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知识介绍
1
风筝的历史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
记载。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
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
求救的故事。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汉朝-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
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
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
伤敌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据时代-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
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1980年,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并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
风筝或特技风筝。
风筝的起源
风筝真正的考起源,现在已无法考证。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
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
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
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
法。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早在信史之前,传说中国人已会放风
筝。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著名工匠鲁班(即公输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
风筝知识介绍
2
日而不坠。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名将军包围了王宫,利用风筝测量宫墙与己方军队
的距离。风筝可用于送砖上屋或在风筝尾部系上鱼钩钓鱼。公元1600年,东方
的风筝(菱形)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发明家克雷由风筝产生灵感
而发明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
英伦海峡;1901年再接再厉,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陆军部大感兴趣。
不久,飞机取代了军用风筝,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驾驶他的新双翼飞机时
失事遇难。1970年,美国太空计划设计了各种“飞行翼”,使风筝再次成为成年
人的玩意儿,例如罗格乐乐折叠飞行翼,本是专为水星号太空船仓安全着陆而设
计的,后来被降落伞取代了;但这种折叠翼,结果成为今日悬挂式滑翔机的机翼。
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
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
材作的。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
最初风筝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的
手段。就如春秋时期,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
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
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向(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
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
生恐惧,富兰格林则利用风筝,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
避雷针。
风筝的做法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
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致,动物、蝶、飞鸟等,琳琅种
种。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
风筝知识介绍
3
材及胶棒来造,近来有人设计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引入空气于绢造的风坑
之内,今风筝形成一个轻轻飘的气枕,然后乘风于上。中国、马来亚、菲律宾及
日本等,亦有一种大形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忍蓝的天空,该等风筝之
尺码由十至二十尺不等。骨杆则用大竹升来造,由百多人来放。
做风筝的工具:浆糊、纸刀做风筝的材料:竹篾、纱纸条、马拉纸方形风
筝的特点:
(1)这种四方形的风筝,现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风筝的骨架,单单用两支组成非常简单。
(3)做法虽然简单,可是样子的变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多东西。
做法:1.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刀将竹篾破开,约三份之一粗度,
然后修半形,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如果太粗,竹篾会拉破纸张,同
时竹篾太粗,纱纸条就贴不稳。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16
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24吋,马拉纸是一种非
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2.到此时就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但要记着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
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
就可起放。
4.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之时,如果一方
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今风筝
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5.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
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风筝分类
软翅风筝:即一般常见的禽鸟风筝。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条构成翅
子的下布是软性的,没有主条依附,主体身架多数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数是
禽鸟或昆虫。鹰、蝴蝶、蜜蜂、燕子、仙鹤、凤凰、蜻蜓、寒蝉、螳螂等皆属此
类风筝。为放还有一种可拆装的软翅风筝,把传统的上下分开的蝴蝶翅膀,改为
活翅膀,固定骨架,便于折叠,放飞效果逼真,或顶的翅膀一张一弛,保证了风
风筝知识介绍
4
筝的稳定性硬翅风筝:常见的元宝翅任务沙燕风筝即属此类。而硬翅范围以外的
造型与骨架结构,则随内容题材的不同而变化。
龙型风筝:主要以龙头蜈蚣风筝为主,也是潍坊风筝的一大特色。
板子风筝:即人们传说的平面形风筝。从结构和形状上看,它的升力片就
是主体,无凸起结构,风筝四边有竹条支撑。此类风筝较多见,扎制容易,飞升
性能好,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板子风筝,京津地区
也叫拍子风筝,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虫形,这类风筝一般都拖着个长长的尾巴或穗
子,这对起飞有逸出。板子风筝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瓦爿”块,方方的一片,南
方农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称“筝子”,又叫“屁帘儿”。
立体风筝: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
成,如宫灯、花瓶、火箭等桶行形风筝:由一个或多哥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
的风筝,象宫灯、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属此类。
自由类:自由类包括跨种类,运用新技术,吸取外国风筝之长的风筝。运用
新技术的如长120米的串式风筝'梁山一百单八将'、'百鸟朝凤'等,不仅能迎风
转动,还能敲锣打鼓、喷烟冒火,'孙悟空'还能在放飞中七十二变。
风筝的放法(操作原理)
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1)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
筝才能放飞;(2)风筝都得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
定会掉下来。
扬力作用
扬力的产生: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
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
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
以上可知,扬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1)风力;(2)牵引力;这就解释
了开头提出的问题。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在
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
风筝知识介绍
5
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图风筝在空中的受力: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
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几次练习后放风筝者
会很快掌握控制风筝的技巧:放风筝的时候,一般是一抽一放。
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
风筝角度变小,上扬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放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
小,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但是必须很快又抽,以再次
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
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风筝的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
三是飞鸟说。
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
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
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
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
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
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
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
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帆船、帐篷说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
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
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
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
游乐活动。
飞鸟说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
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
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
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知识介绍
6
风筝起源于中国,着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有古
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
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
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
国最早的风筝。
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风筝中最有特色的是“六角板鹞”,它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也有由几个这种风筝组合在一起的“七连
星”、“九连星”等。这种“六角”大的有几米高,上面装有几百只大小不同的“口”、
“哨”,放上天去这些口、哨发出不同的高低音,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合奏,
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十分雄伟。
从前,南通放鹞子是村民中的大事,放前要将风筝供在堂屋里,香烛
纸马,恭敬如仪。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
带着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
则人们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万事如意!他们认为风筝上
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但鹞子如果断线,摔落或掉在别人的房子
上则是大不吉,是“不顺遂”的事。这要烧利市,磕头上香,然后把鹞子撕碎
丢入河滩或坟地去。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盛产板鹞,为全国绝无仅有。板鹞硕
大无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
通风筝。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
哨口,放飞时,发出不同的音响,组合成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有如机
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南通的造型风筝,以如皋
所出为代表,融灯彩、绘画、风筝于一体,与北派风筝相比,更显精巧工
细,灵活美观。
风筝知识介绍
7
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是南派风筝的
主要产地,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
色。
哨口板鹞可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工艺精湛,不
仅是极有观赏与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且在放飞中稳定、优美,更有各
种音调的哨口和谐而有节奏的震空齐鸣,好似声色俱佳的空中丽人,以其
无穷魅力伴随放飞者在天地之间,享受人们与大自然相辅相成的万千妙趣。
古人在纸鹞上以竹丝为弦,风吹有声,如筝鸣响,故取名风筝。可以
毫不夸张地说,在风筝世界中,形声兼备的南通哨口板鹞是难得的名副其
实的艺术瑰宝。她的雕、扎、绘、制,凝聚了这块江海平原上历代风筝爱
好者的聪明才智,积累了他们一千多年来的心血和在天地之间借助自然风
力取得的实践知识。
板鹞风筝大者丈余,小者尺盈。形状分正方,长方、六角、八角,和
由六角相联的七星,一九联等。经过风筝爱好者的筛选,外形美观,对称
而稳定的七星鹞成为装备哨口的最佳选择,如一个三米余高的七星鹞,装
有一百八十个大中型哨口,最大的哨口可容水六十公斤,鹞布上绘有龙凤、
花卉、器皿及古代人物,其空中响声节奏清朗,音调悠长、音量巨大。板
鹞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笔竹或本地上
乘老竹,粗细长短随风筝大小而定,用文火烤直,砂纸打光,罩以清漆,
以防虫蛀。选择晴天干燥之日扎制,以便扎绳收紧。扎时做到上下左右对
称均匀,轻重一致,尢其是左右两根边骨的精细和弹性必须分毫不差,以
保证板鹞在强风中的平衡,板鹞骨架扎好后,用事先按其尺寸绘绣好的绢
布缝合,再用去其弹性的蜡线或细绳作引线,引线五至十二根上下迎角适
当,左右对称,长短与风筝大小相宜。板鹞的两条尾子又称尾档,长度约
为板鹞高度的十五倍左右,重量为装配哨口后全重的十分之七,通常用加
工后质地松柔的蒲草或稻草正反搓成上粗下细,左右均匀一致的草绳制作。
尾档可分飘于板鹞下方两侧,互不缠绕,快速放线风筝后飘时,轻柔而有
浮力的尾档,在空中飘舞犹如惊蛇闪动。板鹞扎制前后有十余道工艺,数
十条要领,这些在民间经过千锤百炼的精湛工艺,使得标准的哨口板鹞,
风筝知识介绍
8
无论大小,均可在空中承受五级以上风力,即使在七八级的强风中,任凭
地面树摇麦低,仍可稳悬于数百米高空,其稳定性是一般象形风筝望尘莫
及的;她为装配音响设备──成套哨口提供了可靠条件。
球哨口统称“口”,通常用葫芦,果壳(白果壳、栗壳、龙眼壳等)。蚕
茧用桐油浸泡后制成。由于这些材料轻巧而脆硬,制成的“口”音质圆润响亮,
为了制成各种大小的“口”,南通的风筝艺人培植了若干品种的葫芦,小的内
径仅一厘米,大的内径可达五十厘米以上,这些大小各异的葫芦制成了千
百种型号,各种音频的“口”,为人们巧妙地在板鹞上合理组合,提供了物质
基础。板鹞由于装载一整套音响设备,有一定的重量,因而放飞时对风力
有一定的要求,大型板鹞要六级以上风力,小型板鹞也需要五级风力才能
稳定升空并发出正常音响,这和我国北派风筝以及世界各地的无声风筝通
常只需一至五级风力形成了气象条件的反差。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南通板鹞
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1:0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628342467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筝做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筝做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