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均为男性,汉族2例,藏族6例,年龄最大28岁,最小18岁,平均20.1岁;其中18岁2例,19岁3例,23岁2例,28岁1例。
1.2 临床表现 6例咳嗽,咳痰,发热,无明显盗汗。其中5例痰中带血丝,2例胸痛、胸闷、咳嗽、消瘦乏力,2例伴咯血;发病时间最长30天,时间最短的2天。实验室检查:晨痰未找到抗酸杆菌,结核抗体阳性5例,弱阳性2例,阴性1例。
1.3 X线表现 (1)左肺背段2例,内外基底段各1例。(2)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边缘模糊。(3)左肺门偏下团块状密度增高影2例,阴影中间偏向左心缘见椭圆形1.9cm×1.7cm大小的空间,厚壁洞内壁显示光整,中间伴有小液平面。(4)2例左下肺以斑片状阴影为主,周围分龙姣布不均小斑片状高密度阴影。
1.4 误诊情况 误诊为支气管炎并左下肺感染1例,左下肺炎4例,肺脓肿2例,支个税计算器2017气管扩张并感染1例。
51元素1.5 确诊经过 本组8例均经抗炎治疗后复查胸部X线平片,病人临床症状及肺部X线表现无明显改变,转入传染科进行抗结核治疗。8例病人经过抗结核1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例病灶逐渐吸收;1例X线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表现病灶加重,2个月后,复查胸部X线平片,病灶明显吸收,6个月后4例病人X线显示病灶吸收干净,2例病灶钙化及纤维化,2例病灶明显吸收,部分纤维化,继续治疗。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 对肺结核在左下肺野的X线表现认识不够,对X线分析不仔细,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左肺下野结核较少见,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因此当临床遇有左肺下野病变的病例时,首先考虑为一般感染性疾病,本组8例全部为误诊病例。
2.2 肺下野结构X线表现多不典型 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征性病灶表现,本组表现左下肺斑片状、大片状及团块状阴影,边缘模糊,伴有空洞,其他肺野显示清晰干净,些表现可以是肺结核的演变,也可以是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及其他肺内疾病的X线表现,因此误诊。
2.3 临床症状不典型 本组8例病人都较年轻,否认有结核病史,都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盗汗伴有胸痛、胸闷。血常规检查WBC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高3例,左下肺均有片状、斑片状、团块状密度增高影。这几例无论从临床症状、X线表现均与肺炎、肺脓肿及支气管扩张极为相似,增加了X线诊断的困难。
2.4 团块状阴影内空洞发生率较高 本组2例空洞,都是厚壁空洞,壁内清楚光整,中间伴有液平面,由于病人年轻,发病时间短,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表现与肺脓肿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容易误诊为肺脓肿。
2.5 医师原因 忽视了临床症状、病史及发病时间与X线表现相结合的原则,本组2例临床虽然有咳嗽、咯血、乏力、盗汗等一些肺结核病的症状,但是病人是以急诊来就诊,在分析诊断时被忽略,临床医生缺乏诊断经验,单凭X线容易诊断错误。
2.6 左下肺野结核的特点
2.6.1 临床特点 (1)起病较急,症状轻重不一,临床症状不典型,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咯血或痰中带血,苏小懒1例X线表现稍轻,无血丝痰。(2)发病人多年轻,一般在40岁以下;这8例病人都没有超过30岁。(3)主要症状为发热、胸痛、咳嗽、咯血,发病时间较短,病史稍长时才出现乏力、盗汗等。(4)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此8例病例中,4例肺内病灶吸收干净。
2.6.2 X线特点 (1)以新鲜病灶为主,陈旧性病灶少见。(2)片状或大片状阴影,密度多均匀,边缘显示模糊,病灶形态不一,大小不等。(3)部分可见团块状影,边缘显示清楚,并有分叶,密度均匀。(4)可见结核性空洞,以厚壁洞居多,内壁较清楚,并有液平。(5)病变部位可以分布于整个左下肺野,也可局限于某一段,但以基底段及背段较多。
2.6.3 减少误诊的措施 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X线的特点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前提,要切实掌握左下肺野肺结核X线的基本特征,分析X线的表现要全面,视野要开阔。必要时亲自询问病史、接触史及生活区域,如怀疑此病可做结核菌素试验、痰菌培养和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可行CT检查,因为CT分辨率高,图像清楚,对比度良好、无重叠等优点,可以分清病灶所在肺段,这样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以减少误诊。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9:2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929062511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肺结核多发病部位及区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肺结核多发病部位及区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