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3篇
水调歌头教案篇1
教学目的:
一、通过朗读,了解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二、通过品味,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重点:
朗读并学会通过想象感悟词的意境。
难点: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首先播放《花好月圆夜》MTV。
师: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播放音乐)
同学们如果熟悉的话可以跟着哼唱。
师:优美的音乐能唤起人的情感,带给人以美的感受,当我
们沉浸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你的头脑中首先浮现出一个什么形象
呢?
生:月亮。
师: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给
了我们无限的思念。明月与诗词好像天生就结缘,明月激发诗兴,
诗词随明月而发,相伴而留香千古,在众多咏月的诗词中,苏轼
的《水调歌头》被公认为中秋词中的绝唱,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
这首词(板书课题)。
二、美读意境
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熟悉文本,读的琅琅上口,读出情韵。
1、听读感受意境。
2、练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你的体会、你的个性。
3、配乐读在古韵悠扬的乐声中,学生吟诵,读出感情。
三、走近苏轼
所谓知人论世,读苏轼的诗词,一定要了解苏轼其人,解读
他当时的背景。在学生先前预习、查找的基础上,通过投影打出
苏轼与本词有关的经历: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
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散文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书画上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从21岁中进士到现在(1076年)已
20年,其间,父母相继过世,妻子早逝,与弟弟苏辙6年未见,
而且仕途坎坷,政治上很失意,多次被贬官。
我们学过的苏轼作品有: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
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
《赤壁赋》(《核舟记》提到)。
四、质疑赏析
上片的学习主要质疑,下片的学习重在欣赏。
学贵有疑,善于提出问题是学习思考深入的结果。在赏析时,
我先请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提出疑问。
学生围绕作者的心理活动,抓住三个动词进行提问。
问了什么?几时有?是何年?问月表明作者思索的深刻,彷
徨的心态。
欲:诗人想干什么?乘风归去。诗人飞天的渴望是对天上的
想象,是琼楼玉宇的美好,是一个出世的梦,是一颗玉洁的心灵。
恐:因为天高而担忧摔的重,因为担忧高处不胜寒而郁结。
学生的创造性质疑在于问了这样一个不被人关注而又很有
探索价值的问题:词的首句为什么把句式进行调换?
从做学生到做老师,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个有
意思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发人所未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按意思,句式确应为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出乎教者意
料之外的问题不能不讨论,于是讨论热烈展开,思路渐渐明确:
句式调换,是为了强调词人的疑问,渲泄词人的感情,至于向谁
发问,因为不需要回答,显得不十分重要。问在开篇,给人以爆
破般的感觉,充满气势的力量。
学生还抓住字词进行质疑,这种微观的问题更能切入__的精
髓。如学生问:为什么说归去而不说去?
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了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是偏义复
词,归义已虚化。归去就是去。
师:意思就是去,那干脆就去去。柳永《雨霖铃》中就有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第二种意见认为,归可能是衬词,凑足音节的。因为词是按
律而唱的。可以换为我欲乘风而去。
师:意思也通。但作者就是用的归去,是否另有含义呢?换
个角度,从作者的心境考虑考虑。
第三种意见认为,归涵义深厚。老师诱发到:蕴含着哪些深
意呢,你们能否品味品味?
生1:诗人把月宫当自己家乡,到月宫就像回家一样,所以
说归去。
生2:说归去,仿佛诗人是仙人似的,今天又要回去了。
生3:说归去,我感到了诗人在人世受压抑,忧愁烦恼。
生4:天上琼楼玉宇,像郭沫若想象的天上街市不仅美丽富
饶,而且精神自由。
生5:我想到了腾格尔唱的《天堂》。(师:能唱两句吗?)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哎耶。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师:天堂就是我的家乡,所有
要归去。)
生6:诗人所营造的月宫,不在建筑美、物品美,而在那是
苏轼理想的精神归依之所。
另有学生质问:影子为什么是清的,难道还有浑浊的影子?
这什么意思?
通过师生互动,这里的清影,是寂寞孤独的影子。因为,清
还有寂静的意思。作者远离故乡和亲人,中秋团圆时节,孤身仰
望明月,顾影自怜。所以清影是说自己孤独寂寞的身影。同是见
月,同是在月下,也同是饮了酒,李白是举杯邀明月,苏轼是起
舞弄清影。
美在天上,美在想象,美易破灭,虚幻的美是不真实。位越
高,才越高,人品越高,越易受打击,心里越孤单,越觉寒冷。
大学士高高在上,终遭贬。想逃避,但终究回到人间,表现了诗
人执着于人间,留恋人间的温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去也为月,
留也为月,都是月亮惹的祸。
在下片的欣赏中,首先欣赏词人对月移过程的描写。
描写人间的月色,通过三个动词来展现:转、低、照。
1、用最美的语言描述月移过程:月光慢慢转过了翠阁红楼,
轻轻洒进了雕花的门窗,脉脉照着不眠的离人。
2、这句暗含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赋月光以人的感情色彩,说明望月时间之长,思念之深。与
天上的琼楼玉宇相比,人间也是朱阁绮窗,富贵华丽。暗含着还
是人间好。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月时圆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怎样欣
赏?我启发学生愤悱:劝月不要有恨,实际月亮有恨,诗人也有
恨,恨什么呢?
月不懂人情,人离你却圆。恨人生不得志,恨人生的无常。
恨世事的难料。我与弟弟分别这么久,却不能像月亮一样团聚,
这让我有多痛苦;我借酒浇愁却愁更愁,月亮却又明又圆。这也
是我无眠的原因,都是月亮你惹的祸,都是你的错。诗人对月的
怨恨越深,越说明他对弟弟的思念深切。
你还欣赏词人旷达语吗?请找出来体会。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有聚有散,有离也有合,就像天
有阴有晴,月有圆有缺,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与其烦恼,
不如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
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学生共同的喜好的欣赏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
这是词人的诗意想象,也是词人的美好祝愿,既祝福自己也祝福
天下人。亲爱的弟弟呀,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你我虽然远隔千里,
不是共享同一轮明月吗?我们同在一片明月下,平安长久就是
福。我的心也真,我的情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在分片赏析了词后,总有散的感觉,这就要设计一个环节让
学生统整全词内容,我设计的是:假如你是苏轼,你怎么向我们
说词的内容。
我把酒对天发问:明月,你从何时就有了?在你美丽的宫殿
里,现在是何年何月了?我真想驾着风,像个仙人,飞到琼楼玉
宇的月宫中去。我又担心月宫太孤寂清寒,于是我决定留在人间,
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冷清的天宫哪里有人间这样有乐趣。
月光慢慢转过了翠阁红楼,轻轻洒进了雕花的门窗,脉脉照
着不眠的离人。月亮,你该不会故意跟我们过不去吧,为什么偏
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是加深了人们离别的愁苦吗?虽
然你的阴晴圆缺总是与人世的'悲欢离合不一致,但我知道,你
的阴晴圆缺是自然现象,我们的悲欢离合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
的。我想借你表达一个美好愿望──祝每个人都平平安安、美美
满满地生活,纵然远隔千里,只要能共享这一轮明月、心心相通
就是幸福了。
五、听唱会境
播放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flash,学生通过诗画唱,再
悟词境。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
义,既有理,又有情,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
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
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给我们以美的享
受。
有学生随着跟唱。听唱跟唱后,学生朗读体会意境。
大家已经整体感知了词的内容,同学们不妨暂时忘掉自我,
回到900多年前的宋代,设想自己就是苏轼,仕途坎坷,被贬
密州,思念亲人,不能相见,中秋之夜,独饮月下,此情此景,
让我们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动情地朗诵《水调歌头》。
六、述说感悟
学生学了这首词后,有怎样的收获呢?我要求学生用这首词
里,有一种在里面的句式说感悟。
有一种思念在里面:看月圆,思念与弟弟团聚。
有一种苦闷在里面:欢饮达旦,大醉,借酒浇愁;对人间不
满,想乘风归去。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悲伤愁苦。
有一种豁达在里面:在人间受排挤,但他还是觉得人间美好,
天上琼楼玉宇何似人间朱阁绮户、平安生活。是他豁达的心化解
了满腹的苦闷。
有一种祝愿在里面:祝愿每个人平平安安,长长久久地幸福
生活。
有一种哲理在里面:人生悲欢离合在所难免。
有一种浪漫在里面:诗人端起酒杯问苍天。在这里作者把天
想象成能与之对话的对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
切的神圣,表现了苏轼的豪放与浪漫。
有一种矛盾在里面:他既向往月宫,又担忧想那儿的寒冷;
既想摆脱人世的烦恼,又不忍心离去。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有一种线索在里面:词以月贯穿,句句写月,创造出明月一
般皎洁的意境。
有一种文采在里面:拟人、反问、句式倒装,抒情、议论、
想像、美丽的传说,共同成就了这首咏月绝唱。
有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里面:诗人对无情的月亮寄寓了无
限的深情,营造了凄清而优美的意境,既抒发了感慨,又思念了
弟弟,更表达了人生哲理,还创造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
千古佳句,使我们见月就产生这种情感体验。
同学们已被苏轼不凡的才气与豁达的个性所感染,也让我们
更加喜欢苏轼,更加喜欢他的词,现在就让我们饱含着对这位大
文豪的仰慕,共同背诵这首词。
七、借月许愿
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古人望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表
达了无限的情思,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也来许个心愿:
好花常开,幸福常在。
祝天下人团圆幸福。
祝每个家庭和和美美。
祝两岸早日团圆。
你们的祝愿是一瓣瓣的心香,美好而多情,愿你们的祝福早
日变成现实。让我们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笑对人生,做一个最
好的你!
【教学点评】
杨先武老师执教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安
徽省新课程典型课例被拍成光盘,其教学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
方面: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花好月圆》M
TV导入,渲染情境;通过范读,榜样引路;通过音乐伴读激发
学生读诗的欲望;通过古词新唱,感悟词的意境。学生陶醉其中,
随意跟唱,不经意地融入意境。教者以激情传递着作者之情,感
染、唤起学生的激情。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
听读、评读、自由初读、边读边查、探讨研读、自练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最后的本课小结,也以师生齐诵全词而代
之。整个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思研议结,纵究横拓,都始终扣
在诵读──理解这根主轴上。缘起于读、发散于读,领悟于读,
归结于读(情感体验与体现)。为语文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如何
让读走出峡谷,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提供了很值得借
鉴的范例。
三、随机点拨,相机诱导
讨论到联想和想像的时,联系到学生学过的郭沫若的《天上
的街市》。讲归去时,引用腾格尔唱的《天堂》。为理解诗人对
人世的热爱引用《还珠格格》主题歌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
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
春年华。引导多是随学生之意的商量、探讨,随课文之意的设疑、
设境。如即时引用都是月亮惹的祸,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词,增
添了趣味。
四、美文美教,注重学生的感悟
学生畅意的读,诗意地说感悟,理解词的内容时,问学生假
如你是苏轼,你会怎么说?总结时,要学生用有一种()在里
面的句式来说,富有创意。最后让学生借月传情达意,寄托美好
心愿,学生表达了强烈的真诚情感,又与诗人一起共鸣,从而陶
冶了美好的情操。
水调歌头教案篇2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来欣赏咏月诗词。
2、联想《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
3、体味《水调歌头》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预习
导语:今天,我们走进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使人想起团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
中秋享受团圆的幸福,于是在众多的中秋咏月诗词中,总是离不
开伤感的情调。那么宋代文学家苏轼他又是如何面对离别的惆怅
的呢,为什么他的这首词称得上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呢?我相
信通过大家的学习会找到答案。
1、搜集咏月诗词(不少于三句)。
2、注音:
阙()乘()琼()不胜()转()绮()婵娟()
3、用“/”划分朗读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4、解释:
达旦:兼怀:几时:把酒:
宫阙:何年:乘:归去:
琼楼玉宇:胜:不胜:
弄:何似:朱阁:
绮:绮户:无眠:
不应:恨:何事:全:
婵娟:共婵娟:
5、翻译全文:
6、了解作者:苏轼,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派的代表,
如。与其父、其弟并称为“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
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7、查阅资料,收集本词创作背景:
8、熟知内容:
①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中心句是,。
②概括词上下阕意思:
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互动探究
㈠、一读课文,字正腔圆,读准字音。(预习2)
㈡、二读课文,有板有眼,读对节奏。(预习3)
㈢、三读课文,咬文嚼字,读懂词意。(预习4、5)
订正、笔记栏
㈣、四读课文,有情有味,读透词境。(预习7、8)
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预习8②)
2、上阕开头四句反映了词人对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联系预习7写作背景)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反映
了他的心理。为什么?
4、矛盾最终结果是。从“,。”两句可以看出。
5、下阕是引起“离人”的无眠。作者想通了“,”是
自然和人生的规律,自古皆然,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既然离别
不可避免,词人最终表现出了的心态。(联系预习8①)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联系预习8①)
7、朗诵本词: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
有味,要能发挥联想和想象,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
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小结收获: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将怎样面对?
五、课堂作业:
1、对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D、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2、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富有深刻哲
理的诗句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天际流。
六、课后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结语: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不幸,但只要我们善于运
用理性的绷带包扎感情的伤口,我们人生便会少几分痛苦,多几
分快乐,少一些无奈,多一些智慧,少一点愁肠百结,多一点豁
然开朗!
水调歌头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工具:
课前把课文内容制成幻灯片、影片等多媒体。
五、教学设想:
1、本教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对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
养。以情景教学作为指导的思想,通过善设、再现诗的意境来达
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把课堂延伸至课外,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本课的关键。设计了几种新的
朗诵方法和教学方法,体现了诗词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直
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
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
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
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4、本课安排一课时完成:
①学习生字词,查作者相关资料等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
自学完成。
六、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
(由一学生讲述童年趣事)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书报
告。
(二)、导入:
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被
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同学们,你们家过中秋有什么习俗
吗?古人过中秋喜欢吟诗赋文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感受,为我们后
人留下许多优美诗篇。
2、媒体呈现课题:
找学生讲讲课前查找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多媒体展示简介作
者生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
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传诵甚广。
(三)全班自由朗诵一遍.注意字词的准确读音,划分朗读
节奏。
1、多媒体展示以下生字:
1.阙(què)
2.琼(qióng)
3.绮(qǐ)
4.胜(shēng)
2、投影内容,反复朗读体会情感。(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
月夜》))
3、听配乐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4、展示朗读技巧,全班模仿配乐范读有感情大声跟读,注
意语速、重音。
5、学生单人配乐朗读,教师点拔。
6、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
(四)了解写作此词的背景帮助理解作者的情感。
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41
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
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五)品味、赏析词的内容.(重点)
整体感悟:
1、展示思考题: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
想到了什么?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2、听邓丽君演译这首词的MTV歌曲,在歌中展现画面,感染
学生,引发无穷的想象。
3、学生初步谈感想,鼓励个人独到的见解。
重点赏析
1、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发挥想象描绘词的意境。
(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教师点拨难解的字词或投影出来。)
2、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以下问题:
A)这首词中你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B)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心中的天宫是怎样的?他向往那美
好的天宫吗?你认为作者是怎样想的,觉得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如果真有天宫的话,你愿乘风而去吗?为什么?
C)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欣赏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
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原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
这明月互相祝福。
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
惟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
怨。
(六)归纳小结,投影板书主题:
这首词中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
来实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慨叹和如何
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终是理智摆脱情感困扰,表现出
诗人那热爱生活、执着人生的情感。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
答案)
(七)(每个人对诗词可有不同的理解、想象和创造。
美好的诗词意境引发人们无穷创造。有的用绘画方式表达自
己的感受,有的用文字来表达。)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
容制成配图卡片或写下来。投影一副《苏轼对月饮酒图》,(事
先布置预习作业)
(教师配乐示范朗读自己改写的范文,以引起学生想创作的
心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范读)(选配古筝曲目《西厢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改写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
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
人浮想连篇,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
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
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
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
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
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
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
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
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
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
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
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
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
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
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
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八)能力迁移。
你试发挥想象说说下列诗句的意境,理解诗中的感情。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改写这首词或绘成图画。
2、背诵整首诗,直到会准确默写
3、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
板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以上教学过程是初步构想,上课时可灵活处理。)
20__年11月5日
教学后记: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重视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重视字词
句的理解的同时,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想象的创新能力,运
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活跃、由于教学内容较充实,
学生由于个别分析能力局限,讨论时间在保证充足情况下,后面
教学环节较紧凑,结尾匆促,日后注意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方法
和技巧。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2:0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17088256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水调歌头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水调歌头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