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下面

更新时间:2023-03-14 17:55:00 阅读: 评论:0

采战-烟台山下

大桥下面
2023年3月14日发(作者:硬盘连接线)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长画卷,描绘了公元12世纪北宋开封城外

东南七里角的一段汴河风光和城内街道的热闹繁华景象。打开《清明

上河图》,一个广阔的生活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孩子领着几只

毛驴,驮着木炭,过一座小桥,五个纤夫拉着一条大船往上游行走;

一批搬运工,背着从船上卸下的货物,手里还拿着一根计数的筹码;

大船放倒船桅要驶过虹桥,船上人手忙脚乱,四周无数人在观看、呼

叫、帮助出主意;桥上挤满了行人、毛驴、轿子,还有两人拉开架在

争吵;桥头乱糟糟地摆满了货摊、地摊;脚店楼上几个人在喝酒;木

匠师傅在门口制造车轮。大街上一个大人扶着一个小孩在走路,肉铺

里一个小孩围着听一个人说书,僧侣们在街上与人交谈,处处透露出

市民们满足的散淡的心态,透露出一片安静安乐的和谐,令人心旷神

怡。街道上四处是休闲的人流,大群的人在桥上观看,前拥后簇,大

呼小叫,就连正在过桥的大船上的一个小孩也在跟着大叫。有的在汴

河两岸看着急速的流水,有的人在城楼下的空地里悠然地休憩。他们

安详的幸福形态,就像春天里缓缓流淌的河流。

人物美

有学者主张,从三个方面去观照人物美:第一层面是人体美;第

二层面是人的风姿和风神;第三层面是出于特定历史场景中的人的美。

无论从哪一层面都包含着对人的神态、动作的审美。通过各异的神态,

我们可以推知人物的心情,悲伤或喜悦、着急或悠闲;通过不同的人

物活动,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在从事怎样的物质活动。从《清明上河图》

中,我们看到的是小孩:有的在跑,脸上充满了着急;有的在喊,脸

上洋溢着可爱;有的在听书,脸上写着认真;是纤夫、搬运工,他们

好似想竭尽全身的力气来努力工作;是木匠师傅,慈祥认真地忙碌着

手中的技术活;是休闲的人群,他们有的在街上闲逛,有的在交谈,

或聊天、或倾诉,处处透露出幸福、祥和的生活心态。各种各样的人

物美归结在二个字“祥”、“乐”,让欣赏着满怀心仪与向往。

场景美

画中街道两侧是瓦子、茶楼、酒馆、作坊、当铺等活动场所。镶

嵌在市民活动中的是卖东西的货摊,运输粮食的骆驼,托着人的骑驴,

四人抬的花轿,还有各式各样、成双成对驮着驴车的毛驴。这些成为

市民社会生活最普通、最大量、最基础的部分。也许在一般人的眼中,

它们是单调的、平淡的,缺乏内涵的,毫无意趣的。其实不然,它们

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人们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

它们就会展示出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茶楼、酒楼、瓦子中的人来

人往显示了人们休闲活动的怡情与多样;街上买卖摊的摆放、驮着货

物的驴车骆驼的来来往往,表明商业活动的繁忙与发达。整个场景构

成了一个繁荣、富足的生活意象世界。

环境美

这里主要指自然环境美。马祖道一说:“心不自心,因色固有。”

《清明上河图》中还别具清新、明朗、优美的自然环境之美:山美、

水美、树美、花美、草美、河美。自然美首先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如起伏的山、清澈的水、茂绿的树、芬香的花、幽绿的草、明净的河,

这是客观事物本身所特有的美。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自然美还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是人心灵美的反

映。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面对这清明好时节,自然美

景色,每个观赏者都会因之投射出一种意象世界。正如宗白华说的,

“意象世

界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

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自然美,重在‘自’与‘然’

上,它是没有任何人工制作,纯粹自然物所具有的本质的美。在画中,

这些美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映照、相互组合的,呈现给我们的是一

个充满生意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自然美环境。郭熙说:“中

国古代山水画,山有草木烟云,水有亭榭鱼钓,可行、可望、可游、

可居。虽然《清明上河图》不是纯粹的山水自然画,重点也不是在突

出自然美,但是这山、水、树、花、草、河,增添了整个画面的生机

力和和谐美。

意象美

朱光潜在《论美》这本书的“开场白”就指出“美感的世界纯粹

是意象世界”。我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最一般规定是“情景交

融”。关于审美意象,有一些观点认为,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

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

情趣的感性世界。审美意象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化地存在,而是在

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上来往的船只很

多,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

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

很快就过桥洞了。这时,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

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

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个感性的世界,显现了繁忙、紧张的运输场

面,显示了船只、货物与船夫结为一体的劳动生活世界,因而有无穷

的意蕴。这个感性的世界在这只大船不负载、不过桥洞时不存在,在

船夫们落帆、撑篙、顶洞时也并不存在,而只有在画家对它们进行审

美观照时,也就是当这个劳动场景进入画家张择端的审美活动时,它

才对艺术家敞开。艺术家于是看到了属于这个劳动场景的那个充满意

蕴的世界。“这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就会死审美意象,

也就是美。”“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我想,这种“意味”就包含

在画家和欣赏着对画的感性世界中吧。

上面论述的“美”仅是撷取画中的某几个侧面。从整体看,《清

明上河图》是一种民俗风情美,描绘了12世纪北宋开封城外东南七里

的一段汴河风光和城内街道的热闹繁华景象。俗话说:“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民俗风情是审美重要的审美领域。因为这里包含有人

生、历史的图景,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例如从画中我们

看到,街上骆驼、毛驴的托运,河中船只的运输,我们可知北宋汴京

水陆交通的发达;茶楼、酒馆、店铺、瓦子中顾客的络绎不绝以及街

上摊贩的林立,可知商业活动的繁荣。这不但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

殷实,也说明了当时经济、政治的发达与开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俗风情画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既深又浓的艺

术美。美在画中人物、景物的取材和组合上,美在对画中材料线条、

笔墨的描绘上,色彩运用上,形状的刻画上等等。画家运用高超的艺

术技巧把汴河景物的美、活动的繁荣,描绘得极为生动,画中充满了

动感和美感。现代欣赏着说:“清明上河图里,充满了群众活动的能

量,一种绵绵不断的城市活力。”城市设计者甚至根据《清明上河图》

中所描绘得城市街道、建筑等布局,来构建现代城市的设计与建设。

《清明上河图》还被人们制成邮票,刺绣为十字绣等其它形式,这幅

画有我们汲不尽的营养,赏不完的美处。

参考文献:

【1】叶郎著《美在意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7:5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877002502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桥下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桥下面.pdf

上一篇:番茄牛腩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大桥下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大桥下面
    采战-烟台山下2023年3月14日发(作者:硬盘连接线)《清明上河图》赏析《清明上河图》赏析《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长画卷,描绘了公元12世纪北宋开封城外东南七里角的一段汴河风光和城内街道的热闹繁华景象。打开《清明上河图》,一个广阔的生活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孩子领着几只毛驴,驮着木炭,过一座小桥,五个纤夫拉着一条大船往上游行走;一批搬运工,背着从船上卸下的货物,手里还拿着一根计数的筹码;大船放倒船
  • 0℃番茄牛腩汤
  • 0℃议事亭前地
  • 0℃翻跟头
  • 0℃2017年高考时间
  • 0℃松江美食
  • 0℃肉怎么腌制
  • 0℃西昌邛海旅游攻略
  • 0℃刷牙歌儿歌
  • 0℃内蒙草原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