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
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
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
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
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
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
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
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
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
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
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
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
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
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
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
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
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
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
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
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
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
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
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
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
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
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
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
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
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
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
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来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
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
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
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
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
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
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
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
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
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
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
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
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
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去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__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
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
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
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
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
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
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
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
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
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
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
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
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
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
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
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
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
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
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
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
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
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
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
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
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
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
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这样的“穿越”才真正有意义,看到伏生问撒老师:“后人
可还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
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
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
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
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
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
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
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
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
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
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
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
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
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
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
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
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
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
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
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
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
《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
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
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
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
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
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
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
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
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
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
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
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
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
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
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
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
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
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6月1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
中国》摘得“白玉兰”的消息传来,“典迷”一片沸腾。适逢端
午假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于6月13日晚八点在央视综合频
道播出第五期《论语》。是的,“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
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
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
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
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
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
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
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
想之光。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
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
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
追随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
不仅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
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
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
从何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
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
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
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
到的《论语》的________。”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
个个“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20__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
“贫而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
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
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
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
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
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
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
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
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
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
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
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
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
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
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
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
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
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
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
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
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
‘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
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
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
亡,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时真正的崇敬?何时
真正的潜心学习?这些都是世间大道,而我却在“得来全不费工
夫”的环境下,没有对他们引发崇敬之情,没有用心去体悟,在
茫茫人海中,犹如浮萍,随波逐流,向细枝末节处找寻人生的答
案,愧对古圣先贤,愧对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
如大树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
么深沉。这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们忘
记了历史,忘记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
他们的子孙!通过《典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
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
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
视了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很多
家庭有了钱后,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
着社会物欲的影响,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
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
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
先贤们在宣传大道的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
仍然道心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
们懂得“大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持
维护社会和谐和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
用悲伤,不要让负面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
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
树而沾沾自喜,我们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
一,以他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
严于修身,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我、
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
们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
心的良知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
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
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
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
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
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
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
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
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
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
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
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
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
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
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4:3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263232584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撒贝宁经典语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撒贝宁经典语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