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重点
指导“缘”的写法,注意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是撇折和横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
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
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游戏,要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
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小
游戏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出示六色方柱体)
2、欣赏庐山风光,引出课题。(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师简介庐山)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解题意、知作者
1、结合注释解释“题”、“西林”的意思。
2、说说关于对苏轼的了解。(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三、初读课文,朗读背诵
1、现在请同学们把古诗仔仔细细的读上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遍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指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侧:cè庐:lú缘:yuán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小组讨论赛读,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出示诗歌诵读)
四、探究诗意,揭示道理
1、感受“不同”,理解句意。
(1)学生理解“横看”、“侧看”,让学生明白“横看”是从正面看之意。
(2)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岭”和“峰”在形状上的区别。
岭峰
(3)课件出示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象。
(课件出示小练笔)结合诗句,放飞想象:
从正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远处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仰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4)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庐山的“不
同”景象。
(师有情感朗读: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
看成岭侧成峰。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
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
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
(5)强调“各”字,让学生谈谈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
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
(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2、品悟“不识”,揭示哲理。
(1)师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2)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启示
(3)结合课前的小游戏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去认清方柱体的颜色、结合诗句让
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认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应该怎样看待事物呢?(揭
示哲理: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
(4)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谈谈对“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的理
解。
五、归纳小结,升华主题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写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
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
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尝试把《题西林壁》根据《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成一首歌。
《题西林壁》教案2
教学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
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
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
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
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
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
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
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
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
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
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
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
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
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
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
“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
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
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
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
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
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
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
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
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
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
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
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
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
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
《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
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
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
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
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
《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
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
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题西林壁》教案4
年级: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
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
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
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
《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
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
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
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
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
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
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
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
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
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
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
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
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
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
《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
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
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
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
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
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
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
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
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
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
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
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
不同。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
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
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
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
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
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
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
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
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
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
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
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
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
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
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
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
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
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
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
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
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
好诗。
《题西林壁》教案5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
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
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
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
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峰(fēng)不识(bùshí)只缘(zhǐ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⑵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部首,再查画。第四笔是,名称是,第五
笔是,名称是。
⑶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齐读一、二句诗。
⑵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
上
画。
(岭:峰:)
⑷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从上往下看,庐
山是;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
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⑼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自读。
⑵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是因为。
②因为,所以。
③,所以。
④之所以,是因为。
⑶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个新词。
2.在情感上阅读和背诵XilinWall的古诗。
3.了解古诗的意义,了解诗人的心情,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
4.了解观察的不同地点和角度,看到不同的场景。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所学的读诗方法,理解诗歌的意义,理解诗人的心情。
2.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掌握节奏和挫折。
教学中的困难:理解诗人的“当一个地方的球迷,看着观众”的思想,并表达
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介绍
老师: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学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
品,歌颂祖国的伟大国土。你积累了什么样的古诗?
老师:北宋著名诗人写的《西林墙》一诗,在观赏后仍在歌颂着人们。今天我
们要在黑板上学习这首古诗。
2.第一次认识
老师:请你们自己来读古诗,把那些不知名的诗画出来。,
名字已读。标准发音
再读一遍。注意停顿。
3.理解和理解
老师:这首古诗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但你明白它的意思吗?在这一天,我们
将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
(一)解诗题,认识作者
说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谈对“气”的理解
(二)掌握文字,使诗歌清晰
读古代诗歌的名字。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谁来告诉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只有一个。你怎么能在眼睛里看到这么多的形状?
老师:你真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好孩子。是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东
西。如果你现在就去面对...
填空:对,错?
老师:作者看它,不只是看它,而是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它的侧面看起来像一
个山脊,远处是一座山峰。
不知道“真”(“复读”)的真相:“一”不认识QuanJing(他)的真面目
只在这座山:只因为我站在中间。
想象一下你是如何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的。
(三)多读书,多理解诗歌
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描述它?
老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生动地观察了这一奇异的场景。他对鲁山表示钦佩。你
能用优美的语调说出你对自己的感觉吗?
生:以各种方式朗诵古诗,带来背景音乐。
老师:刚才,同学们很亲切地读了XilinWall的书名。但有一个地方很难理
解:为什么我说“我不知道真实的脸”?他不是说他是个“山峰”吗?
老师: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事实是什么?
老师: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复杂的事物,就会被局部现
象所迷惑,就不能全面地正确理解。
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球迷在观众中,旁观者很清楚”(黑板)。因此,如果我
们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升华和膨胀
1、看成语故事片《瞎子摸大象》。
2.在观看之后谈论感觉。
3.举生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真理。
5.想象一个诗人,以各种形式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案7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
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
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
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
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
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
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
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
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
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
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
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
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
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
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
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
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
片面性。预知事情真相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
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
《题西林壁》教案8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
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
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
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
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
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
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
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
貌了。
《游山西村》是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
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
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
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
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
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
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基础和方法,而且学生喜欢诵读
这种节奏感强烈的古诗。然而,两首古诗中都有富有哲理的诗句,理解起来比较困
难,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法学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知大意;多诵读,悟诗情。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与作者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2.初读感知
读通读正确: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然后抽读。
3.自主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板书题目,并解题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墙壁。题意是
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从正面看。岭:山岭。侧:从侧
面看。峰:山峰。远近高低: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不同:各种不同的
姿态。诗句之意: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
巍然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不清楚。缘:因为。只
缘:只因为,就是因为。此山:这庐山。诗句之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
因为自己在这座庐山之中。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1)作者都是怎样观察庐山的?(位置:横看、侧看;距离:远眺、近观;
角度:俯瞰、仰望)位置、距离、角度不同,同看一座山在观察时看到的山的容貌
一样吗?(千姿百态)
(2)“横看”是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观看?看了什么?(“横看”是正
面,从“左→右”或从“右→左”观看。这样看整庐山就是很高的连绵起伏的山
岭。)
(3)“侧看”看到了什么?(从侧面时又成了耸立陡峭的山峰。)
(4)从“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看,庐山的姿态一样吗?(不一样呈
现出不同的美妙的姿态,气象万千,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
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
(5)庐山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面目?(应该有)为什么在庐山看不清庐山内的
真面目?(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
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
的全貌了。)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
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
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2)师: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
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
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
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
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
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
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
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
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
了。
(3)中心:《题西林壁》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
美,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
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诵读背诵
指导朗读《题西林壁》:“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
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
“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
“真”“只”要读作重音。
五、作业布置
诵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案9
活动目标
感受和想象古诗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朋友
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洪亮。(我看到了绿绿的柳树,很多高高的
山、还有人、云彩)那老师现在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你爬过山吗?你爬到山顶了?你爬
到山顶都看见了哪些东西呢?(树、草、花、也有好多的山)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
告诉你,画上的人叫苏轼,他爬的山名字叫庐山,苏轼登庐山写了一首好听的古
诗。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范读。
2、向小朋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写作背景。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读。
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
4、小朋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鼓励。
6、指导小朋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学会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
听好么?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望庐山瀑布》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
2、理解古诗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古诗。
3、通过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回忆中班上学期学习的古诗《题西林壁》,提取幼儿对古诗的经验。
1、教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是苏试的《题西林壁》,那首古诗写的是什
么?
2、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不过不是写庐山的山,而是写庐山
的水,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出示挂图)小朋友看,这幅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3、这是我们江西的庐山,这是庐山的瀑布,你看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
有一首古诗就是描写庐山的瀑布,我们一起来听听。
4、教师完整念古诗,幼儿欣赏。
--师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望庐山瀑
布》。
--师提问:你听到古诗里念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在古诗中听到的
内容。)
--小朋友,这首古诗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理解的地
方,教师为幼儿一一解释)。
--教师总结幼儿提问和回答,解释古诗中用的比喻的手段,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内容。
学念古诗
1、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你们想学吗?
2、幼儿学念古诗,老师大声的念,小朋友小声的念。
3、庐山的瀑布,景色好美,这首古诗也写的很美,我们一起来说说诗人李白
的当时的那种心情和意境。
4、当你来到一个景色非常美丽的地方,你会怎样,心情是什么样的?
3、我们边拍手边念古诗,读出这首古诗的节奏。
4、我们的诗人还给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5、这首诗是描写庐山的水,庐山除了水很美,山也很美,我们的家乡是一个
山美水美,山清水秀的地方。
三、结束部分
1、复习故事《聪明的乌龟》。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题西林壁》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
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
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
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
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
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
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
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
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
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
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
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
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
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
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
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
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
目。指名读。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
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
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
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
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侧
远近各不同客观全面
高低
不识只缘认识事物
(果)(因)
《题西林壁》教案11
年级: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
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
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
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
《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
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
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
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
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
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
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
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
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
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
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
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
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
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
《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
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
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
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
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
(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
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
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
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
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
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
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观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
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
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
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
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
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
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
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
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课堂实录:
(生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此诗)
师:现在大家出出点子,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
生: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生: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
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生:这是我根据诗意画的画。
师:自己理解了诗意,轻声把诗句读一次,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师:请刚才画画的同学把你的画展示出来,这是六个角度看庐山,老师请教大
家:苏轼只在这六个角度看了庐山吗?
生:他只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角度。
生:“六”在这里是虚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案例分析: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
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
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
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
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
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题西林壁》教案12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
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
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
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
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峰(fēng)不识(bùshí)只缘(zhǐ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来认识该字。
⑵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部首,再查画。第四笔是,名称是,第五笔是,名
称是。
⑶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齐读一、二句诗。
⑵自,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画。
(岭:峰:)
⑷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从上往下看,庐山
是;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从低处(山脚)
看庐山,像。
⑼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自读。
⑵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是因为。
②因为,所以。
③,所以。
④之所以,是因为。
⑶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1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
《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
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
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
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
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
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
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
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
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峰feng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
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
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
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
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
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
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题西林壁》教案14
课时备课
【本学期总第5课时】
【本单元第5课时】
【课题】: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
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
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可在小组内交流)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
【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
【本学期总第6课时】
【本单元第6课时】
【课题】: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
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名背诵2、默写《望天门山》
二、学习《题西林壁》
1、屏幕显示庐山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2)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3)教师解答归纳。
5、步学习理解诗的内容,讨论交流。
(1)老师朗读诗文或听录音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
了什么启发?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
7、拓展阅读:
搜集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8、作业
(1)会默写其中的一首古诗。
(2)给其中一首古诗配画,在班中展出。
《题西林壁》教案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
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
《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
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
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
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
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
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
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
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
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
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
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
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
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
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
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
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
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
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
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就读成诵。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6:4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339372602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题西林壁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题西林壁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