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风格---------------------------------
中世纪欧洲在12至15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
被称为“哥特式”风格。
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
种反映。
在15世纪,人们普遍带有着文艺复兴的观念,希望回到古典时代。
哥特风格的建筑的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刻
有想像的怪物,其局部装饰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在这一时代
的教会建筑中占有统治地位。
哥特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券以及从7世纪
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券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地应用了飞扶壁。它把罗
马建筑中支承拱顶重量的坚实厚壁(罗马时代都在60厘米以上)极巧
妙地运用垂直于屋顶的构柱、飞扶壁、尖券以及肋料拱共同承担,从而
大大减小了墙垣的厚度,并又赋予极精美的艺术处理。这是一个富有创
造性的结构体系,它把古罗马的结构体系中不够完善的地方,都改进了,
罗马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难题,都解决了。
如:巴黎圣母院(下图)
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
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
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
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
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
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
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
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
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
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
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
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如:哈尔滨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
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
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
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
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
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
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
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
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
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
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
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
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
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
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
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
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
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十五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
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例如罗马万神庙: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
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
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
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
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
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
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
例表现人物等。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
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
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
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
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17世
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
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
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21:15: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99728252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拜占庭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拜占庭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