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通用5篇)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
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
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
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
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幼
儿科技小制作就是集知识与技能、奥秘与创造、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
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它材料收集简便、能揭示蕴藏的科学现象与
原理、深入浅出,倍受幼儿青睐。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动
手制作、体验玩中探索的快乐,并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
感知,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及心智的发
展。
活动目标:
1、探索对称图形的制作及竹蜻蜓飞行中的奥秘。
2、看懂图示,尝试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竹蜻蜓。
3、养成活动后收拾材料工具的习惯,体验成功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蝴蝶图片一张
2、工具材料准备:剪刀、吸管、透明胶、人手一张画报纸(稍
厚)、记号笔
3、制作流程图七幅
4、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认识左右对称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美丽的
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二)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提问:你们会做左右对称的图形
吗?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尝试用画报纸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3、出示图示,方法:纸儿长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着轮
廓剪一剪,再给图形穿新衣!
(三)制作"竹蜻蜓"
1、出示范例"竹蜻蜓"提问:制作竹蜻蜓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2、幼儿看图示并理解提问:谁看懂了?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谁
他?
3、幼儿看图示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玩玩竹蜻蜓,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提问:你的竹蜻蜓能成功
飞行吗?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为成功飞行及发现奥秘的幼
儿贴五角星,表示鼓励)
2、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竹蜻蜓在我国已经流传了0多年的
历史,据说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就是人们受到竹蜻蜓的启发后才制造出
来的。看来这小小的玩具中还藏着大道理呢!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操作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它
飞行的更多奥秘,并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思考、探
索的兴趣。
活动建议:
平时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一些看图示制作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提高
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看图示制作的本领,为此活动打下基础;建议没有
制作经验的幼儿可以分两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练习剪对称图形制
作竹蜻蜓的翅膀及装饰不同花纹,第二次活动进行吸管及翅膀的粘合
和探索飞行的奥秘。
活动点评:
生态课堂的理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化、
个性化,更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此活动始终以幼儿的自主学习
为主,通过观察、讨论、图示、制作、探索等方法与手段,让幼儿在
动手操作、做做玩玩中自主获得相关的经验与技能,幼儿学得有趣,
教师指导方法得体,充分体现了师幼角色的和谐生态关系:即课堂的
主人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把课堂更多的时空让位给孩子,让孩子真正
地走到台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
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活动过程
1、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
作固定。
2、解决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竹蜻蜓飞起来?试一试,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转动竹签使之旋转,像玩陀螺一样。
(2)用橡筋射出。
(3)搓动竹签使之飞起。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竹蜻蜓飞不起来,而有的竹蜻蜓却能飞起
来?
(1)竹蜻蜓叶片翘翘的,就能飞起来。
(2)同伴的竹蜻蜓叶片是平的,就飞不起来。
4、试一试,让竹蜻蜒飞起来。
(1)将竹蜻蜓叶片的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转叶片时,注意旋转方向。
5、说一说我的发现。
(1)竹蜻蜓旋转着飞起来了。
(2)竹蜻蜓能旋转着向上飞,还能旋转着向前飞。
(3)竹蜻蜓叶片倾斜方向一致,就能飞起来。
6、拓展应用。
(1)什么东西能像竹蜻蜓一样旋转着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机的螺旋桨。
②轮船的驱动器。
(2)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竹蜻蜓一样有叶片也能旋转却不能飞?
①电扇。
②风车。
③换气扇。
比一比,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竹蜻蜓飞行高度与旋翼结构的观察,初步了解"竹
蜻蜓"旋翼的倾斜度以及两边对称是让竹蜻蜓高飞的必要条件。
2、学习对比观察与合作探索,并能准确地作出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有趣的竹蜻蜓》。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红黄绿不同形状的竹蜻蜓、操作
记录卡)。
3、每人一辆竹蜻蜓小车。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竹蜻蜓,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竹蜻蜓,你们想玩吗?小朋友玩的时
候要想办法让竹蜻蜓飞起来。
指导要点:掌握竹蜻蜓飞起来的方法,了解竹蜻蜓简单的外形结
构。
2、幼儿分组探索,了解竹蜻蜓能高飞与旋翼的对称和倾斜度有关。
指导语:这里有三种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到底哪种竹蜻蜓飞的高?
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边实验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介绍记录方法)指导要点:两人一组,合作探索不同形状的竹蜻蜓
向上飞的状态,并记录在卡中。
3、分享探索记录结果,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1)幼儿讲述探索结果。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观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旋翼对称、有倾斜度的竹蜻蜓可以向上飞起来呢?
指导要点:指导竹蜻蜓向上飞的高度与叶片的对称和倾斜度有重
要关系,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
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
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
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3)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竹蜻蜓旋翼的原理制作出
来的呢?
(4)幼儿玩竹蜻蜓小车,进一步体验反作用推力的原理。
指导要点:知道竹蜻蜓的转动能带动小车向前跑。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
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2、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
多种尝试和改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反思:
1、选材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
"竹蜻蜓"入手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高了合作探索能力。
2、创设支持幼儿探索发现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活动巧妙利用
了幼儿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创设了比比哪种形状的'"竹蜻蜓"飞得
高,使科学小实验轻松有趣,并结合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幼儿在动手
实践、主动探索中观察、对比、发现不同形状的"竹蜻蜓"飞行的特性,
初步感知其向上飞的科学原理。
3、注意在科学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尤其重视分小组
合作探索,让幼儿学习分工,互相合作探索、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获
取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合作探索的能力与
耐心倾听的能力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4
一、活动题目
有趣的竹蜻蜓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
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五、活动过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
作固定。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5
一、设计意图
“竹蜻蜓”是我国民间最古老的玩具之一,它小巧精致、携带方
便、飞行灵活,一直倍受孩子们的青睐。而大班幼儿正处于喜欢动手
制作、探索发现的阶段。因此,我尝试设计了一节科技制作“竹蜻蜓”
活动,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与艺术领域间的整合,
借助图示、儿歌引导,难点前置等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测、
验证、制作、交流等途径,在做做玩玩中获得操作技能,进一步激发
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的科学,并发展幼儿初步的艺术审美和表现力。
二、活动目标
1、熟悉左右对称特征,在看流程图示制作竹蜻蜓中尝试探索竹蜻
蜓翅膀的大小与飞行的关系。
2、学会较熟悉地运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技能进行科技小制作,
同时养成活动后收拾材料工具的习惯。
3、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制作的愉悦情绪,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向往
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蝴蝶、蜻蜓的基本特征已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备:
(1)蝴蝶实物标本,课件(以蝴蝶、蜻蜓为主要内容)各一;制
作流程图7幅。
(2)剪刀、吸管、透明胶、画报纸、白卡纸、油画棒、记号笔、
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3)自制“竹蜻蜓”范例1只。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欣赏相关的实物标本和课件,熟悉左右对称特征。
(1)出示蝴蝶实物标本,引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
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翅膀有什
么特点?”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左右对称现象,掌握其特征,再次
引导幼儿从蝴蝶的两个翅膀的图案、色彩、形状上进行比较和体验。
2、尝试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
提问语:“如果要做一个漂亮的左右对称的图形,应该怎么做?
你有什么好办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幼儿尝试用画纸、油画棒独立制作并装饰左右对称图形。
(3)教师观察制作情况并归纳左右对称图形的制作方法。
①出示图1~4,让幼儿了解左右对称图形的制作流程。
②自创儿歌归纳制作方法,便于幼儿熟记、掌握技能。“纸儿长
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着轮廓剪一剪,再给图形穿新衣!”
环节自评:“制作对称图形”是本次活动中的关键部分也是难点
部分。以“蝴蝶”而非“蜻蜓”作为观察学习的例示,主要是因为蝴
蝶翅膀大,易于幼儿观察比较。这样,他们在观察左右对称的同时就
能直观地欣赏到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美,为下一步自制过程中的艺术装
饰操作部分的更好参与埋下伏笔。制作前,让幼儿先用画纸进行尝试
制作左右对称图形,一是节约材料,二是为幼儿的想法、猜测一个检
验求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结合老师自创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及图示
呈现,幼儿和老师一起出比较合理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利于幼儿轻松攻
克第一步制作的难关。
3、制作“竹蜻蜓”玩具。
(1)出示自制“竹蜻蜓”,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愿望。
指:“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谁愿意上来玩一玩?”
(2)介绍基本玩法和制作所需要的材料。
指:“这么好玩的竹蜻蜓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呢?”(一根吸管、
一张卡纸。在此教师简介古时与现今竹蜻蜓制作原材料的不同。)
(3)出示图5~7,结合上环节图示1~4,启发引导幼儿理解完
整制作的步骤及方法。
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谁看懂这些图了?说说先做什么?再做
什么?有没有什么地方看不懂?”
(4)幼儿完整观察图示1~7,结合教师制“竹蜻蜓”实物,交
流讨论制作方法。
(5)对幼儿提出的较多疑问之处,老师可作详细讲解或示范。
(6)幼儿具体的操作材料,并提出制作要求。
指:“根据图1~7做竹蜻蜓,然后用油画棒在翅膀上装饰图案。
制作时保持安静;遇到困难先看图示或者观察“竹蜻蜓”玩具后再想
一想,实在不能解决时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制作中注意安全使用
工具、注意节约材料;做完后及时材料。”
(7)幼儿独立制作,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选择合作制作或先独
立制作局部后再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制作。
(8)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如下:
①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制作不同形状的竹蜻蜓。
指:“怎样才能让你的竹蜻蜓与众不同呢?”启发幼儿尝试做出
不同形状的竹蜻蜓翅膀。
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已有美工知识自主创造性地装饰翅膀。
教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怎样来装饰你的竹蜻
蜓?”
A、启发幼儿选择油画棒、记号笔、画纸等多种方式进行装饰。
B、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装饰方面的具体的分层指导:能力差、
速度慢的幼儿可以在翅膀上先画简单的线条;能力中等的幼儿可以进
行色彩图案的装饰或用撕贴画纸的形式进行装饰;能力强的幼儿可以
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式进行创意装饰。
③鼓励幼儿遇到制作流程方面困难(如粘贴步骤)时可进行两两
合作。
环节自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
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之间的内
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此环节将艺术的表现
力和美感培养巧妙地融合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让幼儿在制作中感受
着图形的对称美,以及大胆运用图案、线条、色彩等表现出个性美,
为科学探索活动了更丰富的空间。
4、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了解竹蜻蜓翅膀大小与飞行的关系。
(1)玩玩自制竹蜻蜓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指:“大家的竹蜻蜓都做好了,赶快试一试能飞起来吗?都飞得
一样吗?”(为作品能成功飞行的幼儿颁发五角星,并让其作一定的
示范。)
(2)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
指:“一样都是竹蜻蜓,为什么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有的
飞的时间长、有的飞了一会儿就会落下来呢?”(幼儿三两成群进行
比较飞行,观察、比较、交流、讨论。)
(3)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归纳。
教师:“原来竹蜻蜓的飞行和它的翅膀大小有关系。翅膀大的要
比翅膀小的飞得高一些、飞行的时间长一些。”
(4)作品展示、与互换玩要。
(5)迁移知识。将幼儿自制作品展示后让大家评选优秀作品:从
外形装饰、造型美到飞行效果等几个方面去评选。同时让幼儿交换作
品,体验与比较。
教师:“竹蜻蜓这种玩具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了0多年,据说直
升飞机的螺旋桨就是人们受到竹蜻蜓的启发后才制造出来的,充分体
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这小小的玩具中还藏着大道理,我们在生
活中可以继续去探索、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更多奥秘。”
五、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
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2、在手工区材料,鼓励幼儿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多种
尝试和改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审美情趣。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1:1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814001255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竹蜻蜓的制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竹蜻蜓的制作.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