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蹲踞式出发专项体能训练
方法的研究
作者:孙璐璐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16期
摘;要:蹲踞式出发是目前国内外泳坛比较流行的出发技术,特别是对短距离选手来说,
出发的好坏是导致成绩的关键的环节。本文结合专家给出的训练计划,以及根据自身经验设计
一套针对性的训练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辽宁省8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为实
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四名运动员,分别进行为期六周的陆上体能训练,通过训练进行对比分析
哪一套训练方法对游泳蹲踞式出发的提高更有效。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蹲踞式出发;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a)-0026-02
1;选题依据
蹲距式出发是采用类似于田径短跑的出发技术,其特点是身体的重心低,入水速度快,水
下滑行时间较短。蹲踞式出发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大部分运动员在长距离项目上采用的也是这
一出发方式,因此,针对这一技术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也十分重要。12~14岁期间正是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发展专项力量的敏感期,各項身体素质指标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
他们对出发技术的熟练程度,反应快慢还不够稳定。因此,通过对出发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训
练,提高运动员自身的基础能力以及出发时效。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实验法
龙源期刊网
以辽宁省12~14岁的8名运动员(5男3女)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各四名。通过为期六周,每周3次,每次50min的陆上体能训练。在同一时间采用相同的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所有参加实验的队员不能从其他地方接受有关的训练,以确保实
验的科学性。选取以下三项项测试指标进行评定,即:出发15m快游、出发入水距离、出发
入水角度(腰部)。
实验组计划:蹬腿训练器3×8次50%~60%力量、屈伸髋训练3×8次50%~60%力量、小
腿提踵3×8次、平衡球俯卧支撑4×30s、平衡球仰卧转体4×30s、背肌抛球3×12次、平衡球三
点水3×6~8次、腹背肌拉伸1min、小腿脚踝拉伸1分钟、股四头肌拉伸1分钟、肩带拉伸
1min。
对照组计划:负重蹲起3×8次50%~60%力量、负重弓步走3×8次50%~60%力量、上下
台阶跳4×15次、蛙跳练习4×8次、抬手单脚支撑4×30s、仰卧两头起3×20次、背肌两头起
3×20次、腹背肌拉伸1min、小腿脚踝拉伸1min、前后压腿1min、身体吊挂训练1min。
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手段及负荷:
根据蹲踞式出发的技术特点,归纳总结出以上几种训练方法为训练计划。实验组在每周三
次正常的陆地训练中进行训练,选取周二、周四、周六上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实验组训练
的同时,对照组也在进行相对应的训练计划,训练时间和实验组一致,训练内容略有区别。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的指标分析
3.1.1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出发15m对比分析
从表1得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训练后平均成绩涨了0.16μm,对照组训练后平
均涨0.08,说明两种训练方法在15m这一指标上都能有所提高,而将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后我
们就可以得出,实验组P值0.0480.05,提高并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经过6周的专项体能
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在下肢力量,核心力量,身体稳定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均衡的改善。
3.1.2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出发入水距离对比分析
实验组训练后平均为3.4,对照组训练后平均为3.2,说明两组均有提高,实验组所采用的
训练方法对于入水距离这一指标更加有效。但经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得出,从P值来看,
提高没有显著差异。根据蹬离的动作特点,运动员蹬板阶段主要涉及到的肌肉是大腿股四头肌
和小腿肌群,而蹬腿训练器和屈伸髋练习都是着重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和肌肉力量训练,从而
刺激腿部爆发力的增加。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对运动员的下肢力量也起了明显的作
用,但由于核心稳定性不足的限制,导致力量传导不流畅,肌肉无法更好的协调发力,因此没
有实验组进步明显。
龙源期刊网
3.1.3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出发入水角度对比分析
从上表得出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经过6周的专项体能训练后,实验组队员训练后平均入
水角度48°,对照组平均入水角度为49°。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后分析得出,实验组P值为
0.018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队员训练后在各项指标上优于对照组,进行专项体能训
练,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起到了明显作用,不仅能有效的增加从出发台出发到入水点
的距离,同时也能提高运动员技术的完成质量,因此对成绩有所提高。在进行负重训练后,应
注意采取积极恢复性训练,才能够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以防因为大负荷而造成肌肉的不适而
影响下次训练。
4.2建议
(1)加强游泳运动员的腿部肌肉群的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节省出发滞台时间。
(2)在原有训练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平衡球等辅助器械,帮助运动员建立平衡感和
稳定性,提高运动员出发台预备阶段。
(3)在训练方法上建议采用和出发技术形态相一致的训练方法,找到主要发力肌群,有
针对性的练习,并注意平衡发展,避免手段过于单一化。
参考文献
[1]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45-148.
[2]陈小平,褚云芳,纪晓楠.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及启示[J].体育科学,2014
(2):3-10.
[3]刘博.山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蹲踞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研究[D].山东体育
学院,2014.
[4]洪跃伟,赵铠泽,陈峰.蛙泳运动员出发技术分析与训练[J].福建体育科技,2011
(2):22-23,29.
[5]时昌松.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和转身技术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0:25-30.
龙源期刊网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22:1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170472411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游泳出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游泳出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