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成语故事|出处|释义|近义词
囫囵吞枣是很多学生都犯下的错误,那么你知道囫囵吞枣的故事
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囫囵吞枣成语故事,来欣赏一下吧。
囫囵吞枣成语故事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
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
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
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
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
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
正的知识。
囫囵吞枣出处
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囫囵吞枣释义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
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囫囵吞枣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囫囵吞枣造句
1)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2)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
不清楚。
3)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
思考。
4)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5)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6)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7)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8)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9)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0)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2:3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68759247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囫囵吞枣的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囫囵吞枣的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