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刘林洋编号:
课题:《1、望洞庭》
一、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全诗由面到点,点面
结合。从月夜遥望这一角度观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天月
夜的洞庭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作者别具匠心的把洞
庭美景惟妙惟肖的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诗
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
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
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
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
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
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
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情。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读懂古诗中字、词、句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4、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象。
5、感受洞庭湖月夜的景色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1、收集洞庭湖资料。
2、洞庭湖画面。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激趣引题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
..
;.
美不胜收。古时候,曾有许多文人墨客被那美景所陶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
现在我们就来比比记忆力,看谁能在10秒中的时间里,回忆起以前学过的或平
时积累的写景的诗。倒计时:十、九、八……
2、引题解题
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诗,多数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一千多年前
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湖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也写下了这样
一首千古传颂的诗歌佳作——《望洞庭》。(板题,解题)
2、资料交流
学生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交流后师小结(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的附近,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
古称“云梦泽”,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
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
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3、介绍诗人
而远望洞庭美景的这位诗人便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板书)
你对刘禹锡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师小结(多媒体课件出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族。
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他能诗能文,擅长书法,现存诗800多首。他出生在一
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
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岁考中进士,有“诗豪”之称。但他一生官途
并不顺畅,多次被贬。《望洞庭》就是他在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
之下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听!)
二、初读感悟
1、播放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做到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检验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4、谁来给同学们读一下,读出诗的感觉,读出美的感受。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么美的诗,我也想来试一试。(师范读,配乐)
6、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配乐)
7、作者在诗中都写到了什么景物,请同学们把你读到的景物画下来。
8、展示,再齐读诗。
三、理解诗句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找一找,那句诗交代了作者写诗的时间?(生齐读,师板书)什么时间?(秋
天的夜晚)
..
;.
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景物?(湖水和月亮)晚上的湖水为什么会有光?(月亮照
在水中)从湖水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月亮)几种景物?(两种)秋夜,月光
如水,水中有月,两种景物融合在一起,非常——“和”,“和”怎么理解?(和
谐,宁静)
能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月映湖水,水中有月,多么柔和的美啊!谁来读一下。(指导读)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示一面模糊的镜子和一面干净的镜子,指一名同学照镜子)照这两面镜
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多找几名同学感受一下)古代的时候镜子都是铜制的,
而铜镜在没打磨之前看起来就是这种朦胧的感觉,也就是下一句诗所说的——
“镜未磨”(板书)“潭”指什么?(水,洞庭湖水)“潭面”?(水面,洞庭湖
面)“无”?(没有)“潭面无风”?
作者前半句写“潭面无风”,后半句写“镜未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这句诗?(指导读前两句)
3、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图片把海螺放在盘子里)让你想到了那句诗?(板书:白银盘里一青
螺)作者在写洞庭湖之美,怎么提到了盘子和青螺?这个谜底在诗的第三句(齐
读,师板书:遥望洞庭山水色)我们知道“望”是向远处看,那“遥望”呢?比
“望”的程度更深更远了。作者远望什么?(洞庭山水)
这里作者又连续运用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用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指导读)
4、齐读全诗,指名板前叙述在诗中所看到的景色。
5、作者写这首诗是要表达什么?(对洞庭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6、指名读,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7、三分钟,试着背诵,并加上动作。
8、指名带动作背诵,师带动作示范背诵。
四、拓展延伸
游戏:赛诗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能在1分钟内背诵积累过的古诗更多。
五、全课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古诗,而它们其实只是我们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
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家名作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板书设计
望洞庭
..
;.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七、教学反思:
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
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
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我认为在本课教学设
计中我做的较好。而且课中我努力营造各种活动,结合多种形式的读和背,是学
生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0:4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619722466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望洞庭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望洞庭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