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性的污点观后感
姓名:
时间:
第1页共9页
电影人性的污点观后感
电影人性的污点观后感1
一看片名就知道这种题材的电影应当有它特有的撞击力,很遗憾,
这部电影只让我看到了一些大牌明星用惯有的表情作出努力状的表
演,全部的表演看不到由心而发,只是表演而已。
有时候会觉得很不喜爱尼可的表情,千篇一律,在这部电影中也
是一样,那种冷艳的姿态好像想表达无望的苦痛,却始终让人觉得麻
木,有一种挠不到痒的无奈。霍普金斯的表演没有什么可以挑剔。温
帅也四平八稳。总之剧本本身就很有问题,所以拍出来的电影自然不
怎么样。
应当说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一个比较厚重的题材,关于人性,
关于种族,既然如此浑厚,就必需要有相对浑厚的故事来表达,然而
在电影中找不到任何浑厚的情节来衬托所谓的沉痛无奈与彷徨。这显
然是对这样一个巨大标题的不尊重。
总之,这部电影比较让人失望。
电影人性的污点观后感2
初看电影的名字---人性污点,根据对美国电影思维的惯性,应
当是一部“讽刺”电影,我拿到这部片子,就是这么想的。对于这部
20xx年出品发行的片子,对于美国近几年这种文化快餐式模式,也
很难让我透过封面觉察这是一部多么简单的电影。可是当我百无聊赖
的的看过这部片子的一半之后,我知道,我错了。翻看IMDB对这部
影片的打分,我意识到8.1分的份量。
第2页共9页
我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这样一部对人性布满审视的电影,虽说看过
两遍还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心中总是有一种共鸣在和影片交相呼应,
以至于深夜无法入眠,思绪还是弥留于对这部电影的思索当中,这不
是夸张,这是我对这部电影、对全部优秀的电影的一种尊重。
影片是以几位成年男性对克林顿性丑闻的调侃开场,交待了整部
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生活的大致氛围,人们远离战争,在和平的大环
境下,用各种心态去关注生活中不痛不痒的笑料,去消耗过剩的精力
与热忱。然后在画外音的引导下,影片的男主角科尔曼(安东尼.霍普
金斯饰)登场,通过简短的描述刻画了一个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胜利的
古典文学教授兼学院院长。影片的开篇特别的轻松。
可是在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中,科尔曼的命运急转而下,就因为他
形容旷课的学生为“鬼”,使许多人联想到“黑鬼”这布满种族卑视
的字眼,使他光辉的一生,在暮年受到沉重的打击,丢掉了喜爱的事
业,还使得妻子因为生气病发,离他而去。这一切来的是那么快,以
至于科尔曼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找到一位作家,去述说自己所受的不
公道的境遇,至此,影片旁白的叙述人,影片第二个重要任务登场,
他完全是以一个局外人,一个朋友的角度来评论这个故事,起到穿针
引线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科尔曼传奇般的艳遇,在布满“行动是思考的敌人”
式的抵触中,科尔曼走进了打杂女工佛妮娅的世界,随着佛妮娅身上
的隐秘被一层层揭开,科尔曼也开始走进自己躲避多时的过去。影片
从此变得沉重,一个接一个的震动把影片推向高潮。正如生活中的一
第3页共9页
样,“123”远没有那么简洁,科尔曼看着年轻,美丽还带有野性
的佛妮娅使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想起了一个特别让人感到沉重的爱
情故事。
原来声称自己是犹太人的科尔曼是黑人的后代,基因的奇异组合
在他身上找不到黑人的痕迹,他在自己的社会圈子当中,完全把自己
当作一个白人,他甚至对深爱的女友都不敢承认自己的血统。虽然爱
情是秀丽的,白皮肤的爱人让我这个观众都意乱情迷,但是无情的事
实,在女友和家人的共进晚餐中把全部的梦想全部击碎。爱情所受到
的打击使他开始痛恨黑人,在拳击台上生气的痛击他的同胞---黑人,
使他完全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血统。甚至无情的伤害了他的母
亲,当着母亲的面声称自己的亲人全部死掉。从此他过上了白人的生
活,娶了一个白人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也给自己套上了如他母亲所
说的“沉重的枷锁”,一种他刻意回避,无法面对的过去。影片在体
现这个沉重的主题时,并不是一味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科尔曼一段
段夹杂在与佛妮娅的感情纠缠中的回忆,就像我们脑中闪现过去的回
忆一样,在舒缓略带哀伤的音乐中一点一点呈现的。感情并不激烈,
但是使人更加感到沉重,感受到躲避过去的那种无法摆脱的沉重!
影片中的佛妮娅的内心世界也不轻松,饱受-摧残的前夫不停的
骚扰,对科尔曼无法摆脱的爱也使她在爱人面前一点点的展露布满创
伤的过去。虽说影片中不乏对性爱的描写,但是我体会更多的是两颗
受伤的心灵在彼此安慰。佛妮娅在性爱中躲避过去,可是之后在两个
人的缠绵中无法克制自己的那种对两个死去孩子的歉疚而发狂。或许
第4页共9页
这就是女人的一种发泄方式,和科尔曼老人式的回忆一起呈现着人是
如何面对曾经刻意躲避的过去,以及如何苦痛的去面对过去。或许是
爱情的力气,让佛妮娅和科尔曼开始正视过去,摆脱了过去给自己心
灵套上的枷锁,走出了自我营造的樊笼,看着车祸之前两人平静的偎
依在一起,在如幻如真的车祸中达到完善,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至
此影片的主题全部呈现,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
影片通过那个作家的视角,在后续得片断中,接触到了两个人,
一个是科尔曼的黑皮肤的妹妹,使得科尔曼内心的隐秘得以昭显。在
冰上对佛妮娅前夫的对话,使得作家得以知道佛妮娅所受到的内心熬
煎。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作家感受到了什么,而作
为我们这些观众又能从这两个人的遭受中体会到什么!
常看到一些影片里面人到将死,总是说出自己最大的遗憾和愧疚
才能平静的死去,或许是不想带走负累一生的苦痛过去才能轻松的走
向另一个世界,是呀,对于苦痛的过去人能躲多久,最长的期限也只
能是一生!
电影人性的污点观后感3
他讲得更细致生动,我今天没有讲故事的力气。
这个故事总结出了一种人生轨迹,那就是,隐秘是人生历史的关
键节点。我很认同其中的一句台词,为了获得自由,为了避开被别人
卑视他是个黑人(他是一个皮肤很白的黑人),科尔曼抛弃了自己的家
庭,隐瞒了自己的身世。但是从此,他陷入了更大的逆境,等于把自
己投身入一个禁闭室。因此他时刻警惕,敏感多疑,反而因此给了他
第5页共9页
更大的束缚和枷锁。
关于种族问题的描述,总是那么引人注目。这是人类生存在世间,
最核心的命题。这也是罗斯的《美国三部曲》之三。这个重要作家的
重要作品,令我想了另一名知名作家弗里德曼的作品《世界是平的》,
他在那本书里面,谈了在全球化3.0时代,印度阿三完全可以和美国
大兵在一个平台上竞争。我想《人性的污点》或许在展示着全球化的
另一面,在美国这个自诩最为自由和民主的社会,一样有着陈旧落后、
粗鲁不堪的偏见卑视。种族卑视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在这个最公平的
国度,却存在着如此深刻的种群不公平。
我所感兴趣的,不止于种族卑视这种历史大问题。我对科尔曼隐
瞒自己的人种出身更感兴趣。普遍的价值观念,他人的观念,作用于
个体身上,并根深蒂固地转变为个人的价值观念的过程,是如此地让
人觉得悲凉。用一句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话来说,“这就是人生”!
接下来就涉及到这个影片的核心——“人为什么要撒谎?”比如
克林顿,比如科尔曼。从电影中获得的解释,我并不满意。影片中仅
仅把答案交给了社会,而社会毕竟只是一个因素。这里面,当然还有
个体自己的意志的因素。但是除了这两者当然还是不够的。我觉得,
这与个体所渴望获得认同的其他个体的多寡有关系,比如恋人,比如
朋友等。能否用认同感战胜孤立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孤独的人,很难说会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可能隐蔽着更多的
隐秘和谎言。有一种治疗隐瞒和撒谎的药,是伴侣和理解。
电影人性的污点观后感4
第6页共9页
影片一般,但因为触及了那个少有人到达的点,因此显得宝贵。
有多少人不是活在谎言中,而终其一生的努力无非也为的是证明
那个谎言?谎言产生的根本就是不接受,不接受自己的本相。因其不
接受本相而塑造出一个虚高的自我。
另有些人亦不接受自己的本相,可其表现为被本相打倒,终其一
生的努力是否定自己。受困并享受着扮演被困的角色,并在否定自己
的循环中走完一生。
科曼爱佛妮娅,事实是对自己爱的投射。他从佛妮娅身上看到了
自己,渴望通过对佛妮娅的爱对自己的过去作一个补偿。
人们疼爱有缺陷的人缘由在此。
最终科曼说出了隐秘,可他仍没有接受自己的本相。通过毁灭的
行为进一步表明了他的态度--这类人是不可活的。至死,他都没活明
白。
人性最大的弱点便是不接受自己的本相。这样的人,恰如科曼的
母亲所说,是思想的黑奴。毕生受困。
一个悲剧,人不接受本相便会有的悲剧。你和我,谁不是呢。隐
秘的大小、程度的差别罢了。
知道自己是菊花,并不刻意伪装成玫瑰花。知道作为菊花的可贵,
并努力绽放,才会有美好的一生。唯有如此,世界才会有百花的芳香。
电影人性的污点观后感5
改编自同名的书,所以在电影中混入了一个第三人角色,帮忙叙
述;也许因为导演也觉得这个故事只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线索才
第7页共9页
会分明,不然要么从主角着手顶好是部靠限制级卖场的电影,反而流
为平凡——而这部电影实在也只是一部概念(conceptual)电影,故
事平铺直叙,没有惊人的地方;开头尽管卖了个关子,雪山这组镜头
实在给得莫名其妙:科尔曼驾车同莱利一对亡命鸳鸯同赴黄泉;看来
也不像自杀,就连妮可的前夫,就算神经病也搞不清这对“狗男女”
毕竟这么死了,死得太简单了。结尾突然加入科尔曼的好友,小说家
也就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尼尔森跟妮可前夫的一段对话(有人猜想或
者是尼尔森为了完成自己的小说而有意预谋了这场自杀,而这段对话
至少给了一点暧昧的说明),也让人看过两遍了也不能真正摸清导演
的意图。或者觉得叙述下去只是白白花费菲林?观众买票看一个半钟
头,商业逻辑是应当拿出些东西来凑数,但是假如牵强加上些情节又
是对小说本身的不尊重,权衡之下,还是给了主角安排一场看来毫无
意义的死亡。
种族卑视(racedicrimination)题材的电影也不乏其例,然而像
剧中男主角科尔曼对种族的瞒天过海当然还是首创的梗,由于这部电
影一开始就标签为种族卑视,所以里面的人物都表现得对种族过分地
敏感,甚至有点不正常。白人女朋友去看属于有色人种的男朋友的母
亲,最终落寞而归提出分手,也是因为发觉男方的母亲皮肤居然是黑
色的,即使电影里的母亲皮肤还不是那么黑(简直可以认成是晒得比
较黑的白人);原来是想传达出这样的一个意思:种族凌驾于爱情之上,
优先选择。不过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看起来实在引不起共鸣——关
键是,他们家实在不够“黑”。
第8页共9页
忘年恋这个题材本身就很吸引人,甚至加上些情色镜头,可能
在宣传期就足足地赚足了噱头。看影片总认为安东尼饱餐了一顿艳福,
此外不作他想。安东尼不是个美丽的老头,身形跟年轻期的科尔曼(由
后来靠《越狱》prisonbreak一举成名的米勒扮演)相差太多,不像
个拳击手。而拳击手也是个莫名其妙的梗,除了在科尔曼失恋后打倒
一个黑人险致其丧命,愤激地说“绝不给黑人一点机会”。
看完电影只觉得米帅早年真的很帅。此外别无其他,种族卑视因
为没有切身体验,在中国的地方外国人称为洋鬼子,黑鬼,一视同仁
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8:3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900852505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人性的电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人性的电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