呀!(唱三遍)

(三)初步感受间奏

(1)刚才我们唱了谁和谁的歌?(小老鼠和小花猫)下面我们把俩

段连起来唱一唱。

(2)刚才老师除了唱歌还刚什么了?(跳舞)那老师是在唱完什么

第26页共45页

的时候开始跳舞的呢?

对,这里是给小朋友休息一下,为唱小花猫作准备的,这里小朋

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把这一段叫作间奏(幼儿说一边)

(3)全体幼儿齐唱一遍,间奏时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我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带动幼儿学习歌曲,用玩偶

表演表现歌曲内容,同时培养了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幼

儿的兴趣十分高涨,特别在道具“老鼠”出现时,环境氛围的创设达

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学习唱歌的

积极性。本次活动游戏和歌唱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与幼儿的主动相

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2、中班音乐我是中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第27页共45页

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

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

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第28页共45页

活动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

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活动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

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

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

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

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

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

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

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

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

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

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

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

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

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

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

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

第29页共45页

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

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

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

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13、中班音乐我们是中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配套音乐。

2、大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小朋友开学了,我们

现在是什么班级啦?那我们就是中班的小朋友了。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曲调。

1、初次欣赏,初步欣赏曲调。

我们来一起听一首专门为我们中班小朋友写的歌曲。

2、第二遍欣赏,请幼儿随音乐哼唱做动作。

喜欢这首歌曲吗?请小朋友跟着音乐声一起哼唱,还可以做一些

你喜欢的动作。

第30页共45页

三、进一步熟悉歌曲,学习歌词。

1、说一说歌曲的旋律、感受。

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呢?这首歌曲是快是慢?怎么听出来的?

2、对照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我们在听一听音乐,你都听到了什么?(随音乐出示图谱)我们来

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3、初步讲解附点音符、切分音的唱法。

这首歌曲的唱法和我们以前不一样,×、××/有一个小圆点的

要延长,叫做附点音符。歌词下面有横线的符号是切分音,是加强语

气的要用力地唱。

四、增加练习形式,提高歌唱兴趣。

集体合唱我们变成中班的小朋友了,开心吗?为什么?那我们一起

开心地唱一唱

活动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

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

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

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

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

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

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

第31页共45页

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

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

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

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

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

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

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

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

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

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

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

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

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14、中班音乐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第32页共45页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

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

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第33页共45页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活动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

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活动反思:

《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

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

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

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

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

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

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

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

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

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

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

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

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

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

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

第34页共45页

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

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

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

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

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15、中班音乐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教学环节: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

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第35页共45页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

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四、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

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带有拟人化的歌曲,幼儿学起来觉得很有趣,孩子们不

但学会了歌曲,还进行了歌词创编,想象了好多物体编到了歌曲里,

就因为是自己编的歌词,唱起来特别有劲。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孩子们

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个个都很兴奋。

16、中班音乐活动我是中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音乐活动:我是中班小朋友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第36页共45页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教学环节: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

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

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第37页共45页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四、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

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

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

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

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7、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刚走出校门不

远,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路边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有的叶

子飘落到地上,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转,孩子

们一下被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老师,你看那空中的叶子好漂亮,

像黄蝴蝶在飞舞;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的好远哟,他们要飞到哪里

去?”孩子们议论开了。我看孩子们对秋风吹树叶飘落这一情景很感

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小树叶”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是大班的唱歌

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产生联想,体会小树叶秋天离开

妈妈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与无赖,春天要回到妈妈怀抱时欢快与喜

悦的心情,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情感共鸣,体验用不同的声音

第38页共45页

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

父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

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

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情绪的变化体现出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

和乐观表现。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和不同情绪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1)秋天落叶图片(2)春天长新叶图片

2.《小树叶》音乐磁带

3.知道落叶树到了春天会长出新叶的有关知识。

4.具有了解歌唱中的轻柔、舒缓、断顿、跳跃的含义。

活动过程:

第39页共45页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情景感受

孩子们,昨天我们看过了秋风吹落叶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回忆一

下吧!(幼儿闭目联想)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看看与你们刚才想像的一

样吗?幼儿自由讨论鼓励不同说法,你们猜猜小树叶片片飘落的状态,

引导幼儿说出连贯、缓慢、柔软等状态,并模仿小树叶的这些状态。

孩子们,再猜猜小树叶离开妈妈时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害怕)

出示图片(2)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又回到树妈妈的怀抱?

这时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高兴、欢喜)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首

的歌,名字叫《小树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这首歌,体会

小树叶不同的心情吧!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景,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欣赏完后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唱的是谁呀?(小树叶)小树叶在

秋天时候要要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猜想小树叶离开妈妈和回到

妈妈的怀抱心情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孩子进行拟人情景的联想:孩子

们,如果你们离开了妈妈,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你愿意吗?心里

有什么感受?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妈妈的身边,你的心情又有怎样的

变化?幼儿自由回答。接下来请孩子们欣赏第二遍音乐。

2.完整播放第二遍音乐,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达不同的心情。

欣赏完后提问:孩子们,秋天到了,小树叶要离开妈妈,它们离

开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慢慢飘落,落下的时候很缓慢,轻轻地飘下来。)

第40页共45页

引导幼儿说出这个过程是连贯的,缓慢的。那我们用怎样的动作来表

现呢?请孩子们自由表现一下吧。请表现好的孩子示范一下。提问:

小树叶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是在说什么?(好像在说、、、)

它们说话时心情怎样?引导幼儿感受说出当时的心情状态(勇敢、欢

快、愉悦、高兴、、、)请孩子们也用动作来表现它们当时的心情。

请表现好的示范一下。师小结:对比小树叶不同心情的动作表现。现

在我们按自己的意愿分两组,一组孩子用动作表现小树叶飘落时候的

情景,另一组用动作表现小树叶回到妈妈怀抱的情景。(幼儿表现)

(二)分段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里两段歌词的不同吐字的方法:连

贯、缓慢与断顿、跳跃。

1.听歌曲第一段,然后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

你怎么听出来的?秋风起来了,小树叶怎么了?你听到歌里是用怎样的

声音唱出伤心、害怕的心情?可以怎样唱才能让别人听起来感到伤心

害怕?引导幼儿用连贯、缓慢、低沉的的声音,轻轻地表达害怕、难

过的情绪。

2.听歌曲第二段,启发性提问:第二段和第一段一样吗?那点不

一样?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你怎么听出来的?你听出歌

里是用怎样的声音听出快乐、勇敢的心情的?怎样唱出沙沙声表现快

乐勇敢的心情?引导幼儿用断顿、清脆的声音,跳跃地表达勇敢、快

乐的情绪。示范用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演唱。

(三)学唱歌曲,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达歌

曲不同情绪,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

第41页共45页

1.播放音乐,师幼一起跟唱,熟悉歌词与旋律。

2.集体分段练习,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学唱歌

曲。

3.集体分段演唱,用有变化的情绪、表情唱歌,表现小树叶对妈

妈的依恋、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的情绪。

4.小组扮演角色演唱,练习不同的吐字方法和表情。

5.集体演唱,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用有变化

的情绪、表情唱歌,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

的情绪。

延伸活动:

带孩子到外面去拾落叶制作落叶粘贴

教学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

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

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

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

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

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

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

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

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

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

第42页共45页

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

识。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

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

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

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

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8、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红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

2.认识木鱼,同时探索快速演奏铃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节

奏和音量与同伴保持一致。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乐曲《小红帽》,能较为熟悉地随乐曲有节奏地说语

音总谱。

2.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

3.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教师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第43页共45页

教学难点:

借助语言总谱,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小红帽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小红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

的当,好不容易才被猎人救回来。今天小红帽又要去外婆家了,这次

在森林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根据故事,出示节奏谱,学习节奏型。

1.完整的听音乐想象故事情节。

播放歌曲《小红帽》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后,想象故事是什么样

的。

2.教师分段播放音乐,讲述故事,并出示节奏谱。

播放第一节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快乐

的走走、跑跑。引出节奏型X一X一XXX一。幼儿学习打出节奏。

播放第二段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遇到

大灰狼了,很紧张。引出节奏型XXXXXXXXXXXXXXXX,

幼儿学习。

播放第三段音乐后,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大灰狼掉进陷阱里了,

小红帽得救了。引出节奏型X一X一X一X一XXXXXXXX,

幼儿学习。

3.听音乐、看节奏谱,完整拍打节奏。

师:请小朋友们听音乐,看节奏把小红帽在森林里发生的事情用

第44页共45页

小手拍出来吧!

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身体的其他什么地方呢?现在我听音乐,

看节奏,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吧!

三、初步学习看图谱和指挥,打击乐曲。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为乐曲配制乐器。

幼儿分别讨论三小节用什么乐器,可以说几种配器方案。

2.教师选择一种配器方案,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组做好,看指

挥分乐器打击来练习。

3.教师:小红帽一个人在森林里走走跑跑,我们可以用声音比较

轻的乐器来伴奏,小红帽见到外婆,高兴地笑起来,我们可以选择声

音比较响亮的乐器来伴奏。

4.教师哼唱,幼儿尝试打击。

5.听音乐,看指挥,一起合奏。

6.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四、情景讲述,一起欢唱。

师:小红帽把大灰狼送进了陷阱,她很高兴。我们小朋友把她的

故事打了出来,你们高兴吗?

活动反思: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首次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本次活动原来准备用

小铃、圆舞板、铃鼓,但受学校已有的乐器数量影响改为铃鼓、串铃、

木鱼,这些乐器的使用方法就花了不少时间,然后看指挥演奏又是一

个难点,好在小红帽乐曲比较熟悉,因此孩子们还是打击乐活动有了

第45页共45页

一个较好的了解,这节课比我预期的时间要长,因为中间有很多预想

不到的突发状况,例如对之前学习的乐器使用方法掌握不牢固,个别

幼儿需要重新指导幼儿太多。另外活动内容有点多,以至于课堂节奏

有点快没有留出给孩子们消化的时间。授课效果比较满意的是找男女

幼儿分别表演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男女分别表演极大

地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要是能在区域中组织

幼儿演奏那就更好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4:2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61574264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客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客人.pdf

上一篇:美丽公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小客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