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力

更新时间:2023-03-13 21:58:29 阅读: 评论:0

灵芝煲汤的12种做法-巩乃斯河

关力
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如何当好班主任)

初中物理关于力

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

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

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

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

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

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

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

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

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

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

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

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

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

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

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

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

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

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

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

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

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

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

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

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

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

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

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

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

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

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

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

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

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

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

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

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

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

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

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

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

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

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

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

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

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

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

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

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

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

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

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

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

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

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

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

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

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

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

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

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

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

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

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

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

的系统。

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

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

法。

3.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

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

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

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

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

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

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

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

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

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

等于某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2)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

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

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

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

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

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

若F>F1>Fsinθ有两组解

若F<Fsinθ无解

(3)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

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力分解的解题思路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

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

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

为:

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

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

个施力物体。

矢量与标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

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

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

号表示其方向。

思维升华——规律??方法??思路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

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

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

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

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

考虑。具体的方法是:

1.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

3.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

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

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

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

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

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

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

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

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

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

际情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

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

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

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Fy=F1y+F2y

+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

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

后会常常用到。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21:5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15909241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力.pdf

上一篇:烧鳝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关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关力
    灵芝煲汤的12种做法-巩乃斯河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如何当好班主任)初中物理关于力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要点:(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
  • 0℃烧鳝鱼
  • 0℃沟通的方法
  • 0℃炖豆腐汤
  • 0℃环境拍摄
  • 0℃武昌鱼清蒸的做法
  • 0℃药渍
  • 0℃包谷粑粑
  • 0℃开机按什么进入u盘启动模式
  • 0℃奥运会观后感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