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土特产---竹荪
竹笙,又稱竹參、竹蓀。是營養豐富的名貴食用菌。在食用真菌中,三菇六耳最為一般人所
熟悉,而竹笙卻曾長期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許多人以為那是竹膜或竹樹的花等,其實通
通都弄錯了。
竹笙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乾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
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緻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
向下鋪開,菌裙是竹蓀分類的重要特徵。整個菌體顯得十分俊美、色彩鮮豔稀有珍貴,被人
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笙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
味鮮美,自古就被列為"草八珍"之一。
目前已知的有8種,人工栽培的有短裙、紅托、長裙和棘托四個品種。大致上四個品種
的品質是以長裙、棘托、短裙、紅托為序,而按菌體、形狀、色澤分級論價的。
竹笙是名貴的食用菌,又是醫學上的新秀,有人取竹笙與肉共煮,取湯在28~30度下
培養,以與不加竹笙的肉湯作對照,發現竹笙肉湯比肉湯變壞速度至少遲了2天,表示竹笙
確有抑制微生物活動的作用。
竹笙為擔子菌綱,鬼筆目,鬼筆科,筆蓀屬。食味鮮美,其乾品蛋白質含量為13%-
17%,含21種氨基酸,其中8種為人體所必需,富含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A、D、E和多
種礦物質。不僅能滋補健身。且對多種腫瘤、高血壓、膽固醇過高及腹壁脂肪過厚等疾病均
有很好的食療效果。夏秋季生長於海拔200-1500米的多雨濕熱帶地區竹林落葉層和腐竹
根下,有的闊葉林地也有出現。雲南是中國竹笙主要產地之一,滇東、滇南、滇西南、滇
中都有出產。自然發生量少,可以人工栽培。在台灣的竹林地也有發現野生的竹笙,大陸已
可作大規模的人工栽培。
由於在自然繁殖的環境下,只有四川、雲南、貴州等地深山密林的竹叢才能長出少量,
不及時採摘又會很快凋謝,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遂成為高級的素菜材料。當然現
今由於人工培植竹笙的成功,它的價格大幅下降,一般人隨時都可以吃得到了。
竹笙的品種雖有長裙竹笙、短裙竹笙和紅托竹笙等,但在曬成乾品後,就只分等級,不
再分品種。優質的竹笙,色澤淺黃味香,肉厚而柔軟,菌朵完整。有的地方按乾品長度不同,
從十六厘米至十厘米不等而分為上中下三級。
說到竹笙的生活史,倒也十分有趣。大約在每年十月左右,成熟的孢子散播入酸性紅壤
中。經過兩個月後,孢子便會萌發長出菌絲體,遇到腐竹就蔓延生長,五個月後長出菌蕾,
再經兩個月伸出地面,雪白的菌柄和濃綠或紅色的蕈蓋相互輝映,還有潔白網狀花格的長裙,
十分好看。就在這時便要及時採收,切去菌蓋,清洗黏液後,其餘部分予以火焙或曬乾,
壓成扁形,然後按質量好壞,條形長短,肉質肥瘦而分級處理包裝,即成商品。
在1980年以後,各地都陸續在實驗室中栽培出竹笙的子實體,而室外人工培植的試驗
亦已成功,所以現今人工栽培貨色大量上市,價錢比天然的便宜,當然論品質還是以天然
品為佳,人工栽培的貨色外觀網狀鬆薄而疏,放近鼻前嗅嗅不如天然的有一股清香,反而帶
點鹹菜味,使用時宜先用淡菜熬水除味,即可製成菜餚。
用竹笙來作菜,可先用冷水浸至發大,剪去頭尾,再洗淨,開水燙過,用冷水漂洗過,
擦乾水份後便可配其他食材一同使用,在餐廳中更講究些的還要起油鍋贊酒(淋酒),用上
湯煨透至入味。家庭中製作簡單菜式「蘑菇燴竹笙」:可取竹笙一兩按上法處理,另把蘑菇
一罐倒出洗淨,下油爆薑及蘑菇,淋酒一茶匙,加入調味料(上湯一杯,蠔油一湯匙,鹽、
糖各三分之一茶匙,麻油、醬油各少許)、竹笙、竹筍煮五分鐘,勾芡盛入盤中即可。若把
竹笙片捲包各種食材如髮菜、金針菇之類,更可做成美觀又好吃的菜餚。
竹笙口感爽脆,據產地人的說法,竹笙有「刮油」的作用,因此在尾牙或過年圍爐大魚
大肉之際,來上一道竹笙,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0:3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252162421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竹荪的做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竹荪的做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