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渴望春天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14 20:12:51 阅读: 评论:0

gta5赚钱-wps如何自动生成目录

渴望春天教案
2023年3月14日发(作者:工作效率)

2015年教育部审定教材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

第一课时渴望春天

第二课时欣赏《春之声圆舞曲》、《帕米尔的春天》

第三课时八孔竖笛演奏方法

第二单元乐音传情

第一课时爱星满天

第二课时我们在一起

第三单元丝竹江南

第一课时无锡景

第二课时杨柳青

第三课时欣赏《二泉映月》及《紫竹调》

第四单元梨园漫步

第一课时唱脸谱

第二课时儿行千里母担忧

第五单元弦管和鸣

第一课时彩云追月

第二课时中国功夫

第六单元绿色的变奏

第一课时哦,林中那间小屋

第二课时好大一棵树

第三课时欣赏《丹顶鹤的故事》、《森林里的珞巴人》

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

第一课时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

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

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

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

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

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

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

扎特。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新课导入

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

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

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

热情。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师手指一

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

吗?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

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

资料。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莫扎特及其作品

的好奇。

3、师充满激情的讲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

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

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

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

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缅怀一代音乐大师,并

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4、复听歌曲,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作品的体裁: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5、师再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并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

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三连音”符号、“#”号等,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和特点这些

都是为表达歌曲的已经和情感服务的。

6、教师弹奏《渴望春天》,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

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让学生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

天向往的心情。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

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一致、和谐,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7、深入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

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

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轻轻的歌曲旋律中听着小故事,填出与括

号中相类似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引起学生对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铺垫。

8、师再放歌曲录音,最后帮助学生分析、写出结构示意图。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

歌曲分几句,有没有重复句?请生边听边用手指出重复句的出现,并在师的帮助下写出结构

图式:a+a1+b+a2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使学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结

构后,能模仿创作。

9、在教师钢琴的伴奏下,学生进一步练唱歌曲。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击拍三连音节奏,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

用钢琴伴奏,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和节奏准确。

11、师让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师按学生讨论的意见,采取演

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打节奏。

四、艺术拓展;

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春》,请听录音范唱,是以提问的方式恰逢学生思考讨论二者

在表现春天主题式的共性与特点。

2、教师为学生选配几段音乐,请学生背诵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3、师让学生根据《渴望春天》,尝试进行旋律的创作。

师要求学生注意:

a、词曲风格要统一。

b、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结构。

c、最后要有结束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师巡视指导,亦可学生哼唱,教师帮助记谱。完成后各组唱唱,

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通过创作实践让学生打破作曲的神秘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音

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

师让学生收集各种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图片等,并布置明确的分工:第一组收集其代表

作品和艺术特点;第二组收集关于莫扎特的音乐评论;第三组收集以春天为题材的其他音乐

家的作品;第四组收集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舞蹈……下

节课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欣赏《春之声圆舞曲》、《帕米尔的春天》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帕米尔的春天》,关注音乐要素,能记住竹笛明亮的,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欣赏《春之声圆舞曲》,体验圆舞曲的节奏特点,能用律动来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

三拍子强弱规律、热情洋溢的春天气息。

教学内容:

欣赏《帕米尔的春天》《春之声圆舞曲》

教学重点:

从音乐作品中体验春之美感,辨别不同的“春天”所表现的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

用语言和身体律动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名家艺人无不为春的

多彩而陶醉,被春的生机所打动,留下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艺术作品。春天,永远是艺术家永

恒的主题。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描写春天的器乐演奏的音乐作品,听一听器乐表现春天的美

丽。

二、新授:

1、欣赏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

要求学生认真聆听,思考。

(1)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具有我国哪个地方的音乐风格。

(2)感受乐曲节奏旋律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

2、欣赏管弦乐合奏《春之声圆舞曲》。

(1)介绍曲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及作品。

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做了五百多首乐曲。

(讲解一下为什么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因为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是叫约翰•施特劳斯,

为了加以区别所以加个小。他父亲也是个音乐家,著名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就是他父亲创

作的。而小约翰•施特劳斯主要创作的是圆舞曲。)

(2)播放乐曲《春之声圆舞曲》,要求学生学会听辨乐曲的结构,重点听辨第一圆舞曲的段

落。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说一说联想到哪些画面或哪些著名的描绘春天的诗句?

1〉聆听第一段主旋律:

师:这段音乐就是我们刚才听过的,也是《春之声圆舞曲》主旋律。(本曲没有序奏,而是在

四小节充沛的引子之后,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降B大调)随之出现,复杂而具有装饰音色

彩的旋律给听众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这首曲子比较长,为了方便比较记忆,我们给各乐段

都起个名字:这一乐段命名为A并板书A

2〉聆听第二乐段:

第二主题(F大调)进入,旋律趋于平和,但色彩依然生动;情绪依然比较活泼。命名B并板

3>聆听第三乐段:

重复第一主题的旋律,再次让人深刻体会春天的感觉。命名A1并板书。

4>聆听第四乐段:

经过重复第一主题之后,优美的第三主题在竖琴的琶音伴奏之下缓缓进入,给人以春水荡漾

般的舒畅感;命名C并板书

5>聆听第五乐段:

第四主题运用大音程的跳动,显示出无穷无尽的活力;命名D并板书

6>聆听第六、七乐段:

第五和第六主题略带一丝阴暗的色彩,仿佛是在描写春日里偶尔飘来的阴云;命名E并板书

7>聆听第八乐段:

第七主题节奏自由,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旋律又呈示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命名F并板书

8>聆听最后一个乐段:

乐曲的结尾也较为简单,只是重复一遍第一主题之后,利用第一主题的旋律加以变奏,干净

利落地结束全曲。(主题A)

(黑板上完整列出全曲的结构:ABACDEFA)并讲解回旋曲的定义。

(三)充分体验、情感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现场演奏版《春之声圆舞曲》,感受一下维也纳金色大厅带给你什

么样的感觉。在听到乐曲主旋律的时候可以动一动,再次体会春天带给我们的活泼、欢快、

充满朝气的感觉。(欣赏现场演奏版《春之声圆舞曲》)

师:刚才我们观看了现场演奏版的《春之声圆舞曲》,你都看到哪些乐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鼓……

师:对,这些乐器都属于西方的管弦乐器,像这样有很多的西洋乐器共同演奏完成的乐曲是

叫管弦乐曲。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现场演奏版《春之声圆舞曲》,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在那种演奏能带给我

们震撼的感觉。其实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家,包括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等都以能在维也纳

金色大厅表演为最大的荣耀。我国有一位知名的歌唱家宋祖英曾经在这个金色大厅演唱过

《小背篓》、《茉莉花》等歌曲,我们也都知道08年奥运会颁奖音乐就是用《茉莉花》改编的,

《茉莉花》也像我们都是到的《梁祝》一样世界闻名,说明这些音乐是我们国家音乐的代表。

通过宋祖英在金色大厅演唱,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我们的音乐,我们是不是感到很自豪,

很光荣?所以,我们同学中有喜欢音乐,或音乐方面有天赋的,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你们

也有可能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去表演,也为祖国争光。

师:小约翰•施特劳斯是用管弦乐的演奏形式来表现春天的。

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用身体的律动来表达一下对春天的喜爱。

(四)本课总结。

第三课时八孔竖笛演奏方法

[教学目的]

1、通过竖笛启蒙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竖笛的信心。

2、使学生初步了解竖笛的构造,学会演奏姿势及掌握基本呼吸方法。

3、学会5、6、7、三个音的奏法及其三个音以类的练习曲,并能够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

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重点]

掌握竖笛“缓吹”的方法并学习5、6、7三音及以内的练习曲。

[教学难点]

全闭音孔“按指”的技巧并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具准备]

八孔竖笛一支、八孔竖笛多媒体课件介绍、构造及演奏姿势图、竖笛演奏曲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律动练习

3、检查出勤及学生带竖笛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听一首由竖笛演奏的音响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长笛、竖笛)

师:同学们也能用竖笛演奏那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竖笛的吹奏方法。

2、板书课题:八孔竖笛演奏方法

三、新课教学

1.八孔竖笛简介

(1)出示图形幻灯片。

(2)介绍竖笛来源。

八孔竖笛原名Recorder,起源于意大利,后来逐渐流行于欧美各国,历代皆拥有著名竖

笛演奏家。本世纪以来,八孔竖笛为教育领域所重视,在许多国家中为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

所采用。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将竖笛确定为器乐教学的选用乐器。

(3)简介八孔竖笛的构造、发音原理

师:观察自己的竖笛,猜猜竖笛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名字?(生讨论)

师:我们要学习吹奏的高音八孔竖笛,是一种从顶端吹奏的小型哨嘴笛,分为笛头、笛身、

笛尾三个部分(观看幻灯片画面上竖笛构造图)。它音色柔和、甜美,可任意转调极富有歌

唱性。这种笛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手指指距近,吹奏时气息用量小,很适合我们小

学生学习、演奏。它的演奏形式多样,可以独奏、重奏、合奏,大家听高年级学生用竖笛吹

奏的独奏、合奏曲(放录音)。

(4)吹奏竖笛应该注意卫生。可准备干净手帕,用后及时擦洗。提醒学生不要交换使用竖

笛,以防“病从口入”。

2、学习吹奏竖笛的姿势

(1)持笛方法(出示幻灯)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按住笛身背面上方孔为零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

1、2、3孔。右手拇指轻抵住笛身背面中间,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4、5、6、7

孔。(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演奏姿势(出示图影幻灯片)

介绍演奏姿势:分坐姿、站姿两种。不论哪种姿势,身体都要自然端正,竖笛于身体的夹

角保持40度左右,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手指、手腕放松,用第一关节的指腹按音孔,

指控与音孔平行,开放音孔,手指不易抬得过高。

进行按指练习:指名演奏姿势好的学生做示范。要求嘴角微内收,双唇放松而有控制的

含住吹口,含入的深度约一公分。

3、介绍吹奏的方法

气流强弱不同,也能获得不同的音高。如:开同一个音孔,气流强,获得的音则高,气

流弱,获得的音则低。所以,同学们要练习好气息控制。根据音高吹气,力量恰当,使发音既

轻松又充分,音色圆润明亮,全闭音孔必须缓吹,犹如在近距离吹一支蜡烛底火苗,使之充分颤

动而不熄灭。

学生做“按指”、“缓吹”练习,教师辅导。

4、课堂练习

(1)讲练5、6、7三音吹奏方法

①发7的时候闭0孔及1孔。

②发6的时候闭0孔及1、2孔。

③发5音时,闭0孔及1、2、3孔注意抬指不要过高,缓吹气。

(2)指明学生练习发“5、6、7”三个音

(3)学生自由练习“5、6、7”三个音

(出示练习谱)

要求:从5到7逐一发音,并要心想谱,手指按,由5到7,再由7到5。

(4)齐吹

(5)接龙游戏

①教师吹学生接:

师:7───|生:6───|师:5───|生:7───|师:6───

|生:5───||

②教师吹长音(一音四拍),学生吹短音(一音一拍)

5───|5555|6───|6666|7───

|7777|6───|6666|5───||

通过游戏的方法,请学生分组练习,直到掌握。

四、巩固练习

视奏练习曲(出示练习谱)

曲一1=C3/4765|765|6──|7──|765|765|6──|5─

─|666|7──|765|765|6──|5──||

曲二1=C4/4765─|765─|6─7─|765─|765─|6─5

─|6667|6667|765─|6─5─||

第一遍老师吹谱,学生持笛无声地按指。

第二遍学生齐吹奏

把学生的笛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创编活动

请学生用“5、6、7”三个音进行音乐创作。

板书节奏,请学生用学会的三个音进行组合、现奏。

2/4XXX|XX|XXXX|X-||

选出一首创作较好的乐曲请同学们一起吹奏,并为乐曲配上打击乐伴奏。

六、课堂小结

1、鼓励性谈话,增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布置作业,吹奏练习

第二单元乐音传情

第一课时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柔美、和谐的声音齐唱《爱星满天》,并较好地表达美好的情感,配合律

动感受其音乐的形象与情感。

2、欣赏歌曲《生死不离》,了解创作背景,感受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柔美、和谐的声音齐唱《爱星满天》,唱准b7音

教学难点:体验音乐情感,配合律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让世界充满爱》音乐片段,老师板书: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歌颂的主题,因为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请说出所听歌曲的歌名、曲

作者、演唱形式、为世界什么年而作?

(让世界充满爱,郭峰,百名歌星演唱,1986年世界和平年)

请同学说说还知道哪些与“爱”有关的音乐作品?

《祝你平安》、《爱的奉献》、《世上只有妈妈好》、《爱我中华等》。

(此环节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在音乐及对话中感受

到“爱”无所不在:有父母之爱,社会关爱、祖国之爱;师生、同学、朋友之爱等等,为后

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歌曲教学:

(1)听赏歌曲《爱星满天》。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与爱有关的歌曲,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听完后,请为这首歌曲加上

几个词:“这是……的旋律”(初听歌曲)。

生:这是抒情的,优美的,柔和的,深情的旋律。

(2)配乐朗诵歌词。

师:很准确。你们所说的正是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请大家用这种情绪来配乐朗诵歌词。(再

次感受歌曲《爱心满天》的旋律。)

生:齐声朗诵歌词。(配乐用《爱心满天》的伴奏音乐)

(3)学唱歌曲《爱心满天》。

A、全体同学哼唱一遍旋律、老师钢琴伴奏。

B、听辨乐句。(主要唱准b7音,分辨最后两个乐句的异同点)

C、尝试视唱最后两个乐句,体会不完全重复手法。

D、填词轻唱歌曲。(老师提醒用什么速度,情绪演唱)

E、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全曲。

(此环节从听赏入手,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情绪;听辨乐句,突破歌曲的难

点,然后完整演唱全曲,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完成歌唱教学目标。)

三、创编活动:

(1)欣赏“小虎队”表演的《爱》。

师:我们刚才演唱了《爱星满天》,老师觉得还缺少点表现力。我知道你们很喜欢小虎队演

唱的《爱》,他们三人边唱边用手语表演,大大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遍

《爱》,然后你们分组创编《爱星满天》手语律动。

(2)分组讨论创编手语律动。

(3)分组表演,选出手语编的最好的小组表扬并集体学习。

(4)全班边朗诵歌词边学习手语律动。

(5)全班边唱歌边表演手语律动。

(这个环节设计体现了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精神。学生活动完全从

他们的兴趣出发,表现自己的想法,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创作表演自由,课堂气氛极为活

跃,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四、歌曲欣赏《生死不离》

(1)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歌曲表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如一家、

息息相关的情感。

(2)学生欣赏,并试着找一找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旋律部分?

(学生讨论)(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

五、拓展欣赏有关于“爱”的歌曲

(1)《让爱住我家》(2)《相亲相爱》(3)《祝你平安》(4)《让世界充满爱》

(有选择性地欣赏,学生可跟着音乐唱一唱)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演唱和欣赏了有关于爱的作品,了解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爱的故事,让

我们把爱永驻心间,用我们的双手去播撒“爱”的雨露,那样,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

间。

第二课时我们在一起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在一起》,掌握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2、学会用竖笛演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掌握低音sol到la的演奏方法,巩固吹奏连

音和吐奏的演奏方法。

3、结合欣赏学习民族乐器知识,初步了解古琴的文化与历史,感知《流水》的模拟方

法,能够听辨古琴、古筝的音色,分辨其异同。

教学内容:

1.欣赏《流水》

2.演唱歌曲《我们在一起》

3.演奏《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演唱、演奏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竖笛演奏低音sol和la

教具准备:

钢琴DVD光盘竖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

2.复习歌曲《爱心满天》

二、欣赏《流水》:

1.介绍我国的民族乐器。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

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

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2.比较古琴和古筝在音色、外形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区别:

其一,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

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

候筝就已经流行了。

其二,形制上的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古琴由桐木和

梓木所制,形体造型颇有典故。琴体总长度为36.5寸(折合约1225mm),以象征一年有3

65天。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

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24-26弦的筝。目前古筝的

统一规格为: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桐木制造,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

其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

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

觉在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类。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

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其四,曲谱上的区别: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

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属于指法谱。

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其五,流派上的区别:

古琴的流派主要按地域分: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中州派。近代有浦城派、

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武夷派、虞山吴派、管派等。

古筝分为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

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

其六,演奏方法上的区别: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而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

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

变化,以润色旋律。

古琴的代表曲目多为古曲,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平

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捣衣》《凤求凰》《阳关三叠》《酒狂》

《关山月》等等。

而古筝的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

《秦桑曲》、《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满江红》、《步步高》、《瑶

族舞曲》、《伊犁河畔》、《百花引》等。

3.欣赏《流水》。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古琴曲《流水》的描述走近时光的隧道,回到遥远的古代来感受千年久

远的音乐,体验博大精深的古代音乐文化,感受乐曲中描述的那种缠绵悱恻、委婉动人的文

人情致。

师:听完这首曲子,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结构分析:

《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

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三段:主要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富有跳动性,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琤琤

淙淙奔流而出。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它较多地运用了同音装

饰手法,有一种滚珠落玉般的效果,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是用按音演奏的曲调,是乐曲的展开部分。音乐情绪欢快、

跳跃,十六分音符的回波音型更富于流动性,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连续下行的

模进音型也使音乐具有跌宕起伏、一泻千里的气势。

第三部分由六、七两段组成,这就是张孔山增加的著名滚拂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

彩部分。好象流水悠然自得地旋转嬉游。它出色地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在急剧转动等景象。

这种滚拂手法的连续运用,加上用大绰技法产生的不协和音响,有力地刻画了流水奔流不息、

一往直前的特征,把全曲引向了高潮。这部分的第七自然段是精彩的泛音滚拂段落,它虽然

短小,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意境十分优美。古琴用泛音慢起渐快地演奏:它仿佛描绘流

水在太阳下熠熠闪光,充满了欢乐和自信。末尾在调式主音上稳定地终止,音乐逻辑的发展

自然、和谐。

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

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

简短的尾声以泛音奏出歌唱般的主题音调,作为全曲的结束:富有透明色彩的泛音好象

描绘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人们的心境也渐渐平静下来。

3、再次欣赏,感受内容

4、讲述音乐小故事(典故)《高山流水遇知音》(请生讲)

提到古琴,我们就会想起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A、《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于弹琴,钟子期擅长辨听。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

国。在完成使命以后,俞伯牙乘船逆汉水而上,准备返回晋国。但刚启程不久,就在汉阳遇

上了大雨,不得不命船停泊在岸边。俞伯牙命令仆人取出随身携带的七弦琴,看着旁边的高

山,听着汉水的涛声,就在船舱中抚起琴来。他弹着弹着,突然,琴弦断了。按照当时的说

法,只有遇到懂得音乐并理解弹琴人心的人心境的人琴弦才会崩断。伯牙走出船舱,见到岸

上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樵夫,这位樵夫叫钟子期,生活在汉水边,以砍柴为生,闲

暇时喜欢读些诗画。刚才附近躲雨,被俞伯牙的琴声吸引而来到了船边。俞伯牙问他:“你

听我弹琴,但是你能听懂其中的寓意吗?”钟子期答到:“能。“于是,俞伯牙马上换好琴

弦。他鼓琴一曲后,问钟子期:“何也?”子期答到:“巍巍乎,若高山。”伯牙又鼓琴一

曲,子期日:“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立即走到钟子期面前,一揖到地,激动地说:“我

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知音”之典故由此而来。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雨过天晴,俞伯牙必须启程复命去,两人分别约定,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第二

年,俞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俞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

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钟子期的

父亲。老人告诉俞伯牙,钟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

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俞伯牙会这在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俞伯牙。

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钟

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后有称颂其事,在此筑馆纪念,称为琴台,

现琴台东对龟山,西临月湖,成为武汉著名古迹胜地。

师:《高山流水》也因此典故而来,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

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B、讲述《流水》随“航行者”太空船遨游太空的情况:

时至今日,古琴音乐依然作为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铸刻在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

船的镀金唱片里,昼夜不息地回响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寻觅着宇宙间的“知音”。古琴自身

的高文化特征不仅体现在保存至今的一千余首琴曲之中,它还有着极高的审美与收藏价值。

古琴本身便是一种极具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它的制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

念,凝聚着中国古代斫琴名家们的勤劳和智慧,因而历代名琴成为文物鉴藏家们梦寐以求的

收藏佳品。

三、延伸: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师弹奏)

下面我们来欣赏同样取材于“伯牙鼓(拨动、敲击)琴遇知音”的浙江筝曲《高山流水》,

感受一下与琴曲《流水》在音色与演奏方法上的区别。

浙江筝曲《高山流水》简介:

浙江传统筝曲《高山流水》由王巽之传谱,范上娥整理改编。从整体结构上说,此曲由

“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高山”部分描绘了高山的美丽景色:或群峰叠起,连绵

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云端;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或野果压枝,山花烂漫……同时,

将高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出来。“流水”部分描绘了一泄千里的高山瀑布,也描绘了丁咚作

响的山麓巽清泉:或云雾绕山,瀑挂前川;或涓涓流水,小桥人家;或一泻千里,声震寰宇;

或细流潺潺,清澈透天……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演唱歌曲《在一起》。

1.聆听歌曲原唱,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2.演唱歌曲。

四、演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1.欣赏歌曲。

2.复习G大调音阶。

3.学习低音sol和la的演奏方法。

4.演奏歌曲。

五、本课小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了古琴曲《流水》;感受了古琴文化;探讨了古代音乐的

风格特点。这些内容只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沧海一粟,我们只是在课上“蜻蜓点水”般的做

了个大概的了解。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课,能让你们渐渐喜欢我国的古代音乐,让这些先人

留给我们宝贵的音乐财富通过你们继续传承下去。

第三单元丝竹江南

第一课时无锡景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民歌《无锡景》,欣赏并了解与之有关的音乐,增强对江

南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歌唱、交流、互

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3、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小调及民族五声调式,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用歌声唱出《无锡景》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复习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2.了解五声调式。3.模唱五声音阶。

二、学唱新歌《无锡景》

1.听听《无锡景》

A关注歌词内容,介绍了江苏名城无锡的哪些特色?用了哪些语气衬词?

B关注旋律特点,歌曲的结构,乐句旋律的走向怎样?

师生讨论:旋律---“音串”曲折下行的模进。“小桥流水”形象的音乐化身。

结构---四个乐句,起承转合。一曲多段词,分节歌形式。

歌词---多语气衬词“呀”“末”。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

师总结:《无锡景》歌词有很多版本,大体都是生动地介绍无锡城的历史、风光、特产与城

市发展新面貌的,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特色。

2.唱唱《无锡景》

A视唱歌谱。(击拍学唱)

难点解决:曲谱当中的装饰音记号倚音、波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唱法。

B普通话学唱

难点解决: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的唱法。

要求:歌唱状态;用轻柔的声音学唱,要有气息的支持;女生用轻假声,男生低八度,鼓励

男生用假声唱。

3.品味《无锡景》

A欣赏吴方言演唱

问:欣赏了方言演唱后,听觉上有什么不同感受?

讨论:苏州方言的特点,并举例:“我”“让”

B学习小调知识:定义,产生,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

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而软、糯、甜、媚的吴方言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

蓄、缠绵的音乐特质。

人们把这种小腔调,小结构的歌曲称为“小曲”、“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

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是民歌一种典型的体裁。地域性强,

常用方言演唱。

C模仿吴方言演唱(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至少会唱一段方言歌词。

D分组反馈,即时评价。

E教师弹奏琵琶为学生伴奏。

三、小调弹唱与苏州弹词

1.影片《金陵十三钗》中的弹唱

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因为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和加工,从而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小调与弹词。高博文弹词唱小调

《无锡景》俗称《侉侉调》,“侉侉调”促成了约在明初建文年间,中原一带“弦索”

(琵琶、三弦等伴奏的弹唱形式)的形成。因此,小调也经常江南的曲艺艺术——苏州弹词

融合在一起。

四、结语,在江苏小调《杨柳青》歌声中下课

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今后多去接

近和了解民间歌曲,民间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第二课时杨柳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让学生能从中感受了解江南民歌委婉动听、清新流

畅的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江苏方言来演唱

3、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能将江苏民歌的韵味唱出来。

教学重点:

用活泼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扬州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与一字多音处的演唱。

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

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教唱时,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扬

州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弹《茉莉花》并播放扬州的图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让我们一同在音乐和图

片中去寻找答案。

2、念童谣

——刚刚我弹奏的呀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图片中的城市也是《茉莉花》的发源地—

—扬州,扬州的美景自古以来就是很多文人墨客所称赞的,对于我来说扬州可谓是我的第二

故乡,因为我的大学四年就是在那里渡过的,所以我特别愿意把这座美丽的城市介绍给同学

们,让我们通过一段童谣去了解它。

二、新歌教学

1、体会歌曲演唱时的情感

——扬州不仅有美食、美景,他们的民歌也很美,这个美从他们说的方言中就有所体现。

你们知道扬州人怎么称呼爸爸吗?他们叫嗲嗲。他们把回家讲作回嘎。怎么样,扬州人说话

是不是非常的温柔、非常嗲。

——我们在演唱《杨柳青》时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温柔的、轻柔的)

2、学习歌曲的旋律

——让我们用温柔的声音哼唱旋律

3、学习衬词

——扬州人不仅说话的语调美,他们演唱的歌曲中衬词也很美。

(1)、学习前八后十六节奏的乐句

(2)、学习带附点节奏的乐句

(3)、完整练习,处理演唱时换气

(4)、师生接口唱衬词部分

(5)、处理衬词演唱时的情感:

——这些衬词虽然没有实际意思,但却很好的烘托了歌曲的氛围。咱们在演唱时该用什

么样的声音和情绪表现呢?

(弱、轻柔、俏皮)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4、学习实词

(1)、学习一字多音

——扬州有很多美丽的桥,比如:在瘦西湖中的五亭桥、二十四桥等等,在我们学习的

歌谱中也藏了许多桥,你们发现了吗?

(连线)

(2)、学习歌词

——按节奏念一念

——加入旋律唱一唱

(3)、处理演唱时的情感

——衬词在演唱时轻巧一点

(4)、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5、律动

——这首歌曲是扬州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哼唱的,民歌也就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并

广泛流传开的。那么,请你想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看一下拍号。

(2/4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强弱)

律动时注意要有所体现:加入锄地、播种、施肥、收割的动作律动

三、拓展

——同学们干的真起劲。下面我们用歌声来表达这份干劲,在演唱前我们喊几句劳动号

子为自己鼓鼓劲

四、小结

同学们唱得真好!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欣赏扬州这座城市的

美景。愿我们的民族音乐像茉莉花一样越开越美,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希望同学们有机会

亲自去扬州走一走、看一看!

第三课时欣赏《二泉映月》及《紫竹调》

教学目标:

1、有兴趣了解华彦钧的代表作与影响力,了解二胡独奏的表现特色,静心欣赏《二泉映月》,

背诵乐曲的主要旋律。

2、专心欣赏《紫竹调》,领略江南丝竹的特点及其韵味,能听辨笛子、二胡、琵琶、扬琴的

音色。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认识常用的民族乐队乐器。

3、能柔和、连贯地用竖笛演奏《紫竹调》,学会ti的指法,巩固mi的第二种指法。

教学内容:欣赏《二泉映月》《紫竹调》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用竖笛吹奏主旋律,打击乐器伴奏,进行合奏

教具准备:钢琴DVD光碟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简介我国民族乐器分类:

(1)、吹管乐器典型乐器:

笛子、箫、排箫、埙、笙、芦笙、巴乌、管子、唢呐。我国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

制或木制。根据其振动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管子、双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排箫、巴乌等。

(2)、弹拨乐器典型乐器:

柳琴、琵琶、阮、月琴、古琴、筝、杨琴、三弦、东不拉、热瓦甫。我国的弹拨乐器分

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

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等。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

弹奏方法。

(3)、打击乐器典型乐器:

堂鼓(大鼓)、碰铃、定音缸鼓、铜鼓、大小锣、小鼓、排鼓、大钹。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响铜,如:大/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等。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

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

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

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4)、拉弦乐器典型乐器:

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京胡、中胡、高胡。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拉弦乐

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2、欣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1)、曲作者华彦钧简介。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

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

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六首。

(2)、初听,揭示课题

1、中心思想:《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作品旋律委婉、流

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表达了作者在旧社会饱受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

关于《二泉映月》名字的由来(略)。

下面请欣赏作品(播放音乐)

2、分析(分段欣赏,共三部分)

①引子是一个音阶下行式的短小乐句,如下:

40·656432——2·3112……

(老师用二胡把引子部分再范奏一遍)

乐曲的开始是个短小的引子,用“从头便是断肠声”这句古诗来形容它是再恰当不过的

了,短短的音调是那样哀怨、凄凉,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的艺人,因不堪回首往事而深深地叹

息……

②在经过了几个段落的情绪、力度、诸种因素的积聚和发展之后,终于以势不可挡的力量,

推向了全曲的高潮。

③结束部分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倔强而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斗争和反

抗。

3、启发引导,复听、感受意境美

请同学们再完整地欣赏一遍,在欣赏的同时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阐述不同

的观点。

4、知识扩展:通过复听《二泉映月》,请大家用诗歌、图画等任一种形式体现其中的

意境。

3、欣赏乐曲《紫竹调》

(1)、丝竹乐简介:

“丝”与“竹”是周朝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

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

轻快活泼的情趣。如二人台牌子曲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四胡,江南丝竹乐队中主要乐器为

笛、二胡,广东音乐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粤胡等。著名乐曲如江南丝竹的《三六》《行街》;福

建南曲的《八骏马》《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一带

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

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江南丝竹的合奏乐器,常用的有:丝弦的二胡、三弦、

琵琶、扬琴,竹管的笛、箫、笙和小件打击乐器鼓、板等。其中以二胡、笛、箫为主。江南

丝竹是民间风俗音乐,多与民间的婚丧喜庆及庙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其音乐风格清新活泼,

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中著名的有所谓“八大曲”,其中

一曲为《中花六板》。

(2)、初听全曲

刚才我们领略了民族乐器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民族乐

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常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这样就组成了多种

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民乐小合奏〈〈紫

竹调〉〉,听听中间出现了哪个乐器组的乐器。并从这四幅图中选出与其意境相符的一幅图。

(3)、(课件展示)介绍江南丝竹。

(4)、复听全曲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以下江南丝竹的清新优美。在体会《紫竹调》带给我们的美

好意境的同时,大家可以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辨别一下,这支乐曲有几个段落组成。并说

出每一段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

(5)、复听片段

展示笛子、二胡曲谱,播放两段音乐。引导学生辨别哪段是笛子的,哪段是二胡的。

三、本课小结。

第四单元梨园漫步

第一课时唱脸谱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

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知识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拖腔、四击

头、鸳鸯瓦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装饰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

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3.能力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

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难点:歌曲中休止符和拖腔的掌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

(一)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背景音乐是《唱脸谱》,同时有脸谱的图片欣赏。

(二)课件展示“皮黄声声唱千里,京腔京韵响世界”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

的脸谱人物,以及戏曲知识。

㈡听范唱

歌曲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

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

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时代感,是群众喜爱的“戏歌”。

思考: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四击头”“鸳鸯瓦”

是什么意思?

生:蓝脸的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紫色的天

王、绿色的魔鬼、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

老师评价学生的谈论结果并做答“四击头”和“鸳鸯瓦”的意思。(出示幻灯片)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以及歌曲最后的拖腔。

3、随电子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5、老师将难点范唱,或学生跟老师模唱,解决难点。

三、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京剧和京剧脸谱的知识。

1、京剧的形成;2、京剧的四大行当;3、个角色的细致分工;4、脸谱的色彩

(以上均由幻灯片出示)

讨论题:

1、如果京剧中没有了脸部的化妆,也就是脸谱,它将变成什么样子?你能找出一个很恰

当的比喻关系来形容京剧和脸谱的关系吗?

2、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一种颜色来代表自己,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

学生自由谈:

四、反馈与小结

㈠学生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

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

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课堂反思:七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

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具有一定的表达方式,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

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

如今正大力提倡振兴京剧,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多接

触、多了解我国的国粹,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课时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学目标:

1、能跟随范唱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掌握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背唱其中的片

段,进一步感受京剧唱腔的特点、韵味与特有的魅力;乐意参与唱、演、节奏、编创等实践

活动。

2、乐意聆听京剧和其他戏曲选段;听赏器乐曲《夜深沉》,熟悉京胡的音色,初步了解唱腔

与器乐曲牌是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欣赏锡剧唱段《双推磨》,理解地方戏音乐与当地

方言与民歌关系密切,能尝试比较锡剧与京剧音乐风格上的区别。

3、结合竖笛练习,了解越剧典型基本曲调,能够流畅地演奏《尺调》。

教学内容:

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欣赏《夜深沉》《双推磨》

演奏《尺调》

教学重点:能演唱京剧片段,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背唱京剧片段,流畅地演奏《尺调》

教具准备:钢琴DCD光碟竖笛

教学过程:

1、导入。

2、复习歌曲《唱脸谱》。

3、新授:

(1)演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

1、内容简介:

这是一出老生唱功戏,是京剧《三家店》中秦琼的一个唱段,是秦琼在投店前想念母亲,

想念朋友而唱。

这是一段“西皮流水”唱段,该唱段节奏鲜明,板头速度舒缓悠扬,唱腔跌宕起伏,铿

锵悦耳。唱词富有人情味,体现了中华传统的美德。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2、播放范唱。

学生聆听,轻声跟唱。感受唱段的节奏旋律特点。

3、教师跟伴奏演唱。

4、跟琴演唱。

重点演唱后半段。

5、师生合作演唱。

(2)欣赏《夜深沉》。

播放乐曲。

学生感受京胡的音色、打击乐器鼓的作用。

(3)欣赏锡剧《双推磨》。

播放戏曲。

学生感受锡剧的曲调特点,表达的情感。

(4)竖笛演奏《尺调》。

演奏时注意气息、音量的控制。

三、本课小结。

第五单元弦管和鸣

第一课时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及

丰富的表现力。

2、熟悉音乐主题并积极参与音乐主题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熟悉音乐主题,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难点:有效的组织好学生参与演奏活动。

教学准备:CAI教学用琴古筝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铃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暗号进家门。游戏的

规则很简单:老师击奏暗号,大家模仿。我们分组进行。特别要注意老师的动作,和强弱变

化。大家可要仔细听清楚,对上了暗号才能回家哦。

XXXXX‖

X———‖

师击奏学生模击

师:(课件出示节奏),这就是刚才的暗号,让我们对照着节奏,来一次接龙。(生接

龙)

(设计意图:选择彩云追月里最有代表性的节奏进行节奏模击活动,为下面为主旋律

伴奏奠定基础。)

二、欣赏《彩云追月》

(一)感受音乐

师:夜幕降临,孩子们也回到家中休息。咦~你听,不远处传来了音乐。

请大家静静地聆听,边听边想想,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

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1、聆听全曲,出示课件,谈感受,取名字

A、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自由说)

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说)

B、师:是啊,静谧的夜里,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一切都是那

么和谐,而宁静。你能为这段优美的音乐取个名字吗?(生自由说)

2、介绍创作背景

师:同学说的很不错。说起这首乐曲的创作,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点击图片)

1932年,年轻的作曲家任光先生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

主任时遇见国歌的作曲者聂耳。两位年轻人都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很感

兴趣,思索着该为中国传统音乐做些什么呢?于是他们向百代唱片建

议灌制一批民乐合奏曲唱片。经过几番波折,百代唱片接受了他们的

建议。一批民乐合奏曲孕育而生。《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它

是任光采集润色广东音乐而成,作于1935年。一首乐曲包含了他们

那一代青年人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3、再听全曲,听辨主奏乐器及演奏形式

师:刚才老师介绍了,这首乐曲是一首民乐合奏曲。

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中有哪一些乐器是你们所熟悉的?可以

边听边模仿演奏自己听出的乐器。我要比一比看谁听出的乐器种类最多。(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边模仿演奏自己听出的乐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乐器

的了解;另一方面为后面的律动做好准备。)

师:恩,个个都学得有模有样。谁说说你听出哪些乐器?(生)

(学生说时,展示单独的乐器图片相机介绍)

师:真棒!象这样由各种民族乐器按照不同声部的联合演奏形式称为民乐合奏。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感受——介绍背景——再听辨乐三个环节一步步加深学生聆听的

层次,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使学生通过音乐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

完成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及认识。达到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

(二)、熟悉主题

A、师:音乐是那么的优美,谁还记得其中一两句。(生自由唱)大家看,这就是音乐

主题。让我们跟着音乐用U轻声地哼唱。边唱边用手势划出旋律的走向。记得不要惊动了

月亮哦。

B、师: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次不仅要划旋律线,还有注意乐曲中主要是运用哪些音符?

(生说)

(相机介绍旋律特点)

师:是的,象这样由12356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民族五声调式,这是我们中国民族音

乐特有的。

C、师:真美,我们用唱名再来唱一次好吗?注意要划拍。(生唱)

D、同学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作曲家有一个节奏型运用得特别多?(生说,如不行,

再唱一次)

师:而这个典型节奏就是——我们游戏中的暗号。让我们用这些节奏型随着音乐动一

动吧。我来指挥,大家先分组接龙,再齐奏。

(课件播放音乐主题,师指挥,生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前几个环节多次的听赏,学生能较好演唱主题并把握主题的旋律特点和三

种典型节奏,降低了伴奏难度,也为下一个表演环节做好了铺垫。)

(三)、参与表现

1、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台湾来的中学生们也带来了一个节目,你看。(播放影象)

2、设计参与表现

A:师:他们表演得好吗?——我们也来组建个小乐队,怎么样?

好,我先自告奋勇,担任古筝演奏。

我还带了3件打击乐器,谁愿意担任打击乐手?

(其他同学分组击掌演奏)

主奏乐器只有我一个,大家能不能为我想个好办法——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表现旋律?

(启发学生用唱主旋律,模仿演奏乐器的样子来代替器乐演奏)

推荐4个唱歌好听,又有表现力的同学。(2个二胡2个笛子)

3、参与表现

师:好小乐队成员确定。我们音乐主题连着演奏两遍。每一位同学都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力。

(师演奏古筝,生伴奏)

师:谢谢大家。演出非常成功。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亮点,同时也是教学效果体现的地方。邀请7名同学<3名

打击乐手、2个二胡2个笛子>上台和老师组成小乐队,其他同学用击掌的方式参与伴奏的

形式使全体同学都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呈现了一个完整地乐队演奏表演的效果。这个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整个欣赏活动中去,尽情地表达对乐曲的

感受。)

三、拓展欣赏舞蹈《彩云追月》

师:月夜是如此美丽,那月下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看——

(课件播放,引导学生在主题出现时,律动)

有哪些地方你印象比较深刻。

(生自由说)

师:月夜是那么宁静而美丽。一群秀美的江南女子,在月下轻歌曼舞,好不自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感受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进一步激发

了学生对民族文化及民族音乐的兴趣与自豪感。)

四、小结

师:月亮一直都是古今中外艺术家、文人们最喜欢描绘的对象。它宁静而美丽,寄托着人

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为我们送出这么美好的礼物。

就让我用一首音乐心灵诗来结束本课。

笛籁笙风邈邈来,纤音曼乐共徘徊。

移辉动影矜羞月,片片彩云时与开。

(设计意图:音乐美与诗意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种意犹未尽的美感之中

下课)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中国功夫

教学目标:

1、能用适当的音色、速度、力度演唱歌曲《中国功夫》,能尝试分析其发展手法,对演

唱进行适当艺术处理,对表现效果作出评价。

2、增强欣赏中国民乐作品的兴趣,熟悉《春天来了》《丰收锣鼓》的主题旋律,能听出

主奏乐器的音色,了解中国节奏乐器的音色特点与独特魅力;能简单描述乐曲情绪和音乐要

素的关系;能对本学期所介绍的中国民族乐队的乐器做一个小结。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欣赏器乐曲《丰收锣鼓》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丰收锣鼓》热烈的气氛。

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用语言描述乐曲的情绪和音乐要素的关系

教学准备:钢琴DVD光碟

教学过程:

1、导入。

组织教学。

教师演唱一段歌曲,让学生说出歌名。

2、新授:

3、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老师:你们怎样理解“武术”一词?谁查过资料?说说看?

学生:武术有南拳、北拳,武术刀具:刀、棍、棒。武术姿势:卧象弓、站如松等。

师生总结: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过去武术用来保家卫国,现在武术大多是用

来强身健体,休身养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了解武术相关文化,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1)、播放电影《黄飞鸿》片断。

老师:请同学看完短片后,谈谈感受或者看完短片后,你想说什么?

学生:我被中国武术的伟大所感染,我也想学一身功夫,保家卫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赏画面,感受中国功夫特点及表现的民族精神。

(2)、学词部分

学习方法过程

1、播放歌曲《中国功夫》VCD碟片,(由屠洪刚演唱)

2、播放第一遍:①跟乐曲画面哼唱。②乐曲分几段。③你喜欢哪段,为什么?(互相

讨论)

3、播放第二遍:要求师生起立一起随媒体画面欣赏并演唱《中国功夫》

【设计意图】给师生创设教学情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4、学习处理歌曲第三段,有以下两种处理办法(课堂上可采用任意一种方法)。

第一种学习方法:

老师:刚才大部分同学回答喜欢第三段,为什么?

学生:这段歌曲念白:有气势,节奏感强,坚定有力,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老师:大家讨论相互交流一下,我们把这段念白适当加上衬词好不好?

师生展示汇报结果(荧屏展示):

棍扫一大片(Hou),枪挑一条线(线)

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天)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气)

刚柔并济不低头,我们心中有天地!(地)

清风剑在手(Hou),双刀就着走(Ha)

行家的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

手是两扇门(门),脚下是一条龙(龙)

四方水土养育了我们中华武术魂!(魂)

学习方法过程:分三个环节学习

①师生共同念白。

②师生接龙念白(教师读课本中原有念白部分,学生齐读加衬词部分)。

③全班随电子琴节奏,女生念书中念白部分,男生念加衬词部分。

④老师指导学生配合相关武术动作,念白(出拳蹲步、跺脚、仰头等武术动作配合)。

【设计意图】体现创造性使用教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特别是相关

武术动作的配合,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歌曲学习中,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5、学习歌曲第一段、第二段

学习方法过程:

6、师:请同学随琴唱第一段与第四段:要求演唱中体会感受两段旋律情绪、速度特点。

师生总结:第一段、第四段旋律相同。第一段速度稍慢,矫健地。第四段速度唱稍慢,

饱满地并且第四段最后一句八度结束。

7、师:学习第二段,请同学边唱边思考,前8小节和后8小节音乐旋律特点有什么不

同?要求演唱时吐字要清晰和句末的休止符。

师生总结:第二段旋律特点:前后八小节形成显明对比,后八小节是前八小节学习的压

缩,音乐变得稍活跃起来。

8、师:全班随伴奏带放声歌唱全歌歌词。

要求:注意既要唱得高亢、雄健,又不能扯直嗓子拼命喊,注意第三段加衬词处理部分。

(3)、教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边唱边指导学生认识歌曲速度、情绪、旋律结构特点,不利于学生进一步

理解歌曲的内涵。

9、师:请学生随琴轻唱乐谱第一段、第二段。

10、师:分角色随歌曲录音唱全曲乐谱(男女唱第一段乐谱,女声唱第二段乐谱前8

小节,后八小节男女合唱。第四段男生唱词,女声唱谱,且同时进行。

(4)、歌表演(以下两件方式可供参考)

11、师:请全班会做表演武术的部分同学上台自由表演助兴。(全体同学伴唱)

12、师:请同学欣赏老师表演的由武术改编的舞蹈,学生模仿跳。(播放课件)

三、本课小结。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顽强的精神。最后让我们再次

唱起这首《中国功夫》,希望同学们学习中国武术的精神,热爱武术,强身健体,健康快乐

的成长,并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第六单元绿色的变奏

第一课时哦,林中那间小屋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热情及对

平凡而又高尚的造绿者的崇敬之情。

2、感受音乐要素在这首歌曲中的运用,探究音乐语言的表达特点,提高声音表达能力。

3、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体材的简单分类以及我国的植树节日。

教学重点:

1、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能突出表现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习用抒情柔美、充满激情、连贯圆润的声音和丰富多样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大跳音程和变化音的音准、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教材分析:

《哦,林中那间小屋》是一首既浅显而又深刻的抒情叙事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朴素的

语言、真挚的情感,叙述了两代人传承着保护大自然的精神,造绿护林的故事,歌颂了护林

工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首歌为大调式、二拍子,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旋律线缓缓起伏,第二乐段提高

音区,开始处采用“以变为宫”的手法,获得了明亮的色彩。尾声中加了渐慢、渐弱的哼鸣,

增添了意犹未尽之感。歌曲教学的重点在于体验歌曲的情感与表现。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哦,林中那间小屋》为学生营造学习音乐的氛围。

一、发声练习:(解决难点)

以发声练习的形式将新歌曲中的有大跳音程和附点音符的旋律提前解决,这样可以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示课件:(1)、532|521|543•2|1-||

lu

(2)、543|532|75232|1-||

Li

二、新课导入:

老师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个青山绿林中,有那么一间小木屋(出示课件),那里曾经

居住着一位老人,他默默的守护着这片树林让这里变得青山连绵绿浪起伏(出示课件),树

木长得又高又大。可是如今,栽树的老人已经长眠在沃土,用另一种方式永远的守护着这片

树林。他也将他守护森林的责任传承给了他的儿子,让他继续守护着这片可爱的美丽的树林。

为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很多人在默默的奉献。今天让我们用歌

声来赞美那些林中的护林绿者,来怀念那位用一生来守护森林的老人。(出示歌谱课件)

三、揭示课题、学习新歌《哦,林中那间小屋》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聆听新歌曲范唱(同时课件出示问题)。

(1)、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情绪是怎样的?(生答:歌曲旋律是优美的,歌曲情绪是抒情

的。)

(2)、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高潮在哪个乐段?(生答: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

乐段是歌曲的前16小节,也就是说从歌曲的开头至歌词为“绿浪起伏”处。第二乐段是从歌

词的“树木都长得又高又大”至歌曲的结尾处。高潮部分在第二乐段。

(3)、师指导生从全曲的完整性进行较详细的曲式分析(出示课件)。

2、学唱旋律

(1)、让学生再次感受这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同时请同学们轻声跟琴完整哼唱歌谱。

(2)、在初步感受新歌旋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一想或是找一找在这首新歌曲里有没有

我们已经熟悉了的旋律或是乐句。(歌词为“怀念的林涛涌进小屋”的旋律)。

(3)、提示学生用轻柔的歌声跟琴声整体视唱新歌谱(复唱几遍,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

出附点音符、换气记号以及大跳音程的音准等演唱要求,尤其是第二乐段要多加强练习和指

导)。

4、学唱歌词

分段填词学唱:在分段学唱的过程中将歌曲处理有机的、自然的融入其中,也就是说在新歌

曲学会的同时,也诞生了一个二度创作的音乐作品。这样做一来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歌曲的兴

趣和热情,二来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师指导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学唱第一乐段:(可以先学唱第一段歌词,也可以两段歌词一起学唱)

a、指导学生慢速轻声跟琴初步学唱(学唱的遍数根据学情而定)。

b、启发学生用中速较有情的声音学唱

c、激发学生用深情、柔美的歌声演唱(第一段歌词采用一领众哼或女领男哼的形式演唱,

用中弱的力度,仿佛在叙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

要求:歌曲第一乐段我们用中弱的力度,仿佛在叙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要唱出微风吹拂

树林,树叶在叙述两代造绿、互绿者的感人故事的意境。

(3)、学唱第二乐段:(采用轮唱齐唱的形式演唱)。

a、指导学生慢速轻声跟琴填词学唱(学唱的遍数根据学情而定)。

b、激发学生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歌唱(但不要喊叫)。

c、指导学生采用轮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树木都长得又高又大”、“茂密的森林难忘老人”

用轮唱,其他都用齐唱形式。尾声处用减慢减弱的声音和轮唱、合唱的形式演唱)。

要求:用轮唱形式唱出森林里树木的茂密和高大的层次感,用齐唱的形式唱出怀念老人那犹

如“林涛翻腾”激动心情的情境。最后的哼鸣轻声演唱,表现意犹未尽之感。

(3)、完整连唱、演唱全曲:

a、按照前面歌曲学唱和处理的要求完整连唱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教师钢琴伴奏。

b、教师指挥学生跟着伴奏带演唱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演唱形式为:在新歌曲演唱

之前加上配乐朗诵(一男生有激情的朗诵歌词内容,全体学生轻声哼唱新歌旋律做背景音

乐),之后,女生领唱第一段歌词的第一乐段进入(男生也可以哼鸣),第二乐段的要求同前

(轮唱、齐唱),以次掀起新歌学唱的高潮。

四、音乐知识:

1、常见歌曲体材的分类:颂歌、诙谐歌曲、抒情歌曲、叙事歌曲等

2、在对以上音乐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对照一下前边学唱的歌曲《哦,林中那间小

屋》内容的表现手法,并说出它是属于哪一类歌曲?(属于叙事歌曲)。

3、启发学生回忆并说出你还学过哪些儿童叙事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

唱二小放牛郎》……等)。

4、要求学生分别唱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第一乐句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第一

段歌词,感受并说说叙事歌曲的特点?(抒情)。

师:叙事歌曲一般以抒情为主,但是抒情的歌曲是否一定都是叙事歌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

欣赏两首歌曲之后再作定论。

五、拓展内容

1、欣赏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和《好大一棵树》

回答:

(1)、《丹顶鹤的故事》情绪抒缓歌声柔美歌唱了又一个动人的故事——黑龙江姑娘

徐秀娟为保护丹顶鹤而献身的感人事迹。

(2)、《好大一棵树》情绪鉴于抒情和激昂之间节奏的个性感强歌曲赞扬了大树“撒给

大地绿荫”、“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格。

(3)、抒情歌曲不一定都是叙事歌曲。

2、引导学生思考:(出示课件)

问题:《哦,林中那间小屋》、《丹顶鹤的故事》、《好大一棵树》这三首歌曲与本课学习

的主题内容有何关联?突出的色彩是什么颜色?它象征着什么?

回答:都是歌颂环保和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望的。突出的色彩是绿色,绿色象

征着旺盛的生命力

3、师进一步强调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提示学生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3月12日)

4、师:下面请大家欣赏几幅大自然秀丽的风光美景。(出示配上背景音乐的课件)。

5、师总结性短语:多么美丽的画面!大家是不是已经被她深深吸引了呢?我从大家的眼神

中感受到了你们对这美好环境的赞美与向往。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而又神秘的礼

物,她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如果我们忽略了对她的关心,那么我们将失去这些美好的种种,

同时大自然也会回应我们以可怕的惩罚,好像水土流失,气候变差。但是,如果我们好好的

保护她,她将赐予我们源源不断的惊喜和美好。

五、完美演唱《哦,林中那间小屋》

要求学生再次按要求尽量做到完美演唱新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演

唱激情,再次掀起整课的最高潮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为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我们从一个护林工人及儿子还还有为我国一

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而献身的女大学生徐秀娟的身上,感受到了还有很多人在默默的奉献。在

我们用歌声赞美他们的同时,让我们将歌声和语言化为行动,只要我们大家都能从自身做起,

保护我们的环境,那么这世界将更美好。让我们放飞歌声,将这美好的愿望撒遍每一个角落

吧(下课)

第二课时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听赏、歌唱的过程中感受教师的不平凡,领悟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懂得

珍惜爱并能恰当的表达爱。

2、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

3、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品味歌曲创作巧妙的同时能较好的解决歌曲难点。

教材分析:音乐言情,直入心灵,关注学生审美体验,陶冶情操是音乐课的重要责任。本节

课以歌曲《好大一棵树》为平台实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好大一棵树》这首歌

曲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对伟人的敬仰之情。树的形象如同教师的品格一样,积极踏

实,坚强奋进,甘于奉献。歌曲曲调平稳,旋律简洁明快,四个乐句分为两部分,乐句中有

重复,大量运用了附点与休止符,将树的坚实、从容、始终向上成长的品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歌曲难度适于初一学生演唱,学生在满怀真情的演唱歌曲时会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刚刚告别六年小学生活的初一学生对学校、老师充满了留恋,这是进行感恩教育

的最佳时机,易于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常识,但是分

析作品的能力需要逐步提高。这首歌曲简洁清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可以体会出歌曲

的创作的魅力,感受到歌曲表达的感情。这种学习有助于学生“会学音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感悟教师的高尚品格是本课重点。

歌曲中附点与休止符的准确把握以及体味使用之妙是本课难点所在。

教学方法:听赏法、对比分析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受爱

1、创设情境:学生在熟悉的童声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步入音乐教室(这

首歌曲学生们非常熟悉,会情不自禁的跟唱起来)。

设计意图: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铺垫本课主题。

2、对比分析:学生谈谈在初中的校园里再次唱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时与小

学学唱这首歌曲有没有不同的感受,会想到自己的哪些经历?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意识到再次唱起这首歌时心中多了一份思念,唤起

学生对教师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让学生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老师的爱。

3、点明主题:教师节将要到来,我们用音乐课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二、讲授新课——歌唱爱

1、学生快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对教师的各种比喻或者是相关的歌曲。(红烛、明灯、人梯、

《老师我想你》、《甜甜的秘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欣赏歌曲《老师你好吗》将学生在内心产生的对老师的情感进一步强化。

设计意图: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加深对教师工作的认识,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同时

为引出学唱歌曲打下伏笔。

2、教师简洁的语言引出自己更喜欢“树”的比喻。

“树”的内涵是教师高尚品德的浓缩,树积极向上,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为人们遮荫挡雨,

甘于奉献。总是在说学生在老师的教诲下慢慢成长起来,教学相长,教师也在不断的学习成

长,就像树一样始终在生长。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歌曲《好大一棵树》,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对比分析:两首歌曲进行对比,思考两首歌曲主题相同为何感受不同。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学生会意识到演唱方法的不同,了解到演唱方法有美声、民族、通俗。

歌曲表达的情绪不同:《老师你好吗》抒情、委婉,重在描述教师的辛劳;《好大一棵树》

激扬、坚定,重在表现教师的品质。

5、层层深入:学生思考为什么《好大一棵树》给人以激扬、坚定的感受?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观察歌谱。

设计意图:观察歌谱,让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休止符与附点的大量运用。这是本课的

难点,在这一环节里将教学难点的难度层层消减。

6、对比视唱歌谱:将歌曲第一乐句单独拿出。将附点与休止符去除后学生视唱,然后演唱

原句。

朗诵第一乐句歌词体会朗读与歌曲节奏的高度吻合。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明确增加附点与休止符在演唱时的感觉,从何更好的把握时值。

7、配乐朗诵《好大一棵树》:请一名学生朗读歌词,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师生共同用“Wu”

来哼唱歌曲旋律。老师强调歌唱状态、发声位置与呼吸要求。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的发声训练。

8、找规律,唱歌谱:教师范唱歌谱,学生观察会发现歌曲四个乐句中都有完全相同与相似

的小节,师生合作演唱曲谱,第一段教师先起唱第一乐句,学生第二乐句,第二段交换进行。

9、加入歌词在教师伴奏下完整演唱歌曲。提醒第二段稍有变动。及时纠错。

10、品味歌曲:演唱歌曲曲谱体会:

设计意图:深入分析歌曲,学生体会到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11、完整演唱歌曲,唱出自己对老师的爱。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情感,

领悟音乐的美。

三、拓展与延伸——表达爱

活动:爱要大声唱出爱

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如对祖国的爱,父母的爱,同学的爱等等,用恰当的歌曲将这些

爱表达出来。

学生分组竞唱歌曲,要求用恰当的声音与情绪加以表现。

设计意图:

由教师节对老师爱的表达延伸出要心中有爱,懂得感恩,重要的是能用恰当的方式将爱

表达出来,音乐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

四、课堂小结

《好大一棵树》朴实的旋律,简单的结构,是在告诉我们有一种美叫“简约”,简

约而不简单,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歌曲之所蕴涵的高贵品格,音乐如此,人亦如此,教师——

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我们用歌声唱出了对老师的爱。这首歌也是唱给我们自己的,它

激励我们要坚强、积极向上、胸怀宽广、心中有爱。爱要大声唱出来!

第三课时欣赏《丹顶鹤的故事》、《森林里的珞巴人》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再欣赏,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并进一步树

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知识目标:理解音乐中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自信地演唱歌曲。并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分析能力,同

学之间相互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音乐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语言的特征

教学步骤:课前情景:弦乐《绿叶对根的情意》和画面

一、课堂导入

投影漫画《春天来了》

点明课题《绿色的呼唤》

教师衔接语: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招受着严重的破坏,但是我们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而

且在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志愿者。今天,我们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讲述他们的

故事。

二、欣赏《丹顶鹤的故事》

1“在你们的歌声中,我好象感觉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但是你们听说过绿色沙漠吗?有了

绿色的树,绿色的草,还应该有生龙活虎的野生动物。让我们来听听一位保护野生动物志愿

者的故事。”

2播放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3领会音乐的表现手段(小调式)改动结尾处最后一个音6为і,让学生比较结尾的两种效

果,说说对表现歌曲情绪哪个合适?

4随音乐哼唱。

三、演唱歌曲

1歌曲记录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请用你们美妙的嗓音来讲述这个故事!

演唱→师生共同评价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树林中的声音,并加入演唱中。为了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请同学们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四、欣赏《森林里的珞巴人》

1仔细聆听教师范唱,请说说歌曲的情绪和讲述的内容。

2学生思考回答,回忆歌曲描写了什么情景?(投影画面)

3教师再次范唱,(翻开书本)你觉得歌曲的情绪前后有变化吗?

怎样变化的?

4分析音乐要素对歌曲情绪的表达起到的作用。(板书)

旋律走向--图示(投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平缓,第而乐段起伏变化大。

速度力度--中速,第一乐段力度较弱,第二乐段力度变化较多,尾声渐弱。

尾声的处理--对比哼鸣的作用。

5录音范唱,区别录音中的演唱和老师的演唱在情感、演唱形式等方面有何不同?对表达

这首歌曲的情感你觉得情绪、速度、力度怎样用合适?

五、课堂小结

教师结语:“音乐以它特殊的语言表达情感,让我们再一次用深情的歌声赞美这些令人

尊敬的环保志愿者。”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20:1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959712517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渴望春天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渴望春天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