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白马岭

更新时间:2023-03-15 09:29:45 阅读: 评论:0

东厂厂长-风光摄影师

白马岭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世界名曲钢琴曲)

济南朱凤山导游词

朱凤山坐落在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郭家庄西南。距市区约15公里。沿旅游路东行,到老港沟镇政

府往南,从济莱高速零点往西南约3公里许即可到达。

朱凤山旅游风景区,南到卧龙岗,西到老城顶,北到卧龙岭,东到白马岭(又称跑马岭),系由通天

寨、老城顶、卧龙岭和跑马岭及山峰环绕的山间谷地组成,唯有东北处可通过一宽仅10余米的狭窄

谷口进入,风景景区大门就建在这一入口处。拾级而上,进入景区大门,但见地势豁然开朗,各类

林木郁郁葱葱,与大门外荒芜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仿佛进入了世外桃园。难怪人们将这里称为“仙

境”,“凤山仙境”由此而来。

沿环状线路游览大约三个多小时,可依次欣赏到城堡式山门-仙人洞-杏花湖-菜蔬园-山里人家-山村作

坊-雨林谷(欢乐谷)-古藤林-紫金塔-香音寺-达摩秘洞-姊妹柏-小西天-西天洞府-通天沟-枫树王-灵

官庙-东流神泉-藏金洞-塔林-南天门后山密林-森林秘道-老君崖-老子洞-滴水崖-桃花峪-桃花源等景

点。其中尤以“一寺”(香音寺)、“一塔”(紫金塔)、“两泉”(西天神泉、东流神泉)、“三谷”(老

子峪、桃花峪、雨林谷)、四洞(西天洞府、老子洞、藏金洞、达摩秘洞)著名。另外,枫树王、姊

妹柏、崖壁古檀、深山古藤等名贵古稀树木也另人称奇。特就主要景点介绍如下。

山门:在停车场南侧,坐落着恢宏古朴的朱凤山山门。整个山门为古城墙、城门式结构,通体用巨

石砌成,山门墙体高9米、宽4米,拱形大门高5.6米、宽4米、深4米,是通往山里的唯一通道。

从山门里侧沿台阶可以登临山门城墙顶端,南可观凤山雄姿,北可瞰山村田园风光。在山门内外,

有两块巨石镌刻的扁额,外侧为“凤山仙境”,内侧为“世外桃源”。

香音寺:又名朱凤寺、乡义寺。正堂是佛祖释迦牟尼,左普贤,右文殊,东殿是阿弥陀佛,左大至

势,右观世音,西殿:北面是送子娘娘,南面是送子观音,前堂面南为大肚弥勒佛,背后是韦驮菩

萨。

这座千年古寺院隐藏在朱风山半山腰绿树丛之中。据碑刻及摩崖石刻记载考证:该寺有北齐宰相苏

延晕于南北朝北齐武平年间(公元570—576年),捐款修建。第一任主持是道至和尚,他于武平元

年(公元570年)带领德源、德洪、德住三弟子来到乡义寺。道至和尚为长清人,自幼出家,系当

时一方修道高僧。该寺院历经千年,几经沧桑,至今香火旺盛。寺院面积达一千二百余平方米,院

内有大佛殿、观音殿、泰山老母殿,还有送子娘娘殿。四尊玉佛堪称世间罕见。寺庙现主持僧人为

仁君(法名)。寺院之内有千年的古桧松两株,有明清两代镌碑八通,有圣水池,四周有高大古树

环绕,西、南两面悬崖耸立,翠屏罗列。重峦叠翠,风景优美。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夏季万木葱青,

野草翠绿,秋天红叶满山。

凤凰台:远望朱凤山,恰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巨大金凤凰,而位于香音寺北面的山顶平台,就是凤凰

的头部,故称凤凰台。据传,古时候,每到下雨雾天,常有一只金凤凰栖落此处,一高僧见此,知

道此处乃风水宝地,就在此建庙,取名为“朱凤寺”。这里是观揽仙源胜景最佳点。驻足此处,凉风

习习。举目远眺,山峦叠障,阡陌纵横;近观朱风山全景,别致茅屋掩映在绿树丛中,蜿蜒崎岖的

登山小道,似一条游龙蜿蜒在峡谷丛林之中。山花片片,绿树丛丛,鸟声啾啾泉溪叮咚,这里是人

们登高望远、观景纳凉的佳境地。有古诗云:

踏遍青山三千里,方知凤台景色奇。

紫金塔下临深壑,朱凤寺里升紫气。

通天悬崖绕古藤,西天神泉飞珠玑。

不知上界境如何?但迷凤台一席地。

姊妹柏:香音寺院内有两株高大苍劲翠柏,高约16米,粗一人难抱。据专家推测,已有一千四百余

年的树龄。桧柏虽历尽千年风雨,仍然苍翠挺拔,葱茏茂盛。使寺院更显古老。关于姐妹桧柏的来

历,古人传曰:本寺南面,有一位叫孔万松的老人,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金婵,二女儿名叫

玉娟,姊妹两个一心向善,常来香音寺敬香拜佛,并在寺院内栽下两棵桧柏。多少年过去了,金婵、

玉娟早已不在,但姐妹栽下的两棵桧柏却一年一年长大。人们称之为“姐妹桧柏”。有诗云:

深山古寺越千年,旧朝往事如云烟。

姐妹栽柏今犹在,阅尽沧桑在人间。

寺院秘室、秘道:在乡义寺寺院东北角隐蔽处的山崖下,有一完全用巨石垒砌而成的建筑,

门口紧挨庙宇大殿与山崖的拐角处,内为弮形结构,外观似乎与山崖融为一体,加之其上树藤密布,

不仔细看,很难引起人们注意。据传:该建筑距今已有1460多年历史,为寺庙和尚的秘室,人们称

之为达摩秘室(洞)。更令人称奇的是,秘室内南侧向外有一隐蔽石门,墙壁上向外有一排活动石块

掩蔽的长方形孔洞,据说为保护秘室的射箭孔。综观所处地势,这种设计真是巧妙之极。在清理秘

室过程中,还发现更大的谜:在秘室一角几乎紧靠地面处,发现了一个洞口,洞向北侧山中通去,

秘洞里面空间很大,深不可测。在紧急情况下,秘室里的人如抵挡不住,可退逃秘洞中,实在不行,

据传秘洞往外有秘密出口。真可谓集多重严密抵御于一体。细想146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局面,

佛院僧侣进行如此设计,也是情在理中的。据传洞內有大量经书、文物,并种种有玄机,出于对文

物的保护,对内又畏惧重重,至今未敢发掘。待条件成熟,依法发掘时,种种谜团将会被揭开。

紫金塔:紫金塔坐落在香音寺北面,为方形尖顶石质结构,其结构古朴简洁,檐部依次叠

挑凑聚到顶。该塔坐落在一块天然基石上,塔门向南有“紫金塔”石刻匾额,上有碑文记载:由北

齐宰相苏延晕作为功德主,于南北朝大齐武平年间(570—576)出资,修建紫金塔及寺庙圣堂尊像。

建塔的愿望恳求天皇万岁,千秋风调雨顺,润育万物常年丰收、安居乐业,民得安心。到金崇庆元

年(1212年),毕三翁信步到此,忽瞻仰圣像损坏,丹青久落,谨发善心,命整之。并于金崇庆元

年(1212年)岁次壬申十月十二日立刻石记之,同时,载明寺院范围:仅山下土地就四十亩(相当

于现在120亩),寺院管辖范围各有四至,东到白马岭,西南至孔家林,西至石屋,北至将军坟,四

至分明。该虽塔历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比四门塔建造年

代尚早四十年。塔名从朱风二字引出,“红中必有紫、凤凰必有金”,为此誉名“紫金塔”。

老子洞、老子峪:老子峪原称“仙源峪”。相传:在南北朝北齐末年,有一位掌握军权的高

强武将,因年迈辞官告老还乡,要选择幽静的地方隐居。到此山查看,但见山势不凡,风景优美,

景致可爱。此山形状,有五龙在山(五龙指五道山岭),有金凤展翅(指后塔台凤凰嘴以上是凤凰身,

两旁是凤凰翅),有山涧溪水、东流神泉,有姹紫嫣红的桃花峪,有黄花烂漫的黄花谷,并有古庙里

西天如来和金丝娘子神灵保护。便选定自然风光幽雅的仙源峪,修建草堂,并在老君崖下的天然

石洞里修炼。这里谷幽崖陡,古藤盘绕,林木森森,泉溪潺潺。自此仙源峪也就被人们称为“老子

峪”,老君崖下的天然石洞就称为“老子洞”。据说活到一百五十岁高龄,被人们称为老寿星。老子

死后埋葬于北山岭后,称为“将军坟”。在仙源峪至今尚有仙人台、仙人洞、老子洞、仙源草堂等

遗迹。有古诗云:

南北两朝多战乱,王侯江山寿命短。

疆场老将鬓毛衰,难保帝王天下安。

退隐凤山入仙源,修身养性度晚年。

苍龙日暮行云雨,老君年迈做神仙。

滴水崖、仙人台:

滴水崖位于老子峪登山道中段南侧,这里壁如刀削,危岩耸立。因悬崖绝上常年滴水而得名。

悬崖顶端,藤萝盘绕,古木斜出,蔚为壮观。

悬崖下有岩石一平台高高耸立,有天然石阶通其顶部。传为老子峪仙人下棋的地方,故称“仙

人台”,又称“棋盘石”。登临其上,恍然若仙,美不可言。

老君崖、虎啸岩:

老君崖位于老子峪西端,是朱凤山最高的一处悬崖,有凤山第一崖之称。悬崖上部向外探出,

大有摇摇欲坠之感。顶端怪树丛生。崖顶有一巨大怪石,酷似仰天长啸的老虎头,人们称之为“虎

啸石”。悬崖北侧,有一百年古藤,恰似一腾空欲飞巨龙。人们就将这两景称为“龙腾虎啸”,老子

洞正处在它们中间。据传,每当仙人老子修炼,这龙虎就在洞外守护。当地人也把它们当作朱凤山

的守护神。

东流神泉:东流神泉,位于通天崖东侧,三个泉池依次相连。泉水来自涝子山深处,长流

不息,泉声叮咚,水质清澈甘冽。据测定:泉水中细菌为零,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常饮此泉,对人有明显保健作用,难怪古人称之为“神泉”。用此“神泉”水泡茶、煮茶更是美妙无

比。泉池东侧茶铺,即为历代僧侣游客饮茶之处。有诗云:

高峰深壑拖烟霞,茅舍古藤有人家。

天寨崖下涌珠玑,流泉池里出图画。

习习山风送花香,淙淙清泉煮香茶。

坐对山僧饮斗酒,归隐仙源种桃花。

藏金洞:藏金洞位于东流神泉东边,洞口呈长方形,深约两米。据传:在南北朝北齐鼎盛

时期,朱凤寺和尚有百人之众,并拥有众多僧户、庙产雄厚。在古时帝王灭佛时,方丈秘密将金

银财宝埋藏于一山洞中,并用谜语方式告知弟子:自东流泉向东,越过九沟八寨,即为藏宝之处。

僧人多被追杀或逃遁他处。千百年过去了,也无人知晓这一秘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战乱中,一

南方风水先生察破了这一秘密,被挖掘盗走。因此,当地人称此洞为“藏金洞”或“掏金洞”。

小西天:小西天位于香音寺西半山崖中,开凿于大齐武平年间,距今已有1430余年历史。

洞内有石佛三尊。洞口掩映在万木丛中。这里环境幽雅,超凡脱俗,仿若仙境,被誉为“西天洞府”,

是人们求仙观景的佳境地。洞口北边有一平台,曰:“说法台”,又称“凉米台”,是高僧讲经说法的

地方,

西天悬崖挂古藤,半崖绝壁凿仙洞。

俯瞰凤山一壶地,抱揽乾坤万里风。

又有诗云:

西天悬崖藏洞府,洞府里面拜神仙。

恍若乘鹤吹箫去,不知神仙何重天。

通天沟:香音寺西南面,在西天悬崖和通天有崖之间,有一条花木掩映的陡峭山谷,直通“通

天寨”。该山沟林木茂密,十分陡峭,一般人们很难攀登,如谁能通过此沟登上“通天寨”,那就得

道升天了,故人们称之为“通天沟”。

白马岭:位于东流神泉东面,山顶宽敞平坦,据传:山顶原有一块白色巨石,远观像匹白马,

为此誉名“白马岭”。又传南北朝北齐时期,燕王曾在此操练过兵马,故又称为“跑马岭”。自南北

朝在此建庙后,寺院历代僧人埋葬于此,形成了塔林景观。

枫树王:枫树,又称五角枫,学名AcermonoMaxim,英文名为MonoMaple,槭树科

Aceraceae为落叶乔木,叶常有五个角,故称五角枫,有时也有3或7个角。4—5月份为花期,花

黄绿色,成顶生伞房花序,萼片和花片各5个,雄蕊8个。为翅果,3—3.5cm长,两翅成钝角或近

水平,果熟期为8—9月份。木质坚硬,用途较广。嫩叶可作菜,也可代茶。

朱凤山五角枫树很多,但在香音寺东南侧一棵最大、最古老。此树已有千百年历史。它生

长在南北朝北齐建寺庙时所砌的石墙中相传是在唐朝后期栽植。为我国最大、最老的一棵古枫树之

一,虽历经千载,但至今枝繁叶茂,素有“枫树王”之称。

北方热带雨林——藤树林:在朱凤山欢乐谷、桃花峪、老子峪深处,茂密的森林之中,分

布着密集的各类古藤箩,盘绕在树林中,酷似南方特有的热带雨林生态景观,这在中国北方极为罕

见,在山东绝无仅有。令人无不称奇。

桃花源、桃花峪:桃花峪是凤凰台西侧的一条峪沟,口小肚大,里面花木葱郁,流水潺

潺。在峪沟中部,生长着一片古老的桃树林,传为南北朝时期隐居的那位老将军所辟。千百年过去

了,这片桃树不断自生自灭,至今仍郁郁葱葱。当地人称之为“桃园”,亦称之为:“桃花源”,整峪

沟就称为“桃花峪”。这里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人们习惯称之为“情人谷”。

欢乐谷:位于凤凰台和跑马岭之间的山谷中,这里山峦环抱,绿树掩映,地势平坦,建有

山货店、欢乐广场、仙源酒家、南山烧烤苑、休闲草亭等集吃、购、娱于一体的场所。尤其是晚上

的烧烤篝火晚会独具特色。

西天神泉:位于香音寺西悬崖绝壁之下,现泉水被引到寺院中的泉池中,此泉水甘冽无比,

无锈无垢,因为佛祖所赐,饮之可百病皆除。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封为神泉。据郭家庄古地契记载:

在二三百年前,现在庙东这条峪原来称为河,为载明东西土地位置,即记载位于河东河西,当时河

中常年流水,这从沟谷阶地上的砾石层可以得以证实。据传:当年河中水流来自西天神泉,当时,

泉水非常大,呈喷涌气势,和尚为防大水对寺院的侵蚀(又有传说赶走泉源附近的一条大蛇)即用

木头裹以棉袄塞进泉眼,并用土石填埋,从此泉水只能从岩石裂缝中潺潺流出,再也没有了往日的

气势。

滴水崖:在老子峪盘山道途中南侧。悬崖外伸,大雨天,櫵夫多在崖下避雨,人称之为“避

雨崖”。因山崖常年滴水,故又称之为“滴水崖”。其崖齐如刀削,高耸入天,崖顶、崖上奇树横生,

甚为壮观。崖西侧有“仙人台”,传为仙人下棋之处。

老君崖:在老子峪西头纵深处,崖下有老子洞,其洞内有一处酷似女性生殖器,又被人称

为“玄女洞”。崖顶南侧上端有一巨石,酷似张口怒吼的老虎头,曰“虎啸石”。山崖北侧崖上有一

古藤盘绕,严似巨龙腾飞,曰“龙飞藤”。崖顶松柏苍劲,景色极佳。这龙腾虎啸真可谓珠联壁合。

据传这盘踞在老子洞两侧的龙虎,是老子的守护神。

凤山传说

一、南山泉,朱凤山传说

朱凤山在汉代以前叫“南山泉”,自北齐武平五年宰相苏延运捐资、四乡义务出工建庙“乡义寺”后,

因第一任主持道至和尚及弟子见有凤凰落于庙北石台上,方有“凤凰台”、“朱凤山”之称。所以,

当地人有“先有南山泉,后有朱凤山”之说。

古时朱凤山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下,即在今天西天神泉处,泉眼众多,泉水喷涌,汇集成河,河入济

水。因泉位于古历城南部山中,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南山泉”之称。至今,当地人多知“南山泉”

之名,却少有知道朱凤山之称。

过去,南山泉最大的一个泉眼有碗口粗,泉水喷涌、水势滔滔,汇集成河。原来乡义寺下面的欢乐

谷叫大河,山下村庄祖传的地契上,即有“河东河西”记载。大河流入山下,与其它河沟一起汇入

山间洼地,在今天郭家庄、西坞、东坞一带,形成了水面宽阔的湖泊,至今尚在郭家庄村东残存有

金牛湾。2000年修高速路时,在金牛湾还出土了一只木船。

据当地老人传说:在南山泉最大的一个泉眼内,有一对千年大蟒修行.。很久以前,寺内有一僧人,

晚上睡不着觉,外出,见泉内双蟒戏水,非常心烦,顿生恶念。等蟒入洞后,在泉洞出口处插上一

把尖刀。

第二天,雄蟒出洞,肚皮被尖刀划破。只见一缕红光冲天而去,雌蟒见此情景,不敢出,在洞内哀

鸣不止,声嗔凄惨,僧人极为害怕。于是,砍一枣树干,裹上自己的棉袍,将泉眼锥死。泉水喷涌、

水势滔滔的西天神泉从此变成了潺潺流泉。

在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自幼出家的长清人道至和尚,带着德源、德洪、德住三个徒弟,在

小西天石洞结芦修行。这道至和尚乃有道高僧。一天,雨过天睛,见一只金色凤凰落在北面石台上,

那可真是霞光万道、紫气千条,祥云朵朵,百鸟争朝。道至和尚顿知此乃至风水宝地,逐将这祥瑞

之兆上达当朝。那北齐皇帝高洋即命宰相苏延晕亲自考察定拿,这苏宰相进入山后,只见山峦叠翠,

树木密密,古道回环,百鸟争鸣,百兽不争,顿感心旷神怡。即在此立塔建庙。那周边的乡绅义士、

村民、方圆百里,纷纷出钱出力,开山劈石,建塔修庙、塑神像。历时年余,塔庙方竣工。这塔因

金凤现身、紫气聚舍,所以取名“紫金塔”。庙因是乡绅出资、村民出义务工所建,所以取名“乡义

寺”。山改名“朱凤山”,朱红也,也是金中有紫,紫中含红,“朱凤山”有此而来。此名与其旧名“南

山泉”沿用至今,由此算来,“乡义寺”已有1435年历史了。

二、毕三翁重修“乡义寺”

朝代更迭,灭佛兴佛,朱凤山乡义寺几经沧桑,到了金朝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当时金国重臣

毕三翁,信步凤山,爱此山水,但是,见“圣像损坏,丹青脱落”。遂发善心,命能工巧匠再次补塑

神像,共重塑佛像十一尊。五方龙王、山神、金丝娘娘等同聚一堂。神通莫测,变化无穷。自此,

“乡义寺”正式成为佛道合一的庙宇,距今近八百年历史。关于此事经过,在“紫金塔”上的碑刻

有详细记载。

在以后的近八百年中,“乡义寺”经过多次重修。

前人有词日:“七十二碑彰善心,八十一难自不愁”。

据载从东流泉到老子洞共有七十二观碑,记载着从北齐平元年至民国三年,历代修缮“乡义寺”的

历史。人生多桀,只行善事,有难自然就过去了。乡义寺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是百姓的寺庙。所以,

虽几经磨难,却千年不朽。现存寺庙是1989~2003年周围百姓自发重修的。现为历城区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三、金牛湾的传说

历城港沟有韶瓜峪。据传在大清康熙年间,有一王老汉领着儿子在峪内种韶瓜,瓜种的又甜又大,

很有名气,百姓就把那条峪沟叫韶瓜峪。

有一年清明节刚过,王老汉父子俩将五亩地深翻、加肥、整平、起畦,准备种瓜。

这天,韶瓜峪来了一个南蛮子,直奔王老汉的瓜棚而来。寒暄以后,直说来意。南蛮子讲:“听说您

王老汉瓜种的好、质量高,今年五亩瓜不论大小,全部包下。总计纹银二十两,先付十两订金。但

条件有一个,就是瓜须长满一百天,也就是说从开花到收瓜总时间一百零一天,到时货款两回事清”。

这王老汉一听,这下可发大财了,以往的四年的总收入也没有这么多。

自此,父子俩吃住在瓜棚里,从种到管理别提多用心了。

到了韶瓜拖秧开花时,那南蛮子就来了,还与王老汉吃住一起,并商定另加二两纹银,做为食宿费,

由王老汉家人供就吃喝。大家有所不知,当时一两银子就是正常百姓一人一年的生活费。

王老汉一家别提有多高兴了。那小鸡、鸡蛋等有什么好吃的毫不含糊,每顿是四个小菜,一壶老酒,

全吃细粮。那蛮子也很乐意,时不时得邀王老汉喝二杯。

这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满地韶瓜都已发黄,阳光一照金灿灿的一片,别提多喜人啦。

那王老汉和蛮子天天喝酒谈天,亲如一家。离收瓜的时间一天天靠近,但就是不见蛮子准备工具和

车辆。王老汉纳闷,又不好多问。

在第九十八天晚,南蛮子又邀王老汉喝酒谈天,那前朝旧事,今古奇闻,风月笑语,无所不谈。不

知不觉夜深人静,二人吃了二壶酒。老汉有心事,自然比南蛮子少吃许多,蛮子就多吃了几杯。

王老汉出于好心,就说:“这两天就收瓜了,你先准备怎么装车,打包、运送。我是本地人,有什么

困难我可以帮你联系人和车”。

蛮子也是因喝酒兴奋,就很神密的给老汉说:“老哥哥,我知道你为人老实,过两天咱的协约就到期

了,我保证分文不少,但实话对您说吧,瓜我就要一个,其余的还是归你所有”。

那老汉一听,以为那南蛮子喝醉了,说糊语。就说道:“先生那可不行,今天你喝多了,明天你不

要过问,我让小子给你张罗人和车以及草包,赶大后天一早给您送回老家”。

蛮子一听老汉如此真诚,十分感动,就说:“老哥哥,谢你费心,我就实话给你说吧。你这五亩韶瓜,

结瓜一万有余,虽都是金黄,可只有一个发光的。我就要这一个瓜就行了”。

王老汉心奇,问:“这到底怎么回事”?

蛮子说:“你老哥也不是外人,说也无妨”。问老汉:“您可知道郭家庄东南傅家打响场的那个湾不”?

王老汉说:“知道。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湾内有一奇怪事,那就是放牛进湾饮水,到喝水时就多一

只,出来后又正好不多不少了”。

蛮子说:“这就对了,自明万历年至今,傅家之所以这么富,均依赖此湾。那湾内有一金牛成精,历

时千载,每逢甲子年夏季的子夜时分,就显露真身,鸡鸣前隐去。六十年一循徊。只有用金韶瓜,

砸其天灵盖,方能使其现真身,获的金牛”。

王老汉听后,久久不语。南蛮子酒酣睡而去。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第九十九天。老汉就把昨晚的事情悄悄告诉给儿子,父子俩到地里一看,地中

间一个瓜,较其他要大一点,在阳光下放出金色的光芒来。见后惊奇不已,心想:“我们辛辛苦苦种

的瓜,才得了20两纹银,你蛮子得金牛,价值连城,太不公平了”。

于是,父子俩密议,反正瓜都长成啦,也不会差一天就不管用,不如今晚咱俩把金牛砸来,分一半

给蛮子也算合理。父子议定,到晚上让家人买了好酒好菜,给蛮子贺喜,祝贺合作成功。此时蛮子

实无戒心,成功在望,三人在瓜棚内推杯换盏,谈天说地,亲如一家。父子轮流给蛮子夹菜敬酒,

划拳行令,将蛮子喝的烂醉如泥,昏睡而去。

这王老汉父子摘下不足火候的金韶瓜,直奔郭家庄,在湾畔悄悄的等金牛现身,心情十分紧张。

到了午夜时分,果然见一头金牛从水内出来。王老汉儿子见状,激动的浑身发抖,持韶瓜朝金牛扔

去。别望了,这金韶瓜可没有长到期限,功力不够,加之那小子发慌,砸的不准。所以,当那金牛

见一道金光奔他而来,知道不好,忙用角抵挡,突听一声巨响,如两声炸雷,金牛一角被砸断,金

牛一缕金光负痛向西北逃去,一气钻进历城的金牛岭,永世不再现真身。

从此,郭家庄的响场湾改名金牛湾,那济南府多了一个金牛公园。金牛公园内金牛就是此金牛也。

你如不信,可到金牛公园看一看,时间都过了二百多年,那金牛警惕的眼神一点都没变,就是那

次吓的。当地有民谣惊叹此事:

百日韶瓜短一天,

惊逼金牛入熙园;

傅家财气从此散,

响场变成金牛湾。

四、打响场

说起“打响场”,恐怕今人知之甚少。

在万历年至康熙的百余年间,这一方出了一个富豪世家,姓傅,百姓称他们为傅员外。一般百姓打

麦子都是,把地整平、压实,用牛或人拉碌碡压场、打麦就行了。可这傅家有钱,打麦子时,就在

餐金牛湾畔,用方木架成高台,在高台四周挂上金铃,马拉金碌碌在高台奔跑、压麦子,其响声振

耳,音传十里之外。这就是“打响场”。

当时有民谣为证:

傅家响场振十里,

家有卧龙聚万金。

今日黑龙峪村旁的卧龙岗,当时为傅家所有。

据传,因傅家卧龙岗为龙脉所在,故傅家应出一真命天子。但由于护卫他的金牛被人打跑了,这卧

龙岗的龙一看大势已去,干脆来朱凤山东流泉当起管泉的龙王来了,负责这一山之泉。傅家龙脉就

没有了呵护、滋养,从此逐步败落,皇帝自然也就出不来了。

卧龙岗、黑龙峪名留至今。

五、傅家皇子,郭家娘娘

话说傅家有朱凤山下的龙脉,不仅富甲一方,“响场”闻名遐尔,小伙长的帅气。以风水而论,当出

一位皇帝。要出的这位皇帝会在金牛湾建一座“霸王桥”,一旦建成,比起傅家的“响场”会更神气

了。

朱凤山下的郭家,因有南山泉神水滋润,加之地处金牛湾畔的风水宝地,不仅历来多出美女,而且

由于沾了金牛灵气,理当出一位娘娘。

但是,由于金牛被人看破、砸跑,金牛湾消失,加上南山泉被人堵塞,风水灵气也就给破啦,自然

这郭家娘娘也出不了啦。这朱凤山的凤凰即是她的化身,从此再也飞不起来啦!

因金牛逃走,其龙脉中的青龙迁到了朱凤山上,过起了悠闲龙王生活。自然这傅家的龙脉也就有名

无实啦,皇帝也出不了啦。

这未能如愿的一对恋人,虽未入主富丽皇宫,但双双归隐在这风景如画的凤山仙境,也算一段圆满

姻缘。你看,北面卧龙岭(傅家青龙化身)在时刻守卫着凤山大门,这凤凰头(即凤凰台)朝北正

含情默默地凝望着青龙。

不管传说真假如何,但朱凤山一带的民谣,仍激起人们不少对旧事美好回忆。

民谣一:

“金牛湾,打响场;傅家皇帝,郭家娘”。

民谣二:

“迆纲岭,万丈高;七十二崆,霸王桥”。

六、卧龙岗传说

话说,金牛湾畔那青龙没能当成皇帝,便来到朱凤山卧龙岭。因西天神泉水被僧人堵塞,整座山只

靠现在的东流泉苦苦支撑,草木稀疏,岩石裸露。青龙是一善龙,修养很高,本应成为一代名君,

因人算未果,甘心做一山泉龙王,为民做点好事,为神佛增辉。

这青龙见当时情景,深思良久,便决定找历邑舜井龙王洽谈合作事宜。

那舜井是四千年前舜帝在历山脚下躬耕时采掘一井,用于灌溉农田。试想,一井之水能有多少。于

是,上界派一龙王住井运水,助舜成帝业。后人常说的尧天舜日也有这龙王之功。这就是井龙王的

来历。时隔四千年,这舜井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全靠龙王之功,后来人们尊舜井龙王为井龙王

之始祖。

这天,青龙乘云驾雾,来到舜井,拜访舜井龙王。两友相见各外亲切,那青龙说明来意。两龙当即

约定由舜井龙王帮青龙渡过难关。朱凤山草木成林后,所蓄之水供舜井使用,约定成俗,一直到今。

六十岁以上郭家庄老人都亲自做过实验,将麦糠放入东流泉,七天后到舜井准能看到麦糠,足以见

证泉井相通,此传不虚。

自康熙朝至今三百余年,朱凤山虽然几经风雨苍桑,多次成林被人砍光,但因有龙王呵护,山林很

快就会变绿,而毁山砍林之人均没有好下场。几百年来,朱凤山无一次森林火灾,也这全仗青龙之

功。这青龙便是泉水之龙的始祖。为感谢龙王功德,在东流泉北侧,建有龙王庙一座,是当地百姓

祈求风调雨顺之处。

七、藏金洞传说

东流泉向东,有一古洞,百姓称其“藏金洞”。据载:自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道至和尚在

此山修行以来,乡义寺香火鼎盛之时,僧逾百人。

今天的南天门向下的峪沟内住的是僧人,当地百姓称之为“和尚峪”。

山两边的峪沟住的是尼姑,尼姑天天念经,一般人听不懂,只听整天“拨啦、拨啦”的念,此峪沟

就叫“拨啦峪”,其名存至今。峪沟陡崖下尼姑念经的石屋仍然存在。

南天门向东的山顶上,是乡义寺历代高僧埋葬的地方。从道至、惫净、来公等有道高僧均葬于此,

并留下塔林一片。

这些难以言明乡义寺当年的盛况,庙产佛财可想而知。我国帝王公开下旨灭佛有三次,第一次是北

魏太武帝(公元446年),第二次是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下禁佛,当时这里属北齐管辖,乡义

寺并没受到什么影响。但到了公元954年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下令禁佛,这里损失惨重,庙宇被毁,

僧人被杀。住持命僧人逃命还俗,自己将佛财藏入一秘密洞内,并告诉自己最信得过的弟子:“我们

的财宝埋在藏金洞里啦。记住,这藏金洞就在饮马泉(即东流泉)往东数,过九沟八寨即到”。随后,

和尚们就各自逃命而去啦。之后,十国连年战乱,昔人尽无。千百年来,饮马泉九沟八寨以东一直

是个哑谜,无人破解晓此中秘密。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家大乱,南方来了一术士,百姓叫其南蛮子,说是来此修行,在庙内住了

一年,参透了此中秘密,逐将佛财连同紫金塔上的金顶及苏东坡亲笔写的扁额,统统盗走,致使乡

义寺珍贵之物流失。被南蛮子挖开、盗走金银财宝的洞至今被称为“藏金洞”。而且挖掘的痕迹至今

依稀可辨。

八、苏东坡与"紫金塔"扁额

说起“紫金塔”不少人都知道,但与苏轼有何关系就鲜为人知了。

据历史记载,在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二月,文豪苏轼由密州(今诸城,1075—1076年苏轼

任密州太守)调任徐州太守,路过济南时,受故张掞(龙图阁大学士张揆的弟弟)之子邀,为张揆

兄弟故宅题名,苏轼就题了“读书堂”三个盈尺大字,并刻于石碑上,据有关资料,苏碑“高四尺

五寸,字大一尺二寸”,碑自明末万历年间,乡民动土,挖得此碑,当即运至济南,树在了县学前。

文革被砸砌入防空洞,并随防空洞填埋而消失。所幸的是,济南市图书馆尚珍藏着“读书堂”拓片。

张掞,字文裕,历城王舍人庄人,他历事三帝,曾知莱州、成都府,有惠政,归朝任户部待郎。熙

宁七年(1074年)卒,时年80岁。

张揆,字贯之,历城王舍人庄人,北宋文臣。宋仁宗时,官龙图阁大学士、翰林学士,知审院,曾

为皇子的师傅。年老致仕回籍。归家后攻读《易经》,通晓《太玄经》。

当时,乡义寺的住持是来公和尚,他与张府素有深交,听说苏大人到历城,就盛邀他到乡义寺做客。

那来公和尚也非等闲之辈,知识渊博,与苏轼交谈甚是投缘。二人谈经论道,观山赏景,写诗作画,

其乐融融。一天到凤凰台观景,在“紫金塔”旁品茶,但见群峦叠翠、烟霞雾绕、百鸟争鸣,与世

隔绝,超凡脱俗。于是感叹道:“朱凤山真仙境也”。自此“凤山仙境”的美誉广传人间。苏轼见“紫

金塔”古朴、大方、凝重,但扁额已剥落,于是唤书童拿笔墨,挥手在塔的眉石上写了"紫金塔"三

个大字,真如行云流水,凝重大方。来公见了大喜过望,随请历邑名家雕刻。

可惜的是,一直流传了850多年的"紫金塔"苏扁,在在1927年被南方人给盗走。

九、王灵官的传说

民谣云:“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

意思是说:不管上不上山,拜一拜王灵官,可保您平安无事。

在北方每座山的半山腰,常修建一座庙,叫灵官庙。有的简陋,有的整齐。朱凤山也不例外,在东

流泉的北面与龙王庙相邻处,有一灵官庙,书有对联:

“冰心铁骨威震山岗,小阁幽静极度乐天台”。

据传:古时历邑王舍人庄,有一乐善好施的王员外,膝下有二子。长子成家独居,次子自幼极随父

性,心地纯善。外人都叫他王二小。老员外仙去后,王二小不善经营,又好济贫,家境很快败落。

这二少爷只好靠卖豆腐维持生计。有一天王二小卖完豆腐回家,在路边见一讨饭的老太太,昏倒在

路旁,那王二小就把老太太背回家,给她喂水喂粥,老太太很快就好了起来。老太太双目失明,问

后方知,她家住泰山,无儿无女,十分可怜。这王二小见此,就收留了这老太太,每天起早贪黑的

卖豆腐,来赡养老人,日子过的非常清苦。但他毫无怨言,对老太太象对自家亲娘一样,一日三餐

保证老人家吃饱。就这样一晃到年腊月二十八,老太太说:“王二小,你看到年关了,我想回家去过

年”。这王二小一想也对,要过年啦,应该送老人回家去。于是,二话没说,就拿着干粮,背着老太

太向泰山走去。

腊月三十的傍晚,他们来到了泰山脚下,王二小问老太太:“家住何处”?老太太说:“在山顶”。那

王二小也不多想,背着老太太向泰山极顶爬去。午夜时分到达碧霞祠时,老太太让王二小停下,说:

“到家了”。王二小把老太太放下,说:“您老人既然到家了,干粮给您放这儿,我也该回家过年去

了。来年,如果实在过不下去,还到我那儿去”。说完就向门外走去。

这时,就听后面有人叫到:“王二小,你先别走,看看我是谁”?这一喊把王二小给吓了一跳,转回

身一看,哪还有什么讨饭的瞎婆婆,分明是泰山奶奶(碧霞真君)在叫他。这王二小马上就明白了,

原来是泰山奶奶点化他。

从此,这王二小得道成仙,成了道教的王灵官,负责山庙安全,管天下大小山神。

因王灵官老家是王舍人庄的,所以直到现在,只有王舍人庄的人上山可以不吃素,不拜王灵官,并

且在山上还可以发牢骚。对老家人,王灵官真是给足了面子。若其他人上山吃肉,不拜灵官,不把

年的牙磕掉才怪呢!

十、观世音救杨文焕

在郭家庄西面山顶,有一山洞叫“白云洞”,洞内石壁上有碑文记载: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杨文焕奉旨平乱。中计后,被敌军困在白云洞,观世音菩萨显灵,帮助其度过难关,于崇祯十二年

三月初一出奇兵,反败为胜。杨文涣命信士这个人,奉祭观世音菩萨,在当即刻下此碑,以传后世。

明朝自朱元璋创业后,经成祖朱棣对外抵抗强敌,修万里长城;对内发展经济,使国富民强。但到

万历朱羽钧就不行了。这万历皇帝是个庸才,权落宦官之手,在位四十八年可以说是一个傀儡皇帝。

耆酒如命,每日必喝,每喝必醉,每醉必打人,每打就把人打死。搞的宫廷上下人人自危。这一朝

是奸人当道,民不潦生,明朝元气大伤。到了崇祯帝,这人其实十分勤俭,为节约开支,冬季宫内

不取暖,以至于批奏章的墨迹都上冻,需人在怀内暖化使用。有一段时期,在二十五年里,换了二

十七位宰相,但也没有挽救明朝的命运,后自缢于梅山。

崇祯自登基,连年出现虫、涝等灾害,饥荒连年,内忧外患,崇祯十一年,清兵侵扰,直抵济南。

杨文焕为官清廉,为人忠厚,作战勇敢。他带三千官兵,长趋直入,奉命平乱。不想中计,误入白

云山,陷入清军包围之中。奋战久时,难以突围。晚上,所剩官兵只有千余人,全拥挤在白云洞内,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寒冬腊月,饥寒交迫。杨文焕哪曾想到,今天会在这"小河沟里"翻了船。禁

不住对天长叹:“我杨文焕戎马一生,死而无撼,只是这千余弟兄性命难保,实在痛心,求观世音菩

萨保佑,让我们能躲过这一劫”。

话说正好这天观世音菩萨在乡义寺静坐,忽听到杨文焕在叫她,慧目一看,便知道了怎么回事。立

即驾起祥云,来到距白云洞十丈之外的小泉旁,点化出茅舍一间,自己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老太太,

在油灯下纺棉花,灶上煮着一锅小米粥,清香直奔那杨文焕飘去。

这时候,杨文焕正苦无良策,突闻清香,深感奇异。于是,带着待从走出洞口,举目远望,但见在

白云洞右下方十丈之外的地方,有微弱灯光,香气象似从那里飘来。杨文焕走下山崖,但见一草舍,

逐上前叩门,“何方来人”?里面传来一老夫人声音。“末将杨文焕”,杨文焕答道。老夫人随即将

房门打开,请杨文焕入内就坐。老夫人问起原由,杨文焕逐将如何带兵平乱,如何不慎中计,如何

被困,如何饥寒交迫,如实细说一遍。并向老夫人提出:“能否借点米面,以解燃眉之急”。老夫人

道:“我也是一介草民,生活并不富裕,仅剩小米一袋,就先给你用吧”。杨文焕千恩万谢,命人收

了米,抬着小锅向洞内走去,将粥分给众人吃,说也奇怪,这一小锅粥,千人吃饱,还不见少。知

道定有神人相助,立即返回,哪有什么草舍、老妇人的踪影,只有泉水一处。杨文焕知道是观世音

菩萨救他,低头便向天拜去。

那杨文焕就凭菩萨给的一袋小米,一处泉水,被困二个月有余而无大事,军卒们个个身强力壮。到

了次年三月初一,围军以为他们不被饿死,也被冻死,也不防备。杨文焕命人探明情况,在子夜时

分,突然出击,如猛虎下山,将敌击败。并命信士等人,将此事刻在白云洞内石壁上,以传后世。

十一、将军坟的传说

“将军坟,将军坟,年年压纸不见人”。

这一民谣,在郭家庄广为流传。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亲眼见过,那将军坟所压的纸钱,并有马

粪、马蹄印。年年如此,但谁也没见过上坟的人。

在“紫金塔”金朝(公元1212年)刻碑上记载:“庙地山坑四十亩。北到将军坟,南道孔泉林,

东到白马岭,西到石屋,四界分明”。

所载的“将军坟”,就在郭家庄北,五亩地中间。因年代久远,泥土淤积,在地面上已看不到痕迹。

2000年修高速路取土时被挖半个,内有陶罐、铜钱数枚(熙宁公元1068年)。据传说:将军是

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耿京。

当年宋帝无能,老将军虽是一儒将,但却力主抗金。并组织农民义军,抗击金兵南侵。

后起义失败,心灰意冷,隐姓埋名,在朱凤山北侧的石洞内修行,并采药行医,为民医病,据说活

了150多岁。百姓感其恩,念其德,以为老将军是太上老君下凡,所以就把他修行的洞叫“老子

洞”,山北这条峪为“老子峪”。

老子洞形成约二三百万年历史,为一天然溶洞,洞内有二龙守卫,洞外形如仙桃一般,百姓又叫他

“长寿洞”。其实那老将军已化成石峰,就站在老子洞旁,来欢迎四方贵宾。

打油诗为证:“做人想成仙,请到朱凤山;行善积德便有缘,老君迎你到洞边”。

十二、姊妹柏的传说

“乡义寺”虽历千年,而善堂不改,尤其是寺内两株荟柏。据传,在北朝时,在乡义寺南面,住

着一位慈善老人,叫孔万松。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玉娟,二女儿叫金婵。两女儿一心向佛,每

天到寺内给佛祖上香,并在大殿前种下两株荟柏,天天浇水,这树也随人意,长的根深叶茂。

两女儿成人后,不思婚嫁,老人就随其愿。后来大约在武平五年八月十五的晚上,人们看见姊妹二

人脚踏祥云,向月亮飘去。这时人们才明白,那婵娟二字就是月亮的意思。方知这姐妹二人是嫦娥

仙子和侍女金蝉,来下界修行,布化教人来了。

这就是姊妹柏的来历。后人不知,在姊妹柏上系红线串铜钱认干娘。那上界的嫦娥是后羿的媳妇,

认他做干娘当然不错,可金蝉可是个黄花大姑娘,认她做干娘,她会脸红的。

十三、通天沟的传说

王干哥泄密通天沟,小和尚嘴谗赴黄泉。

乡义寺西南面小西天南侧,有条陡峭的山沟,林密,山险、坡陡,很少有人能上去。人们称之为“通

天沟”。

在崇庆年间,惫净和尚知识渊博,阅历深广,修为也高,并与金朝重臣毕三翁文厚,徒弟近百人。

他有一个小侍徒。十二三岁,特别伶俐,很得惫净的信任,与惫净同吃同住。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惫净午睡后醒来,唤小和尚送茶,喊了几声没人应,便自己起来喝茶,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那小和

尚满头大汗的跑回来。惫净问道:“干什么去了”?小和尚说:“您睡着了,我去寺后面凤凰台上玩,

从山上下来一个小男孩,跟我一起玩捉迷藏,我藏哪儿,他都能找着,他藏哪儿我都找不着,后来

干脆不跟他玩了”。这惫净甚感奇怪,通天沟向西十里内无人居住,哪里来的小孩。

第二天午饭后,小和尚去寺后玩,惫净在隐蔽处观看,果真有一个白白净净的小男孩与小和尚一起

玩,惫净就喊了小和尚一声,那小男孩瞬间不见踪影。惫净想:这小男孩定是个千年参王,可能在

“通天沟”一带。于是惫净准备好小铲,带着小和尚向通天沟深处找去。一连数日,连个影子也没

见着,小和尚单独玩,参王也不敢露面啦。就这样一直找到冬季,也无结果。

其实那参王并没有离开通天沟,仍在距小西天上方三十丈的悬崖下一个灵蛇洞旁生息。这灵蛇也是

千年之物,蛇并不吃参,只喝参叶上的露水。参到千年,身聚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那灵蛇就

是要靠这些灵气和精华来滋养自己,修成正果。俗话说:“有参就有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参到

千年与哪种植物相近,就枝叶与哪种植物相同,所以凭那惫净如何聪明,也找不到参王的踪迹。

到了第二年春天,谷雨刚过,山上来了一种鸟,“王干哥,王干哥”地叫个不停。所以,当地人把

这种鸟叫做“王干哥”。此鸟红冠黑毛,尾有三根瓴,大小如斑鸠。百姓不知此鸟来历,那惫净何

许人也,他自然知道此鸟奥秘,此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一定有人参,并且每天午后要吃一点参叶。

万物生存都有天性,王干哥之所以午后吃参叶,是因为灵蛇午后睡觉,所以他才在午后去吃,不然

他也无法生存。

这鸟一出现,那惫净别提有多高兴啦。师徒二人每天都隐在通天沟内,观察王干哥吃哪一种植物,

吃哪一株植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千年参王被这师徒用红线固其真身,用铲挖出。惫净

得到千年参王,也不敢怠慢,立即架锅烧水,将参王放入锅内,让小和尚看着烧火,自己做功课去

了。

这参是越煮越香,小和尚嘴谗,先揪一条参腿,吃着很好吃,又吃了两条胳膊,毕竟是孩子,越吃

越谗。可后来一想,师傅没让吃,见少了还不揍人。干脆全都吃了,就说煮化了事。就这样把一个

参全给吃光了,并架起大火烧起水来。

这惫净做完佛事,回来一看,锅内空空如也,知是小和尚偷吃了。但事情既然如此,佛家讲缘分,

这说明自己与参王无缘,也就不了了之。

一宿无话,谁知到了第二天,那灵蛇就找上门来,蛇有丈余,信有三尺,绕着庙宇乱叫,速度如旋

风一样。惫净和尚一看就明白,它是找小和尚算帐来了。于是,顿生一计,赶紧叫人,将庙后歪枣

树的大铁钟放下,让小和尚藏在钟内,以防不测。谁知那灵蛇围着铁钟绕了三圈后,一阵狂风向西

南而去。惫净见状,忙命人将铁钟吊起。哪还有小和尚的踪影,只有一摊血迹。

当年的那口大铁钟,高有1.6米,径有1.4米,重逾千斤。一直为乡义寺镇寺之宝。直上世纪六

十年代,被山下人当废铁卖掉。

至今,那王干哥也不时在朱凤山出现,但无人能渗透其中奥秘,更别说挖到参王了。

十四、傅家风水传说

今天,在郭家庄村东,有一条东西狭长、顶平、中间被挖断的土岭,这就是充满许多神奇传说的傅

家台子,也是传说中傅家的龙脉。东头龙首直伸金牛湾,至今石龙头栩栩如生。傅家林(墓地)就

在龙脉上。

据传:在很早以前,现在郭家、黑龙峪尚无人居住,这一带土地均属于住在东坞的傅家所有。这傅

家在当时是一方富豪,又喜欢张扬,在金牛湾畔的南北大道西侧和傅家林东侧处,花巨资搭建起声

震十里的“响场”。当地无人不晓,甚可为出尽了风头,要足了面子。

有一天,一南方风水先生从这里经过,见这傅家林地(坟地)穴居龙脉,龙头伸入金牛湾,这潜龙

很快就要成飞龙了,真是风水宝地。如不出意外,几年内傅家定有帝王出现。这风水先生心生歹意,

欲破其风水。当他走过傅家正在干活的“响场”时,嘴里不住地自言自语道:“傅家好富,只可惜不

出大官。”边说边向南走去。这话被“响场”干活的伙计听了后,赶紧说给了东家,东家立即派人

向南追去。不长时间就追上了,并热情邀风水先生到傅家一叙。

风水先生到傅家后,傅家好酒好菜伺候,并询问:“我傅家为何只富而不出大官”,风水先生神

秘一]笑,答曰“你们傅家风水不错,只可惜缺了条“金水河”,你们若在林地(坟地)西侧挖一条

南北向的“金水河”,保准傅家能出大官。傅家听了后大喜,即命人挖风水先生指示的“金水河”,

以图夙愿。

岂不知,这一挖正好将东西向龙脉给挖断了,彻底破了傅家风水。傅家不仅皇帝出不了了,家境也

逐步败落下去。后来连家也般到北湖一带去了。

在过去描写傅家林地风水时,有批语曰:

“打响场,金牛湾,傅家台子不一般”。

十五、达摩棚的传说

在朱凤山风景区停车场东侧崖壁上方,有一巨石突兀,酷似一巨大神龟正在向西伸头张望,当地人

称为“神龟石”;又称达摩棚。

话说当年达摩祖师云游到朱凤山乡义寺,见信男信女很不懂佛规,不仅在佛前烧起阴钱,供上鱼肉,

而且还大摆鸡鸭鱼肉,大吃大喝,乌烟瘴气。气得直跺脚。一气之下,只好跑到山外寻找清静之地

落脚。

这山外一片荒芜,那有栖身之地。摩达祖师只好扶起一巨石,唤来一神龟,让它将巨石撑着自己就

在巨石下修练起来。一直修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又云游它处去了。走时,忘了驮石的神龟,因没有

达摩祖师的允许,这神龟也一直不敢动,至今还在这里驮着巨石,实在太累啦,您看,它正伸着头

向西天张望,期盼着达摩祖师来允它自由。

因信男信女子不懂佛规,在佛前不敬。所以一代又一代,至今少有出息者。

十六、紫金塔的传说

紫金塔位于乡义寺的北面悬崖绝壁上方的平台处,那里地势险要,即高又陡。古时候,只有一条狭

窄的小路通往崖下。

紫金塔呈方形尖顶结构,一色全是用石块垒成。

传说古时侯,在凤凰山(又名朱凤山)上有山妖出现,祸害百姓。但当时没有人制服得了。终于有

一天来了一名得道高僧,他看到凤凰山上妖气冲天,于是他就在山上盖了一座塔,起名“紫金塔”。

在塔底下埋了一座降妖石碑。从此,妖魔被镇住了,山里山外又恢复了生机。

十七、金箍洞的传说

金箍洞(即藏金洞),位于乡义寺东流泉的东面,洞体呈圆柱形它处在半山腰之中,地势险要。

传说齐天大圣,在陪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取经回大堂的路上他来到我们这里的时侯看到凤凰山有一

股妖气,因为他已经取回真经。无法降谣,于是他就把金箍砸向妖洞,把妖怪一下砸在了洞中,事

后,留了一个洞,人们于是取名“金箍洞”。

十八、朱凤山的传说

朱凤山又名凤凰山,据说凤凰山的这个名子是有来历的。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为了讨好他的王妃下旨让全国的猎人,去捉凤凰要用凤凰的羽毛织一件

世界上最漂亮的大裘衣。

两天后有一名猎人看到一只凤凰,于是他便追了上去,一直追到我们这里。他一箭就射倒了凤凰,

凤凰就倒在了地上。猎人走进一看凤凰一下就变成了一座山,就是今天的凤凰山(即朱凤山)。

十九、拔啦神的传说

在通天寨的东南方,有一条南北向延伸的山沟,悬崖绝壁上,矗立着一尊天然石头神,当地人叫做

“拨啦神”,这条山沟就叫做“拨啦峪”。

很久很久以前,在该山谷中的悬崖绝壁上,长着一个宝葫芦,根子扎到东海。据说,这个宝葫芦是

玉皇大帝种植的宝物,长到十万八千年时就成熟啦。到时候,谁要是得到它,向它要什么就会有什

么。只不过一般人难以发现宝葫芦所在,更何况,在观星台上还专门有拨啦神看护。所以,这个宝

葫芦就一直安然无恙地长在这里。

眼看宝葫芦快到期长大成熟啦,不知怎么搞的,被一个南方风水先生给看破了,并做法将宝葫芦给

盗走啦。

期限一到,玉帝到这里收宝物不见,方知已被盗走,在观星台上向拨啦神问罪,一气之下,将拨啦

神点化成巨石,定在了观星台上。

至今,人们会看到,拨啦峪的观星台上,栩栩如生的拨啦神天然石像,翘首仰望天空,期待着玉帝

来放他重新获得自由。

二十、达摩秘洞的传说

在朱凤山乡义寺达摩殿(又称石屋子)内的秘洞,传为寺院和尚的藏宝秘洞,也是花和尚金屋藏娇

之处。因有人用井绳做过试验,好几井绳都探不到底,又闻说里面机关重重,一直无人敢下。只有

功夫高深的和尚才能进出。

过去,寺院管理井然时,山下村庄过大事,向庙里和尚借餐具时,都亲眼看到和尚从洞里取出的。

但是,当寺院管理混乱恶和尚当家时,时不时的有上香女子失踪或山下女子被劫,人们都怀疑被和

尚藏在洞里,可无人敢下去探个究竟。在清末时期,有一恶和尚当家。一次山下张小二未婚妻忽然

失踪,这张小二心急如焚,猜测一定和恶和尚有关。于是,到了晚上,偷偷进山,到庙里住持睡觉

的地方窥探,果然发现这恶和尚正在蹂躏他的未婚妻,但无奈庙里恶和尚势力强大,他不敢贸然行

事,气愤之下,他一把火把住持睡觉的屋给点着啦。心想,这下恶和尚必死无疑,哪知道,不大会,

这恶和尚竟然从达摩殿奔出。张小二这才明白,原来秘洞与和尚住处是连通的。

第二天,张小二召集乡亲,齐聚乡义寺,历数和尚恶行,并与乡亲一起从被烧的和尚住处床下地道

中救出了张小二的未婚妻,在事实面前和尚无话可说,被乡亲扭送官府,有劣迹的和尚全都让官府

给埋在地里,只露出头,用耙给耙拉!

从此,乡义寺恢复了平静,经得道高僧治理,香火也愈来愈旺了。

凤山之怪

朱凤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同山外的自然现象。

之一:山内风向不同外

炎炎夏日,当你坐在朱风山欢乐谷开怀畅饮时,即使山外无风,这里也是凉风习习,当外面是小风,

山里即是大风,更奇怪的是风向,山里与山外正好相反,山外是南风,山里既是北风,山外是北风,

山里就是南风。据地理学家考证,这与朱风山的地形有关,地形的阻拦,不仅“放大”了风力,而

且使之转了向。

之二:向阳花不向太阳向山外

朱风山山里,山门外一带的向日葵花朵有一个怪现象,它不象别处向日葵朝着太阳,而是始终向着

山门外方向,什么原因,至今难破其谜。

之三:千年古庙红瓦盖

古庙乡义寺历经千年。文革前,庙中尚存有72通碑刻,记载了数十次庙宇整修详情。可惜文革一场

浩劫,将规模恢宏的乡义古寺摧毁殆尽,但从幸存的十余块碑刻记载中,仍能看出当年古庙的规模

之大和香火之旺。前几年,为发展旅游业,周围乡亲,秉承了乡义寺建庙传统,集资、出力自发有

将千年古寺进行整修,但终因财力有限,加之没有规划设计力量,整座庙宇俨然成了农家四合院,

石墙红瓦,让人觉得怪怪的。也许就象人们常说的“穷人家”的庙吧。庙宇尽管简陋,但里面神佛

一应俱全,尤其是数尊巨大白玉佛像,令人惊奇。庙中香火十分旺盛,每当农历节日或祭佛之日,

每天上山进象者成千上万。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初六庙会时,就连西藏的喇嘛也能赶来朝拜,不

能不令人称奇。

之四:有河不见流水来

因区内树木密集、水土保持良好,加之断裂发育,雨水多被保持在土层及底下,很少流于地表,多

以泉水形式冒出。

之五:老太太登山跑的快

当地不少村民大多信佛,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经常进山上香,不知是哪股子劲,平时看

上去老态龙钟的老太太,一到上山进香,小蓝子一挎,快步如飞。怪哉!怪哉!

之六:各路神仙一块摆

由于当地村民多盲目迷信,什么佛教、道教并不明白,可谓有神就供,见神就拜,以至于在佛教寺

院里面,还供奉有泰山老母、送子娘娘、土地爷等,真可谓各路神仙大聚会,好不热闹。

之七:恶人进山总要栽

在当地人眼里,朱凤山简直是一座神山,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坏,进入山中要善心大发,不可做坏事。

按当地人说法,在朱凤山做坏事,即谓之“恶人”,一定会遭到报应,一定会栽跟头。而且当地人常

会有名有姓地讲:***因为偷砍了山里的树,老婆跟人家跑啦;***因为当年砸了庙宇神佛,结果几

个后代全是残废;***作恶多端多端,还装模作样地上山拜佛求财,结果在山上摔断了

腿,。所以,当地人没有敢在朱凤山这片神灵之地造次的。

凤山民谣

一、城墙岭,后扒窝,豹子沟里抱娃娃。

二、迆纲岭,万丈高,七十二空霸王桥。

三、金牛湾,打响场,傅家皇帝郭家娘。

四、打响场,金牛湾,傅家台子不一般。

五、傅家响场震十里,家有卧龙聚万斤。

六、朱凤山,乡义寺,和尚秘洞藏闺女。

七、老城顶,老子峪,玄女洞里求子女。

山乡方言

一、日常称呼

父亲——爸爸,爹伯父——大爷叔父——叔

母亲——妈妈,娘伯母——大娘婶母——婶子

岳父——丈人(见面时随妻叫)

岳母——丈母娘(见面时随妻叫)

丈夫——爱人,当家的,男人,他爹祖父——爷爷

妻子——爱人,屋里的,他娘祖母——奶奶

儿子——孩子,直呼乳名外祖父——老爷

女儿——闺女,直呼乳名外祖母——老娘

二、生活习语

对不住——对不起。

不敢当——对赞美语言不敢承当,谦虚之语。

好说——即能办到。

一霎霎——即一会儿。

利落——办事迅速。

趁早——及早。

后上——指晚上。

夜来——指昨天。

咋着——怎么办。

嘀咕——小声说话。

猜摸着——主观认为。

约摸着——估计。

诳我——说谎。

捣古——拾掇。

嘎古——吝啬。

不冷搁——没空。

老些——许多。

干粮——熟食。

饥困——饿了。

踢蹬——不老实。

糊弄——应付,马虎,不认真。

了了——物体损坏了。

捅咕——打通。

三、谚语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春打六九头。

东虹风,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北虹出来下涝雨。

大雾不过三,过三就变天。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六月六,看谷秀。

淋了伏头,旱到伏尾。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

三月雨,贵如油。

天上钩钗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钻天,下一满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大的不正,小的不敬。

当家才知柴米贵,出门方晓行路难。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喝了人家的酒,跟着人家走。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四、歇后语

茶壶里煮水饺——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

打着灯笼走亲戚——明来明去。

和尚打傘——无法(法)无天。

水缸里摸鱼——稳拿。

沙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铁公鸡——一毛不拔。

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光。

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洋鬼子看戏——傻了眼。

墙上挂帘子——没门。

凤山土特产

朱凤山小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封闭式的地形,良好的水土,茂密的森林,众多动植物。造就了这里

丰富的特产。

一、中药材:

人参、连翘、何首乌、灵芝、半夏、柴胡、穿地龙、车前子等二百五十余种。

二、鸟类

班鸠、鹦鹉、黄雀、喜雀等一百多种。

三、野菜

野葱、野韭、薄荷、灰菜、车前、苦菜、蕖蕖菜、马齿笕、蓬蓬菜、荠菜、人情菜、洋姜、地荠、

山药、山芹、枸杞芽、栾棒芽、枫树芽、香椿、花椒芽、地瓜叶、芝麻叶等。

四、水果

主要有桃、杏、梨、柿子、核桃、山楂、木瓜等。

五、野味类

松籽鸡、野兔、獾、蝉、蚂蚱、山雀等。

六、农家土产

手工杂面、麦仁、苞谷馇、土布、卤水豆腐等。

七、农家小吃

煎饼、烙饼、锅饼、蒸菜、腌菜等、凤山烧烤。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9:2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43785262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马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马岭.pdf

标签:白马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