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进阶】如何让⾳响好听
我的⾳响为什么不好听?在⼚商那边分明就很好听,为什么买回家后却不⼀样。其实想玩Hi-Fi是不能只偏重调校某
⼀环节,⽽疏忽其它因素的影响。器材除了要配搭得宜之外,更要有⼀个好的聆听环境、悉⼼的调校和正确的使⽤,才
可以达到⽬的。
这些道理相信⼤部分的发烧友都懂,但能够顾及全⾯去玩的朋友毕竟不多,单就器材使⽤⽅⾯,很多发烧友对⾃⼰的器
材性能都不甚了解,往往因为使⽤不当,⽽将衰声的原因归究在某些器材⾝上,结果“玩”Hi-Fi变成了不停地“换”Hi-
Fi。
适当的⾳量是确保靓声的必要条件
其实靓声与否,跟操作是否正确和调校有极⼤关系。很多朋友不管听什么⾳乐,都以同⼀⾳量去听,以为录⾳靓放出来
⾃然就靓声,更要命的是,他们以为⼤声就是靓声,所以不管是听交响乐或是单⼀乐器演奏,都⽤同⼀⾳量去听,结果
听到邓丽君的歌喉声如洪钟,娇⼩的⾝躯变成丈⼋⾦刚,⼩提琴的体积⾜以和⼤提琴匹敌,吉他的⾼⾳像⼤钢琴,低⾳
部分像打⿎。当你听得皱起眉头、⼼中发闷时,他们却为上述声⾳的表现洋洋得意,述说他的系统动态如何的劲,歌⼿
是如何的够中⽓,录⾳细节是如何多.....等等,有时候还真不知怎么跟他说。
为什么这些朋友会这样⼦去听⾳乐呢?
这纯粹因为他们很少去听真正的⾳乐会,我指的是正统的现场⾳乐会,像两厅院的⼤型管弦乐表演等。当听过在同⼀⾳
乐厅⾥演奏的交响乐队,和单⼀件乐器演奏时的⾳量⼤⼩及真正乐器的发声时,他们才能明⽩到什么叫做⽐例,才能真
正了解到单⼀件乐器演奏发声时的⾳量响度。
除了听现场⾳乐外,另⼀最直接了解乐器发声和⾳量的⽅法,就是听⼀些不⽤扩⾳机系统的真⼈演奏,或⼲脆买件乐器
回来”亲⾃操⼑”,那么当你再去听CD的罐头⾳乐时,就不会毫⽆准则地去调节⾳量,不但使声⾳失真、乐器变形、⽿
朵受罪外,⽇⼦久了,听觉也可能受损呢!⾳量控制的最⾼技巧和器材的最佳表现,当然就是能把乐团、单⼀乐器或是
真⼈唱歌时的⾳量,原汁原味地表现!
这就是⼀些Hi-Fi友⽇夜追求的1:1的⾳量,也就是同样⽐例的体积和同样⼤⼩的⽴体⾳场。他们是希望将整个交响乐
团搬回家作现场演奏!所以经常去两厅院聆听现场演奏的爱乐者,他们对整体⾳量的控制,总是⽐鲜少去聆听现场演奏
的爱乐者来的正确。假如您家中有拉的弦乐、吹的管乐、弹的键盘乐器,或许可⽤它们来调校⾳量,将⾳量的⼤⼩调整
得宜,使得聆听⾳响所播放的乐器演奏与实际乐器演奏差不多时,此时您的⾳响才能叫做Hi-Fi。
⾳量控制是⼀种艺术,⾳量⼤⼩⾜以影响到整个系统靓声与否。
⾳响为什么不好听?这个问题其实原因很多,也正因为实在太多了,如果连⾃⼰都弄不清楚的话,我想旁⼈恐怕更难替
您发现原因。⾳响不好听的原因可能是买的器材质量不如您意,所以不好听;也可能是搭配不当,所以不好听;当然更
可能是扬声器摆位不对,所以不好听…总之,不好听绝对是事实,它也⼀定有其不好听的因素存在。
在这⾥,我想撇开其它,单单提两个⼀般⼈很容易忽略,⽽且不会去仔细考虑的原因。或许,府上⾳响不好听的原因就
是这么简单⽽已,它明显的摆在您的⾯前,但是您每天听⾳响时却视⽽不见,⽽拼命往⽜⾓尖钻。这⼆个原因是什么
呢?其实它就是⼀个⼤原因,那就是“您的⾳量是不是开得太⼤声了?”经由这个⼤原因,才会转成⼆个⼩原因:扬声器
⽆法负荷太⼤的⾳量;空间也⽆法负荷太⼤的⾳量。
⾳量开得太⼤声⽽不⾃知。
⼤部分的⼈存在着⼀个误解,以为只要是⾳响器材,喜欢开多⼤声就多⼤声,⾳响器材⽆论⼤⼩声都应该可以唱得很
好。事实上,⾳响器材在最⼤声与最⼩声时都有其天限存在,就以电⼦学⽽⾔,扩⼤机应该是把由⾳源取得的讯号,在
不失真的情况下原汁原味的放⼤,⽽喇叭是⼀种把可听范围内的⾳频电功率信号,通过换能器(扬声器单元),把它转
变为具有⾜够声压级的可听声⾳。为能正确选择好的扬声器,⾸先必须了解声⾳信号的属性,然后要求扬声器能“原汁
原味”地把⾳频电信号还原成逼真⾃然的声⾳。所以适当调整⾳量,让所播放的⾳乐⼤都属不失真的信号,是让您听到
靓声的必要条件。所以正确的⾳量调整是很重要的,绝对不是开多⼤多⼩声都可以的。
为什么⾳量不能开得太⼤声?原因有⼆个:⼀是扩⼤机与扬声器可能早已受不了那么⼤声,⽽产⽣严重的失真,也就是
我们所说的输⼊信号被切割了;⼆是聆听的空间⽆法承受那么⼤声。扩⼤机的失真很容易了解,那是因为它本⾝没有不
够⼒,却要它连吃奶的⼒量都⽤尽,结果当然是瘫在那⾥。⾄于扬声器,这就是我所要说的重点了。通常每⼀个扬声器
单元所能承受的功率(或说发出的⾳量)都有其限制存在,如果在其能⼒范围内,它可以发出失真很低、很悦⽿的声
⾳。但是,⼀旦⾳量超过它本⾝的负荷,它就会产⽣严重的失真。喇叭单元⼀失真,所发出的声⾳就会刺⽿难听。
扬声器有失真天限,不能开太⼤声。
在这⾥可以举⼏个例⼦证明:其⼀,如果觉得声⾳难听刺⽿时,将⾳量调⼩,通常它就不再难听了;其⼆,⼀般迷你床
头⾳响,如果在⼀定的⾳量下听时,经常会发现竟然⽐⾃⼰的⼤套⾳响还好听!当然,开⼤声后就完全⾛样了;其三,
如果您的汽车隔⾳还算不错,在汽车⾥以适度⾳量听⾳乐时,往往也有很好的声⾳表现。从以上⼏个⽇常⽣活中可以获
得的例⼦中,可以充分验证“适当⾳量”的重要性。可惜,⼀般⼈往往⾼估了⾃⼰的⾳响群组合,以为那么贵的价钱买来
的⼩扬声器,说什么也要能够发出很庞⼤的⾳量才对。其实,⽆论您是花了多少钱去买扬声器,⼩扬声器就是⼩扬声
器,它所能发出来的⾳量是有其的限制存在。即使您的扬声器单元⽐⼀般要好,也只是增加⼀点⾳量的承受能⼒⽽已。
⽤男⾼⾳与⼩提琴来试⾳量。
到底该如何正确的使⽤扬声器,使它们发出不失真的适当⾳量呢?很简单,只要⽤⽿朵去听就⾏了。在这⾥我提出⼆种
声⾳来测试,⼀种是⼈声,⼀种是⼩提琴的声⾳。先说⼈声,⼈声是最难表现的乐器,也是⼀般扬声器单元的最⼤考
验,尤其是男⾼⾳与⼥⾼⾳。请拿⼀张男⾼⾳的唱⽚来听(最好是帕⽡罗蒂,他的声⾳能量最具摧毁性),只能将⾳量
开到男⾼⾳唱到很强处,听起来还不会“难听”的地⽅为⽌。如果开始觉得难听,那就已经超过扬声器的负荷了。扬声器
发出难听的这个界线的⾳量到底会有多⼤声?我不知道,有些扬声器可以唱⼤声些,有些则只能唱⼩声。到头来您可能
会蓦然发现,怎么我的扬声器只能唱这么⼩声⽽已?再⼤声就开始难听了。不要怀疑,扬声器单元不是超⼈,它⽆法⽆
限制的驱动⽽不失真。
到底扬声器单元在超过负荷时的失真会有多严重呢?如果不是⼯程师,我们可能⽆从得知,因为扬声器的叙述书从来不
会列出扬声器的失真数字。倒是扩⼤机因为失真很低,所以即使列出失真数字,⼤家反⽽不去注意它了。⼈声试过之
后,再来我们⽤⼩提琴来试。不必⽤协奏曲,只要⽤⼩提琴奏鸣曲就可以了,只有⼀⽀⼩提琴与⼀座钢琴,可以听得⽐
较清楚。要注意,当觉得⼩提琴的声⾳开始紧绷、刮⽿、变尖锐时,那⾥就是极限,此时应该再将⾳量降低⼀点,⼀直
到⼩提琴的声⾳听起来不会紧绷,⽽且甜美的琴声能够显现出来为⽌,那⾥就是最适当的⾳量。
要有庞⼤的⾳量就必须有庞⼤的单元群。
或许当您依照要领调好⾳量之后会很失望,因为那么⼩的⾳量并⽆法满⾜您的听觉。没错,现实是很残酷的,否则为什
么会有多单元四件式的⼤扬声器、⼤⼝径的单元出现。扬声器设计⼯程师们深知扬声器单元的天限,所以,为了不失真
的呈现庞⼤的⾳量,他们必须使⽤⼏⼗个⼩单元或数量较少的⼤⼝径单元,让每⼀个单元仅发出最适当的⾳量。想想
看,⼏⼗个不失真的单元所呈现的轻松⾃然庞⼤声⾳,岂是⼀个⾼⾳⼀个中低⾳单元的⼩扬声器所能相及的!
但话⼜说回来,⼤喇叭整体的⾳效要能表现出来,需要在较⼤的聆听室以适当的⾳量来聆听才会有靓声,⽽我们⼀般的
客厅只是⼩空间,想摆⼤⽀的扬声器,倒不如摆⼀对书架型喇叭⽐较实际,因为空间⼩⼤型扬声器所表现的声⾳较模糊
且没细节动态,⾳量太⼤⼜怕吵到邻居,所以我们只能重新考虑,如何让书架型喇叭发出最好听的声⾳。因此,⽆论使
⽤什么扬声器,了解⾃⾝扬声器的天限,将它的⾳量控制在最适当的情况下,这就是让您的⾳响声⾳不难听的最⼤秘
诀。您有没有发现,深夜听⾳响特别好听?除了电源充⾜是可能的原因之外,外界噪⾳的降低,使得⾳量相对调⼩(已
经觉得够了)恐怕也是重要的因素之⼀。
聆听空间负荷不了太⼤的⾳量。
聆听空间⼜不是扬声器或扩⼤机,怎么也有负荷的问题?当然有!⽽且也是⼀般⼈很容易去忽略的问题。其实,聆听空
间的⾳量负荷,就是空间内六⾯墙的声⾳反射负荷。在北美,⼤部分的房间都是以⽊板、⽯膏板隔成,板与板之间都有
夹层,这是标准的软调空间。像这样的空间,可以吸收很多的声⾳能量,也就是说它的声⾳负荷量很⼤。⽆论是⾼频
段、中频段或低频段,这样的空间都能够吸收。
反观台湾的聆听空间,都是砖墙或⽔泥灌浆的六⾯墙,这样的坚硬墙⾯所能吸收的声⾳能量,⾃然⽆法与软调空间相
⽐。⼀个是吸收,另⼀个却⼤多是反射;软调空间的吸收有时候可能会使低频量感不⾜,但是⼤部分都能使⾼频顺⽿;
⽽硬调空间的低频不会逸失(还会增强),但却也很容易因为⾼频反射太强⽽刺⽿。权衡得失,我倾向⾳响迷应该拥有
软调空间,因为这样的空间对于⾳量的负荷⽐较⼤,⽐较不会让您觉得声⾳吵杂刺⽿。
软调空间,因为这样的空间对于⾳量的负荷⽐较⼤,⽐较不会让您觉得声⾳吵杂刺⽿。
喇叭如何摆位
正三⾓形摆位法很好⽤。
如果您不想改变硬调⼦的空间,有没有办法解决空间内反射⾳太多太强,空间负荷不了的这个问题呢?有!第⼀个最简
单⼜不必花脑筋的⽅法,当然就是降低⾳量,这个⽅法就不必再多加叙述了。第⼆个⽅法就是利⽤扬声器“摆位⼋法”中
的“正三⾓形摆位法”(有些空间可能还要变成“长边摆法”加上“正三⾓形摆位”)。为什么要⽤正三⾓形摆位呢?最⼤的关
键是这种摆法先天条件扬声器就离四⾯墙较远,当扬声器离墙较远时,它所产⽣的反射⾳也会较弱,这样⼀来,所听到
的乱七⼋糟的反射⾳就会减少,⽿根也就能够清静了。
不要忽略了加上长边摆法的妙⽤。
其实,正三⾓形摆位法,就是将空间因素⼲扰降到最低的摆位法。您可以把整个正三⾓形(⼆⽀扬声器与⼈)放在房间
内移动,慢慢找出最佳的摆放正三⾓形位置。或许您会奇怪,为什么我在上段还要加上“有些空间可能还要变成长边摆
法加上正三⾓形摆法”?这是针对⼀些⼆侧墙反射太强,或⼆侧墙距离很窄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从⼆侧墙传来的
反射⾳严重⼲扰到直接⾳。此时,您可以尝试将扬声器摆在长边,这样⼀来,两⽀扬声器距离侧墙也就更远,从⼆侧墙
传来的反射⾳就会减弱降低。请不要拘泥于扬声器⼀定要摆在传统短边的位置上,当您⽤“三⼀七⽐例法”或“三三⼀⽐例
法”都得不到良好的声⾳时,请开放想象⼒,运⽤其它的“扬声器摆位⼋法”试试看。试过之后,或许您会得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
怎么可能只要将⾳量降低声⾳就会好听?
如果是这样,⾳响店还有⽣意做吗?如果您不相信,请按照我的⽅法,将⾳量降低到适当的位置,听⼆、三天之后,再
回过头来重读这篇⽂章。只不过,将⾳量降低之后,通常有⼀个问题可能会随之⽽来,那就是低频量感的不⾜。低频量
感不够要如何解决?其实也很简单,再加⼀点低频就好了嘛!说得倒真容易,要怎么加呢?加低频的⽅法百百种,每⼀
个⾼⼿可能都会有他们⾃⼰的⽅法。如果您不是⾼⼿,我认为最简单的⽅法就是加⼀个超低⾳。请千万不要以为加个超
低⾳就是要听震⽿欲聋的低频,超低⾳真正为我们服务的地⽅就是“加那么恰恰好的⼀点点”,请注意我是说“⼀点点”。
⾳响追求的是⾼传真,为了实现⾼传真,发烧友们⽤上耗电的甲类放⼤器,和越来越⾼级的⾳源和喇叭,这⼀切⽆⾮是
企图忠实地还原原来的声⾳,但实际上往往做不到。假如播放出来的⾳乐都保持与原声完全⼀样,哪还有设备具有个性
之说。其实,房间的个性就更加千奇百怪,在朋友家中听得很好的设备,放到⾃⼰家中就变味了,其原因是驻波、混
响、反射声都不同,除了能把声压调到⼀致,⾳箱动动⽅位,其它的改造⼤多数⼈都感到困难,这有知识和实⾏⼆⽅⾯
的原因。对于实际听⾳环境来说,要的是声场,⽽⾮⼀个个单个的声⾳混合。
营造良好的发声场所
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乐的细节才能听到真切,才能感⼈肺腑。乱轰轰的场合只是在追求刺激。声⾳的⾳量⼀定要⾜
够,才能令⼈兴奋激动和情绪⾼亢。声⾳要来⾃前⽅,才有⼀种⾯对⾯交流的感觉。影⾳多声道的后⽅是增加趣味的效
果声。要听得到鲜活、艳丽的声⾳,不能⼲瘪枯燥;没有噪声杂⾳、整个声场均匀稳定。想听到上述的靓声,听⾳室的
房间要符合三个条件:
(⼀)良好的隔⾳
为什么把隔⾳放在第⼀点,有⼆个原因。⾸先要把妨碍声⾳表现的其它杂⾳挡在外⾯。⾳乐厅演奏时都要门窗紧闭,⽽
门窗本⾝的吸⾳和封闭性能都⼗分好,从⽽防⽌外⾯的声⾳串进来。其⼆,为了能实现与原⾳同样的⾳量。若外⾯的声
⾳串了进来,要听清楚⾳响重放的微弱声⾳就须放⼤⾳量,那么就与原⾳的⾳量不⼀样了,⾳乐表现的沉思或⾍鸣声⾳
将被⼤⼤夸张。如果隔⾳不好,在家使⽤常怕声⾳太响传出去扰邻,⼜只能把⾳量放⼩,这时激越的情感和动态较⼤的
⾳乐效果就打折扣。不把内外声⾳隔开就很难实现与原⾳等响的起码条件。
(⼆)适度的混响
所谓适度混响,是指声⾳从发⽣到消失的那段时间,不能太长⼜不能太短。混响时间过短的房间称为死房间;混响时间
较长的房间称为活房间。死、活两字是直接从英⽂表述直译过来的,原⽤词很抽象,不妨直译。⼀般较空旷、棉织物多
的寝室及有吸⾳天花板和众多窗户的房间⾥,所听到的声⾳较⼲枯、没有圆润感、⾳乐缺乏趣味,就是”死”房间的结
果;⽽在浴室、仓库和洞窟等场所,到处是硬质或微孔的墙壁,⼜⽆其它吸⾳材料,声⾳持续不散,混响时间很长,声
果;⽽在浴室、仓库和洞窟等场所,到处是硬质或微孔的墙壁,⼜⽆其它吸⾳材料,声⾳持续不散,混响时间很长,声
⾳”活”得过头了。在第⼆个声⾳出来之前,第⼀个声⾳还没有消失,⾳乐就完全⾛样了,也⽆法保留原汁原味。所谓适
当的混响,就需要达到:⾳⾊圆润、前⽅的声⾳像清晰、即使⾳量较⼩时也还有适当的混响⾳量,声⾳不会⼀开始就被
吸光。不同⼤⼩和不同⽤途的房间混响要求是不同的,⼀般⽽⾔频率越低,混响时间要求越短。其实,好的听⾳室低⾳
的混响时间要⽐⾼⾳短,即对低⾳要有较强的吸⾳。加强低⾳的吸⾳能⼒,⽊材是吸收低⾳的好材料。
(三)消除驻波、平⾏⾯、反射及声聚焦
在⼀般的聆听室,摆位时要特别注意,听⾳席离声源近些,这时直达声就⽐反射声强,频响会平坦⼀些。⽽不少房间尺
⼨不⼤,⾳箱和听⾳沙发常常靠着两边的墙壁安放,要做到上述要求较难,这时,应把墙壁的吸⾳能⼒做得强些,或形
状成凹凸不平,也有利于减弱驻波影响。房间尺⼨⼤,驻波频率就会成⽐例地降低,降到⼏⼗Hz频率以下,对听感的影
响就⼩了。还有就是房屋长、宽、⾼三度尺⼨的⽐例,以互不成整数倍为宜。加强低⾳吸⾳,也有利于减弱驻波影响。
对于房间中已有特定的驻波频率,可⽤共鸣吸⾳箱来吸收掉这些频率。此⽅法⽐较专业,要按照实际测量到的房间驻波
频率数,设计特殊尺⼨的共鸣吸⾳箱,来吸收掉这些频率。房屋装修时的穿孔板和后⽅龙⾻形成的空间,也是⼀种共鸣
吸⾳体,对吸收特定的频率很有效。
平⾏⾯反射是指声⾳在两个硬质平⾏平⾯之间的来回反射。平⾏⾯间的距离⽐平⾏⾯本⾝的尺度⼩,声⾳吸收不掉,⼜
扩散不出去,最终就会产⽣像鸟振翅时的那种拍搭拍搭的有害声⾳。明显听到拍搭拍搭声的场合不会很多,那时要有很
强的声能。⼀般情况下,这种回⾳的后果是使声⾳失真,声⾳的轮廓变得模糊。这种有害的声⾳很难有什么好的⽅法改
善,因此必须在听⾳室建造和挑选时就要加以重视,避免出现这种结构。
如果听⾳室有抛物⾯形的天花板或弧形的墙⾯,就有可能产⽣声聚焦。在聚焦的区域内,声⾳被加强,别的地⽅就显得
薄弱,整个声场变得不均匀。⼀般家庭居住场所,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型公共场所来放⾳时,这种情况需要加
以避免。否则,听⾳展⽰室布置得很美观,但不同位置的听众却听出了不同的声⾳结果。
总之,聆听的地⽅最好不要太过空荡,这种空间最⼤的问题就是回响时间太长,使得⾳乐听起来不仅太吵,⽽且会含混
不清。可以放置多⼀点家具在聆听的地⽅,这有助于声波的吸收和扩散,例如沙发可以买布质或⽪质沙发,它们的表⾯
与重量都有很好的吸声效果;墙壁旁也可以摆些各类柜⼦,例如唱⽚柜与书柜、杂物柜等,这些柜⼦也有吸收与扩散声
波的功能。此外,地板上可以再摆⼀张厚的地毯或⽊质茶⼏(最好不要玻璃的,因为玻璃光滑表⾯反射声波的能⼒很
强)。除了以上杂物之外,墙壁上也可以吊挂⼀些画或突起的造型装饰,这些物品也都有助于声波的吸收与扩散。
•【巡回试听】韩国NEOVOX尼奥线材巡回试听活动,正式接受报名啦!
•【国外测评】KECESBP600——为你的系统致电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5:3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29481259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音响发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音响发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