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论唐诗诸家源流》)的张若
虚,千百年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若隐若现的在唐诗的星河中
闪烁着别具一格的光芒,他仅存的两首诗歌之一《春江花月
夜》以真挚的离情、睿智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幽雅的韵律、
神韵的境界使读者折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技压群芳,丰
富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流传千古。《春江花月夜》是乐府
《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诗篇题目的春、江、花、月、
夜五个诗歌意象,它们之间的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机地构成了
一个魅力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
结构,是很明显的。更何况清代的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
早已阐述:“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
用归消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诗如连环
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
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
情。”由此可见,月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
触处生神。月在一夜之间:升起--高悬--西斜--落下。这蕴
含的人生哲理是不言自明的。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
共换了九韵。庚韵--霰韵--真韵--纸韵--尤韵--灰韵--文韵
--麻韵--遇韵。前呼后应地切合诗情的起伏让五种诗歌的意
象丝丝入扣,和谐地构建诗歌的意境美。张若虚的《春江花
月夜》其实就是一首回环往复的《爱情小夜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
春江无月明。
这美丽的画卷一打开: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意象阔朗明丽、
清新出尘、神秘朦胧、气势宏伟。一轮明月从春江上冉冉升
起,不禁让人遐想联翩,一个“生”字赋予明月与潮水生命
的活力。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
白沙看不见。
诗人的丹青妙手轻轻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巧
妙地接引出“春江花月夜”的题面。月光精致地将大千世界
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巧妙地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幽美恬静
境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
何年初照人?
清明的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永恒--短暂,时空无限,生
命有限,诗人的心灵与自然有了一种神性的交流。充分体现
了中国诗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
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别开生面的翻陈出新,轻巧的把诗歌的基调定在“哀
而不伤”的境界。宇宙永恒,江月常在,人代代相传。自然
地由景到人,蕴含深意。又巧引出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
相思明月楼?
白云、青枫浦等托物寓情,明静的诗境中融入了哀伤,可谓
是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回环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诗
人以飘泊无定的愁心来想象“扁舟子”而思家念妻,意蕴探
广,情韵悠扬。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
砧上拂还来。
这几句诗很巧,诗人没写自己的思念而写想象中的爱之人如
何思念自己,对思妇的怜爱和歉疚溢于言表,这种深情是多
么感人,多么投入,多么执着,既肯定了生存价值也体现了
生命意志。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
落月复西斜。
家,是最令人情思摇曳的向往与归宿,以春、江、花、月、
夜点染烘托,想象中的实境中蕴含着梦境,这样的时空叠合、
虚实相间、婉转悱恻的写法真的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
穷”的艺术效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
摇情满江树。
诗人羡慕月夜回家的游子,想象中温暖的家园,诗歌以写景
结束,景中含情。“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作结笔,可以说
既是写月落亦是说同情。让诗情、画意、哲理三者共同塑造
出一个空灵邈远的魅力意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中诗,画中画的上品之作,有
机地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会于一炉,使所有的意象,物象,
情态连为一体。诗人依次有序地描绘月光笼罩的潮水、波光、
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
江树等富有诗意的景象,宛如一幅淡雅淋漓的水墨长轴画
卷,月亮是轴心,是神魂。并且,按照时间先后来布局谋篇、
安排诗歌的结构的: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
(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可怜楼上月徘徊)--月落西
山(斜月沉沉藏海雾)。
我国传统美学中,对情的强调是一贯的。如《毛诗序》中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对于诗歌而言,情感是诗歌的本质,
张若虚的深情也是《春》诗的魅力之所在。他笔下的月是情
爱的意象,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是对人类
精神的不懈追求。月亮本是古代诗词中司空见惯的主题,但
作者写来却别有风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切身感悟和
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的深刻认识。可见,这首诗歌
在思想与艺术上是超然的,它把“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
须臾”的哲理有机地融入了诗情画意之中,围绕春、江、花、
月,夜五个诗歌意象逐层铺展,清丽而幽美,柔婉而酣畅,
宽泛而轻淡,真切而缠绵,就好似三月的雨丝缓缓地沁人心
扉,弥漫着“润物细无声”的艺术魅力,把大自然之景与诗
人感悟之情浑然于一体,从而创造了一个哲思睿智、恬淡豁
达、寥廓悠远、虚静深邃的艺术境界。
后记:
今天,这首《春江花月夜》被选入高中课本让孩子们赏析,
也因为如此,我一个教高中的朋友向我提出一个不亚于“哥
德巴赫猜想”的问题:这首诗歌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
部分层次间的关系蕴含的诗意的潜质性的关联是什么?怎样
逐层递进的?
我以此问题浏览了很多资料,大多是:(一)开头八句:依题
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
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二)接下八句:
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关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
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余下二十句:由感叹人生
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
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结构上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
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
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
显得浑然一体。
《春》诗意境的结构:
自然美哲理美人情美
月之色月之问月之情}月之魂(意)
(象)(理)(情)
而且,这似乎就是现在教授高中生最好的教案抑或课件里的
比较权威的结构层次分析了。我看过后一下子理解了朋友的
疑惑,也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冷颤。这首诗歌的结构层次,
能以现代人文章“万金油似的三部曲”的规则来划分吗?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这样的填词之作能划分段落来解析诗意吗?而且,这首诗歌
是采用的《西州》格调呀。再者话又说回来,我们现代人的
诗歌,尤其我们自己写的一些诗歌,谁考虑段落呀、层次呀、
结构呀……这些子虚乌有的问题了?当然,我也是一家之言,
就权当替正在学习这首古诗的孩子们向睿智的朋友们提出
一个质疑的问题吧。欢迎来小坐的朋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地畅谈自己的看法。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5:1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28676259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江月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江月夜.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