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参数的选择
刘宝亨
【提要】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参数分为设计工程参数和施工技术参数
两类,文中探讨了各项设计工程参数的实质及各项施工技术参数的关系,分析了
各项技术参数对高压喷射工程质量、成本的影响,提出了选择各项技术参数的方
法。
【关键词】高压喷射注浆三重管法旋喷桩
【Abstract】Technicalparametersforhighpressurejetgroutingby
tripletubeareclassifiedinto2categories:parametersfordesigningand
tiesofallthoparametersand
luenceofthoparameters
lecttho
technicalparametersarepropod.
【Keywords】highpressurejetgroutingtripletubemethodspiral
jetpile
1前言
高压喷射注浆(简称高喷)技术从7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试验和应用成功以
来,已在软弱地基加固、水利工程防渗、矿山井巷加固与防渗等方面得到越来越
多的应用。近几年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随着地铁建设和众多高层建筑
的崛起,不少深基坑工程都采用了高喷技术来处理深基坑的止水防渗问题。
高压喷射注浆按注浆管类型可分为单管、二重管和三重管三种方法。单管以
单纯喷射水泥浆液;二重管在水泥浆液射流外面包裹一层高压空气同时喷射,来
破坏土层结构,同时完成置换、填充;而三重管则是以包裹了高压空气的高压水
流来破坏土层结构,再以水泥浆液进行置换、填充。
高压喷射注浆的效果,不仅与地质条件有关,而且更与施工所采用的高喷技
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有关。特别是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参数
多,参数之间相互关联,必须正确选择这些参数,才能保证高喷工程的质量。
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的参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确定的工
程参数,包括旋喷桩直径、桩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以及据此确定的浆液配方、
水灰比和浆液用量;另一类是高喷施工的技术参数,包括高压水、压缩空气、浆
液三种工作介质的压力、流量、喷咀直径和注浆管的提升速度、旋转速度,以及
回浆的数量、比重等。施工技术参数应根据设计工程参数选定,施工各种设备的
性能、规格应满足施工技术参数的要求。若施工设备已定型,则应根据设备性能
调整施工技术参数,但调整后的技术参数必须满足已确定的各项工程参数的要
求。
然而目前在三重管高喷工程实践中,对各项技术参数的选择和应用还时有未
尽合理的情况;有些标准、手册中部份规定的有关应用条件不够明确,都可能影
响到高喷工程的质量和成本;也有时由于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对标准的不同理
解而产生争执。因此探讨各项参数的实质及相互关系,明确选择参数的方法是必
要的。
2高喷工程参数的选择
旋喷桩与深层搅拌桩或钻孔灌注桩等机械成型的桩有很大不同,确定高喷工
程参数,必须注意到旋喷桩的以下特点:
(1)旋喷桩是以水、气、浆液作为工作介质,切割和搅拌土体形成的水泥土
固结桩体;
(2)旋喷桩的横截面常常不是规则的“圆形”,其截面大小随土质的不同和
工作技术条件的不同,沿桩身常有较大变化;
(3)旋喷桩横截面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一般呈环形构造,如图1;
图1旋喷桩横载面结构
(4)各构造部份也常因土质的不均匀及施工设备工作状态的不稳定,形成不
均匀结构,尤其是在杂填土及粘性土地层中较明显。
2.1旋喷桩直径
旋喷桩直径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参数,直接关系到桩的承载力和工程数量计
算,在防渗帷幕设计中,关系到桩间距离和排间距离的选择。但由于旋喷桩的特
点,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圆形,因此应考虑以下条件选定旋喷桩直径(D):
(1)D相当于旋喷桩有效横载面面积S的圆的直径,参见图1;
(2)旋喷桩有效横截面积,一般应以浆液部分①与搅拌混合部份②的面积和
为准,而把压缩部份③与渗透部份④作为安全储备;
(3)因地层不同沿桩身不同深度的横截面积常有变化,应根据设计旋喷桩的
用途,如地基处理、边坡支护、止水防渗等,选用起主要作用的地层段的有效横
截面积,若起主要作用的地层段不只一个,应取横截面积较小的;
(4)设计旋喷桩直径应以现场试验取得的数据为准,在未取得试验数据前,
可根据经验选用旋喷桩直径先行设计,但最终仍应以现场试验数据来修改设计。
2.2旋喷桩固结体的抗压强度
旋喷桩结构的不均匀性,直接表现为不同构造部份具有不同的抗压强度,通
常搅拌混合部份最高,渗透部份强度最低,其强度有时可以相差数倍,甚至数十
倍。例如在粉砂地层中形成的旋喷桩,其搅拌混合部份抗压强度可达10~15MPa,
而渗透部份只有1~2MPa,或更低。鉴于旋喷桩的不均匀性,选用旋喷桩桩体的
抗压强度,一般应以有效横截面内的结石体的平均强度为准。在砂性地层中,旋
喷桩的渗透部份有时可以达到较大范围,作为防渗帷幕应用时,其有效横截面有
时可以包括一定的渗透部份,这样帷幕旋喷桩的平均强度将较低。实际上水平帷
幕抗渗设计,主要考虑了帷幕重度与地下水浮力的平衡,与帷幕强度关系不大,
因此帷幕仅起抗渗作用时,其抗压强度可以较低。
旋喷桩固结体的强度决定于原土体的岩性、水泥含量及水泥标号,并与地层
含水量、温度及成桩龄期有关。一般砂质土固结体90d龄期的抗压强度约3~5MPa,
最高可达10~15MPa,而渗透部份只有1~2MPa;粘性土固结体抗压强度约0.7~
2MPa,最高可达5~7MPa。
水泥土强度在地下自然状态下增长较慢,特别是初期强度很低。武汉阳光大
厦旋喷桩工程在成桩30~50d后共钻探31孔,对在粉砂层和杂填土中的旋喷桩
固结体进行质量检验,只有1/3的岩芯已经固结,其余岩芯从钻孔中取出时尚处
于硬塑状态。送室内做抗压试验岩样103个,抗压强度>5MPa的有19个,占21%,
最高强度达11.7MPa;1~5MPa的有32个,占31%;<1MPa的有49个,占48%,
最低的只有220KPa。总的强度偏低。但是在成桩100~120d后基坑开挖过程中,
发现桩体强度普遍明显提高。
2.3旋喷桩固结体的抗渗性
旋喷桩固结体具有很好的抗渗性,不论是在砂质土中还是在粘性土中,也不
论是旋喷桩的搅拌混合部份或渗透部份,其水泥土固结体的渗透系数均
≯n×10-5cm/s,实际上多数为n×10-6cm/s级,有相当一部份可达<10-7cm/s级。
因此用高喷技术建造止水帷幕,是深基坑或其它防渗工程的一种十分适用的技
术。尤其在基坑支护桩之间,以旋喷桩或摆喷桩填塞桩间空隙,使与支护桩搭接
成结合型防渗帷幕,由于旋喷桩在成桩过程中是柔软的,因此可以很严密地与支
护桩搭接,形成防渗性很好的帷幕。
上节中阳光大厦旋喷桩固结体28d龄期的抗压强度虽然偏低,但其抗渗试验
结果仍然很好。在室内抗渗试验的34个岩样中,其渗透系数K
11个,占32%;K=n×10-6cm/s有19个,占56%;K=n×10-5cm/s的有4个,占12%。
实际上由于这批岩样从钻孔中取出后,没有采取原状保湿和养护处理,在空气中
暴露5~7d后岩样产生大量风干裂缝,试样的强度和抗渗性均有损失,因此旋喷
桩固结体在地下的实际抗渗性能应比试样试验结果要好。
2.4水泥浆液和水泥用量
水泥浆液和水泥用量不仅关系到高压喷射工程的质量,而且决定着工程造
价。高喷工程的材料费(主要是水泥费)占全部工程直接费的3/4,极大影响工程
造价,因此必须准确计算水泥和水泥浆液用量。
现行的一些行业标准和工程手册中,大多规定旋喷浆液用量可分别按体积法
和喷量法计算,并取其大者[1]。笔者认为这项规定有些欠妥。因为体积法和喷量
法代表两种不同的概念,体积法是根据设计旋喷桩的体积计算的,是工程设计的
客观需要;而喷量法是根据施工的技术条件(提升速度v和单位时间喷射浆液量
q)计算的,可人为主观设定。显然设计应以客观需要为准,因此应按式(1)的体
积法计算单桩浆液用量Q,并据此推求其它各项技术参数。
式中各项符号的意义见参考文献[1]第15页。
配制1m3浆液所需的水泥用量和水量为:
G
c
=γ
c
/(1+αγ
c
)(2)
G
w
=a.G
c
(3)
式中G
c
——干水泥重量(t);G
w
——水量(t);γ
c
——水泥相对密度,可取
γc
=3.05~3.20;a——设计浆液水灰比(水与水泥的重量比)。
3施工技术参数的选择
3.1高压水的压力、流量及喷咀内径
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主要是靠高压射水切割、破坏土体,成桩直径的大小
和成桩质量,与高压水的工作状态有密切关系。
射流对土体的破坏力F
P
与射流介质的密度ρ、流量Q及射流速度V成正比,
即
F
ρ=ρQV
又Q=SV
∴F
ρ=ρSV2
(4)
可见,实际上射流对土体的破坏力与射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流速V又决
定于水泵施加的压力,水的压力越大,射流破坏力越大,射程越远,成桩直径越
大。
从流体力学知道,喷射压力P可按式(5)[2]计算:
式中各项符号的意义见参考文献[2]第245页。
其中喷量q通常由高压水泵的性能规格决定,多以其额定流量工作。
这样要使射水压力满足设计要求,关键的技术条件在于喷咀出口内径的
选择。表1为在不同压力、流量条件下,标准圆锥形喷咀出口内径计算
值。
高压水喷咀内径(mm)表1
压力(MPa)
喷咀个数
流量(L/min)
203040
121212
803.032.152.741.942.551.80
1003.392.403.072.172.852.02
1203.742.633.362.373.132.21
从式(5)和表1可见,喷头的喷咀内径对高喷工作条件影响很大,喷
射压力与喷咀内径的4次方成反比,在流量一定时,喷咀内径±0.2mm的
变化,可以引起喷射压力10MPa左右的变化。因此,高喷施工应根据工作
条件准确选择喷咀规格,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喷咀的磨耗情况和是
否畅通。
3.2高压空气的压力和流量
三重管法在环境高压水射流外围,同时喷射高压空气,使高压水的
轴动压力衰减及扩散率变缓,增大了射流核及迁移段的长度,扩展了射
流切割土体的范围,而且水、气同时作用于土体,增强了破坏土体的能
力。高压空气的压力一般选用0.7MPa,风量1~2m3/min。
3.3浆液压力、流量和比重
(1)浆液压力、流量、浆咀内径
通过喷射浆液,使与被高压射水破坏松散了的土体搅拌混合,并充
填被高压气、水携出孔外的土体所遗留的空隙(置换),是三重管建造旋
喷桩的基本方法。目前浆液的喷射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向下喷射方式,
另一种是水平喷射方式(垂直注浆管喷射方式),参见图2。我国水利系
统的一部份高喷设备采用向下喷射方式,其喷咀位于喷头底面,由三个
内径10~14mm的喷咀组成。
图2浆液喷射方式
业内多数人士认为,水平喷射方式通过适当提高浆液喷射压力,不
仅有助于浆液与土体的搅拌混合,而且可以对土体进行二次切割破坏,
有利于扩大旋喷桩直径和提高搅拌均匀程度。水平喷射方式采用标准锥
形喷咀,喷咀位置在高压水咀下方10~20cm处。浆液喷射压力、流量和
喷咀内径之间的关系亦应按式(5)确定。其中浆液流量是一项关键参数,
它不仅与注浆压力及喷咀内径有关,而且必须与旋喷桩直径及注浆管提
升速度相适应。一般旋喷桩直径越大,单位时间的浆液流量也要越大,
但为了防止因注浆管提升速度过快,造成旋喷桩直径偏小,施工中多采
用注浆量较小的注浆泵(80~150L/min),这样在浆咀内径一定时,注浆
压力也较小。注浆压力在三重管工艺中是一项次要参数,在成桩直径不
太大时(<1800mm),浆液主要靠高压射水的水平向扰动力运动,注浆压力
可以较低。这一点与单重管及二重管高喷有很大不同。采用水平喷射方
式工作时,注浆压力多为0.5~2.0MPa,与之相应的浆咀内径列于表2。
标准锥形浆咀内径表2
压力(MPa)
喷咀个数
流量(L/min)
0.512
121212
808.586.067.225.106.074.29
12010.57.438.826.357.435.26
15011.88.319.886.998.315.88
(2)进浆比重
进浆的浆液比重是控制浆液水灰比的重要参数,普通水泥的相对密
度一般为3.05~3.20,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液比重及材料用量列于表3。
水泥浆液比重及材料用量表3
水灰比浆液比重
每m3浆液的
水泥用量(t)
每m3浆液的
水用量(m3)
0.501.80~1.851.20~1.230.60~0.62
0.75
1.63~1.650.93~0.940.70~0.71
1.00
1.50~1.520.75~0.760.75~0.76
1.25
1.42~1.440.63~0.640.79~0.80
1.501.370.550.82
浆液搅拌机有二种形式,一种是固定容积的立式搅拌机,另一种是
可以连续作业的卧式搅拌机。立式搅拌机构造简单,容积固定,便于准
确配制规定水灰比的浆液,但需同时配备2~3台搅拌机轮流制浆。卧式
搅拌机必须不间断地配制浆液,在人工加灰的情况下,浆液水灰比不容
易保持稳定,要有经验的工人操作。而且必须经常检测浆液比重,通常
应每5~10min检测一次,比重误差应<±0.1。
(3)回浆比重与回浆量
三重管法由于喷射介质除水泥浆液外还有水和气,因此回浆成份将
包括被置换的土、部份水泥浆液和水。其回浆比重和回浆量决定于土的
置换率、单位时间内水的喷量和浆液喷量、浆液水灰比。在正常情况下
三重管回浆比重的测算值列于表4。
三重管法回浆比重测算值表4
浆流量(L/min)
水灰比水
流量(L/min)
80120150
0.751.001.500.751.001.500.751.001.50
801.381.371.361.461.451.431.491.481.47
1201.311.301.291.381.371.361.431.411.40
1501.271.261.251.341.331.321.381.371.36
由于实际工作状态的复杂,影响回浆比重和回浆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实际回浆比
重较测算值常有一定出入,经验表明其误差范围应<±0.1。例如武汉阳光大厦高喷工
程抽样100根旋喷桩的统计数据,其水流量75L/min,浆流量80L/min,进浆比重实测
平均值1.63,回浆比重测算值为1.395;而回浆比重的实测平均值为1.39,其中>1.49的
有4个数据,均与其对应的进浆比重过高有关,<1.29的有2个数据(均为1.28)。这组
数据表明,回浆比重的测算值与实测平均值是很接近的。
回浆比重是反映高喷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施工中必须经常检测,一般应每
5~10min或每1延米旋喷检测一次。若发现回浆比重与测算值有较大出入时,应
查明原因处理。通常回浆比重过低,有可能反映高喷置换率偏低,成桩质量差,或
进浆水灰比过低、喷浆量过小;回浆比重过高,有可能反映成桩直径偏小,或进浆
水灰比过高、高压射水流量过小。
回浆量的估计也因影响因素多很难估算精确,正常情况下约为水流量与浆流量
之和的80%~90%。以武汉阳光大厦高喷工程为例,共用水泥浆液约2×104m3,高
压水约2.2×104m3;从回浆池中排出浆渣和稠浆约1.6×104m3,排放沉淀的清水约
2×104m3,总排出量为用浆用水量之和的86%。回浆量过少甚至不回浆时,一般是
存在漏浆地层,如地层中存在空洞、地下管道或疏松的杂填土层等,应查明原因。
3.4注浆管提升速度
提升速度应根据旋喷桩设计直径和所选用的注浆泵的流量按式(6)确定
式中V——注浆管提升速度(m/min);q——单位时间的注浆量(m3/min);D——
设计旋喷桩直径(m);K
1
——填充率,可取0.75~0.9;β——损失系数,可取0.1~
0.2;其它符号意义参见式(1)。
式(6)表明,注浆管提升速度与单位时间的注浆量成正比,所采用的注浆泵
流量越大时,提升速度应相应提高;提升速度与旋喷桩直径的平方成反比,所以
旋喷桩直径对提升速度有更大影响。由于提升速度与成桩质量、成桩直径、工作
效率和工程成本都有密切关系,因此应根据式(6)准确选定。实际提升速度与计
算提升速度的误差不宜超过±10%。
应当说明的是,式(6)仅仅从在一定填充率条件下成桩所需浆液量出发计算
的提升速度,而提升速度还影响到三重管工作介质对土体作用的时间,即影响到
对土体的破坏能力和成桩直径的大小。
试验表明,提升速度越快,旋喷成桩直径越小。因此确定提升速度时,除应
符合式(6)的关系外,还应考虑提升速度对成桩直径的影响及有关技术参数之间
的相互关系。例如旋喷桩设计直径为1.5m,若仍以上述试验的各项技术参数施
工,因水泥浆流量为200L/min,按式(6)计算其提升速度为12cm/min,在N=10
的砂土中的成桩直径只有1.2m,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应采取措施降低注浆
流量,可将注浆量调整为100L/min,使提升速度降至6cm/min,这样才能使提
升速度即满足式(6)又满足成桩直径的要求。
3.5注浆管旋转速度
注浆管旋转速度与成桩直径的关系,一般来说,旋转速度越快,工作介质对
土体作用时间越短,成桩直径越小;旋转速度减慢,成桩直径将会增大。但是旋
转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后,意味着工作介质对同一高度范围内的土体的重复切割
次数减少,反而降低了破坏和置换土体的作用,成桩直径也会减小。因此在提升
速度一定时,旋转速度有一最佳值,在该值附近成桩直径最大。旋转速度要与提
升速度相配合,一般以每提升1cm旋转0.8~2圈为宜。
4结语
(1)三重管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参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工程参数,如旋
喷桩直径、桩体强度、抗渗性、水泥浆液和水泥用量等;另一类是施工技术参数,
如高压水、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的喷射压力、流量、喷咀内径,水泥浆液与回浆
比重,注浆管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等。施工技术参数的选择,应满足设计工程参
数的要求。
(2)高压旋喷桩以水、气、浆液为工作介质,切割和搅拌土体,形成水泥固结
桩体。桩的横截面不是规则圆形,而且具有不均匀结构。一般应以浆液部份与搅
拌混合部份所占范围为桩的有效横截面积,以与该面积相当的圆的直径为桩的直
径,以有效横截面的平均强度为桩体强度。高喷固结体有很好的抗渗性,非常适
用于建造各种止水防渗帷幕。高喷水泥浆液用量应按体积法计算。
(3)射水压水、浆液流量和注浆管提升速度是三重管高喷中关键的施工技术
参数,必须正确选择、严格控制。水咀、浆咀内径对水压、浆压和流量有很大影
响,应准确选择。回浆比重是反映高喷状态的重要指标,应经常检测,允许误差
应<±0.1。注浆管旋转速度要与提升速度相配合,宜每提升1cm旋转0.8~2圈。
作者单位:铁路地质和路基工程科技信息中心武汉43006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标准,《高压旋喷注浆技术规程》(YSJ210-92、YBJ43
-92),西安交通出版社,1993
[2]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治理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王坚,单排高压摆喷注浆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工程地质,1997(3)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3:4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72766247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射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射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