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介绍_端午节的由来故事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
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为了
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介绍_端
午节的由来故事,欢迎阅读!
端午节的由来介绍大全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
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
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
象。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
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
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
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
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
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
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
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
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
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
午。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
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
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
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端午一开始主要流传于南方吴越一带,并作为一种“图腾祭”出现。
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
是拜祭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英文版
中国端午节
DragonBoatFestival(DuanwuFestival)isonthefifthdayofthe
fifthlunar(农历的)eofthemostimportant
traditional(传统的)festivalsinChina.
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Legends(传说)aboutDragonBoatFestival
端午节的传说
Therearemanydifferentlegendsaboutthefestival,butthemost
famousoneisaboutQuYuan,apatriotic(爱国的)poetinancient
China.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最著名的一个传说是和屈原——中国
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有关的。
Customs(习俗)aboutDragonBoatFestival
端午节的习俗
Zongzi
吃粽子
Zongziisakindoffoodmadewithstickyrice(糯米)andis
wrapped(包裹)withreed(芦苇)orbamboo(竹)ifferent
shapesandfillings(馅料).InthenorthernpartofChina,peopleured
jujube(枣)outhernpartofChina,peopleubeans,
freshmeat,oreggyolk(蛋黄)asfillings.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制作,用芦苇叶或竹叶包裹着的食物。它有着
不同的形状和馅料。在中国北方,人们用红枣作为粽子的馅料。在中
国南方,人们用豆子,鲜肉和蛋黄作为馅料。
BoatRacing
赛龙舟
fpeoplerowa
rontoftheboat,oneteammember(队
员)beatsadrumtoencourage(鼓励)histeammates(队友).Itissaid
thatthewinning(获胜的)teamwillbringluckandhappinesstothe
peopleoftheirvillage.
龙舟看起来就像中国龙。一组人一起划龙舟。在龙舟前端,一位
队员会击鼓给队友们鼓舞士气。据说获胜的那一组会给他们的村子带
来运气和福气。
gFive-colourSilkThread(丝线)
佩戴五彩丝线
Duringtheholiday,childrenwillwearfive-coloursilktreadon
idthatfive-coloursilktreadcandrive
away(赶走)evilspirits(恶魔)andprotectchildrenfromdias.
在端午节,孩子们会在他们的手腕或脚踝戴上五彩丝线。据说五
色丝线可以驱邪,保护孩子们免受疾病侵扰。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
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
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
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
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
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
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
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
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
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
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
事了。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
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
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
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
系在一起。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
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
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
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
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
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
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
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
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
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
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
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
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
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
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
孝女曹娥之日。
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
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
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恶日禁忌说
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月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汉代北方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
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
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
头秃”等说法。东汉王充《论衡》对“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解释:“夫正
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
将受其患。”一般认为这一习俗从战国就开始流行。此俗在东汉王充
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认为五月五
日是恶月恶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避
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一书中提
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
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
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
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1、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
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
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2、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
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
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认为端
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也有认为,端午节源于古历法“夏至岁首”。其实,干支历是以立
春为岁首的,上古时代以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斗柄回寅’
为立春,指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二十四节气,属干支历的基
本内容。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斗柄
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斗柄从正东偏北(艮位)开始,
经南、西、北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干支时间与
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
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
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干支纪元是以立春为岁首。“夏至岁
首”与八卦及月建起始不符。
蓄兰沐浴说
据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中说,周代已有“蓄兰沐浴”的
习俗;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
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
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
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
之月。
勾践操练水军说
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是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
日操练水军。《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
今龙舟是也。”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8:5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705138239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端午节由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端午节由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