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怎么折

更新时间:2023-03-15 02:13:10 阅读: 评论:0

薰衣草花语-公司考勤制度

蜻蜓怎么折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饥荒背包)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1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时公开

教学设计

时间:20xx.5.5执教人:方万胜轴对称图形(第一课)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

年级(下册)第56~61页的内容,内容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

域。《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特别强调了内

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在日常

生活中,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对称,使学生体验“对称

美”。通过学生动手创作轴对称图形,在创作中感知轴对称图

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

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

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

础。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

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所

以,本课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

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

探索中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

作,使学生初

步体会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

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

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

“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

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彩色笔两支、彩色纸。

学生预习:

1.预习书本56-61页,在看书的过程中,把你认为主要

的画出来,并反复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2.在看书的过程中,如有不认识的图形,请上网查一查

或向他人询问,知道它的名称,并写在图下

3.生活中哪些物体也具有对称的性质,请你写在横线

上。

4.剪下书本第115页的天安门城楼图、飞机图和奖杯

图,并对折,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5.搜集一些轴对称的图形,打印出来,并能作简单的说

明。

6.搜集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打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物体,我们一起来看看!(出

示:天安门、飞机、奖杯)

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有什么特

点?(对折后两边相同、对称、都是轴对称图形)

预设1:左右两边相同。像这样两边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的物体,我们可以说是对称的。那怎么来验证呢?(对折)

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我们不方便直接对折。不过我

们可以把它们画下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现在可以对折了

吗?

预设2:轴对称图形(对称)。那你说说你对轴对称图

形(对称)的了解?

1.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怎么验证?(对折)这些对称

的物体都是立体图形,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得到一些平面图

形。看,现在这些图形还对称吗?(对称)板书:图形

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么对称的?

我们又怎么来证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2.你怎么理解轴对称图形?(学生的回答可能很零碎)

好,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二、教学例题

1.课前让大家剪下了这三个图形并对折了,现在能把你

的发现和大

家说一说吗?

生交流。(两边是一样的、左右两边大小一样、对称、

有一条线、折横、对称线等)

(1)两边的大小一样、对称、完全重合。

问:你是怎么折的?比如说这个天安门图(左右对折)飞

机图?(上下对折)

有没有不同的折法?那我可不可以这么折?为什么?(不

能完全重合、两边不一样大小)也就是说,轴对称图形对折后

两边要——完全重合。

(2)对折后是以前的一半。问:为什么只能看到一

半?(两边都重合了)

(3)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是怎么判断的?都是

这么折的吗?有没有不同的折

法?我这样折可以吗?为什么?

(4)折横、有一条线。若学生说不到,师可这样引导:

我们再来看这几个图形,对折后都留下了什么?(一条线——

这条线我们叫折痕)那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我们叫——对称

轴。对称轴用点划线来表示。画时,先画线,再画点,点和线

间隔画。我们可以竖着画,也可以横着画。(黑板上演示)

那你能尝试找出其中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并用彩色水笔画一

画吗?开始。

生在对折的纸上找一找并画一画。

反馈。画得正确吗?下面画对的同学请举手!真棒!

下面,老师要看看我们同学有没有掌握了。出示图——汽

车图形、钥匙图形、桃子图形、蝴蝶图形、青蛙图形、竖琴图

形、香港区徽章图。(想2)

你能判断出下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交流反馈:这个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这个呢?

重点讲解:香港区徽章图。外面完全重合了,里面的图案

没有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2.教学试一试

轴对称图形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学过的平

面图形中也有一些。

出示:你能判断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交流反馈: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折后能完

全重合)怎么对折的?(上下、左右)有几种折法?(2种)

正方形、长方形:怎么对折的?还有别的折法吗?(还

能怎么折?)师:不管怎么折,只要对折一次后图形能完全

重合的,都是轴对称图形。

正五边形是吗?为什么?

着重提出: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

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小组讨论后,指名说理由。

问:你的想法是怎样的?谁愿意来折一折?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2

设计说明

1.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

形象的支持。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

手,通过观察与操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注重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

使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运动这样抽象的概念,必须结合现实

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

旋转,同时要注重操作与思考相结合。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

感性经验,本设计让学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的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现象;在学

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和

旋转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同时通过有效地提问做

引导,便于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的纸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引入: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们

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从中发现许多的知识。(课件出

示教材28页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能从图中发现

哪些有趣的现象?(学生观察,自由回答)

2.过渡: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和

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

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涵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并说一

说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

态。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认识对称现象。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树叶、蝴蝶、城门图片。引导学

生从形状、花纹、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这些

图形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预设

生1:树叶以中间叶脉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

小都是相同的。

生2:蝴蝶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

是相同的。

生3:城门图片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

小都是相同的。

(3)根据同学们的汇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图形的共

同特点是什么?

这些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

沿图形中间所在的直线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4)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城门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

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

是对称的。

2.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谁能举例说说?

(2)欣赏对称图形。(课件出示:五角星、京剧脸

谱、蜻蜓、雪花、剪纸等等)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长

方形纸,运用对称的知识,跟老师一起剪一件衣服。(同步完

成课堂活动卡)

(1)折一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后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剪后展开,会

得到一件上衣的图形。

2.剪其他图形。

(1)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自己

动手剪一剪。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28-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教法:

观察、讨论法。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

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

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

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

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

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

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

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

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

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

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

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

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教师出示叶子、蝴

蝶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时,

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

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纠正。)

2、教学对称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

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

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够找

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图、剪纸、剪刀,学生准备剪刀、方格

作图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轴对称图形.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00页上面的实物图和一些轴对称的剪

纸,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些实物

图有“轴对称”的特点.

然后教师和学生仿照教科书第100页中间的图形用纸剪一

剪,让学生观察、讨论剪完的图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指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

线叫做对称轴.

2.做教科书第100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教师还可以再出示一些图形让

学生观察.

3.教学轴对称的几何图形.

教师让学生拿出方格纸,按照教科书第101页上面的图画

出这些图形,再剪下来折一折,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

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观察在一个图形中有没

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

再让学生把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进行比较,比如把

等腰三角形和它左边的锐角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等

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条腰两个底角分别相等;而它

右边的这个锐角三角形就没有这些特性,不是轴对称图形.

4.做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并画出对称轴,

还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5.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师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第101页“做一做”中每个

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能不能发现

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

轴的距离相等.

二、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的第1~6题.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尤其是第

4个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2.第2题,要让学生找出教科书上没有出现过的三个轴

对称图形.比如说红领巾、量角器、黑板、桌面、电视机等

等.

3.第3题,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剪一剪,再说一说剪下的

图形展开后,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知道对称性质在服装

等行业中的用处,进而认识到对称性质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4.第4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再找出“0”、

“8”各有几条对称轴.

5.第5题,先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再找出哪

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6.第6题,指名到前面画,观察学生第1个图怎样画对

称轴,第2个图画几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

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

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

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颜料、钉子板等学习材料一

份。

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从“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

品,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我有点担心。同学们你们知

道老师担心什么吗?其实老师是担心我们六(1)班的同学不

会“玩”。你们会不会玩?老师这有一张白纸,说一说你会玩

什么?想知道我会怎么玩这张纸呢?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

从折痕的地方任意的撕下一块。虽然任意,但撕得还是挺认真

的。你们会不会像老师这样玩呢?每人都有机会,不妨请大家

也来玩一玩。)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如果我们把这些看做一个个图形的话,这些图形的大

小?形状?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板书:轴对称图形

刚才同学们给这些图形一个名称,关于他们的特点我们

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这些图形除了左右两边一样外,试想一

下,如果把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对折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呢?我想了解一下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请同学们

自己试着折一折。

既然这样的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都重合,那么这样的图

形用“轴对称图形”这个名称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合适?说说

你的理由。1.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2.引导学生进行观

察、比较、概括,3.抽象出这类平面图形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

侧完全重叠),师生共同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从“轴”字出发,5.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

称轴,6.并通过说一说、指7.一指8.、画一画,9.深

入认识对称轴,10.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

内涵,11.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点画

线来表示。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画上一条对称轴。对折以后,折

痕的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你们能不能

很快的说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12.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3.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

轴对称图形。

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大组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及等腰(边)三

角形的“对称性”,并由此类推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根据活动经验,判断如下三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4.判断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5.判断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写下正确的图案标志的.序号。

交流:剩下的图案为什么不是轴对称的。

6.想象: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想象它的另

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图案。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

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创作过程,并给予激励性评

价。

教师相机进行相关资源的分享。

四、“赏”对称,提升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

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洗礼。

轴对称图形

张齐华出一张纸。

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

生:我们折飞机

生:我会折青蛙,

生:我们折出星星

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

吗?大家玩一玩。

学生撕纸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

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两边都相同。

生:我认为它们轴对称图形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板书课题。

师:在深入的观察,左右大小就是一样的吗?

生:我认为形状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面积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把它叠在一起的,会重合。

师: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动手试一试。

师:现在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68。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正些基

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

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

形的过程,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创

新能力。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

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一个蝴蝶图形;学生彩纸、剪刀、直尺

及若干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对称

1、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眼镜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认识对称图形

师: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美丽的图片。

生: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的图片

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

征吗?

生1:它们的两边一样的.。

生2: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

生2: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

师:这些图形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吗?

生:是。

师:谁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呢?

生:对折。

师:对折,这个方法听起来倒挺不错的,(板书:对

折)到底怎样对折,你能折给大家看一看吗?

生:上台演示折蝴蝶图形

师:刚才这位孩子用对折的方法证明了这个蝴蝶图形的左

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那大家也来试一试,好吗?

生齐:好。

师:那先听清楚要求:请小组长拿出1号信封里的4张

图片,小组里的每个同学,把其中一个图形对折一下,看看这

些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吗?开始吧。

生:动手操作

师:谁来说说你验证的结果?

生1:我折的是脸谱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是一样的。

生2:我折的是蜻蜓图形,它对折后,两边是一样的。

生3:我折的是蝴蝶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是完全一样

的。

生4:我折的是树叶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也是完全一

样的。

师:孩子们刚才折这些图形,对折后,它们的两边都是

完全一样的,我们就说它们对折后,它们的两边重合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图形,是什么?

生:桃子图形。

师:想折吗?

生齐:想。

师:这个图形就在你们的3号信封里,小组长拿出来分给

同学们折一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桃子图形一边大,一边小。

生2:它没有重合。

师:一点都没有吗?

生齐:有一点。

师:蝴蝶图形呢?

生齐:全部重合了。

师:像蝴蝶图形这样对折后两边全部重合我们就称为完全

重合。

师:孩子们看大屏幕(课件演示蜻蜓、树叶、蝴蝶、脸谱

四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完全重合的画面)

教师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

把它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2、认识对称轴

师:请大家打开对折后的对称图形,看一看,你又有什

么新的发现?(把图贴在黑板上)

生:有一条线。

师:这一条线就是我们刚才折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是对称图形对折后形成的。

生2:折痕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师:这样的折痕是对称图形中特有的,所以人们把这条

折痕所在位置的直线,给它起了个形象简洁的名字,叫对称

轴。(板书:对称轴)

师:我们通常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板书:画对称轴)

师:像这样,对折后,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

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

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判断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给你一些图形,你能

找出轴对称图形吗?(课件出示:P68的做一做)

2、猜一猜

师:老师给你们看几张轴对称图形,不过我只给你们看

它的一半,你们能猜出它们是我们所学过的哪些汉字、数字或

英文字母吗?

3、找对称轴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图形老朋友,打个招

呼吧!

(课件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这几个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呢,请你折一折。(边

说边点课件出示)

四、师生共结

师:孩子们真会观察生活,对称的物体真是无处不在,只

要孩子们留心观察,我相信你们还会找到更多更美的对称。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7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

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

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

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

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

(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

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

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

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

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

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

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

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

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

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

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

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

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

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

(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

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

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

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做什么图形?

(2)选什么工具?

(3)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

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

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

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

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一指,因

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

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

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

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

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

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

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五、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教学后记:第一节课,笑话百出,就到对称图形,王玲灵

说有衣服、裤子;罗润城说我的屁股也是,全班哄堂大笑……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学生展开

了热烈的讨论,甚至剪了图形来画、对折。有些学生的空间感

十分强,一看图形就能说出哪些地方是不能完全重合的(陈慧

婷等),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死心(覃旭、罗润城等),我为孩

子们这种探究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最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

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虽然耽搁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

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8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

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

形。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

称图形的理解。

3.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

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彩色卡纸平行四边形纸

一、情境导入

1.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

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

生:不可爱!

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

生:可爱!

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

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

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

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

也动手剪一剪呢?(课件出示小松树的剪纸图形)

生:想!

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

始!

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

家说说是怎么剪的。(指导学生演示方法)

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

呢?

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对折)

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

们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出示概念,补充课题:轴对称

图形)

生齐读概念

2.认识对称轴

师:把你们的对称图形打开,观察图形中间有什么?

生:有一条直直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

轴)

出示感念,生齐读。

师演示并带领学生画对称轴(强调用虚线)

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轴对称图形,现在这位新朋友在和我

们玩捉迷藏呢!

三、实际应用

1.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

件出示课本13页图)

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教师点评。

师:这位新朋友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很容易就

发现了它,你们能把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对称轴,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订正。

师:轴对称的图形不单单生活中有,在我们天天接触的数

字、汉字、字母中也同样存在,看,这儿还有轴对称图形吗?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4页第

1题)

生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说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聪明的同学们能找轴对称图形,聪明的你们会画轴

对称图形吗?

3.出示课本14页第3题

师用第一个图演示讲解画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一看对称

轴;二找关键点;三定对应点;四画对称图。

生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动手画,完成后展示成

果,全班点评。师:同学们既能找,也能画,那肯定也能判

断了。请看(课件出示)

4.下面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轴对称图形,

(出示导课时的“脸图”可爱

的笑脸也是轴对称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身边还有

许多的轴对称事物呀?

生找身边的轴对称事物。

四、全课小结

我们身边轴对称的事物还有很多,轴对称的图形是美丽

的,漂亮的,请同学

们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收获。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收获吗?(想)

老师今天收获了一份愉快的心情!

板书设计:

完全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重合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9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称性质;课本第

100~101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

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会找

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知道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距离相等。

教具、学具:剪刀、复写纸、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

二、新授。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物体或图形很特别,把

它们像圆一样沿着一条线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如枫树叶、

蝴蝶(出示图形)等这些图有对称美;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

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

教师把一张白纸对折,中间夹上双面复写纸,在纸上面画

半个花瓶,然后把纸展开,得到以折痕为对称轴的整个花瓶。

从图中不难发现折痕两侧物体形状与图形的大小完全一

样。

师生一起打开课本第121页,看上半页的三个图(树叶、

蜻蜓、天平)由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他们以树叶的主

干、蜻蜓的身躯、天平的.指针为轴左右两侧形状、大小一

样。)

做课本上的实验,把一张纸对折并按书中的图样画好,再

用剪刀剪下,把纸打开可看到它是以树干这直线为轴,两侧的

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小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

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指着树叶等)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

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回答课本第121页下面的“做一做”。

3.画(找对称轴)。

对称轴的轴法是一横一点一横点穿过图形,如“—·—

·—”。先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然后要求

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学生画出对称轴。

最后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量一量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

轴的距离是否相等。通过多处的测量可概括出:在轴对称图形

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00页“做一做”第1题。

1

第四单元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先找出对称轴然后

再量一量对称轴两侧

相对的点距离是否相等。

3.练习二十六第1~6题。

课后小结:

2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

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

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

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

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

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

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

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

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

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

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

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

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

书课题)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刘元平三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2:1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17590256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蜻蜓怎么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蜻蜓怎么折.pdf

上一篇:狮子座天蝎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蜻蜓怎么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蜻蜓怎么折
    薰衣草花语-公司考勤制度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饥荒背包)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时间:20xx.5.5执教人:方万胜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教材分析】本课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的内容,内容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特别强调了内容
  • 0℃狮子座天蝎座
  • 0℃芡实糕的做法
  • 0℃滑翔机怎么折
  • 0℃一只小青蛙
  • 0℃黄酒是料酒吗
  • 0℃广东特色
  • 0℃蚬子汤
  • 0℃晒伤药
  • 0℃气息训练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