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10⼤阵法杀伤⼒惊⼈
⼀讲到中国古代战争,除了有勇将征战的佳话外,还有各种奇谋妙计和排兵布阵了。⽽阵⾏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是
战争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尤其是冷兵器时代。中国古代不乏许多著名阵法,有时布阵得当,往往能发挥超常战⽃
⼒,克敌制胜,反败为胜。
鹤翼阵
法是冷兵器时代对军队战⽃队形的配置⽅式,其中蕴含有许多实战意义和各种启⽰。在古代,优秀的带兵将领除了要有
勇武之⼒外,也要有排兵布阵的能⼒。中国古代有过许多著名的阵法,是先民智慧的结晶。⼀些阵法布置得当,往往能
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那么,中国古代都有哪些阵法呢?
⼤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种攻守兼备的阵形。
左右包抄是鹤翼阵的战术思想。鹤翼阵要求⼤将应有较⾼的战术指挥能⼒,两翼张合⾃如,既可⽤于抄袭敌军两侧,⼜
可合⼒夹击突⼊阵型中部之敌,⼤将本阵防卫应严,防⽌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
不能达到⽬的。
鹤翼是古代战争常⽤阵形,是专供包围⽤的阵形。三国志五代中有说到,鹤翼阵是唯⼀可以积极攻击的阵形,其实严格
说来,就是要形成包围圈才适合使⽤鹤翼阵。
很显然,从阵型上看鹤翼阵不适合对付龟甲阵,对于调度有⽅的防守⽅指挥官来说,龟甲阵的要点就是四周全部铜墙铁
壁,⼨步不让,必要时收缩防守范围⽽不是调后兵⽀援前兵。所以对于鹤翼阵的破解从龟甲阵防御要点上可以看出,避
实就虚稳守阵地才是正确决策,由于鹤翼阵主张包围后积极进攻,所以龟甲阵是最好的破解阵法。当然,⾃古破阵守阵
的成功都没有绝对,但是谨记稳住阵脚不受鹤翼阵的牵制才是重中之重。
鱼鳞阵
⼤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在中央集结,分作若⼲鱼鳞状的⼩⽅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
战术思想是“中央突破”。集中兵⼒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优势时使⽤,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中国使⽤这种队形作战的时间远远早於罗马。《左传》鲁桓公五年(西元前707年)「原繁、⾼梁弥以中军奉(郑庄)公,为
鱼丽之阵,先偏後伍,伍承弥缝。」的确,罗马军团给⼈印象如此,似乎是挤在⼀起组成密集的⽅阵,看来写《东⽅安
东尼》的作者也有这样的认识,说到“正类似于古罗马前期使⽤极为⼴泛的希腊密集军阵”,但事实上,罗马军团不是这
样的,⽂中说到那⽀奇怪的军队是出现在东汉时期,这时罗马进⼊了后三巨头时代(那时的罗马军团⽤经历了⼀次改
⾰),早已抛弃了希腊⽅阵,写这些的作者该重新去研究下罗马⽅阵,⾄少该买本西⽅军事史好好的看看。
锋⽮阵
顾名思义,就是在全军形成箭状的样⼦。主将的位置在最前⾯,所以适合战⽃⼒⾼的勇将。由于最前⾯的部队⾮常密集,所
以也是突击阵形。请注意,所谓的突击阵形,并不是只有这种阵形可以突击,事实上所有阵形都可以下突击令但是不见得能
够做到突击效果(全军穿⼊敌阵不会被冲散),也就是说,三国志五⾥⾯说的可以突击,是说真正战场上有突击的效果,⽽⾮只
有此部队可以下突击令。
此外,此种阵形的后⽅是⼀平⾏队形,所以在⼭地的移动效果相当好,当然此阵防守也是很弱的(背后露出太多)。
战术思想也是“中央突破”。锋⽮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敌军两翼的压⼒,但进攻性稍
战术思想也是“中央突破”。锋⽮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敌军两翼的压⼒,但进攻性稍
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冲轭阵
是车前⽅的横⽊,也就是英⽂字母X形阵.把队形排成X形有什么效果呢最⼤的效果就是从前,左,右三⽅来的敌⼈,都如同前
⽅⼀样(请注意两排的部队前⽅朝东北跟西北⽅),是个相当好的⼭地防守阵形(因为也是线形,所以⼭地移舆够快)。但战
⽃开始后将导致将领指挥混乱,不宜形成统⼀命令。
现代不少阵法与古代阵法如出⼀辙,例如现代特种部队常⽤的X型队列就跟古代冲轭阵⼀模⼀样,这种阵型的好处是在
⾏进中,任何⼀个⽅向来的敌⼈都会同时⾯临两个侧翼的兵⼒攻击。但是由于阵型⽐较复杂,需要很多的训练才能保证
不乱,所以⽆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要精锐的步兵才能运⽤好这种阵型。
长蛇阵
就是把军队排列成⼀长条的阵势并根据情况变化。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来,长蛇阵共有三种变化。由此三种变
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长蛇阵⽤于⾏军或追击的⼀路纵队,机动⼒强,战⽃⼒弱。
长蛇阵以下三种变化:
⼀、击蛇⾸,尾动,卷;
⼆、击蛇尾,⾸动,咬;
三、蛇⾝横撞,⾸尾⾄,绞!
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两翼骑兵(古代机动能⼒强的兵种)的机动能⼒最为重要,所
以要破除长蛇阵,最好的⽅法就是限制两翼机动能⼒,以使其⾸尾不能相顾。所以,最佳的⽅法就是:揪其⾸,夹其
尾,斩其腰!详细⽅法就是在我⽅步兵阵群中设置陷阱,以两个步兵⽅阵协作阻⽌对⼿两翼骑兵运动,使其⽆法发挥其
机动灵活的能⼒,再以强悍重骑兵为主对其蛇腹步兵发动强悍冲击,使其阵形散乱,⽆序!⼀举击溃步兵⽅阵,将长蛇
阵切割成为三块,如此⼀来,长蛇阵各⾃为战,⽆法再以三⽅配合作战,阵势不攻⾃破!
车悬阵
过去骑兵的战术⼤部份时间⾥就是正⾯突击,长途奔袭,战略合围,断敌后路等等,即使是骑兵战术的祖师爷匈奴⼈也
只有这些。但这时的骠骑将军琢磨出了⼀种新战术,车悬。车悬其实也就是突击战术的威⼒加强版,但⽐突击要霸道很
多,也不像突击哪样⼀窝蜂似的⼀拥⽽上,更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前后,左右,各兵器的使⽤,有时甚⾄还有意将
横列的间隔拉得⼤⼀点,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配合,等于⼀个骑兵版
的锥⾏阵,不同之处在于宽度要更⼤⼀些,深度窄⼀些。
因为车悬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阵(⾄少相对步兵的阵来说是这样,并没有各兵种间有效的配合,纯骑兵的冲
击战术),所以后世兵家⼤都不认为有此阵,如,(诸葛亮),(作者不详,成书于宋代)都对此阵抱不置可否的态
度,但是这种阵法却在当时纵横⼤漠,⽆⼈能当。只是随着中国骑兵的衰弱,后⼈⽆法亲⾝感受其威⼒罢了。
偃⽉阵
古代阵法,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是⼀种⾮对称的阵形,⼤将本阵通常位于⽉⽛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
翼,以厚实的⽉轮抵挡敌军,⽉⽛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兵强将勇者适⽤,也适⽤
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半⽉形的军阵。《新五代史·杂传·杜重威》:“安重荣反,重威逆战於宗城,重荣为偃⽉阵,重威击之不动。”《续
资治通鉴·宋⾼宗绍兴三⼗⼆年》:“右翼军继步军北引⽽东,作偃⽉阵,步军居中,骑军据其两端,使贼不见⾸尾。”⽅
圆阵
⼤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层层布防,长枪、⼸箭在外,机动兵⼒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战术思想:密集防
御。⽅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圆阵是⽅阵与圆阵的综合,由多个⽅阵组成⼤圆阵,创此法为孙膑,在孙膑兵法中⼗阵其中⼀阵,但孙膑本⼈没使⽤
过,后由赵国赵括最先使⽤,以⼆⼗多万的赵军组成⽅圆阵,在秦军的包围且已断粮的情况下祭出该阵,秦将⽩起认得
此阵,不敢强攻,只死守长平各要道,赵军死守四⼗多天,后因粮绝⽽降。
雁⾏阵
兵⼒配置如⼤雁飞过的斜⾏,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且覆盖⾯较⼤,也可以⽤来包围敌军,但是冲锋能⼒不
好,如遇到锥形阵,突破中军则容易全军⼤乱。冷兵器时代以⽩刃战为主,雁⾏阵较为少⽤,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
雁⾏阵是《孙膑兵法》中出现过的阵法,所以《⾚壁》⼀⽚中诸葛亮说这个阵法过时了并⾮毫⽆道理。顾名思义,雁⾏阵
就是模仿⼤雁飞⾏编队的⼀种阵法,⼀直以来这是⼀种骑兵和步兵都可以应⽤的战⽃队形。骑兵的雁⾏阵主要⽤于快速突
击对⾯敌⼈的两翼薄弱部位,⽽步兵往往⽤雁⾏阵克制敌军的正⾯冲击。先⽤横阵⾯对敌军冲锋⾯,迅速展开雁⾏阵。这
样敌军的冲锋就会被夹在雁⾏阵的两翼中间,同时受到两侧的攻击。对付骑兵的锥形阵⾮常有效。
除了⽤于软化敌军锋锐之外,由于雁⾏阵可以对敌⼈形成两侧的攻击⾯,所以⾮常利于射击武器的发挥。任何进⼊雁⾏阵
夹击范围的敌军都会同时遭遇两⾯⽕⼒的交叉射击,⼏乎可以说是必死⽆疑。现代战争中机枪的部署就是⼀个典型的雁⾏
阵,步枪⼿⼀般在阵地正⾯,⽽⾄少两挺机枪部署在敌⼈进攻路线的两个侧翼。这样任何进⼊机枪射程的敌军都会被机枪
的⽕⼒如割麦⼦⼀样削平。
除了地⾯应⽤之外,雁⾏阵也⽤在海战。甲午海战中北洋⽔师迎战⽇本联合舰队的队形就是犄⾓雁⾏阵,试图发挥其铁甲
舰的远程⽕⼒歼敌,但是由于训练⽔平和指挥能⼒远不如⽇军最终失败。
雁⾏阵最⼤的问题就是两只部队中间没有任何结合部,对指挥协同能⼒要求较⾼。⽽且后⽅完全⽆法防护,⼀旦被前后夹
击则必败⽆疑,所以在战场使⽤不算⼴泛。
鸳鸯阵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中国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的⼀种疏散的战⽃队形。唐顺之创⽴。
⽕器⼴泛运⽤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和破坏⼒显著提⾼,⼤⽽密集的战⽃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
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和倭寇作战特点等情况,⾸次应⽤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
得名。
鸳鸯阵阵形以11⼈为⼀队,最前为队长,此⼆⼈⼀执长牌、⼀执藤牌。长牌⼿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长枪,藤牌⼿
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长牌⼿和藤牌⼿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为狼筅⼿
执狼筅,狼筅是利⽤南⽅⽣长的⽑⽵,选其⽼⽽坚实者,将⽵端斜削成尖状,⼜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狼筅长3⽶
左右,狼筅⼿利⽤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以掩护盾牌⼿的推进和后⾯长枪⼿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执长枪的长枪⼿,
左右各⼆⼈,分别照应前⾯左右两边的盾牌⼿和狼筅⼿。
再跟进的是两个⼿持“镗钯”的⼠兵担任警戒、⽀援等⼯作。如敌⼈迂回攻击,短兵⼿即持短⼑冲上前去劈杀敌⼈。各种
兵器分⼯明确,每⼈只要精熟⾃⼰那⼀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禁⽌。
兵器分⼯明确,每⼈只要精熟⾃⼰那⼀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禁⽌。
“鸳鸯阵”不但使⽭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
变纵队为横队,变⼀阵为左右两⼩阵或左中右三⼩阵。当变成两⼩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分别随左右狼筅⼿、长
枪⼿和短兵⼿,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长枪⼿和短兵⼿居中。盾牌⼿在左右两侧护
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称“变鸳鸯阵”。
此阵运⽤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
中,每战皆捷。
[责任编辑:邱晓琴]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20:1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96352251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巨蟒出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巨蟒出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