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运球突破

更新时间:2023-03-15 09:15:32 阅读: 评论:0

亲子阅读记录卡-复古红是什么颜色

运球突破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泡脚好处)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在篮球比赛中的运

用分析

作者:邹昱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1期

邹昱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摘要: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10场比赛录像进行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

术的统计。得出如下结论: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突破得到广泛的运用;与其他技术形成了多

种组合,运用时机主要是在掩护配合下以中运球方式采用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突破;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具有突然改变方向和速度的优势,对防守形成极大的威胁;体前换手变向运

球突破技术与其他的技术结合,使突破运用的实效性、突然性和攻击性。

关键词:篮球;运球突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1)11-0126-03

依据运球方式的不同,体前变向运球突破技术分为3种:球反弹的高度在膝关节以下的低

运球;球反弹的高度在胸与膝关节之间的中运球方式;以及依据现代篮球规则对翻腕运球不严

格下的,球反弹的高度在胸以上部位的高运球。针对这3种分类方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一致

认为这3种分类合理。并通过对2006年男篮世锦赛中采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突破进行技术

统计,统计的指标主要是突破运用的次数、突破时运球的方式和突破的效果,分析体前换手变

向运球突破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找出不同队伍运用此技术的不同,总结运用此技术的关键,

并以实战需要和规则发展为基础,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对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术进行分析。

一研究对象

通过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的10场比赛视频进行分析,包括决赛希腊对西班牙、三四名美

国对阿根廷、立陶宛对德国(七八名决赛),中国对波多黎各、中国对塞内加尔、中国对美国、

中国对斯洛文尼亚、中国对意大利,美国对波多黎各、美国对希腊等队之间的比赛视频。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查阅了近几年有关篮球比赛分析的论文及相关的篮球突破技术分析的论文。

(二)专家访谈法

针对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的3种运球形式以及突破后的效果的划分进行专家访谈。

(三)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男篮世锦赛比赛录像,对比赛中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术运用的次数、突破

运球方式、突破后的效果或组合技术进行观察与统计。

(四)数理统计法

对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的3种运球形式的次数,以及突破投篮、突破分球、突破造成防

守队员犯规、突破队员进攻犯规和突破失误的次数进行统计,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术结构特征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的概念是以运球队员右手运球向对手右侧突破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

运球,当对手向左侧移动堵截时,运球队员突然变向,用右手拍按球的右侧后上方,并靠近身

体向左侧送拍球,使球落在身体的左侧前方反弹,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并前倾

探肩,换手拍按球的后上方,加速运球突破。

本文依据运球方式的不同,把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术分为3种,即体前换手变向低运

球突破、中运球突破和高运球突破。低运球突破变向时,两腿深屈,降低重心,上体前倾,用

上体和腿保护球,右手以肩关节为轴,运球幅度要大,手随球贴近地面向左移动,使球的反弹

高度在膝关节以下,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换左手运球,蹬跨加速向前进。中运球突破变向

时,两腿微屈,上体稍前倾,运球手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拍球的后侧上方向左

前方推放球,使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左手控制球,蹬跨加速

向前进。高运球突破变向时,两腿微屈,上体稍前倾,运球手臂自然弯曲,以肩关节为轴,用

手按拍球的后侧下方以翻腕的方式向左侧前方推放球,使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同时右脚

向左前方跨出,用左手控制球,蹬跨加速向前进。

本文对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的划分与孙民治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球类运动——篮球》

中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的不同点是:教材中的技术是中运球,而本文分为低、中、高换手

运球,两者在技术的结构特征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低运球换手在变向之前就开始转体;高运

球不需要转体;中运球是相同的,都是在变向后转体。

(二)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对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术运用进行统计的指标主要是关于运用次数、运球突破的

方式和产生的效果,运球的方式主要为:球反弹的膝关节以下的为低运球;球反弹的高度在胸

与膝关节之间的中运球方式;以及依据现代篮球规则对翻腕运球不严格下的,球反弹的高度在

胸以上部位的高运球。突破的效果则为突破后的投篮、分球、突破后因防守队员的补防造成的

防守犯规、突破队员本身的进攻犯规和突破失误等方面。

(1)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突破运球方式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第15届男篮世锦赛的10场比赛中,双方使用体前换手变向运

球进行突破的时候,采用球反弹高度在膝与胸之间的中运球方式占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

进行突破总次数的87.12%,低运球方式进行突破的次数8次,高运球突破有9次。

经过录象分析统计后发现,德国队、中国队、意大利队和塞内加尔队,4队场均使用该技

术进行运球突破的技术次数低于均数,而其他的队伍都高于均数。通过对西班牙与希腊两队的

决赛的录像观察不难看出,在决赛中保罗.加索尔因伤缺阵,西班牙在进攻时采用突破,对对

方内线造成冲击;吉诺比利是NBA中的突分能手,对阵西班牙的比赛中,西班牙教练员针对西

班牙内线实力的下降,以吉诺比利为战术的核心,对西班牙内线进行攻击。美国队是本次比赛

中公认的个人技术强的队伍,阿罗约和阿约索是波多黎各的主力后卫,实力不容小视、斯洛文

尼亚等国家队在进攻中采用突破次数也增多。这些国家队在同中国队比赛时,突破的次数及运

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突破的次数都远远高于中国队,斯洛文尼亚与中国对阵时,频频

利用其强壮的身体结合突分配合对中国队进行攻击,造成中国内线犯规过多,而使用体前变向

换手运球突破次数高达11次。

第15届男子篮球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在运用突破方面远远低于其他队伍,主要原因是进攻

方面过分依赖内线,内线整体得分能力差,缺少具有攻击性的突破。外围队员有层次的掩护、

穿插跑动不够积极。从比赛过程看,中国队在比赛中对攻击性防守、高强度对抗不太适应,外

围队员缺乏主动采用身体接触进行突破的意识。从这两方面就限制了中国队运用突破的次数。

(2)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突破的时机

从表2可以看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在掩护配合中使用的次数最多,其次是阵地战、

快攻和紧逼。在快攻中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的次数有17次,占总突破次数的12.88%。

其中高运球8次,中运球9次,究其原因是,快攻中防守队员都是侧身跑,边退边防,运球队

员加速推进时,防守者的后退速度也快,在进攻队员改变前进的方向时,防守队员由于惯性的

作用,不能及时改变方向以维持对进攻者的防守,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破队员能轻易突破防守。

在快攻使用低运球技术需要进攻队员降低重心,不利于加速。因此,快攻中没有使用体前换手

变向低运球技术。掩护配合是运球队员利用同伴的掩护,利用中运球的技术进行变向、变速,

使防守者无法及时进行绕过、挤过进行防守,在突破后传球、急停跳投或运球上篮。在紧逼中

使用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时,球暴露在身体前面,容易被防守干扰。阵地站是主要依靠队员

的个人能力进行突破。

(3)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突破的效果分析

表3中的数据,各国家队在比赛中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突破分球比突破投篮的次数

多,突破后造成防守犯规的比例也很高,反映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进攻犯规为零,主要是为

了增加篮球比赛的观赏性,篮球规则在不断地改变,现代篮球规则的精神鼓励进攻,要求裁判

员依据有利与无利原则进行判罚。同时在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突破时,进攻队员突

然改变了方向和速度,防守队员由于身体的惯性作用,失去防守位置,防守队员为了阻止进攻,

下意识的用手拉、推或阻挡运球队员。

(三)现代攻击性防守对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技术的影响

攻击性防守在技术上的表现是,要求队员采取近身防守,“抢、打、断、堵、紧逼、夹

击”,防守姿势要跟随进攻队员的变化而变化,有斜步和平步及“美式”(重心低,身体前倾

较大,双膝较弯曲的一种意在快速移动的防守方法)等站立姿势。防守的位置上,外线近身、

抢前站位,内线贴身、抢步卡位。防守的动作要在准确判断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打、抢、断

球,并紧逼封堵、盖帽、夹击,迫使攻方失去有利的位置或时机,造成失误。较多研究都强调

攻击性的防守要在贴身紧逼的前提下,注重手脚的协调配合和重心的移动。可见,扎实过硬的

个人防守技术才是实施攻击性防守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篮球的攻击性防守理念使防守突出表现为具有攻击性,积极干扰持球队员,破坏其传

球、运球的路线与时机,对持球队员在防守中主动上前贴身防守。低运球时,队员重心低,必

须深度屈膝以及腰,动作幅度大,不利于加速突破和保护球。中运球进行突破时,球反弹高度

在刚好是在膝、胸之间,屈膝的角度也便于队员在瞬间爆发出最大的加速能力,有利于保护球。

高运球突破时,由于球的反弹高度高,在空中运行时间较长,使球容易被防守队员抢断。体前

换手变向运球技术动作技术是以肩为轴,迎送球动作幅度加大,球附着于手上的时间延长,有

利于对球的控制。在运球过程当中,运用变向运球技术进行突破,改变了运球的方向及其速度,

具有较大的突然性。因此,运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突破,低与高运球的次数频率减少,

中运球的次数增加。

三结论

(1)现代攻击性防守使突破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与接球、脚步动作、假动作、投篮、传球等

技术相结合,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是变向和变速的一种运球方式,集合了脚步动作和假动作,

并注重与其他技术动作的组合,突破过程中观察同伴的移动路线,及时进行突分配合,增加技

术运用时的实效性、突然性和攻击性。

(2)在本届男篮世锦赛中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突破得到广泛的运用,主要是在掩护配合

下后卫队员以体前变向换手的运球技术进行突破,具有突然性和速度性,并且很好地运用了篮

球规则,而且突破后与传球、投篮结合,对对方形成强大的威胁。

(3)比赛中运用该项技术突破的主要是后卫队员,其次是前锋由外向内运球进攻时使用,

也有部分中锋在内线利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突破防守后立即上篮或投篮。突破能与其他的

技术进行组合,形成多变单个技术和进攻配合方式。

参考文献:

[1]柴建设,陈庆伟.第23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队持球突破技术的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40-43.

[2]冯洪,郭苏芝.篮球运动员突破攻击能力诸因素分析研究[J].湖北体育科

技,2006,25(2):213-214.

[3]顾立健.雏议篮球运动过人技术(突破)[J].体育与科学,1997,18(5):23-26.

[4]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赵毓宝.浅析对持球队员的攻击性个人防守[J].体育科学研究,2000,4(4):46-48.(责

任编校谢宜辰)第3卷第11期2011年11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

ContemporaryEducationVol.3No.11Nov.2011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9:1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429312622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运球突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运球突破.pdf

标签:运球突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